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發現《志願軍戰歌》歌詞手稿

2020-12-23 閃電新聞

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出國作戰70周年,記憶中那首熟悉的歌曲再次傳唱大江南北,「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日前,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盧驊向記者展示了《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歌詞作者麻扶搖用毛筆書寫的歌詞和信封、信件等,這是迄今發現的麻扶搖用毛筆書寫的兩件歌詞手稿之一。

麻扶搖寫給盧驊的毛筆字歌詞手稿。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在抗美援朝時期影響廣泛。這首歌是時任志願軍炮兵第一師第二十六團五連指導員麻扶搖在安東(今丹東)渡江前創作的一首出徵詩。詩中寫道:

雄赳赳,氣昂昂,橫渡鴨綠江。

保和平,衛祖國,就是保家鄉。

中華好兒女,齊心團結緊。

抗美援朝鮮,打敗美帝野心狼!

這首充滿戰鬥激情的出徵詩,很快在志願軍部隊傳開,被新華社隨軍記者陳伯堅到部隊採訪時發現。陳伯堅在《記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幾個戰士的談話》這篇戰地通訊中,把這首詩放在文章的開頭,並將「橫渡鴨綠江」改為「跨過鴨綠江」,將「中華好兒女」改為「中國好兒女」,發表在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一版上。

著名作曲家周巍峙見報後欣然譜曲,並接受中國音樂家協會主席呂驥的建議,將「抗美援朝鮮」改為「抗美援朝」,將「打敗美帝野心狼」改為「打敗美國野心狼」,並以「打敗美國野心狼」為歌名,署名為:志願軍戰士詞、周巍峙曲,相繼在《人民日報》和《時事手冊》半月刊發表。爾後,周巍峙覺得歌名不夠理想,恰在這時,他看到《民主青年》雜誌以《中國人民志願軍部隊戰歌》為題刊載了該詩,連連稱讚「戰歌」一詞用得好,就將這首歌曲定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從此這首歌迴蕩在朝鮮戰場,唱遍祖國大江南北。由周巍峙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譜曲的手稿,現藏於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

周巍峙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譜曲的手稿。

1953年,在全國開展的群眾歌曲評獎活動中,《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獲得一等獎。為了給作者頒獎,有關部門幾經周折,終於找到了麻扶搖。此後,各種報刊登載這首歌曲時,詞作者一律改署為「麻扶搖」。據盧驊介紹,由麻扶搖親筆書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目前只發現3件,一件是麻扶搖2008年6月28日用鋼筆為丹東電臺書寫的歌詞手稿。

麻扶搖用鋼筆書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

麻扶搖用毛筆書寫的歌詞手稿有兩件。其一為2011年7月為黑龍江省《綏化日報》記者書寫的;其二為2007年1月17日給遼寧社會科學院研究員盧驊書寫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歌詞手稿。

盧驊小心翼翼拿出手稿,記者看到,這件用毛筆書寫的歌詞手稿寫在四尺整張宣紙上,手稿為橫幅,高68釐米,長137釐米,上款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五十七周年」,鈐印陽刻、陰刻名章兩枚,均為「麻扶搖印」,右上方引首章為「順其自然」。據盧驊介紹,麻扶搖的這幅行書手稿作品布局沉穩,結構緊湊,用筆剛勁,揮灑自如,顯示出老一輩革命軍人優秀的文化素養和高尚情操。

盧驊還保留著當時麻扶搖寫給他的親筆信,信中寫道:「來函收到。抗美援朝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女血染的豐碑,為我國的長治久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遼寧社科院專門組織,專題研究這段偉大鬥爭歷史,實在是件大好事。作為由始至終參加了這一偉大愛國運動的人,是歷史的見證者,提供材料責無旁貸,現將點的題目——任務,已完成交上。請閱示。此致新年快樂!麻扶搖2007.1.17。」

麻扶搖寫給盧驊的親筆信。

在盧驊看來,麻扶搖的這封親筆信與這件歌詞手稿同樣重要。這封信簡要論述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意義,對遼寧社科院專題研究抗美援朝歷史表示充分肯定和支持。信中語氣謙遜,平易近人,和藹可親,顯示出一位志願軍老戰士的高風亮節。

麻扶搖郵寄歌詞手稿和信件的信封。

麻扶搖逝世後,盧驊給麻扶搖之女麻燕南發去唁函,表示沉痛哀悼。可以告慰麻扶搖英靈的是,由盧驊主持的遼寧省社科聯和遼寧社科院《遼寧抗美援朝運動史研究》課題已圓滿完成,由盧驊著《遼寧抗美援朝運動史》書稿也已完成,相關課題和著作中均有麻扶搖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研究介紹。2020年9月19日正式開館的河口抗美援朝陳列館,由盧驊擔任館長,也陳列著麻扶搖創作《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故事。麻扶搖與《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所煥發出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曾經教育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並將繼續發揮其強大的影響力。

責任編輯:胡婧怡

相關焦點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詞作者原來是一位抗美援朝戰士
    這就是後來定名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原歌詞,即以一首詩的形式誕生了。 次日,麻扶搖把這首詩作為全連出徵誓詞的導言,寫在黑板上,並向大家作了宣講,大家一致認為這首詩表達了全連指戰員的共同心聲。團政治處編印的《群力報》和師政治部辦的《骨幹報》都先後在顯著位置刊登了這首詩。當時,連隊中一位略懂簡譜的文化教員為它譜了曲,並在全連教唱。
  • 抗美援朝金曲|《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是怎樣煉成的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鮑宇雁】在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內,陳列著一份信箋紙,紅格豎排,藍黑色的墨水的鋼筆字體,清晰地書寫著「雄赳赳,氣昂昂……」,這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的手稿。後來,麻扶搖驚奇地發現,一支支後續入朝的部隊都唱著與他所寫的這首歌詞相似,曲調不同的歌曲。  未晤面的詞曲作者共同譜就的戰歌  1950年11月26日,《人民日報》在第一版發表通訊,將這首詩醒目地排在標題下面,立即得到國內廣大讀者的關注和共鳴,引發強烈反響。
  • 志願軍戰歌背後的故事
    「志願軍戰歌連」的官兵高唱戰歌,雄壯的歌聲迴蕩海天。70年來,每逢重大任務,「志願軍戰歌連」都要重溫《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志願軍戰歌產生在抗美援朝一線,歌詞作者是志願軍炮兵1師第26團5連指導員麻扶搖,一位普通戰士。1950年夏天,5連開赴鴨綠江邊整裝待命。
  •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創作只用了半個小時 讓整個民族一起沸騰
    徵途激蕩英雄戰歌——《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創作始末■周振華鴨綠江畔丹東抗美援朝紀念館內,陳列著一張信箋:紅格豎排,藍黑色墨水字跡,在已經發黃的左上角,標註著「稍快,雄壯有力,充滿信心」。這件珍貴的文物,就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手稿。這是一首為英雄譜寫的歌曲,是伴隨勇士們奔赴戰場的鏗鏘旋律。談起抗美援朝,人們都不由得會想起、甚至唱起這首排山倒海、響徹雲霄、氣勢恢宏的《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這首歌曲調激昂,雄壯,進行曲式;歌詞洗鍊,準確,催人奮進。無論詞或曲都給人以勇往直前、銳不可當的力量。
  • 抗美援朝歌曲:受訪者最愛唱《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和《我的祖國》
    受訪者主要通過影視作品和媒體報導了解抗美援朝戰爭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品芝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70年前,中國人民志願軍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同朝鮮人民和軍隊一道,浴血奮戰,贏得了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當年那些振奮人心的歌曲,至今依然在傳唱。
  • 16集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
    為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弘揚偉大抗美援朝精神,由遼寧省廣播電視局策劃組織指導、遼寧廣播電視臺承制的16集文獻紀錄片《不朽的豐碑——中國人民志願軍英烈故事集》,於10月18日開始,陸續在遼寧衛視等遼寧省市縣電視主頻道黃金時段
  • 新時代,強軍戰歌更嘹亮
    原標題:第七十四集團軍某旅「志願軍戰歌連」將勝戰基因融入官兵血脈——新時代,強軍戰歌更嘹亮    該連在某陌生地域展開實彈戰術演練。演習開始前,該旅「志願軍戰歌連」舉行了一場莊重的宣誓儀式。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曾是我連連歌,它凝聚了我連『鐵心向黨、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戰鬥精神,我們不僅要傳承好,更要踐行好!」指導員伍琦話音剛落,雄渾的歌聲在大漠唱響,官兵血脈僨張,吼聲震天。    戰歌穿越時空,回到70年前的鴨綠江畔。
  • 信息中心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組織參觀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
    為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激發愛國主義情懷、砥礪科技報國之志,12月1日,信息中心黨支部舉辦主題黨日活動
  • 紅色搖滾--中國人民志願軍戰歌
    這首戰歌真的很合適戰前的氣氛。如上圖,好像就是一副著名的歷史照片,可以想像歌聲伴隨無數大軍開赴朝鮮半島。 韓戰是影響新中國進程乃至世界歷史的一個重要事件。首先這場戰爭的發起疑是蘇聯史達林作局,TG作為馬前卒。對中國而言,傷亡慘重,不利之處尤多。
  • 音樂無國界 中國抗疫戰歌《勇氣》正式全球發行
    央廣網上海10月1日消息(記者楊靜 通訊員袁蕙芸)今天(1日)零時,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上海音樂學院院長廖昌永教授演唱,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援鄂醫生李佳作詞、音樂人袁清譜曲的抗疫戰歌《勇氣》在全球正式發行,首批58家音樂平臺上線了歌曲,這些音樂平臺包括Facebook、Youtube、Tik Tok、Friday、 QQ音樂、網易雲音樂、蝦米音樂、抖音、酷狗、
  • 鮑勃·迪倫歌詞手稿待售 要價220萬美元
    【新華社微特稿】美國音樂人鮑勃·迪倫創作歌曲《時代正在改變》("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的歌詞手稿目前出售,要價220萬美元。路透社19日報導,這份手稿最初歸迪倫的經紀人傑夫·羅森所有,目前所有者一名匿名收藏家欲將其出售。這份手稿寫在一本筆記本裡,只有一頁,上面有塗寫筆跡。名人手跡交易商「時光瞬間」經手迪倫手稿出售事宜。「時光瞬間」老闆加裡·齊梅特說:「這不是拍賣,而是私人出售,先到先買。」
  • 李宗盛歌詞手稿照曝光:遣詞造句多番修改(圖)
    著名DJ兼樂評人馬世芳最近在微博貼出李宗盛《給自己的歌》的歌詞手稿照片,引發眾多歌迷轉發——原來大哥的字跡是這樣的,原來大哥是這樣寫歌詞的,原來一首扣人心弦的歌,是這樣遣詞造句多番琢磨才修改而成。在電子化創作的當下,創作手稿已經是屬於「過時」的稀罕物,但因為清晰記錄了修改過程和作者的創作心路又顯得彌足珍貴。
  • 央視播出《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陸芳 10月24日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播出《英雄兒女——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文藝晚會》。
  • 甲殼蟲樂隊《Hey Jude》歌詞手稿91萬美元拍賣
    【新華社微特稿】英國甲殼蟲樂隊創作歌曲《Hey Jude》歌詞手稿以91萬美元在網上拍賣,高出預估價五倍。據法新社11日報導,這份手稿在美國朱利恩拍賣行10日舉行的一場網上拍賣會中成交。《Hey Jude》歌詞手稿出自甲殼蟲樂隊前成員保羅·麥卡特尼之手,供樂隊1968年在倫敦錄製這首歌曲時使用,手稿上標註有「暫停」字樣。甲殼蟲樂隊靈魂人物約翰·列儂與第一任妻子辛西婭離婚,麥卡特尼為安慰他們的孩子朱利安創作了這首歌。
  • 披頭四樂隊《Hey Jude》歌詞手稿以91萬美元拍賣成交
    北京商報訊(記者 盧揚 鄭蕊)4月12日據媒體報導,披頭四樂隊《Hey Jude》的歌詞手稿已在洛杉磯朱利安拍賣行舉行的披頭四主題在線拍賣中完成拍賣,並以91萬美元的價格成交。公開資料顯示,洛杉磯朱利安拍賣行於當地時間4月10日舉辦了主題在線拍賣,而被拍賣的《Hey Jude》歌詞手稿,則是披頭四樂隊前成員保羅·麥卡特尼於1968年7月在倫敦三叉戟工作室錄製《Hey Jude》時寫下的手稿,手稿上標註有「暫停」的字樣。該手稿最初被估價為16萬美元,而此後以91萬美元的成交價格無疑將估價翻了數倍。
  • 讀圖|「披頭四」們寫歌詞的時候都在想什麼?看看這些手稿吧
    「披頭四」的傳記作者亨特·戴維斯(Hunter Davies)收集了近百幅 「披頭四」的歌詞手稿,記錄下歌詞背後的故事,併集結成書——《披頭四的歌詞-音樂背後看不見的故事》(The Beatles Lyrics - the Unseen Story Behind Their Music,將於9月25日出版)。
  • 獨家解密:第七批在韓志願軍烈士回家之路
    原創 中國退役軍人 中國退役軍人今年是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9月27日上午瀋陽桃仙機場停機坪舉行了第七批117位令人欣喜的是,在交接時,遺物中發現三枚印章,分別是馬世賢,籍貫河南省洛陽市孟津縣;林水實,籍貫福建省漳州市漳浦縣;丁祖喜,籍貫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三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立即尋找,當天即找到親人。下一步,退役軍人事務部將在國家烈士遺骸DNA鑑定實驗室中,對他們進行信息採集,建立資料庫;對已發掘的烈士遺物清點整理,全部建立電子化檔案。
  • 肖戰粉絲愛的奔赴《八方戰歌》來襲,戰哥的戰歌,很燃,很贊!
    心有丘壑,一曲戰歌。八方人生,共情山河。肖戰對待每一個角色都很用心,塑造的每一個人物都有他們獨特的性格和氣質,視頻中把肖戰演繹的每一個古裝角色的經典畫面剪輯出來,配上熱血沸騰的歌詞,好燃呀,這是戰哥的戰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