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健身哪裡最容易受傷,毫無疑問就是手腕部位。
我們很多玩家在健身初期的時候,手腕會經常疼,做伏地挺身也疼,彎舉也會手腕疼。
面對這種情況,很多玩家都會藉助護腕來保護手腕,但是我想跟你說的是,護腕是用來突破的,平時訓練用不到。
要想解決手腕疼這個問題,其實最好的方法是主動訓練手腕,讓手腕更加結實。
那麼今天就來分享我以前練過的4個動作,能夠很好的強化手腕力量,讓健身更加容易。
空抓
我們手腕疼,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小臂力量不足,小臂肌肉力量太弱,那麼我們的很多負荷就會直接施加在手腕上面。
所以剛一開始的訓練,目的就是快速激活小臂力量,來維持手腕的穩定性。
空抓這個動作比起一般的訓練來說,活動範圍更大,募集效果更好。
能夠很快的募集小臂肌肉力量,所以前期玩家可以多加練習。
動作很簡單,從五指甚至到握緊拳頭就夠了。握緊拳頭以後停留片刻,達到更好的收縮效果。一般訓練頻率是一天100次空抓,感覺小臂酸脹就可以了。
拳頭伏地挺身
手腕疼的第二個原因就是,手腕本身的穩定性太差了,也就是手腕不會募集力量來維持中立。
尤其是做臥推的時候,很多人的槓鈴會晃來晃去,感覺抓不住,這就說明你手腕不夠中立。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出現手腕扭傷的問題。
所以用拳頭伏地挺身,可以提高手腕協調性和穩定性,對後期訓練手腕中立會有很好的幫助。
雙手握拳,做伏地挺身姿勢。緩慢下放到底部,短暫停留再起身。起身時快一點,帶一點爆發力,要有一種離地的感覺。起身後保持身體繃緊僵直,負荷會直接傳遞到手腕上面,促進手腕協調和穩定。
支撐摸肩
支撐摸肩這個動作,原本是練肩的動作,可以增強肩部穩定性。
但是對於手腕來說,這個動作可以提高手腕的靈活性,讓手腕能夠更快轉變姿勢。
這樣帶來的好處就是,你後期不會因為動作生疏而導致手腕扭傷或者磕傷。
跟平時的支撐摸肩有點區別,練手腕的支撐摸肩速度會比較快。
雙手支撐與地面,呈伏地挺身起始姿勢,兩手距離比肩略窄。身體重心向一側移動,同時抬起對側手來摸同側肩。摸肩之後迅速回歸原位,並且另一隻手也迅速做摸肩動作。動作節奏放快一點,體會手腕衝擊力量。
擊掌伏地挺身
爆發動作對關節具有破壞效果,但是你如果做對了的話,對關節也具備強化效果。
當你的能力允許的時候,你做的爆發伏地挺身,其實能直接強化手腕關節。
擊掌伏地挺身的意義一方面可以提高手腕靈活性,另一方面可以直接強化手腕。
並且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這個動作具有一定強迫性,能夠讓身體反應力得到提升,避免手腕扭傷。
雙手雙腳支撐與地面,呈伏地挺身姿勢。雙手距離比肩略寬,這樣會更加具有爆發力。前期可以先讓手掌離開地面,不用擊掌動作。後期在撐起時稍微抬臀,並且完成擊掌動作。
這些動作不僅具備練手腕的能力,還具備提高上肢和核心核心協調性的能力,所以能全方位保護手腕。
再一個需要注意,不要專門練這些動作,隨便練就可以了,感覺有點時間,就練上兩組,這樣就已經具備手腕強化作用了。
專門練強度太大,手腕其實是吃不消的。
#健身隨手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