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劇情,一部戲的靈魂都在這裡了,導演和演員們對劇情的理解決定了這戲拍出來是個什麼樣。這劇情因為缺少連貫性無從判斷是好是壞了,只是從洩露的刪減片段能看出故事線還挺完整,但是細節的bug也存在,有的情節經不起推敲。二是演技,導演說破嘴皮子,演員演不出來也是扯,好演員的表演不僅滿足導演對劇情的理解,也會把觀眾帶入劇情,讓觀眾觀看表演的同時產生共鳴,這叫共情能力;但是演技不行的我真是再嗑顏值也看不下去,有倆在我眼裡顏值逆天的藝人,綜藝節目我是肯定看的,但演戲我真不行,大ip,大製作,大啥我也沒法看,太尬了。這劇好在有一批好演員撐著,大多數演員演技是在線的。任嘉倫的演技在這部戲前期到後期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成長,太驚人了,如果說剛開始他對葉衝人物複雜性格的表演還流於表面的話,那麼到後期對微表情和眼神的控制已經讓人完全能共情了。劉歡的池城正相反,前期人物的性格對敵人的偽裝,對同志的重託又自覺難當大任又不得不接下重任,對戀人又愛又無可奈何的不同層次演的很是分明,對不知是敵是友的男主表現的態度也很恰當,一些小表情小動作也很吸人眼球;結果越到後期越讓人不能理解,對敵人的偽裝總有一種裝不下去要撕破臉皮的感覺,對第一集就懷疑身份的男主幹脆連裝都不裝,直接就是吼,與同志間的關係也直接變成了領導者沒了商量,與戀人之間不是幹就是寵完全不折中。如果不看前面的戲,那後面的表演我會認為這個演員不行,演不出那種兩面三刀(此處為褒義)的效果,但有了前期池城的加持,我認為這是編劇或者導演導戲的問題了,為了讓主線副線最後一集才相認硬把副線人設給導崩了。再說宮本,作為反派裡戲份最重的人物,李亭哲演的不算成功,他的招人恨僅僅是角色人設的問題而不是他演的入木三分,表演還是浮於表面了,很套路化,當然了也可能是因為內心無法認同角色導致的結果,這也是我佩服很多老戲骨的原因,很多老戲骨即使演繹反派角色也能讓人產生共情。佐藤和清泉父女作為反派就表現出色,佐藤的表面憨憨實際狡詐,清泉的陰險仿佛洞悉一切都刻畫的很徹底。老戲骨都不是白給的,客串的張涵予和李小冉也很抓人心,檀香的堅定、循循善誘,江月的溫柔和堅決,甚至李小冉演繹年紀輕輕的女記者時那種青春洋溢和葉衝出現幻覺仿佛看見媽媽時那種慈愛都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這是有年齡跨度的表演,太牛了。讓我驚豔的是菅韌姿的純子,作為反派女性,她的共情能力相當可了,不過都表現在刪掉的片段裡,實在可惜,表演層次感十足,面對親人的嬌憨,面對同事的驕傲,面對男主的溫柔,面對情敵的傲嬌蔑視都表達的很恰當。與之相反的是主線副線的兩位女性實在是沒什麼看頭,女主是傻白甜已經沒跑了,在一部諜戰劇裡,女主這人設編成這樣這不就是找罵麼,女二就是野蠻女友,除了越南行有用過腦子,再就沒有用過了,一部燒腦劇出現這麼兩個角色只能說是編劇寫慣了小言,不出現這種角色渾身難受。我對演員本身是沒意見的,純粹吐槽角色設置。三是妝發,好的造型師真的很給一部戲加分,但我主觀對這個不是很看重,因為曾經有好演員的戲妝發醜的無以言表,我仍然被她演技折服,當然也不乏有人被看不順眼的造型勸退的。四就是剪輯了,我這是第一次因為剪輯吐槽一部劇,剛開始節奏快,大家還說這是諜戰,要帶腦子看劇,但是看下來發現光帶腦子是不夠的,看這部劇得帶本參考書,如果不是網絡上出來很多刪減片段,還有預告片的內容也豐富了正片的話,估計這劇看完就是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部秋蟬,全靠腦補啊。五應該是攝影,實話講電視劇和電影不一樣,對攝影的要求不是特別高,能交待明白劇情就行,但這部劇無疑在攝影上達到了一個電影的高度,光影,構圖都特別好,經典畫面非常多,截圖到手軟,攝影師不是加雞腿這麼簡單了,加整隻雞。六為配音,男主張杰配音,男二是演員本人配音,因為張杰的聲音辨識度很高,我已經不知道看過多少他配的電視劇和動畫片了,一直都是很推崇的,也認為他可以完整復刻演員的表演,但看完這部劇之後有了些別的想法。因為這部劇原聲片段的流出我看到了男主自己聲音的演繹,突然發現有些片段張杰的表演並沒有原聲更能表達演員情緒,現在看來還是演員自己配音比較好,當然港臺演員還是要配的,要不然劇沒法看了,太出戲。
這部劇分數不高,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男主最近比較火,會引來對家惡評。第二有對劇情設置不能認同的,也就是邏輯不通順的地方。第三有很多人被男主髮型勸退的,這個是個人眼光問題,無解。我個人覺得還是可看的,畢竟表現香港淪陷那段時間的資料我們平時很少見到,看完可以調動興趣查一查,另外演員演技和攝影是可圈可點的。總的來說沒有經典諜戰劇那麼完美,但也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