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吳亦凡路人粉,不是純正的飯圈,但是平時他的動態尤其是歌曲都會留有關注。前前後後關注他也有三四年了,希望可以和大家講述一下對於吳亦凡這一集的感受。
第一次正式的看到這個人(之前只是耳聞或偶爾掃到圖片),是在管虎導演的《老炮兒》中。作為非第一男主,凡的表現可圈可點。必須承認,我當時看到他,確實就是覺得這個人很帥,加之電影裡他的外形很符合人物的塑造,便隨之對這個人產生了興趣。
之後便開始聽他的歌,印象很深,當時他剛剛發了《Juice》。作為常年國外hiphop的聽眾,那首歌第一感覺是很驚豔的,不能說完全迷住,但無論製作還是MV,都很國際化。之後聽了他之前發的《July》,真心喜歡那首歌。可以說這兩首歌塑成了我對吳在《老炮兒》之後初始歌手印象,很有範兒,國際化,歌曲製作和理念很新。
後來就是很多人熟悉的劇情,一檔紅遍大江南北的嘻哈節目他作為導師,創出無數金句的同時也招了不少黑。作為路人粉,客觀來看,那兩年結合他在節目裡的表現,被半個中國的嘻哈圈diss確實也不無道理。凡最後也diss back了,不管怎麼說,第一,說唱圈diss創造beef本來就是炒作的方式,美國也一樣,所以有多少人是蹭熱度多少人是真憤怒難分辨;第二,以AR為代表的rapper的diss我也respect,如前文所說,凡節目裡的表現也確實招黑,但兩點綜合考慮,我們不能忽略這背後的資本炒作和造勢的成分,加之凡的流量,事情才會最後惡化到飯圈和虎撲的交鋒。總結來說,這事兒賴不賴凡?賴,但是不全賴。路人的跟風和兩個圈子的非理智思維模式才給了資本的最大動機。
再說後來的刷榜事件,也是吳又一次招黑的事兒。依然是上一段我願意給出的答案,賴他嗎?他有責任,但依然絕不是全部責任。如果有稍微深入了解過各種idol飯圈的朋友應該明白,每個idol的粉絲都有明白人和無腦粉,只不過凡的事兒是最大的。如果近兩年仔細分析各個招黑的idol,張藝興有的粉絲也會無腦,後來的cxk的粉絲一樣的案例,如果願意的朋友可以去看看cxk在節目裡的表現,他也許不是你愛的type,但遠沒到招人罵的地步。凡的粉絲刷榜一定不對,但是沒有哪個idol有義務為自己粉絲的全部行為負責,他沒強迫粉絲幹任何事兒,粉絲自己需要交智商稅,他也沒辦法。同上一段結尾,凡也許有不對的地方,但是他同樣是這個快速時代追尋資本的承受者,說句不好聽的,微博運營者沒人關心凡或他粉絲和誰罵起來了,也不關心罵他的人是誰,新浪只關心流量,這是這個時代的規則。
這一段再說說他的音樂。刷榜的專輯《antares》感興趣的親自去聽聽,常年聽歐美的尤其了解說唱的應該能明白,專輯裡面所有歌曲旋律愛聽不愛聽是你的事兒,但是製作都是上佳。這一個客觀因素至少證明人家沒想渾水摸魚,他知道自己在幹什麼,況且就我對rap的taste而言,他有幾首歌是好聽的,和travis合作的《deserve》我到現在都覺得非常好。你說他沒有一點才華,沒花一點時間做音樂是假的,可是你非讓他才華和林俊傑相提並論也不現實,但是他一直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想做什麼樣的東西。一個音樂人,到頭來還不是為了有自己的style,表達自我,從這個角度上,凡無可厚非。
最後,來說說我為什麼「不喜歡」這個節目裡面展現的凡。不知道在看的朋友有沒有看過《十三邀》的,如果你對比十三邀和 時代我 凡這期的拍攝風格,會有很多近似的地方。普遍暗淡的色調,鏡頭不斷變換帶給人的壓迫感,都給觀眾營造一種壓抑、不確定的觀感。我並不反感這種拍攝手法,那是節目導演組的選擇,但是我只想說我了解的凡沒必要非要這麼拍出來。全篇一直營造一種凡很糾結,被很多東西影響、甚至桎梏,似乎將他的開朗都襯託為一種反差,給觀眾心裡衝擊。拍的好嗎?好,因為這樣會吸引人看。張藝興的三天可見也是這個路數,我們總是喜歡看這些偶像走下神壇,似乎他們生活的不如意才能滿足我們的獵奇,還是那三個字,沒必要。沒有任何一個個體,需要非得包裝賣慘來換取別人的了解,就算換到了,也是有偏見、戴了有色眼鏡的了解。吳是什麼樣的人,別說粉絲,路人真正願意自己思考的,去聽聽他的歌看看他露臉的節目,他的人格早就能看透,不用憑一個粉飾的節目證明什麼。
吳所面對的是我們所有人都面對的,生活中他人的偏見遍地都是。如果我們承受著並咒罵著這種絕對自我引起的對他人的不願了解,卻還不斷的享受此類節目的套路,不如還是別假意摘下那副有色眼鏡了。
畢竟,假意摘下比持續佩戴,更加的不 re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