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會讓你的大腦更發達,更聰明?心理學家做了這樣的一個實驗

2021-01-13 安木飯爾

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們的大腦更發達,變得更聰明嗎?

一部分心理學家認為環境對大腦的發育有影響。

於是在上世紀60年代,羅森茨威格做了一個經典的心理學實驗。

實驗主要是這樣的:研究者將同一胎的3隻小白鼠放在不同的環境中。

一般環境:1號小白鼠放在平常的實驗室籠子裡,和其他小白鼠一起生活。

貧瘠環境:2號小白鼠單獨放在稍微小的籠子裡,只有水和食物,沒有其他任何東西。

豐富環境:3號小白鼠則放在可以玩各種玩具的大籠子裡,而且是和小夥伴一起玩耍。

等小白鼠長大後,研究人員人道地讓小白鼠去世,然後解剖查看他們的大腦發育程度。

研究結果顯示:

1、生活在豐富環境的3號小白鼠的大腦發育程度最好,大腦皮層得更重更厚,這意味著它的大腦最發達,而孤單生長在貧瘠環境中的2號小白鼠大腦發育程度最差。

2、乙醯膽鹼是大腦中的一種酶,如果它越有活性,說明大腦的反應速度更快,人就越聰明,而研究者發現在豐富環境的小白鼠腦中的乙醯膽鹼最有活性。

環境能夠影響大腦

羅森茨威格的小白鼠實驗說明環境能夠影響我們的大腦,豐富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因為接觸的信息多,能夠經常動腦,所以大腦發育地更好,大腦更加發達。

其實不僅僅是孩子,大人大腦的發展程度也受到環境的影響。

心理學家本奈特在他的著作《一個完整的回顧》中提到:即使是在貧乏環境中長大的成年動物,當它被放到豐富的環境中,他的大腦發展程度也會提高。

那什麼是豐富的環境呢?

現在的信息化世界似乎就是一個豐富的環境,我們每天能接觸很多的段子、電視劇又或者各種新聞。所以,我們是不是更聰明?

可以這樣理解,但也不能這樣理解,這裡我們需要明確一點:你是否動腦子了?

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接受信息,只覺得這個很有趣,看完就忘了。那其實你依舊算是處在貧困的環境。

豐富的環境意味著你需要不停地用腦。比如在遊戲中,你如果為了勝利而不斷思考策略,這也是一種鍛鍊,如果只是無腦玩遊戲,那麼還是在貧瘠環境中。

羅傑·R·霍克在《改變心理學的40項研究》中提到一些現實中的案例。

在對自然死亡的人們進行解剖研究時,研究者發現,當一個人擁有更多技術和能力時,他的大腦就更複雜更重,這意味著大腦越發達。

此外心理學家瑪麗安在對88歲以後還充滿活力的老人探訪中,發現這些老人都充滿著好奇心,他們經常思考。

瑪麗安認為:這些88歲的老人之所以大腦不易老化,是因為他們經常用腦。

相關焦點

  • 這個睡姿最有利於大腦「排毒」,讓你更聰明
    原因在於睡眠過程中,大腦裡的神經元們會開始同步活動(即神經節律出現),使血液和腦脊液可以流進流出,而醒來後神經節律終止,血液會一直充斥著大腦,使腦脊液沒有機會流入,這一研究也提示了我們睡眠的重要性。可能有朋友認為以上研究針對的是小鼠,我們人類不一定也是在睡覺時「排毒」,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 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機器人把老鼠「嚇倒」了,為什麼會這樣?
    來自美國和韓國的科學家,組成了一個研究小組,利用一個機器人來研究老鼠在恐嚇刺激影響下的行為。確切地說,科學家利用電極來監測動物大腦的活動,從而研究了在大腦中負責恐懼和決策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機制。之所以會引起恐懼刺激,是因為在許多哺乳動物的大腦中,存在一個小的雙邊結構 - 杏仁核。例如,在人類中,大腦的這一部分是針對恐怖的喊叫而被激活的。恐懼是防禦機制演變過程中最為重要的、最發達的一種,並且能夠有效地影響個人的行為。 為了調節在恐懼影響下的行為,杏仁核必須調節大腦中負責決策相關部分的活動,例如,前額葉皮層。
  • 孩子不聽話時,大腦裡正在發生什麼?一個實驗讓你看清楚,很意外
    見很難改變閨蜜的想法,我便對她說,「我最近正好看了一個實驗,可以通過儀器看到孩子不聽話時,大腦裡的運作情況,你想看看嗎?」閨蜜一聽,立馬就答應了。你猜她看完這個實驗後,還會堅持是孩子的錯嗎?是什麼實驗讓閨蜜迅速轉變了態度,從認定發脾氣是孩子的錯,到能夠體諒、包容孩子,決定做個不吼不叫的媽媽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個神奇的實驗。
  • 腦神經科普:聰明的孩子大腦是怎樣的?
    幾個月後,豐富環境組老鼠機靈好動,貧乏組老鼠呆滯老實,解剖了老鼠大腦(嗚嗚),發現「豐富環境」中的老鼠的大腦皮層在厚度、蛋白質含量、細胞大小等方面都比其他兩組的老鼠有優勢。這個實驗說明,即使資質一樣的孩子,在不一樣的養成環境,大腦發育的結果完全不一樣!
  • Mozart Effect 莫扎特效應:聽音樂使你更聰明?
    坊間一直流傳聽古典音樂能使智商提高這個說法,你相信嗎?從小開始學習音樂,又會比較聰明嗎?
  • 【專欄】貓狗爭寵, 誰更聰明誰更萌
    心理學家、神經學家、美國範德堡大學教授蘇珊娜• 埃爾庫拉諾·烏澤爾,以《最強大腦:為什麼人類比其他物種更聰明》一書享有盛譽,她在TDE 講臺上發布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全球普遍關注。埃爾庫拉諾·烏澤爾和她的團隊長期研究食肉動物大腦內的神經元數量問題,通過神經元數量的多少,來認定動物的認知能力。研究人員認為獵食有可能使得食肉動物的大腦比食草動物的更為發達。
  • 孩子被打了,叫他「打回去」沒用,下場會更慘,聰明的媽媽這樣做
    教孩子還手,並不是有效的處理方式,下場可能會更慘通過這個幼兒間的[攻擊-反擊]實驗可以得知:當孩子被欺負後,教孩子還手,並不能防止孩子下次不被欺負。一旦孩子「還手失敗」,很有可能會遭受到更頻繁的攻擊。設想一下,一個3歲的小女孩被一個5歲的男孩子欺負了,此時教女孩還手,還手能成功嗎?
  • 孩子平時有這3種表現,父母別深管,說明孩子右腦更發達,很聰明
    每個家長都有著「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聰明優秀,擁有一個美好的未來。但你知道聰明的小孩,右腦更發達嗎? 現代生理學研究表明,人的大腦可以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主要負責人類的語言能力與識別能力,而右腦主要處理更為複雜的情感以及與藝術相關的內容,俗稱「藝術腦」。
  • 愛因斯坦:我也這樣做啊!
    然而,最新的研究卻顯示:當人們自言自語時實際上是個天才的象徵,因為他們正透過與頭腦中的聲音交談,以幫助自己達成目標,甚至連全世界最聰明的人——亞伯特·愛因斯坦都會這麼做!因此,如果你也是會與自己交談的人,你不應該感到擔心,這種行為實際上可以幫助你的大腦更有效地運作,根據心理學家Daniel 和Gary  的以下研究實驗便能證明這一點。02兩位心理學家將20 個人帶至超市,分別給上一樣物品的名稱,並讓他們有兩次機會在超市中找到這樣東西。
  • 「科學養育」孩子聰不聰明,通過手就能知道答案!家長這樣做小孩更...
    在家長眼裡,孩子的大腦地位很高,一般都認為孩子的聰明程度完全靠大腦決定,但大腦是比較抽象的東西,大腦的思維家長是看不到、摸不到的。其實,孩子的聰明程度不一定只能依靠大腦,與大腦處於相同高度的另一個身體部位就是手。手是人的第二大腦,人類手部上的神經,是十分密集且豐富的。
  • 心理學家研究發現:高智商兒童都有這樣的表現,與遺傳無關
    文/每天育兒的媽媽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劉易斯·推孟曾進行過一次很長時間的追蹤實驗,實驗的對象是1500名同年出生,而現在智商大於130的孩子。這種非常旺盛的好奇欲望,會讓他們對於事物有更強的探索能力,孩子們會更願意去嘗試,這也能夠推動它們的探索和學習,最終在不斷的嘗試和探索中不斷的成就自我學習到更多的東西。
  • 什麼年齡段的女性,會更需要男人?來看看心理學家怎麼說
    可能很多人認為生理需求更重要,實際上感情需求對人的影響最大。心理學家埃裡克森認為,18-25歲的人,會在孤獨、親密中產生矛盾衝突,更希望通過和異性建立長久的親密關係,從而去戰勝孤獨感。這一過程中,如果我們能獲得別人的關愛和安全感,那就能讓內心更踏實,不然的話人會沉迷於混亂的性關係中。
  • 為什麼人類睡覺的時候,大腦會出現各種夢?做夢有什麼意義?
    當我們休息睡覺的時候,往往會發生這樣的事情,那就是做夢。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做夢,這是一種自然的生理現象。如果一個人都不會做夢,那說明他的身體可能出現問題了,或者壽命即將走到終點。做夢在很多人看來是一種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沒有什麼奇怪的,也沒有什麼研究價值。
  • 男人和女人哪個更好色,心理學家告訴你
    「你們男人沒一個好東西,全部都是色狼,看到好看的女人就走不動路。」「們女人才是色狼,看到一些帥哥都走不動路,還說我們男人,男人本色是不對的,應該是女人本色。「俗話說男人本色,所以大部分人都認為男生都是「好色」的,但有的人就不同意了,說現在的社會上,明明是女生更「好色」啊,並有人舉出了大量的例子來說明女生比男生更好色,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的呢?讓心理學家來告訴我們答案。在心理學的角度上來講,男女的大腦構造雖然生理上是類似的,但是兩者大腦的各部分區域所執行的功能還是有著許多不同的,尤其是在性的差異上。
  • 闢謠:人類大腦只用了10%嗎?傳言怎麼一步步成真?
    據說愛因斯坦是在某次採訪中說過類似的話,他表示,人類平均只利用了大約10%的大腦,他本人則超過了這一平均水平,但是具體是什麼採訪以及說這句話的上下文似乎都不可考。究竟是人們把玩笑話當了真,還是根本就是對於一句話的過度延展都不得而知。退一步講,愛因斯坦是科學家、物理學家,而非研究大腦的學者,即便他真的說了「人類大腦只用了10%」,相信也沒有做過具體的研究。
  • 玩具少和玩具多的孩子,誰更聰明?研究表明:玩具多少能決定智商
    很多家長給孩子買玩具的初衷,都是希望玩具能夠開發孩子智力,以及想要他有一個快樂意義非凡的童年生活。有的家庭,寶寶的玩具甚至能佔「半壁江山」,可你的目的真能達到嗎?新晉寶媽小夏由於自己小時候沒能玩上高級玩具抱有遺憾,加上小夏老公在大公司當經理,家庭收入十分可觀,想著給寶寶創造更好的生活。每次到商場,孩子只要指出想要的玩具,小夏都會毫不猶豫給孩子買。
  • 「人有幾個大腦」與「你的本性是天生的嗎」—有趣的心理實驗
    所以他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實驗,使印有一個物體的圖片分別只能投射到大腦左半球或右半球的視覺區域。當一張印有小球的圖片被投射到患者們的右眼視野(左腦)處時,患者們能準確地說出他們看見了一個小球。而當印有錘子的照片被投射到患者們的左眼視野(右腦)處時,患者們卻說出他們什麼看不見。
  • 科學家研究表明:孩子電視看多了會傷害大腦,閱讀多了才會變聰明
    看電視對大腦的影響 其實關於看電視會壞腦,閱讀會變聰明這件事,確實是有科學依據的。 就在2013年的時候,日本的一個東北大學便有一項研究,其中是由竹內光領導的研究小組,其中探究了看電視對孩子大腦的影響,這場實驗當中,一共有276名孩子參加了,其觀察的也是他們看電視市場對大腦的長期影響。
  • 為什麼人的大腦會阻礙投資成功?
    Craig Venter)稱這是「人類 10 萬年歷史上的一個歷史性時刻」:該公司破解了人類基因密碼。然而,該公司的股票對這一官方消息做出了什麼反應呢?暴跌!當天下跌 10.2%,第二天又下跌 12.7%。 沒有任何事情使公司的命運變得更糟。恰恰相反,賽萊拉所取得的是一個科學奇蹟。那麼,為什麼股市會崩盤呢?
  • 心理學家:你的期望值,決定著自己和別人的未來
    期望偏差心理學家讓心理學系的學生做老鼠走迷宮的實驗,其中一半的學生被告知他們的老鼠非常的聰明;剩餘的一半學生被告知他們的老鼠學習東西比較慢。事實上所有老鼠的聰明以及學習能力都是很相似的,這些老鼠也都是被隨機分配成兩部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