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來了,莫扎特的生日月到了,每到這個時候,精彩紛呈的莫扎特音樂周以及世界各地的音樂狂歡,總是能讓我們感受到濃烈的古典音樂氛圍,很容易就沉浸在純粹的喜悅之中,就像著名指揮家富特文格勒所說 :莫扎特能把我們帶回早已失去的童年。
由於疫情原因,本年度的莫扎特音樂周線下節目會做出一些調整,線上演出也將於1月底呈現。雖然由於無法抗拒的疫情因素不能如往常一般淋漓盡致地慶祝,但是莫扎特的樂觀精神萬不能少~今天我們用一篇特邀專稿講講《魔笛》的小故事,希望能在莫扎特的生日月為大家帶來一些小小幸福。
莫扎特之友特邀專稿
《魔笛》是莫扎特最後一部歌劇,是在他生命的最後一年完成的,當時莫扎特的身體狀況已經很差了,這看上去有點兒悲傷,但是這部歌劇是充滿歡樂的。
一直到今天,《魔笛》的上演率還是非常高,而且被改編成了各種版本,加上炫酷的燈光和多媒體,或者改編成兒童劇,但是內核都沒有變,就是一個簡簡單單的童話故事。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一提到《魔笛》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段魔性的「花腔女高音」,夜後那首著名的詠嘆調成了「花腔」的名詞解釋。這當然是《魔笛》的一大「魔」點,關於這首詠嘆調,我們稍後再給大家細講。
《魔笛》這部作品有很多與眾不同的地方。在莫扎特生活的時代,歌劇的主要流派是在義大利,義大利正歌劇通常講述一些神話故事和古代英雄傳說,屬於相對嚴肅的歌劇,這些故事大部分來自於聖經,主要是為了向大家傳遞主流思想。
與之相對的是義大利喜歌劇,題材大多來自日常生活,音樂也相對輕鬆幽默,帶有喜劇因素,結局通常是人們喜歡的大團圓結局。這麼來看,歌劇的題材和我們現在刷的電視劇也差不多呢!
《魔笛》它既像正歌劇,也融入了喜歌劇的元素。從劇情上來說,它是個神話故事,整部歌劇透著莊嚴、肅穆的氣氛,而它的人物中又帶有喜劇色彩。
這好像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創新呀!其實妙就妙在這。如果一個平時很搞笑的人,一直搞笑,大家的預期就會越來越高。但是一個很嚴肅的人突然搞笑,觀眾會覺得搞笑的猝不及防,效果加倍了。
這正是這部劇的一個「魔」性之處,看似是王子救公主這樣的老套劇情,其實到處都藏滿了莫扎特的小心機。
《魔笛》的第二個「魔」性之處在於,當時的歌劇臺詞基本上都是由詠嘆調和宣敘調組成的。詠嘆調不用說了,它是歌劇中最出彩的部分,展現歌唱家的演唱技巧,同時具有優美的旋律。
宣敘調則是為了推動劇情進展的臺詞部分,也可以當作是有音高的臺詞,有時候我們看到歌劇演員似唱非唱,唱得平平淡淡,歌詞也非常生活化,那基本就是宣敘調了。
在歌劇中無論宣敘調還是詠嘆調,都是要用唱的。《魔笛》則是用說的對白代替了唱的宣敘調,只保留了少數的唱。怎麼說呢,難道這就是……說唱?
所以基於它和義大利歌劇的各種不同,我們現在不把《魔笛》稱為歌劇,而是定義為歌唱劇。
說到第三個「魔」性之處,就要數開頭提到的那首最著名的詠嘆調。夜後這個角色在全劇一共有兩首詠嘆調,這首《復仇的火焰在我心中燃燒》聽上去很炫,而且旋律很洗腦。正是由於它的超高難度,現在已經成為花腔女高音的試金石了,唱功行不行,來段夜後詠嘆調就知道。
通常花腔女高音都是由演唱者自己發揮來完成花腔的部分,作曲家不會做細節要求,但是這首曲子,莫扎特在譜面上是有明確要求的,音高要保持在High F上,這就使得曲子的難度大大增加,據說只有不到10%的女高音能夠完成這首曲子。
如果說普通的花腔女高音的難度在於「花」,那《魔笛》的難度就很直白了,除了「花」還很高!
也有傳說,莫扎特是為他的某個表姐量身打造了這首曲子,可能因為表姐業務能力強,才讓莫扎特如此自信的寫了超高難度的曲子,同時也給後來的女高音們留下超大面積的心理陰影。
最後一個「魔」性之處,就是《魔笛》中高質量的音樂。對於歌劇來說,音樂和劇情都很重要。但是莫扎特作為一個對音樂具有十足把控力的音樂家,他認為音樂性比戲劇更能直擊觀眾。
在《魔笛》當中有很多優秀的音樂片段,融合了德國的歌劇、奧地利的民歌和義大利正統歌劇的各種風格。
而《魔笛》音樂的頭號粉絲當數貝多芬了,貝多芬用《魔笛》的旋律改編了大提琴的變奏曲。第一曲是根據第二幕第20曲巴巴基諾所唱的《如果有個愛人該多好》作成的12段變奏;第二曲是根據第一幕第7曲帕米娜和巴巴基諾的二重唱《知道愛情的男人》寫成的7段變奏曲。
莫扎特在他人生的最後一年,距離交稿日只有兩天的時候,完成了《魔笛》,並親自指揮了首演。
《魔笛》首演獲得了成功,尤其是作品中隱含了他深層的思想和認知,以及傳說中的一些暗號。更給他帶來了巨大的安慰,也給德國歌劇和歌唱劇帶來了靈感和觀眾基礎。
仔細刷幾遍《魔笛》,你會認識一個更真實的莫扎特,一個不僅僅是天才兒童的莫扎特。
➤莫扎特之友投稿通道已開啟!歡迎專業人士及古典樂愛好者將您的相關故事或對古典樂的見解發送我們(投稿郵箱:mymozart@mozartchina.org)。如果您想知道更多莫扎特的相關內容,歡迎加入莫扎特之友專屬會員群,記得要先加上莫姐姐微信哦!(莫扎特之友-莫姐姐,微信號:MSOC-MJ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