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秦說漢(301)集權手腕與治世理念,呂雉與竇漪房誰更加高明,誰更加有影響力?
呂雉心狠手辣,處事果斷,特別是為了吃醋將戚夫人做成「人彘」之事,讓人想想都頭皮都發麻。而竇漪房為人處世則含蓄很多,雖然爭寵,但不露聲色,有點順其自然的味道,比較少遭人恨。呂雉在權力鬥爭中的手腕比較直接,說不上高明。
呂后「臨朝稱制」,引發了「呂氏亂政」之朝廷震蕩。而竇太后的「無為而治」則推動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因此,相對社稷蒼生來講,竇漪房對漢代的影響要比呂雉要大一些。呂氏與竇氏都表現出對權力的迷戀,但竇漪房相對會溫和一些。
「臨朝稱制」與 「無為而治」
呂雉幫劉邦奪取天下是出了力的,特別是後期在清理異姓王的過程中,誅殺潛在的隱患韓信、彭越的事情上,可以說是夫唱婦隨,配合得天衣無縫,迅速地穩定了漢朝的一統江山。劉邦駕崩之後,漢惠帝即位,同時呂雉開也啟了「臨朝稱制」。
竇漪房家世清貧,最初只是漢宮中一名不招待見的宮女,被發配到代國之後得到了代王劉恆的寵幸,開始了逆襲的人生。因為漢文帝是個大孝子,在薄太后的提名下成為了皇后,兒子劉啟繼位也相當順利,漸漸有了影響力後推動了「無為而治」。
呂雉「臨朝稱制」後,安插不少呂氏宗親進入朝廷核心部門,影響了大部分開國功臣的既得利益,明裡暗裡得罪不少有影響力的人。竇漪房雖然奉信黃老學說之「無為而治」思想,但也只是影響漢景帝去執行,不幹涉朝廷運作,所以反對者少。
「呂氏亂政」與「文景之治」
呂雉為了集中權力,安排呂祿為上將軍、領導北軍,呂產為相國、掌握南軍,變成太尉周勃空有最高軍職卻進不了兵營,丞相陳平不能過問政事,朝廷大權全部集中在呂氏手裡。呂雉死後,周勃與陳平立即以「呂氏亂政」為由發動了軍事政變。
竇漪房沒有刻意去抓權力,但她的壽命很長。雖然說「文景之治」是漢文帝、漢景帝兩代皇帝精心治理下的成果,但也確實是在她的「無為而治」思想影響下減少戰亂、與民生息,做到了天下大治。國庫充盈、百姓富足,為漢武盛世打下基礎。
「呂氏亂政」的直接後果是呂氏宗族所有人一個不留,全部被殺光了,呂雉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心機,陷入萬劫不復。「文景之治」在竇漪房的影響下,百官有序,老百姓安居樂業。而竇漪房雖然老年雙目失明,卻得到子孫後代與大臣們的尊重。
呂氏與竇氏對權力把握拿捏
如果不是呂雉努力爭取,可能她兒子劉盈的太子之位都有可能被劉邦寵愛的戚夫人的兒子劉如意奪走,因此,早期呂雉為了兒子爭權是可以理解的,也得到了大部分大臣的支持。但晚年大量安插呂氏為王,還奪走功臣的既得利益,有點不明智。
竇漪房也是個貪戀權力者,漢景帝駕崩後,以漢武帝年幼為由把持調兵「虎符」。東甌國有難請求支援時,漢武帝想出兵卻無調兵「虎符」,讓中大夫莊助手持皇帝節杖與詔書調動了會稽郡的軍隊,竇漪房看既成事實了 ,將「虎符」還給武帝。
呂雉雖然在臨死前再三交代呂祿、呂產不要離開軍隊,以軍隊來保障手裡的權力,但這種硬碰硬的權力能持續多久呢?竇漪房相對就變通很多了,拿著象徵權力的「虎符」,一旦發現「虎符」作用不大就立即給回皇帝,就算有矛盾也不激化。
寫在最後
呂雉開創了太后「臨朝稱制」的先河,對後世造成了不良的影響,歷史上對女人幹政的評價負面的更多一些。相對竇漪房所倡導「無為而治」的思想,與其帶來的國家穩定、百姓富足,竇漪房的治國理念比呂雉的實際執行力的影響要更大一些。
而呂雉在朝廷安插呂氏宗親與開國權臣公然對抗,最終導致了整個宗族被誅殺,是十分的不明智。所以呂雉雖然玩弄政治的手腕高明,但造成的後果更加嚴重。而竇漪房只是輸出思想,不刻意改變事情的規律,應該比呂雉的強權手腕更加高明。
2020/11/25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感謝閱讀,人走留香,點個讚唄,不勝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