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已經刷到了陳佩斯時隔二十多年再登央視的新聞。
曾是觀眾坐等的春晚演員,但卻因一場官司消失在春晚舞臺,如今在66歲之際登錄央視欄目做導師,也可以說是完成了大批觀眾的心願,
陳佩斯在1984年因一碗麵條走紅,直至1998年出演完《王爺與郵差》後就告別了春晚舞臺,和他搭檔的朱時茂也一起離開。
對於離開的原因,有網友說是陳佩斯不懂世俗人情,也有人認為節目組辦事有問題,但在小編心裡,陳佩斯只不過是做了一股不隨波逐流的清流罷了。
當年,陳佩斯和朱時茂憑藉著《吃麵條》、《警察與小偷》、《大變活人》等小品紅遍大江南北,至今在回顧歷年春晚的節目上還能看到二人教科書式的精彩表演。
作為小品界的頂流人物,陳佩斯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樣有深度,就拿令人記憶深刻的《羊肉串》來說吧。
當時那個年代,人們為了謀生有各種非法的經營手段,假冒偽劣常常發生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不僅是商品,就連經營者都有造假。
在看到有假裝新疆人賣烤串的小商販後,陳佩斯看到了其中的深意,穿著大衣帶著墨鏡跑到小商販身邊蹲坑守點的學習其的動作和說話交談的精髓。
在多個日夜的研究之下,陳佩斯創造出了令人捧腹大笑的小品,而他堅持做反應社會問題的喜劇創作了獨樹一幟的優秀作品。
然而,因為自己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底線和操守,陳佩斯與央視打起了一場轟動全國的官司,這也是為何陳佩斯推下春晚節目的原因。
1999年初,央視下屬公司在沒有經過陳佩斯和朱時茂同意的情況下,將二人的小品刻錄在VCD盤中出版發行。
當陳佩斯發現後十分生氣,要求央視給個說法,在爭取自己的權利時與央視對簿公堂,最終拿到了16萬餘元的賠償金。
沒多久,陳佩斯疑似被封殺的消息不脛而走,傳的沸沸揚揚,而陳佩斯和朱時茂也在沒出現在春晚的舞臺上。
對於這場官司,業內人士都認為陳佩斯太過認真,被封殺是「自掘墳墓」。
但對於陳佩斯而言,這場官司不僅僅是為自己而戰,是為了整個個體工作者在戰鬥。
若是個體不被尊重,那麼社會將會變得非常殘忍,陳佩斯和朱時茂用一己之力抵抗央視的侵權行為,卻維護了大大小小的個體行業。
從正紅演員到無戲可接,哪怕面對女兒上學繳費都難以拿出,陳佩斯也沒有任何怨言。
為了生活,從小學藝的陳佩斯和妻子拿起鐵鍬跑到郊區學習種樹,有幸的是上天總是眷顧好人,陳佩斯和妻子的努力換來了三十萬元的利潤,生活上的開銷得到了解決。
沒有了生活的困擾,陳佩斯撿起了丟在第二位的藝術,重新投入表演之中。
不想重回熒幕,陳佩斯與朱時茂合作登上小舞臺發展起了話劇表演。
在2011年時,春晚總導演更換為哈文,第一時間便邀請陳佩斯回歸,但卻遭到了他的拒絕。
並不是二人還生央視的氣,而是這話劇表演實在是太忙了,當時他正在準備話劇巡演沒什麼時間,所以乾脆對央視說了不。
在春晚,陳佩斯能憑藉著自己的能力走紅,在話劇上他依舊可以。
當時間推移將曾經的不好淡忘後,仍有廣告商看重陳佩斯的影響力,想要與之合作,但還是被陳佩斯一一拒絕。
在陳佩斯的心裡,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自己很清楚,若是沒有合適的機會,定是不會辜負觀眾的。
如今,央視也打造了表演類的綜藝節目,能邀請陳佩斯的到來,這個節目光是從口碑就已經贏過了某臺。
時隔22年陳佩斯再度回歸,我們在他花白的鬍子上看到的不是曾經的風華正茂,也不是與央視對薄公堂時的執拗,而是一位熱愛表演的老師想要傳承自己對表演上的造詣。
相信在節目播出之後,網絡上的話題也離不開陳佩斯作為老師的指導和點撥。
陳佩斯從登上春晚起就一直在出演貼近現實的小人物,他看似狡詐圓滑的背後,其實是對這個社會的堅持和對社會人追求公平的維護,
不懼怕大而將小事堅持到底,陳佩斯堅持了二十多年,他將委屈化作能量,與之對抗後終於讓大家看到了成功。
但現在只是回歸央視,若是想看到陳佩斯重新登上春晚,想必是有些困難的。
先不說陳佩斯的年紀,春晚的節目雖然有老演員的參演,但更多的已經更新換代注入了不少新鮮血液,陳佩斯的作品若是的再登春晚,估計看到的也不僅僅是他和朱時茂兩人出演了。
不過,陳佩斯的才華,作為春晚小品的策劃或編輯類工作,一定會是為春晚增添色彩的一股頂級力量。
無論如何,還是希望陳佩斯能多多活躍在觀眾的面前,喜歡你的人依舊很多,期待著節目的播出,期待著陳佩斯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