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貓眼專業版數據,奇幻愛情電影元《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上映首日累計票房突破2億,8月25日單日票房最後是定格在了2.76億元,領跑七夕檔影市。也刷新了七夕檔歷史上映新片首日票房紀錄。
而為它讓路的《八佰》單日票房也達到了1.9億,上座率則相差不是很大。
貓眼專業版數據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由姚婷婷執導,李鴻其、李一桐主演,講述的是原本是青梅竹馬一起長大的林格和邱倩在高中校園重聚之後發生的一系列穿越時空的離奇愛情故事。
2019年6月12日,《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就發布了海報。原本是宣布定檔2020年2月14日情人節。但之後受疫情影響,電影官宣撤出2020情人節檔期。7月16日,宣布2020年七夕情人節(8月25日)全國公映。
從西方的情人節改到我國傳統情人節進行上映,結果獲得了很大的成功和票房收入,可以說是時也命也。就算依照平時的情況,如果《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在2月14日進行上映,不見得能取得如今的好成績。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從片名的選擇就知道,是一部與時間有關的愛情片,略帶文藝氣息。看得出來也就是打算選在2.14情人節、七夕節這樣的檔期的。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這部電影講述了李鴻其飾演的林格與李一桐演繹的邱倩跨越一生的愛情故事。
林格小時候撿到一塊手錶,這塊手錶可以重啟時間,但使用的代價是會讓使用者年齡加速增長,並且讓身邊人失去關於他的所有記憶。
而林格和邱倩,可以說是青梅竹馬,長大之後也是非常有感情的。所以林格在邱倩遇到危險的時候,就會開啟手錶,重啟時間去救她,這樣的情況,在影片中反覆了三次。而電影也是以這三次時空變換為總體架構的。
林格對邱倩,是充滿感情的,因為他可以為了拯救邱倩,一次又一次選擇犧牲自己的時間,自己的生命。
兩個人相遇於六歲那年,多年後有再次重逢,青梅竹馬的感情在他們兩個心中萌生的時候,甜蜜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噩運卻來到了,第一次,邱倩的生命應該在18歲那年終止,但是林格不甘心,就第一次用自己的時間來換回邱倩的命。
這一次,林格從少年變成了大叔,而時光倒回的邱倩還是少女,她不記得林格了,但還是很快被他的感情打動,再次愛上他。
當時兩人身處國外,邱倩知道林格為了讓自己安心留學所付出的,知道了林格甚至潦倒到找不到工作,但是她沒有任何一絲虛榮或自卑,完全不在意林格的落魄狀態。林格和邱倩兩個角色對於愛情的態度是堅貞的,物質並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這一點看出來,這部影片的「三觀」,很正。
而也是因為這一幕,邱倩這個角色變得更加生動,她不僅僅只是一個被深情男人愛著的符號性角色,而是一個有血有肉的角色。
當第二次換回邱倩命的時候,林格已經頗生白髮,到了和邱倩的父親幾乎同齡的程度。而且又是在國外(是不是劇組覺得國外更浪漫、更適合拍攝愛情)。林格和邱倩再次相遇,邱倩依然第一眼就覺得眼前的這個男人很熟悉,仿佛之前就遇見過。而當知道了真相之後,她依然選擇了和林格在一起,哪怕這個時候兩人看上去就和父女一般的差距。
第三次換回邱倩生命,林格已經暮年了,垂垂老矣。而此時的邱倩,意氣風發,是知名芭蕾舞者,未婚夫吳航又是高富帥,兩人即將去美國遊玩,看上去是多完美的人生啊!
而換回邱倩這段完美人生的林格,此時只是在劇團工作的一個非常不起眼的孤寡老人,可以說是死了也沒有人會關心的那種。
劇情的轉折出現在林格和她告別時突然病倒,當邱倩發現林格的經歷或許與自己有關之後,她義無反顧地選擇了照顧躺在病床上,老弱多病的林格。而不是與未婚夫一起飛往美國。
這個時候,電影的對比衝突就顯現出來了,
現實生活當中,絕大多數人都會把現實利益放在愛情之上,例如邱倩的未婚夫吳航,他也愛著邱倩,可是,只是在不影響自己的現實利益的基礎上去愛她。
而林格對邱倩的愛,則是完全不在乎自己,不在於利益得失,一心只想邱倩得到幸福的那種愛情。
而這部影片最酣暢淋漓、最純淨的一點,就是邱倩對於林格的,也是這樣的愛情。
其實林格對邱倩的愛情、以及吳航對於邱倩的愛情,就是愛情成千上萬種面孔中,僅僅的兩種而已。談不上對錯。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挺「奇幻」的純愛片,主人公的愛情更多的是一種比較「極致」的愛情,在他們兩個人的世界裡,愛情是唯一而永恆的,而現實中的情侶們,則註定要考慮許許多多的現實因素,所以也註定了無法像他們那樣,為愛情奮不顧身。
也許我們更多人,是像吳航一般罷了,沒啥。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相比同期上映的《蕎麥瘋長》,其實兩位主演的知名度是比不上馬思純、鍾楚曦以及黃景瑜的,但是《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排片以及票房都要超過《蕎麥瘋長》一大截,說明這部電影的劇情還是更加吸引觀眾、導演對於駕馭這樣題材的電影還是更有心得的。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導演是姚婷婷,在她的執導之下,李鴻其在影片中演繹出了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幾個階段,以感情的付出串聯起一個男人愛上一個人的一生。李一桐也很好詮釋了邱倩從少年時的古靈精怪到成長後的自我把控。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情感表達非常細膩,很多細節處理得很不錯。代入感強烈,兩位主人公的悲歡離合,能夠使人產生共情,極大的觸動了觀眾。
其實,導演姚婷婷對於拍攝這類「純淨」愛情,產生共鳴的作品還是很有經驗的,因為她之前的作品《特殊交易》,豆瓣評分8.2,《匆匆那年》豆瓣評分8.1,《這些年,一路有你》,豆瓣評分7.5。
姚婷婷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中國傳媒大學碩士畢業。2011年,作為中國學生導演代表與美國南加州大學電影學院合作拍攝紀錄片《Frankie’s Dream》,該片講述了自閉症的孩子及其家庭的故事,在2011年度FIRST青年電影展獲得最佳紀錄片,並在多個國內外電影節進行展映。
導演姚婷婷
2013年,執導CCTV6電影頻道「類型短片創投季」短片《特殊交易》,獲得首屆CCTV6電影頻道類型短片創投季獲得最具潛力導演。
《特殊交易》
之後,執導的親情微電影《這些年,一路有你》上線,該片講述執意獨自一人騎行的兒子,與對他一直牽掛的父親之間發生的一段感人的故事。
(新華網)姚婷婷創作的多部劇情短片在業內獲得很多關注和好評。
2014年,姚婷婷執導了周播青春愛情劇《匆匆那年》。《匆匆那年》播出的時候引起熱議,品質也是非常不錯,網友紛紛好評,這是第一部80後主創團隊還原80後青春的電視劇。該劇宣稱單集投資100萬的成本進行拍攝,並且全片採用4K技術,宣傳上也是電影級別。
姚婷婷為了追求演員的年齡真實,她沒有用職業群演,而是找到真正的學生來演同學;同時還帶劇組輾轉在五六間大學裡實景拍攝。所以觀眾看過之後,都覺得劇集裡面的人物宛如原著中走出來的一般,可見劇組下的功夫和用心程度。
連官媒都為劇集《匆匆那年》點了贊:
(新華網)青春周播大網劇《匆匆那年》於2014年8月4日迎來首集播出後,即刻引來用戶的集體關注,觀眾紛紛在搜狐視頻留言區、微博、朋友圈進行刷屏,感懷各自曾經逝去的青春。劇中的情節、環境和金句,紛紛戳中觀眾,口碑持續「零差評」。而電影級的畫面和推廣,也讓用戶和行業震撼,這是歷史性的改變。首播後迅速在各大話題和搜索榜單上實現力壓,連續登上微博 1小時話題熱榜、熱門電視劇榜、影視熱搜榜等。著名導演高群書在點映後表示:「沒想到現在的網絡劇可以做得這麼高級,直接搬到影院辦首映,這部小說有很多人喜歡,青春題材也是容易引起大家共鳴的題材,畫面的掌控也很到位,整體非常好」。
2016年4月22日,執導的校園青春電影《誰的青春不迷茫》上映,該片是根據劉同的同名小說改編而成,11月,憑藉影片《誰的青春不迷茫》獲得第22屆加爾各答國際電影節國際女導演影片競賽單元最佳導演獎。
通過之前的作品和姚婷婷獲得獎項可以看出來,這是一個在文藝和商業之間把握了一定平衡度的導演,她既會去關心、觸動每個人心中最柔軟的那個地方,也會把握一定的商業拍攝技巧,使之在絕大多數觀眾之間產生共情和共鳴。
所以,這次她執導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是一部以時間維度的形式來演繹「穿越時光的溫暖愛情」。愛情是永恆的主題,愛讓人們體會到美好,感受到生活的希望。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首映的第二天,8月26日,票房回歸平穩,單日4367千萬,排在《八佰》之後名列第二。
8月27日,單日票房2755千萬,目前看起來,《我在時間盡頭等你》的整體票房預計在5-6億元。比起《八佰》預估的20億票房還是要差不少,但是從拍攝成本以及宣推各方面成本來說,《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對於投資者也許更為值得。
《八佰》預估20億票房左右
整體來說,《我在時間盡頭等你》是一部溫暖人心的、笑中帶淚的、看完之後微微一笑的、值得一看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