這玉豬龍雕刻,竟也有軟萌的一面!

2021-01-18 玉雕界

玉豬龍

玉豬龍是我國古代對發現於紅山等地的一種玉器的稱呼,又名玉獸玦,被認為是龍的最早雛形。

玉豬龍的玉器出現可以追溯幾千年前,有著深厚的而文化底蘊,雖然由於其外形特殊、考古界對於該玉器定義為豬還是龍爭議頗多,但至今,玉豬龍玉器還是一個很重要的雕刻題材。

玉豬龍的形象來源眾說紛紜,有種說法是其源於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萬物的圖騰崇拜,特點鮮明,有著一雙超現實的大眼,圓潤的眼珠在整個玉豬龍形象裡非常的亮眼。

當然,據考究,早期的玉豬龍也被用來作為祭祀的神器,同時也是一種身份、地位、權利的象徵。

華夏之源

在現代,玉豬龍的設計被加入了很多元素,不再局限於傳統的固定造型,比如這件華夏之源,巧妙地在玉豬龍形象中設計兩個蜷縮的小孩,寓意生命之源,整件作品也近似胚胎造型,帶有較強的藝術感。

華夏之源

不過,如今的玉豬龍雕刻,除了傳統元素裡的神秘與高貴,玉雕師們在設計的時候也會加入一些創意設計。

比如其圓潤的大眼睛以及立體的身軀,在設計時其嚴肅、神秘的一面會被稍微地削弱,反而多了一絲萌態,可愛軟萌的形象令人愛不釋手。

玉豬龍

相關焦點

  • 「玉豬龍」應改名叫「玉熊龍」
    本報記者 朱忠鶴 核心提示 玉豬龍是紅山文化時期一類十分典型的玉器,也是學者和民眾十分關注的玉器。40年前,資深紅山文化研究專家郭大順和同事為玉豬龍定名,時隔幾十年後,隨著研究不斷深入,郭大順提出變更當初的名字,「玉豬龍」應改為「玉熊龍」,也就是說,這類玉器造型的原型並不是豬而是熊。
  • 最看不懂的博物館館藏「玉豬龍」:豬是如何成為龍的?
    遼寧博物館 玉豬龍但博物館寥寥幾語的簡介並不能說清這件藏品的重要性,奇特的命名也給觀眾留下了諸多困惑,為什麼要把作為家畜的豬和高貴的龍放在一起給玉器命名呢?豬和龍能有什麼關係呢?為什麼它會是遠古文化中權威和身份的象徵呢?
  • 特殊材料的玉豬龍
    比如,它們的造型和我們已知的玉豬龍有著差別,它們都是不開口的玦形器,雖說玉豬龍中也有不開口的玦形器,不僅不開口,而且吻部和尾部的切割線除了第二件隱約可見外,其餘兩件都沒有發現吻部和尾部的切割線,像這咱不開口的吻部和尾部聯結處很厚的玦形器似乎還沒有見過,這是其一;其中一件玉豬龍和常見的玉豬龍不同,它不是中間一個大孔,背部一個穿繩用的小孔,而是頭部的眼睛也有一個孔,似乎和我們形成共識的玉豬龍的造型也不吻合
  •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罕見藝術瑰寶收藏潛力巨大
    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盛軒國際有幸徵得一件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重量為164.4克。該藏品保存非常完整,使用隕石材質雕刻出玉豬龍造型,是文化的象徵,具有吉祥的寓意。鐵隕石紅山文化玉豬龍紅山隕石文化體現多採用以豬、龍、鳥、人,怪獸等素材,其中最具藝術魅力的當屬隕豬龍。
  • 紅山文化典型器——玉豬龍
    紅山文化玉器是迄今為止公認的中國最古老的玉器,標誌性的器型主要有玉豬龍、C形龍、太陽神、勾雲器、箍形器、丫形器、玉鴞、玉鳳、玉人、玉鱉、玉璧、玉玦、玉管等等,有些器型又可以分成多種樣式。紅山文化玉豬龍▲大英博物館收藏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紅山文化玉豬龍▲赤峰地區徵集
  • 「玉豬龍」命名爭端背後的思考
    這幾天遼寧日報報導了一篇題目為:四十年前郭大順給紅山玉器命名「玉豬龍」,如今又倡議玉豬龍應改名叫「玉熊龍」的文章。
  • 紅山文化玉豬龍與山海經中神秘生物有關
    紅山文化墓葬中的玉豬龍,既像豬又像龍,考古學家無法從現有物種中辨別出這是何種生物。而玉C型龍比較玉豬龍顯然更加纖細苗條,更像是龍的雛形。玉豬龍和玉C型龍多放置於紅山文化墓葬中死者的胸口部位,雖然不知道是何種動物,但可以肯定它與死亡有關。
  • 破譯24節氣:小雪、北鬥星與玉豬龍崇拜
    24節氣小雪對應《易經》乾為天卦,物象為龍,對應12地支亥,物象為豬。 乾卦是《周易》第一卦,而豬是12地支的最後一支,一頭一尾。 這樣北鬥星、龍和豬三種天上地下的天象和物種就發生了強關係,紅山文化玉豬龍很可能有這種自然崇拜的因素。
  • 月兒灣發現玉豬龍,系原始社會部落的龍崇拜
    月兒灣出土的玉豬龍目前在中國,我所了解的玉豬龍發現有淮河下遊凌家灘遺址,出土了一件玉豬龍(它的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5300年)。另外在內蒙古紅山地區考古發現玉豬龍,形狀為C字(文化年代是公元前4000至3000年)。在息縣月兒灣發現的玉豬龍,有圓形底座,同時有蛇形頭狀物。它們都是龍的崇拜,尚玉已經形成,是部落或部族用來與天地溝通的一種神物。息縣月兒灣人那個時期已經掌握家豬飼養了。長期觀察豬的生長特性,能豐富人類食物的來源,逐步形成對豬的認識升華。人們思考豬從哪裡來?是龍生出來的賜給人類的嗎?
  • 玉豬龍刷屏背後,了解玉器中的豬形象
    豬龍屬於神話動物,在古代豬和龍都被認為是降雨之神。《詩·小雅·漸漸之石》:「有豕白躪,烝彼洛矣」,解曰:「豕喜雨,故天將久雨,則豕進涉水波。」因此紅山先民將豬龍融合成一體,很有可能是將二者看成同類,都是祈雨求豐年的祥神。這類玉豬龍部分有穿孔,可能是祭司巫尪在舉行祭祀儀式時佩戴的法器。
  • 「紅山文化第一人」郭大順:玉豬龍應該改稱玉熊龍
    玉豬龍——遼寧省博物館的鎮館之寶1984年,在遼寧省凌源縣和建平縣交界處的牛河梁,考古人員發現了一處距今5000年的紅山文化墓葬,而在墓主人的胸部,擺放著兩件精美玉器,這種形狀的玉器,被後人稱為「玉豬龍」,它代表著紅山玉器文化和墓葬文化。而牛河梁紅山文化遺址的發現,也將中華民族的文明史提前了1000多年。
  • 國寶玉豬龍:我們是豬的傳人?
    張鳳祥感覺這不是一件普通的物件,就帶著這件玉器來到翁牛特旗文化館,上交給了國家,文化館館員獎勵給他30元。他沒想到,這件玉器在中國玉文化玉學第四屆學術研討會上被認為是「中華第一龍」。紅山玉豬龍他更沒想到的是,這一鏟子掘出了考古學上一個重要的區域文化——紅山文化。紅山文化是一種距今5000到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文化。紅山,蒙語稱:烏蘭哈達,意為紅色的山峰。
  • 怎樣玩古玉,才能不被打眼
    古玉是古玩收藏大類中一個很重要也最受歡迎的類別,高古玉的魅力有多大哪?宋代開始就有專門為皇室作仿古玉的一個部門,專仿上三代(夏商周)的古玉,這是為什麼,因為上三代的玉是最精美最神秘莫測的,其雕刻工藝和紋飾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精美。
  • 【大象視界】碩大黃玉紅山玉豬龍領銜一線古玉盛宴
    紅山文化 玉豬龍 陝西韓城梁帶村芮國墓葬M26出土關於這種最經典的紅山文化玉豬龍究竟是什麼動物,學術界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大多數學者認為,玉豬龍的原型應該是豬,豬曾經是「六畜」之首,紅山遺址豬骨的化石佔到三分之一左右
  • 和老虎一個模樣的龍,古家具、古建築、玉石雕刻都有它
    龍的藝術形象大量出現在中華傳統文化中,不論是繪畫還是雕刻,亦或是青銅、瓷器、絲織品、玉器、建築等各類材質上,使用龍的形象在我國也至少是在5000年以上,如最早的玉豬龍、c形龍、期間龍的形象多次發生改變,直到宋朝龍的形象基本定型,明清時期雖有調整,但整體造型未動,龍的形象因為是皇家專用
  • 紫禁城的紅繩,墜著和田玉豬,十分貴氣
    這三款紅繩是由故宮宮廷文化,與和田玉珠寶品牌"鳳儀珠寶"合作推出的:和田玉新春賀歲紅繩手鍊。註:故宮宮廷文化,是故宮博物院的直屬企業。這三款墜著和田玉的紅繩手鍊,每一款都有獨特的吉祥寓意,無論是送禮或自用都十分討喜。
  • 「玉出紅山」:你當我不知道,古時候「豬」就是「龍」的意思
    國家博物館的「玉出紅山——紅山文化考古成就展」已經開幕一個月,你有沒有去看呢?作為國博迷妹的慢慢當然是第一時間就去了,這兩天還二刷了一遍,因為實在是太喜歡玉了。紅山文化遺址,是我國新石器時代後期最具代表性的考古發掘之一。
  • 張克釗:初心是條狗——黑白獨山玉俏色人物雕刻的藝術之旅
    夏熱冬寒,風吹雨打,在如此簡陋的環境下雕刻,他覺得這不算啥。當時,沒有多大夢想,最本真、最原始的追求就是為了維持生計。每當念想三年的簡易棚生活,他都會感恩那個時代,以及給予他幫助的親戚好友。   當時正處在鎮平玉雕的黃金時代,欒營村的玉雕已形成氣候,玉雕人員多,既可互相學習,也存在一種競爭。
  • 山文化玉C形龍鑑定常識
    頸背有一長鬣,彎曲上卷,長21釐米,佔龍體三分之一以上。鬣扁薄,並磨出不顯著的淺凹槽,邊緣打磨銳利。龍身大部光素無紋,只在額及鄂底刻以細密的方格網狀紋,網格突起作規整的小菱形。玉龍以一整塊玉料圓雕而成,細部還運用了浮雕、淺浮雕等手法,通體琢磨,較為光潔,玉龍的重心位置有一孔,用繩吊起首尾水平,這都表明了當時琢玉工藝的發展水平。紅山玉龍造型獨特,工藝精湛,圓潤流利,生氣勃勃。
  •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博覽  玉出紅山那裡有「中華第一龍」  早在5000年前的紅山文化晚期,社會形態就已經發展到原始文明的古國階段。  -  紅山文化是距今約6500~5000年前,中國東北地區西遼河流域最著名的新石器時代考古學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源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