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內藝術品市場的逐漸發展,曾經屈指可數的拍賣經營機構的數量正在逐年增加。據統計在2006年至2007年間,新拍賣經營機構的數量出現了一個小的發展高潮。而在今年春拍大好形勢的帶動下,秋拍中也出現了不少新晉的拍賣公司,並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績。
近日剛剛落槌的北京盈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首次舉辦秋拍的北京盈時共推出了中國書畫、古董珍玩、珠寶名表等10個專場,700餘件拍品,共收穫了10.57億元,並且有四件拍品過億,分別是明永樂青花四季花卉紋大扁壺、清乾隆青花粉彩遊春圖雙耳瓶、張大千《人物山水二十八條屏》和一件重約10500克的翡翠原石。這在秋拍形勢緊迫的情況下,實為難得。
同樣首次舉行秋拍的北京藝融國際拍賣有限公司,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在中國書畫、翡翠珠寶、中國現當代藝術等7個專場中,共取得了9.9億元的成績,其中吳冠中巨幅力作《長江萬裡圖》更是以1.495億元刷新了吳冠中單幅作品的拍賣紀錄。
今秋,榮寶齋進軍滬上,首次舉辦秋拍的榮寶齋(上海)拍賣有限公司創造了10.1億元的佳績。此外,廣州華藝國際拍賣有限公司此次秋拍是原廣州嘉德改組後的首次秋拍,並且帶來了首次亮相全球拍場的日本電影大師黑澤明的繪畫作品。最終,華藝國際秋拍的總成交額超過6億元。20件黑澤明的作品100%成交,共收穫1408萬元。
從這些新晉拍賣公司的秋拍表現來看,在秋拍整體成交額下降的情況下,能夠保持在10億元左右的水品,可謂實力不俗,成為今年秋拍最大的驚喜。
不過面對藝術品拍賣市場上越來越激烈的競爭,這些新晉拍賣公司如何保持住後勁,如何在與老牌公司的競爭中分得一杯羹,如何在與後來者的競爭中保持優勢,都是不得不考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