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這個魔幻的2020年,就要結束了。
入冬後,被北風吹走的,不僅僅是溫度,還有大家的精神頭。
天亮得越來越晚,睡意也越來越濃。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古人誠不欺我也。
很多童靴都說,舒服的被窩,成了世界上最溫柔的角落,每天早上,都要磨蹭許久,才戀戀不捨地離開夢鄉,直面冷空氣中的一哆嗦。
還有童靴說,有時候起得晚,早晨的時間被大幅壓縮,自己和孩子根本來不及好好吃一頓早餐,就匆匆出門了。
早餐,一頓不吃,可能沒啥;一兩個星期、甚至一兩個月不好好吃,從生理上到精神上,都有明顯的不適感。
尤其對正在長身體的孩子來說,早餐可太重要了。
大量研究顯示,習慣不吃早餐的孩子,在上第1、2節課時就會出現注意力不集中、不能積極思考、身體倦怠等現象,文化課不及格的概率也更高。
不僅如此,這些孩子的健康也容易出狀況,發育更遲緩,身高更矮,還體弱易得病,比如低血糖、貧血、胃病、膽結石等等。
「要吃早餐」,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了。但是,應該吃什麼樣的早餐?大家還有疑惑、有爭議。
幾個月前,張文宏醫生說「孩子早上不許吃粥」,一石激起千層浪,被大家討論上了熱搜。
當時,我寫了篇文章,聊了聊早餐的那點事:張文宏堅持:粥還是不能喝!粥真的沒營養嗎?
鍾南山院士,也曾在講座中,公布過自己豐盛的早餐食譜:兩個橙子、一個蛋黃、好幾個蛋白、麵包夾芝士、泡了纖維餅乾的牛奶、一碗紅豆粥……
引得大家紛紛表態「來不及吃,也吃不下」。
其實啊,他們對早餐的「極端」要求,是在表達同一個意思——
別馬馬虎虎,吃不健康的「差早餐」「假早餐」。
早餐,要有足夠的營養,要豐富多樣。
我們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能端上桌的早餐品種不勝枚舉。在豐富的選擇之中,卻可能藏著一些坑。
1.「傳統早餐」:清粥饅頭鹹菜
張文宏醫生的「早餐禁粥」論,曾被許多人批評:「這是數典忘祖、崇洋媚外!中國人喝了幾十年、幾百年的粥,怎麼現在就不能當早餐了?」
確實,一碗粥,一個饅頭,外加一碟鹹菜、榨菜,曾是許多家庭的早餐標配。
但那個時候,物質條件相對緊張,選擇清粥饅頭加鹹菜的早餐搭配,是局限於當時的條件和環境。
傳統與習慣,並不意味著優秀。只要了解了其中的營養物質構成,就會發現,這樣的「傳統早餐」,並不適合長期食用。
• 碳水多,營養成分單一
以白粥為例,主要材料就是大米和水,幾乎全是碳水化合物,優質蛋白、維生素、礦物質的含量非常低。
饅頭、花卷等澱粉類食物,也是這個問題。
• 精米精面,營養進一步流失
為了追求外觀和口感,人們會把收穫的糧食進行精磨處理,去掉外層粗硬的部分,保留柔軟粉質的中間部分。
本來呢,稻米和麥粒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族,還有膳食纖維;但精加工後的白米和白面,幾乎去掉了所有這些對人體有益的物質。
另外,在煮粥、蒸饅頭時,常會加入的鹼(或小蘇打),也會破壞維生素B族。
• 鹹菜榨菜,醃製物有隱患
鹹菜、榨菜等醃製類食物,很適合調節口味、下飯佐餐,但也沒什麼營養。
而且啊,醃菜的含鹽量非常高,過多食用,可能會導致鈉攝入過多,讓人患上高血壓、心臟病、腎病等疾病。
醃製過程中的雜質和雜菌,還可能產生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增加致癌風險。
2.「替代早餐」:乳飲料、甜食
有時候,孩子早上來不及在家吃早餐,爸爸媽媽會準備一些奶類飲品,和蛋糕、餅乾、巧克力等零食,當做早餐的替代品,幫孩子飽腹、補充能量。
這些食物,口味香甜,很受孩子歡迎,但可能並不適合做早餐。
含乳飲料和調製乳,市面上品種多樣,有乳酸、水果、紅棗、堅果等各種口味。這些迎合了早餐商機的產品,名字裡經常有個「奶」或者「乳」字,但營養價值,卻比純奶差得多。
我在某東的商品頁面裡,找到了營養成分表,來給大家對比看看,乳酸菌飲品(含乳飲料)、花生奶(調製乳)、純牛奶三者間的差別:
單看紅框中的數據,每100ml中,乳酸菌飲品才有0.8g蛋白質,只是純牛奶的1/4!卻有13.3g碳水化合物(也就是糖分),這要是當早餐,約等於喝了一瓶糖水啊…
蛋糕、餅乾、巧克力等甜品零食,也是這個問題:含糖量高。
如果孩子長期把糖分爆表的乳飲料和甜食當早餐的替代品,營養不良不說,更會導致蛀牙、肥胖、視力減退等問題。
3.「煎炸早餐」:油餅、鍋貼等
有些人早上起來,喜歡炸個油餅、煎個鍋貼當早餐,油越多,吃得越香,仿佛越有能量。
這些美食,確實味道不錯,而且熟得快、省時間。但是,煎炸類食物,都存在油脂偏高的問題,容易導致肥胖。
高油溫,會破壞食材中的維生素,降低營養成分;而且可能產生丙烯醯胺、雜環胺等致癌物質,為健康埋下隱患。
以雞蛋為例,煎著吃,雞蛋裡的維生素會流失,還會吸附大量油脂,沒有煮著吃的營養價值高。
不僅是早餐,一日三餐,都應該少吃煎炸類食物。偶爾吃一次可以,但是千萬別沒節制。
4.「減肥早餐」:只吃水果蔬菜
糕點飲料、油炸食品吃太多,上秤一稱,嘖嘖,胖了不少。怎麼辦呢?
很多人呀,就開始吃起了減肥餐:不吃主食不吃肉,每天只啃水果和蔬菜,連早餐也是一樣。
好吧,少攝入碳水和脂肪,確實可以阻斷熱量的主要來源,減肥大業指日可待;但對人體來說,卻並不健康。
雖然,蔬菜和水果富含營養素,卻無法提供充足的能量,更缺少蛋白質。
長期當早餐吃,容易導致精神不濟、營養不良,嚴重的話,還會削弱身體機能,讓抵抗力下降。
此外,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許多水果的含糖量也並不低,比如香蕉(澱粉含量高)、荔枝(果糖含量高)等。心大吃太多,對身體也是弊大於利。
5.「節儉早餐」:隔夜飯、剩菜
很多有老人幫忙的家庭,有個習慣:把前一天剩下的晚飯炒菜,微波爐叮一下,變成早餐。
這種早餐,既方便又節約,通常菜色豐盛,看起來營養價值頗高。
但是,剩飯剩菜放了這麼久,維生素都被氧化了,可致病的亞硝酸鹽會大幅增多。如果保存不當,隔夜飯菜受到細菌汙染,可能引發腸胃不適,甚至食物中毒。
一些高蛋白高脂肪的剩菜,非常容易變質,產生磷化氫、硫化氫等害物質,危害人體健康。
所以,儘量別這麼「節儉」,天天把隔夜飯菜當早飯吃。如果偶爾要吃,記得一定要妥善存放,並在食用之前徹底加熱。
6.「街邊早餐」:汙染、有風險
早上到校之前,沒時間在家吃早餐的孩子們,常會在地鐵站旁、街角路口的小攤前駐足,買煎餅果子、雞蛋灌餅、豆漿油條……
但是,這些街邊的便捷早餐,真的有風險。
• 普遍存在衛生問題
無需多說,不衛生,是街邊早餐最顯著的問題。
攤主沒洗的手,一會兒握鏟子、擰煤氣,一會兒拿雞蛋、抓煎餅,還要不時擦個汗;攤位旁就是大馬路,汽車呼嘯而過,留下難聞的尾氣和揚起的塵土。
這樣做出來的早餐,天天吃,總會出問題。
• 添加物超標、非法
油條一類的油炸麵食中,常會加入明礬,起到膨鬆的效果,並讓口感更有嚼勁。
但如果使用了過量明礬,會導致鋁含量超標,長期食用可能中毒,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和智力發育,甚至導致痴呆症。
2017年,上海市消保委發布了油條消費體察報告,結果顯示:多個號稱不使用明礬的「放心」商家,其銷售的油條也含鋁,某些油條中的鋁含量甚至超標9倍。
更別說還有攤販違法使用添加物了。2012年8月,湖北武漢的攤主陳某追求食物的色澤,將亞硝酸鈉摻入米粉中,導致25名顧客中毒。
• 豆漿尤其要警惕
豆漿,這個「早餐聖品」,香濃的口味吸引了無數人的喜愛。
但是,街邊小攤上販賣的豆漿,除了增稠劑、糖精等添加物之外,可能還會有問題!
當豆漿加熱到90℃左右時,會出現大量白色的泡沫,像沸騰煮開了一樣。但此時,豆漿是「假沸」狀態,裡邊含有大量皂甙,會引起上吐下瀉、胸悶氣短等中毒現象。
豆漿中,還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久置容易滋生細菌,導致變質。
所以,在早餐攤上買豆漿喝,還是要多加警惕,萬一沒煮熟、放太久,會對健康造成傷害。
我在上面列了那麼多「差早餐」「假早餐」,其實,它們是有共同特點的——
三高:高油、高鹽、高糖
二多:多有害物質、多細菌滋生
一低:低營養成分
一少:少品種搭配
想吃一頓好早餐,首先要記得,避開這「三高、二多、一低、一少」。
可是,「避坑」說起來輕鬆,做起來卻不容易。
這不能多吃,那也要少喝……童靴們可能會有點束手束腳、草木皆兵,發愁這個早餐,到底該怎麼吃才好。
我曾看到過一個由營養專家設計的早餐打分表,不如,就一起來算一算,你家的早餐能得多少分吧~
做了表、算了分,不得不感嘆:一頓好早餐,需要滿足的條件也太苛刻了,想拿滿分,難上加難。
但也別太糾結分數,題目是定死的,人是靈活的!我們可以從這個打分表中,理清楚優質早餐的內核:
1.要有澱粉類主食
米麵製作的澱粉類食物,在早餐中不可或缺,他們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可以被人體吸收轉化成葡萄糖,成為能量的來源。
所以,早餐時刻,來點麵包、饅頭,對上午學習和工作的精力有保障。
如果可以,再加上些全穀物(如燕麥、全麥)、雜糧(如小米、玉米)、薯類(如紅薯、芋頭)會更好,維生素B族、礦物質更豐富,膳食纖維能促進消化、鍛鍊腸胃。
2.要有蛋白質食物
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組成部分,對孩子的生長發育非常重要。人體需要足夠的蛋白質,來保證各項機能正常運轉,維持健康狀態,增強免疫力。
乳製品(如牛奶、芝士)、雞蛋(蛋黃比蛋清還高喲)、肉類(如魚肉、雞肉)、豆製品(如豆漿、豆腐),都是富含蛋白質的早餐食材。
但是,大家要注意,蛋白質不是越多越好。長期過量的蛋白質攝入,容易造成肥胖、肝腎受損、缺鈣痛風等身體問題。
孩子早餐中的蛋白質,適量即可,最簡單的標準就是一杯純牛奶+一個雞蛋。
而且呀,蛋白質和碳水搭配,會起到1+1>2的互補效果,維持早餐後的血糖水平穩定,能滿足孩子上午上課時,大腦對血糖供給的要求。
3.要有蔬菜、水果
蔬菜和水果,富含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尤其是維A和維C)、礦物質和膳食纖維,大家都知道。
其他非營養物質,比如芳香物質、有機酸等,能增進人的食慾、刺激腺液分泌,有利於食物的消化;還有含硫化合物和類黃酮,能抗菌消炎,益處也是多多。
對趕著上班上學的我們來說,早上時間緊張,吃些生食蔬菜(黃瓜、番茄、生菜等),再帶點水果,在單位或學校休息時吃,也不麻煩。
4.堅果是錦上添花
各種果仁和種子中,富含維生素E和礦物質,還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早餐時,如果想讓食物更豐富、營養更均衡,加一些堅果就挺不錯,大約一勺的量,原味最好。
5.做好搭配,種類豐富
避開坑、食物品種豐富、營養覆蓋全面,就是一頓好早餐。
時間緊?準備工作麻煩?沒有搭配的靈感?沒關係,我給大家找了兩種優質早餐思路,以可以玩花樣的澱粉類主食為中心,拋磚引玉,大家可以參考發揮:
• 思路一:粥、面的花樣
白粥中加入魚片、肉末,還可以疊加玉米粒、青豆、綠葉菜碎、胡蘿蔔丁、蘑菇丁、豆腐丁等等食材,做成美味的鮮香雜菜粥。
如果用豆類、堅果、雜糧和大米一起熬煮,一碗暖暖的八寶雜糧粥就出鍋了,無需額外加糖,就已經香氣撲鼻。
這樣的粥,更有營養,也更有味道,再搭配牛奶雞蛋、麵包饅頭,加點水果,誇一句「優質早餐」沒毛病。
粥還能直接加入牛奶熬煮,放點豆子、紅棗、燕麥,來碗牛奶粥,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早上還能煮麵吃,尤其適合寒冷的冬天。
放些易熟的蔬菜,臥一個荷包蛋,再加點肉類,瘦紅肉、雞肉、魚肉都行,方便快捷、營養豐富的早餐湯麵就能上桌嘍。
一碗下肚,渾身熱乎乎,少喝點麵湯,來杯奶更好。
• 思路二:饅頭、麵包的花樣
曾經有人開玩笑說,漢堡是世界上最健康的食物,因為一口咬下去,麵包、肉、蔬菜全都吃到了。雖然是歪理,但這個思路還挺值得借鑑的。
全麥的饅頭片或者麵包片打底,裡面可以夾任何喜歡的食物:
雞蛋(可以少油嫩煎、水煮切片)、芝士、魚和肉等;
生菜、紫甘藍、黃瓜條、番茄片、洋蔥片(記得刷牙!)等;
芝麻、瓜子仁、堅果碎等;
適量的黃油、胡椒粉、醬汁等做調味……
如果把饅頭片和麵包片稍微焙烤一下,糧食的香味會更足。一口下去,配上牛奶、水果,確實是擁有全世界的幸福感。
• 天條:規律飲食,別吃太飽!
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每天規律進食,按時吃早餐,對他們的成長和發育很重要。
而我們,更要以身作則,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一家人在餐桌前共度的早餐時刻,說白了也是一種生活的儀式感,會讓孩子覺得幸福、穩定。
但在追求豐富搭配、吃好喝好的同時,要注意別過量,讓孩子一大早就吃個肚圓。
長期吃得過飽,不僅會讓孩子「飯氣攻心」、影響上課效果,還可能導致肥胖、胃病、心腦血管問題。每頓飯,吃個七八分飽就可以。
早餐,標誌著一天生活的開始,做好搭配,膳食均衡,可以保證身體所需的能量和營養,為之後的午飯、晚飯做好表率,三餐互補,相輔相成。
至於那些快樂肥宅餐,食指大動的時候可以偶爾吃一頓解饞,但是,可別天天抱著不撒手。
你家餐桌上的好早餐是怎樣的搭配?你心中的優質早餐是什麼樣的?歡迎童靴們在留言中和我分享,讓我們一起集思廣益,一起開啟元氣滿滿的一天吧~
參考資料(向下滑動,可查看全部連結):
[1] 蕭黎, 莫寶慶. 早餐質量對學生上午學習能力的影響[J]. 中國校醫, 2001 08; 15(4): 241-242.
[2] 王錦欽, 郭令星, 吳華英. 福安市中小學生貧血與早餐相關性分析[J]. 中國學校衛生, 2001 08; 22(4): 313.
[3] 柯雪琴, 楊敏. 學生早餐質量對血糖水平的影響[J].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1997 07; 31(4): 218-220.
[4] 孫杰, 尹俊水. 早餐質量對課堂教學效果的影響[J]. 中國學校衛生, 1994 ; 15(6): 447.
[5] 胡佩謹, 季成葉. 學生早餐狀況對學習行為的影響[J]. 中國健康教育, 2004 03; 20(3): 240-242.
[6] 李芳芳, 朱曉麗. 青少年飲食習慣與發育的關係研究[J]. 中國衛生產業, 2012; (20): 109.
[7] 市消保委發布油條消費體察報告:鋁含量最高超標8倍都不止,還檢出了塑化劑[N]. 新民晚報, 2017年12月05日.
[8] 武漢24人早餐中毒續:老闆違規添加亞硝酸鈉被捕[N]. 正義網, 2012年10月22日.
[9] 王向龍, 王蔚然. 含乳飲料 糾結的營養價值[J]. 消費指南, 2012; (7): 17-19.
[10] 魏惠榮. 新鮮飯菜與隔夜飯菜中亞硝酸鹽含量的測定與分析[J]. 科學時代, 2013; (23).
[11] 孔秀珍, 餘濤, 倪鎮雄. 飲用未煮熟豆漿引起63名學生食物中毒[J]. 中華預防醫學雜誌, 2004; (6): 364.
[12] 馬冠生, 高樹軍, 翟鳳英, 葛可佑. 我國中小學生早餐食物種類研究[J]. 中國學校衛生, 2001 06; 22(3): 196-199.
[13] 尚現文, 李豔平, 劉愛玲, 張倩, 潘慧, 郝利楠, 房紅芸, 徐海泉, 段一凡, 胡小琪, 馬冠生. 早餐食用頻率和食物種類與兒童肥胖及相關慢性病患病率的關係[J]. 中國健康教育, 2010 11; 26(11): 811-816.
[14] 馬冠生, 高樹軍, 翟鳳英, 葛可佑. 中國中小學生早餐營養素攝入量[J]. 中國學校衛生, 2001 10; 22(5): 389-391.
註:圖片來源於網絡
經常被問到,大寶怎麼長出超出預期的身高的。開始心裡有點小驕傲,但被他們不太相信的眼神掃射我的身高,又有點不服氣。
都說身高七分天註定,三分靠打拼。大寶的三分中,「吃」功不可沒。從他6個月開始吃輔食,我們就特別注意食物的搭配。肉、蛋、蔬菜、水果、粗糧,各種計劃著增加。後來,我給他做飯的時候,儘量會在一餐裡平衡各種食物,有時還會注意顏色搭配。
我的堅持是有回報的。他從小就不挑食,也從不暴飲暴食,不愛零食最愛吃飯。當然,最顯眼的成果還是他的身高,超出了我們的預期。
嗨,不說了,好好做飯去了。
推薦閱讀
張文宏堅持:粥還是不能喝!粥真的沒有營養嗎?
雖然鍾南山剛剛這樣說,但今年冬天請給孩子補充這種維生素!
這兩種疫苗,今年一定要打,這些新變化更需要提前知道
喜歡我們的文章記得一連三擊:「贊」「在看」和「分享」,或者直截了當給【小板牙】加個星標,茫茫人海我們不走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