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art Effect 莫扎特效應:聽音樂使你更聰明?

2021-03-04 五加一培訓

坊間一直流傳聽古典音樂能使智商提高這個說法,你相信嗎?從小開始學習音樂,又會比較聰明嗎?在解答這些謎題之先,讓我們了解「莫扎特效應」的典故吧!

1993年,心理學家 Dr. Frances Rauscher 為三十六名大學生進行了實驗。他們共分為三組,第一組聽莫扎特的《D大調鋼琴奏鳴曲》 (Sonata for Two Pianos in D, K. 448)、第二組聽能使人降血壓的放鬆指示 (Relaxation Instructions) 以及第三組作為對照組(Control Group) 只需安靜地坐著。然後,所有大學生需要立刻完成一份空間推理 (Spatial Reasoning Task) 的測試。實驗結果顯示,聽莫扎特的組別,比其餘兩個組別的平均空間智商 (Spatial IQ) 高出9分。

後來研究結果經《紐約時報》等傳媒以誇張失實的手法報導,忽略了實驗細節,使結果被過度詮釋。

首先,莫扎特組別中被拉高的空間智商只為短期效果,於十五分鐘內便會打回原形;

其次,空間概念只為認知能力其中一部分,不能與智商/ 是否聰明劃上等號;

再者,後來有學者於1999年重複原始研究程序,卻無法還原1993年所得的實驗結果;

以及,1993年的研究有幾項瑕疵,例如受試學生數目太少等等,均會影響實驗所得的成果。

說到這裡,大家會覺得「莫扎特效應」只是一場譁眾取寵的騙局嗎?冷靜一下,事實並非如此簡單的。一直以來不少學者都熱衷探究音樂與大腦的互動,也發現了許多學習音樂對大腦的影響及好處。

現存的音樂治療 (Music Therapy) 正是其中一種工具,以提供科學依據 (Scientific Rationale) 及臨床實證 (Clinical Evidence) 去幫助情緒學習及語言重建等問題。因此,在談及音樂與大腦的關係時,不需要急著去下定論呀!

19916539951 何老師

有興趣了解心理諮詢師課程可諮詢

相關焦點

  • 「好玩的心理學」聽音樂可以使人變聰明嗎?——莫扎特效應
    聽音樂可以使人變聰明嗎?——莫扎特效應音樂可以調動情緒,也可以改變心情。不同的旋律、節奏、音調的音樂,會對人造成不同的影響。音樂心理學,顧名思義,就是研究人在聽音樂或演奏音樂時的心理狀態,以及人認知聲音的原理等。
  • 「莫扎特效應」是什麼鬼?
    然而,媒體上開始出現各類文章,這些文章毫不猶豫地得出了自己的結論:莫扎特讓你變得更聰明。這種說法一傳十,十傳百,並在某種程度上影響到年輕人、兒童、嬰兒甚至是腹中的胎兒。「當寶寶還在子宮裡時,聽莫扎特的音樂能讓他們在出生時就比同齡寶寶更聰明。」儘管事實上並不存在關於這個年齡段的任何研究。
  • 莫扎特效應
    最終法國醫生託馬提斯(Luis Tomatis) 首次提出了「莫扎特效應」(Mozart Effect) 這個術語。需要注意的是,「莫扎特效應」 的音樂不是單指莫扎特本人的音樂,而是泛指的音樂,這些音樂大多與莫扎特的音樂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曲式結構。《莫扎特雙鋼琴奏鳴曲 K.448》(巴倫博伊姆/阿格裡奇)作品創作於1781年,是莫扎特為維也納一個朋友的家庭音樂會準備的。
  • 好萊塢對你的大腦做了什麼?音樂為何讓你顫抖?莫扎特效應是真是假?蹦迪存在色彩心理學 ? | 神經周周發Vol.45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知識乾貨:夜間燈光對於晝夜節律的影響;莫扎特效應的廣泛應用;聽音樂聽到渾身起雞皮疙瘩的生理機制;以及社會運動的相關定義。話不多說,想知道具體內容就請往下看吧!極速飆車、火場救人、槍戰廝殺……好萊塢動作片的名場面總能讓觀眾脈搏加速,熱血沸騰。走出影院意猶未盡時,你是否好奇這種英雄敘事是如何屢屢使你興奮的?
  • 7 天音樂啟蒙之旅丨DAY1.莫扎特(Mozart)
    為音樂而生的莫扎特莫扎特是誰呢?圖片源自網際網路他是奧地利音樂家,是歐洲維也納古典樂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對歐洲音樂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影響。「一閃一閃亮晶晶,滿天都是小星星……」我們非常熟悉的這首童謠「小星星」,就是由莫扎特作曲的。除此之外呢,他還創作了很多美妙的樂曲,想知道天才音樂家莫扎特創作出了什麼樣的音樂嗎?
  • 效應:Christiansen Effect(​克裡斯琴森效應)
    效應:Christiansen Effect(克裡斯琴森效應)圖1 [1]
  • 心理學:常聽音樂會讓人變得更聰明嗎?
    莫扎特這個名字相信對於大家來說都不陌生,他創作了世界上著名的一些古典音樂,這也是過去了幾百年大家依然能記著他名字的原因。也正是他的音樂,在世界範圍內出現了一個「神話」,叫做「莫扎特效應。」所謂「莫扎特效應」,是指經常聽莫扎特的曲子,能讓人變得聰明,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活動效率也會更高,甚至對孩子出生前的胎教、出生後的智力都有重要影響。
  • 幼兒音樂審美力不可忽視,認識莫扎特效應,提升幼兒競爭力
    回答當然是肯定的,聽音樂不僅能陶冶情操,而且對兒童的大腦發育有很大的幫助。在競爭激烈的現代社會中,孩子們的音樂審美能力也不容忽視。父母要理解莫扎特效應,從現在起,幫助孩子提高音樂審美能力。兒童音樂審美能力存在缺陷,兒童早期的音樂教育對兒童來說意義非凡。就音樂而言,年輕人總是追求時尚與潮流,現在孩子們的音樂世界,流行音樂佔了半壁江山。
  • 莫扎特誕辰265周年特輯 | 莫扎特小傳Chapter2 - 開掛的小莫扎特
    早年,莫扎特的爸爸是他唯一的老師,除了音樂,他還教孩子學習語言和其他科目,而莫扎特總是渴望學習更多的知識,他寫第一份手稿和學小提琴,都是自己的主動要求,這讓他爸爸大吃一驚,當他發現兒子有不同尋常的音樂天賦時,他自己甚至放棄了作曲,開始帶著一雙神童兒女周遊列國--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南妮兒 (莫扎特的姐姐瑪利亞·安娜·莫扎特,暱稱南妮兒(Nannerl
  • 胎教聽莫扎特孩子更聰明?讓音樂成為習慣,提升更高的認知
    她對我說:「姐,不說了,我要給寶寶聽音樂去了。」我說:「胎寶寶才多大,就要開始培養音樂細胞了?」表妹說:「這倒是其次,聽音樂能提升寶寶智力!」我差點吐血問:「你這是聽誰說的?」表妹一本正經地說:「姐,虧你還是海歸呢,連莫扎特效應都不知道!」想必很多關注寶寶智商的媽媽,都聽說過這個著名的「莫扎特效應」:如果孩子經常聽莫扎特的曲子,無論是歌劇,還是交響樂,都會變得越來越聰明。
  • 莫扎特K448:音樂到底有什麼魔力?
    那麼,有沒有音樂‍‍聽了以後會讓人變聰明呢?‍‍‍‍1781年,莫扎特‍‍收了一個優秀的女學生,‍‍名字‍‍‍‍叫做奧爾斯哈莫。‍‍莫扎特‍‍真是一個好老師,‍‍他為了栽培學生‍‍,為這個女孩‍‍寫了6首鋼琴練習曲。‍‍
  • 楊冪、魏大勳帽子:halo effect 光環效應起作用了|金融英語
    這其實就是halo effect(暈輪效應)在起作用了,簡單說就是因為某一點或幾點好,就會覺得哪哪都好了。光環效應是一種認知偏見,當對一個人最初的積極評價無意識地影響了對個人整體的認知時,就會產生這種偏見。
  • Side effect? 負面效應
    Reader question: Please explain 「side effect of Trumpism」, as in: A side effect of Trumpism is that fewer
  • 語言遮蔽效應(Verbal Overshadowing Effect)
    您知道「語言遮蔽效應」麼?想像一下這樣的場景:兩個人同時目擊了犯罪過程,其中一個人用語言描述了他們所看到的情況,而另一個人沒有。
  • 莫扎特音樂,為什麼如此神奇?
    他從小就聽最純正的莫扎特音樂,然而事與願違,不僅死得早,而且身體和精神狀況一直十分糟糕。他經常被各種細菌病毒感染,長期扁桃發炎。從28歲開始,又出現慢性腎炎和慢性腎衰竭,然後出現頭痛,關節痛,失眠,高血壓。到最後,他精神都出現問題,長期憂鬱,情緒波動,偏執多疑。這個人是誰啊?其實你也認識。
  • 莫扎特的音樂提高智商?莫扎特K448這麼神奇?
    愛因斯坦說,死亡就是再也聽不到莫扎特的音樂了。除了莫扎特的音樂,很多音樂都能令人精神愉悅、心情舒緩,但莫扎特的音樂似乎更特別。     有研究稱,莫扎特的音樂可以提高聆聽者的智商,特別是莫扎特創作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又稱K448樂曲。
  • 音樂家故事 | 你不知道的關於莫扎特的10件事兒
    莫扎特於1784年12月加入維也納共濟會,然而歷史上他同時與共濟會和光明會的成員來往。莫扎特的贊助人之一,約瑟夫·馮·索南費爾斯男爵,就是維也納光明會的領袖。多部大眾熟知的莫扎特的作品都是受共濟會的啟發創作的,包括《魔笛》和康塔塔《看,懷勒塔爾斯的靈魂》(Dir Seele des Weltalls, K.429)等。
  • 【音樂劇推薦】搖滾莫扎特 Mozart L'Opéra Rock (2010)
    搖滾莫扎特的劇情簡介 · · · · · ·  莫扎特(米開朗琪羅·勒孔特 Mikelangelo Loconte 飾)自幼便展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長大後,他和同為音樂家的父親一起為教皇工作。新上任的統治者是一個毫無情趣,性格異常古板的男人,這讓向來自由不羈的莫扎特感到難以忍受。20歲那一年,莫扎特和母親一起離開了故鄉薩爾斯堡,前往歐洲另謀生路。  然而,莫扎特的出格和放縱讓所有人都不願意僱傭他,向他投懷送抱的阿洛伊西亞(梅麗莎·瑪斯 Melissa Mars 飾)也不過是想接著他的名氣向上攀爬而已。在巴黎,莫扎特的母親去世了,事業愛情雙雙失敗的音樂家垂頭喪氣的回到了家鄉。
  • 莫扎特低俗歌曲賞鑑
    莫扎特是否患有這種滿嘴汙言穢語的症候群,我們已無從得知,只能從其書信中窺見一斑。如果你看過1984年版的《莫扎特傳》(Amadeus),更是會對這位三句不離屎尿屁的音樂家印象深刻……如今所有的歌詞都是那麼的空洞、重複,而且只是為了押韻而押韻。如此說來,幸好我們還可以追憶那些正經作曲的老藝術家們!比如莫扎特,他的那些作品可是頗具分量的佳作啊,不是嗎?
  • 莫扎特的《魔笛》到底有多魔?
    由於疫情原因,本年度的莫扎特音樂周線下節目會做出一些調整,線上演出也將於1月底呈現。雖然由於無法抗拒的疫情因素不能如往常一般淋漓盡致地慶祝,但是莫扎特的樂觀精神萬不能少莫扎特之友特邀專稿《魔笛》是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完成的,當時莫扎特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這看上去有點兒悲傷,但是這部歌劇是充滿歡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