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大腦發育會受到居住環境影響,聰不聰明就看你怎麼布置了!

2020-12-26 辰小寶媽媽

周末去親戚家玩,剛進門就被眼前的場景嚇到了,整個客廳到處都是孩子散落的玩具,原本不怎麼大的環境顯得更加擁擠了。

而且要命的是,他們家的家具特別多,基本上把能塞的地方都塞了,導致孩子一點遊戲的私人空間都沒有。最讓我焦慮的是,本來空間就不大,亂已經夠糟心的了,髒就讓人有點接受不了了,光客廳的茶几上就堆滿了瓜果皮,地上還有一些不明液體。

我也不好意思多說什麼,只能幹幹的坐著,但對於一個有點潔癖的我來說,確實有點難受得慌。

其實,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很注重孩子的教育問題了,他們會捨得花大量的金錢和精力去培養孩子。但是,很多人都沒想到的是,家庭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個場所,還是待的時間最長的地方,而家庭環境對孩子的影響則是非常大的。

如果,我們能為孩子提供一個寬敞明亮、整潔乾淨、舒適自在,而又生機勃勃的居家場所的話,那對孩子來說是特別好的一件事情。

一、為什麼居住環境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影響呢?

其實看過科普文的媽媽就應該知道,孩子的大腦發育是需要受到各方面的刺激的,環境越豐富、體驗越充分,大腦發育得就越好,比如摸、爬、滾、打、聞、嘗、看等,如果各個感官刺激都足夠多的話,孩子的大腦就也會受到豐富的刺激,這樣就容易促進孩子的大腦發育了。

可能很多媽媽覺得,家裡就是一個吃喝拉撒睡的地方,但實際上,家庭的環境格局、空間布置等,都跟孩子的大腦發育息息相關的。

著名的生物心理學家馬克·羅森茨威格曾做過一個實驗:準備兩個不一樣的環境,一個光線充足、寬敞明亮、準備了各種玩具;另一個光線昏暗、窄小潮溼、沒有任何可消遣的玩具。然後把兩批遺傳素質一致的老鼠分別放入這兩個不一樣的環境中。最後,實驗結果顯示,在第一種環境中生存的老鼠,大腦皮層的厚度、重量方面都明顯優於另一個環境中的老鼠。

這樣是不是就可以好理解一些,即使孩子們一開始的資質是一樣的,但是如果身處不一樣的環境中成長時,大腦的發育還是會截然不同的。

二、那麼,什麼樣的居住環境會對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呢?又該如何解決呢?

1. 空間布局

有些家庭可能會因為面積較小,導致整個空間顯得異常擁擠。可能有些人已經感覺到了,太擁擠的環境容易讓人有種喘不過氣的感覺,尤其是在家待的時間稍微長一點,就會覺得煩躁憋悶。

那對於正處於各方面發育還不完善,正需要父母提供滋養的孩子來說,這種環境無疑是不利於孩子生長的。

這個時候,就需要大人學會做減法了,儘量把家裡不需要的東西都清除出去,不要捨不得。因為有些東西你總覺得有用但是從來沒用過,那留著幹嘛呢!

試想一下,如果你的家裡,是寬敞明亮的,有著讓人非常舒服的光線,可以曬著暖暖的陽光,那人在裡面生活是不是也就舒服了很多。而且少了那些磕磕碰碰的東西,孩子活動的範圍也就大了,這樣就大大提升了孩子的探索欲,他可以盡情地去觸碰去觀察自己感興趣的部分,而在探索的過程中就刺激了大腦的發育。

2. 家具顏色

千萬不要選擇那種暗暗的、死氣沉沉的家具顏色,直接簡單一點,做到整個屋子和諧統一就行。也不要選擇那種花裡胡哨的顏色,什麼白的、黃的、綠的、紫的……啥好看就買啥,結果結合到一起反而讓屋子像個萬花筒一樣。

要知道孩子正處於對色彩特別敏感的時期,如果環境太過複雜,是會影響人的心情的,孩子也是一樣。有些家長,可能在孩子還沒出生的時候就把家裡的兒童房好一頓收拾了,完全按照自己的喜好來,什麼好看就買什麼,要是顏色搭配得舒服還好,如果各種顏色都有,那就真的沒必要了。

而且顏色太鮮豔的家具,越有可能含有大量的鉛,孩子喜歡這邊碰一碰,那邊摸一摸,如果不小心吃進嘴裡那就不好了。

3. 家具選擇

選擇什麼樣的家具,還能影響孩子的生活學習習慣呢,比如:

給孩子準備一個獨立的餐椅,可以培養孩子自主進食的能力,從而養成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給孩子準備一個小桌子,平時看繪本學畫畫都可以在上面進行,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給孩子準備一個收納架,平時玩過的玩具都可以讓孩子幫忙一起收到裡面去,這樣就可以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整理習慣了;給孩子準備一個書架,平時看的繪本都放在裡面,想看的時候直接一目了然就能找到,這樣就能幫助孩子養成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給孩子準備一個小的座便器,放在衛生間裡,每次要方便的時候都在小馬桶裡進行,這樣孩子就能養成很好的入廁習慣……

總之,在家具的選擇上多花點心思,孩子會很直觀地給到你非常好的表現。

4. 室內環境

如果家裡是雜亂不堪、藏汙納垢的,那對孩子的心理影響會非常大,長期處於這種環境中,人很容易產生負能量,對孩子的身心發展來說非常不利,容易引發一些心理疾病,比如易怒暴躁、缺乏耐心等。

當然,也不提倡過於潔癖的家庭。因為有些家長可能會有嚴重的潔癖和強迫症,這對孩子來說壓力會非常大。太過於追求完美,容易讓人神經緊繃,對孩子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凡事要有個度,只要居住舒適即可,要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不要讓這種焦慮的心情影響到孩子。

5. 獨立空間

每個孩子都需要一個獨立空間的,這是屬於他自己的一方小天地。在這裡,只要不涉及危險的事情,他可以肆意而為。

獨立空間能夠培養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遇到事情他可以自己去思考去解決,對孩子的發散思維培養非常有益。而且還能培養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他需要自己去動手處理自己的事情。

另外,我們還可以適當地改變居住的環境氛圍,比如在過生日的時候,在聖誕節的時候等等,給家裡做一些裝飾,營造一些節日的氣氛。有的時候改變一下一成不變的環境,對孩子來說也是非常有益的。

當然,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我們要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去改變居住環境,讓孩子在一個舒適自在的環境中自由生長才是最重要的。

我是@辰小寶媽媽,一個90後全職媽媽,歡迎一起交流育兒心得!

相關焦點

  • 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
    原標題: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一個家庭幸福的莫過於有一個健康、活潑、聰明的寶寶,也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由於社會發展的競爭殘酷性,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寶貝腦發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可愛!對比您家寶寶是否有這些問題,要注意了!
  • 一個人聰不聰明與什麼有關係呢?額頭的寬窄與聰明有關係嗎?
    比起樣貌,家長們更加重視的是孩子的智力,誰不想自己的孩子聰明呢?很多家長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刻就想要立馬看出自己的孩子聰不聰明。從古至今,流傳著一種說法:可以從孩子的額頭看出他是否聰明,有的孩子的額頭比較寬,一般會比較聰明的。那麼這種說法到底科不科學呢?從健康上看,額頭的寬窄和聰明有關係嗎?
  • 「吼睡」危害孩子大腦發育,聰明的父母巧用4招,讓孩子笑著入睡
    一、「吼睡」給孩子帶來的危害1、對孩子的情緒造成不良影響已經有研究表明,若家長總是對孩子吼叫,孩子的情緒會受到嚴重影響,具體表現在人體大腦內負責情緒管理的區域會特別敏感,神經系統會體驗到一種「心碎」的感覺,孩子被家長吼,其情緒上經歷的痛苦,與身體遭受的疼痛不相上下
  • 孩子從「娘胎」裡就帶著聰明信號?此部位的靈活度,藏著發育秘密
    每一位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更聰明一點,畢竟聰明的孩子學習會更輕鬆,將來的社會競爭力也會更強,更容易擁有相對幸福而又成功的生活。其實孩子聰不聰明,從他們剛出生的時候就能看出一些端倪,這聽起來似乎有些難以置信,但有的寶寶真的是從娘胎裡就自帶聰明信號,通過此部位的靈活度,媽媽們就能夠觀察判斷一二。
  • 什麼會讓你的大腦更發達,更聰明?心理學家做了這樣的一個實驗
    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們的大腦更發達,變得更聰明嗎?一部分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對大腦的發育有影響。於是在上世紀60年代,羅森茨威格做了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實驗主要是這樣的:研究者將同一胎的3隻小白鼠放在不同的環境中。
  • 李玫瑾:小孩子聰不聰明,從「手指」就能看出端倪,父母要多注意
    很多家長都很關心的問題就是孩子到底聰不聰明,著名育兒專家李玫瑾在她的多次講座裡面提到,孩子聰不聰明,取決於孩子在小時候的「指尖」上面,家長一定要多留意自己的孩子在指尖上的表現,孩子智商取決於先天的遺傳基因,更取決於後天的培養!
  • 李玫瑾直言:孩子聰不聰明,看「手」就能一目了然,不用等長大
    一個孩子的聰明,具體的表現能在哪裡呢?好多人會說孩子小的時候,就看他們的學習成績,長大了就要看他們的工作有多出色了。但要我說來,孩子的聰明,不光從他們的學習成績,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和手部動手能力,也是不能忽略的。
  • 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從他的眼睛就可以看出來,你家孩子中了嗎?
    文|文兒如何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可能很多人想到的就是,看孩子的反應能力。如果孩子的反應能力快,那說明他的理解能力強,那就以為這著他很聰明。這種說法雖然很有道理。所以,判斷一個孩子聰不聰明,主要看他的反應速度,關鍵是看他的眼睛。孩子的眼睛反應著他的腦和心,可以很容易判斷他聰不聰明。眼睛有神的孩子聰明俗話說得好「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睛能夠很真實地反映一個人心裡的真實狀態。凡是,聰明的孩子,眼睛都會特別有神,這種「有神」是很機靈、敏捷、靈動的。有這樣眼睛的孩子,通常是耳聰目明、思維跳躍、有活力。
  • 美國兒科博士:5歲前孩子長期看電視,會影響大腦這3個能力的發育
    二、美國兒科研究:5歲前孩子長期看電視,會影響大腦的「這3個能力」我們都知道孩子長期看電視、使用手機對眼睛不好,但你還知道孩子長期看電子屏幕,還有其他的影響嗎?因此孩子長期看電視或手機等電子產品,會影響大腦這3個能力的發育:①專注力和想像力或許很多父母會問,孩子看電視時很專心啊,為什麼會影響專注力呢?其實孩子看電視時,只是在被動接受信息。
  • 嬰兒笑得早就是聰明?滿足這三個條件,證明孩子大腦發育得更好
    嬰兒開始微笑的時間無意識的微笑很多媽媽會發現孩子出生十幾天的時候就開始會笑了,尤其是孩子睡著的時候,眼睛雖然閉著,但是嘴巴卻是上揚的,有時候吃奶的時候也會嘴角上翹,好像是對著媽媽微笑。這個時候孩子的危險是無意識的,也就是說這種微笑不受大腦控制。
  • 家裡再窮,這3樣東西也不能斷太早,李玫瑾: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原來在罪犯中,也有很多青少年,經過長期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的研究和調查,讓李玫瑾教授發現,原來犯罪心理的根源能夠追溯到孩子的幼兒時期,此時的教育和家庭環境對孩子將來的影響都非同小可,因此李玫瑾教授為了從根源上減少罪犯的產生,便加入了育兒領域的研究,因為之前對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的了解,讓她在育兒領域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總是能夠一針見血地指出孩子問題根源所在
  • 孩子聰不聰明,看睡姿!這種睡姿寶寶最聰明,你家寶寶有嗎?
    沒有不希望孩子聰明的父母,聰明的孩子不僅學習成績好,大腦也很靈活。很多父母為了擁有一個高智商的孩子,幾乎從備孕時,就開始做各種準備,媽媽吃葉酸,調理身體,爸爸戒菸戒酒進行鍛鍊。這一切都是為一個新生命的誕生在奠定良好的基礎。在孕育期間,媽媽還會搭配飲食營養,以確保肚中寶寶對營養的更好吸收。
  • 長期被打罵的孩子,不僅心理會有陰影,還會影響智力發育!
    小林讓兒子往後退,別被玻璃渣割到,可頑皮的兒子就是不聽話,還用腳去踢玻璃渣,嬌嫩的小腳丫瞬間被玻璃劃破,流出了鮮血,不過好在傷口不大。爸爸這時候終於忍不住了,把兒子拎起來,放到沙發上,狠狠地打了好幾下他的屁股。孩子頓時就哭了,嘴裡還嚷著「壞爸爸,討厭爸爸,不喜歡爸爸!」小林沒好氣的跟我說:「你看這孩子有多麼不聽話,你要是不打他,他根本不知道天高地厚!」
  • 寶寶睡醒後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得不錯,爸媽可以偷著樂
    寶寶的健康是父母最大的心願,當然在健康的前提下,如果寶寶能夠聰明活潑,可愛懂事,相信父母一定會更感欣慰。其實寶寶聰不聰明,智商高不高,未必要等到他們上學之後才能看出來。其實寶寶睡醒後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大腦發育得不錯,一起來和小編了解下吧!
  • 腦神經科普:聰明的孩子大腦是怎樣的?
    雖然超人是變不了,但是讓娃成為一個聰明的普通人,那還是不難的。PS: 住院第二個禮拜啦!已經活蹦亂跳了不少但是寫乾貨文還是比較燒腦的,暫時先拿篇15年的舊文頂一下吧,體力恢復後一定重新恢復乾貨頻率!麼麼噠聰明是可以後天塑造的:通過環境和行為。
  • 麻省理工最新研究表明:孩子大腦發育最佳方案,並非是靠「閱讀」
    我相信每一位家長,都對自己的孩子有著很高的期待,希望孩子能夠在將來出人頭地,闖出自己的一片天來。因此,很多家長認為讓孩子從小多閱讀,就可以讓孩子更加聰明,更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但閱讀真的更有利於孩子大腦發育嗎?
  • 想知道寶寶聰不聰明,不用等長大!看有沒有這些表現就知道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一直都是我們家長對孩子的一種美好寄託,所以有的家長從孩子剛出生,就開始從寶寶的一些行為表現來猜測孩子到底是不是個聰明寶寶。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剛出生能看出來什麼,長大後才能根據學習什麼的判斷。
  • 孩子睡覺時有這幾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
    關於孩子智商的問題,李玫瑾也表示過:孩子睡覺時有這幾個反應,說明大腦發育好,長大智商不會低。孩子的睡眠質量,直接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孩子的智力發展,一直都是家長關注的話題,畢竟,智商的發展不僅影響孩子學習,對未來的生活也佔據很大的作用。
  • 麻省理工研究發現:孩子大腦發育的最佳方式,並非是靠「閱讀」
    誰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伶俐,但大多數父母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智商分數有一定的誤解。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聰不聰明完全靠遺傳,實際上孩子的智商有80%以上是靠後天教育以及環境影響得來的。在後天開發條件中,被認為最有教育效果的就是閱讀。
  • 囟門閉合過早和大腦發育的關係,三種結果,第三種影響大腦發育
    前囟門提前閉合併不代表孩子的大腦會停止發育,需要分情況來對待。情況一,前囟門提前閉合,但是嬰兒頭圍正常。新生兒的頭圍在34釐米左右,半歲的寶寶頭圍在42釐米,1歲的寶寶頭圍子46釐米,如果嬰兒的頭圍不比同齡人小,證明大腦是發育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