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防疫26天,那個「沒用的中年婦女」,成了家裡的「定海神針」

2020-12-23 愫說育兒

庚子鼠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打亂了人們的生活,延期開學,延期復工,倡議居家防疫,有些小區由於確診了感染者,被迫進行了全封閉式管理……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致敬逆行的英雄們,是他們,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放棄留在後方的安全與安逸,帶著家人的不舍與牽掛,義無反顧地衝向疫區。有人累倒了,有人累病了,甚至有人獻出了生命!

而我們,身在後方的每一個普通人,每一個普通家庭,也正在這場「戰疫」中,重新認識自己、認識身邊人,並重新檢視我們的關係。

全職媽媽,是一個被困在鄙視鏈底部的群體,她們全年無休,囿於晝夜、廚房與孩子,累壞了腰椎,患上乳腺炎、腱鞘炎,甚至被抑鬱情緒深深困擾,卻不被理解。

而居家防疫的二十幾天裡,一家人關在屋子裡,這種不平等、不被理解與支持的無助感越發明顯,很多家庭矛盾一再激化,我的文章《居家防疫第20天,我發現「喪偶式育兒」竟然是個好詞》評論區,一眾留言讓我感慨頗深——

「關起門來,被考驗得最多的就是關係,以前太理想化了,這段時間讓我看清了生活和婚姻的本質,也認清了身邊這個人。「請問民政局上班了沒?我要離婚。」「你們知道媽媽黨是怎麼被網課逼瘋的嗎?我兩個孩子,每天要買菜、做飯、做家務,還要陪孩子上網課,輔導作業,孩子爸爸整天在家,除了偶爾辦公,其餘時間就是刷手機、玩遊戲。我分明就是一個人帶仨孩子,生無可戀。」……

我突然有點擔憂我的朋友小雅,於是有了下面的對話——

我鬆了一口氣,替她感到高興之餘,也想了解她是如何處理「禁足」期間的家庭關係,給大家一點參考和體悟。

曾經的小雅

小雅是我學生時代的摯友,畢業後我們待在了不同的城市。

在畢業後的第一個工作單位,她就遇到了她的先生,彼時他倆是同事,當時她說對方木訥但沉穩,不會甜言蜜語,但有的是腳踏實地的行動。她很快墜入愛河。

兩年後,她做了他的新娘,因為公司有禁止同事結婚的規定,她主動離職,當起全職主婦,並專心備孕。

這期間,我曾遊說她重回職場,不要失了自己的主心骨。她也嘗試過找工作,但因為各種因素終未果。

盼星星,盼月亮,終於盼來了孩子,竟然還是雙胞胎,從此她安心養胎,斷了「復出」的念頭,她滿臉幸福地告訴我,「我從小就沒有多高的人生目標,我的理想就是嫁個好人,當個好媽媽。雙胞胎誒,百萬分之一的概率,我真是太幸運了。」

如果說婚姻的最初,她是被泡在蜜罐裡,因而忘卻了人生疾苦。而隨著雙胞胎女兒的降生,她的世界傾刻間翻天覆地。

在產房外護士報喜:「兩位千金,母女平安」,公婆瞬間黑臉,婆婆哭天抹淚地對兒子說,「無論如何,你們得再生個兒子,否則就是不孝」,當天老兩口就回了老家。

小雅滿腹委屈,初為人母的艱辛更是折磨得她死去活來。

她哭著給我電話:「我真的快撐不下去了,雙胞胎連打嗝放屁都是同時來,婆婆不肯來幫忙,我媽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根本忙不過來,還得做飯、洗衣服、做家務。我只躺了七天,就不得不強忍著剖腹產後的疼痛強撐著……等孩子滿月,我媽也要回老家了,我爸身體不好,又不會照顧自己……」

因為公婆作妖,她和先生的關係不斷僵化,正巧那幾年他正逢事業上升期,頻頻出差,每當她發出求助,他不耐煩中還有憤怒:「我現在一個人賺錢,要養咱們一家四口,再加上我父母,我不拼命工作全家都喝西北風?」

在我的印象中,她在產後的最初幾年裡,乳腺炎、腱鞘炎、腰椎勞損、因免疫力低下而患上帶狀皰疹……她的身體每況愈下,精神狀態堪憂。我已記不清曾在電話裡陪她度過多少個痛哭流涕的夜晚。

期間,他們還鬧過幾次離婚。

直到兩個女兒上了幼兒園,她跟我的聯繫漸漸少了。從她偶爾在社交平臺上發的隻言片語,我感覺她漸漸地找到了合適自己的狀態,我們就這樣,保持著較低的頻率維持著聯繫。

有一次,我出差到她的城市,她帶著先生和孩子一起請我吃飯。席間,男人刷手機看到「我的媽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這則消息,他對著小雅哈哈大笑說:「這不就是在說你嗎?!」

小雅正在給孩子餵飯,我看到她臉上一閃而過的尷尬,也看到男人毫不掩飾的不屑,像極了《我的前半生》裡,陳俊生對子君的態度。

宅家「禁足」期間,小雅的日常——

小雅微信截圖

我:「氣氛真的很融洽」。我算看明白了,不一樣的老公,一樣的「豬隊友」,他的任務也就是——看手機、待命、陪孩子打牌;而你承包了一切!小雅:自己選的婚姻,哭著也要走下去啊!與其吵嘴鬥氣傷心傷身,我情願麻利一點,自己多做一點。」

這,大概就是他們多年來的相處模式,是她「領悟」到的讓「家庭一團和氣」的精髓吧!

居家防疫第12天,小雅的先生毫無徵兆地發燒了

他上網搜索新冠狀病毒肺炎的症狀,對照了自體表徵,心裡越來越發怵。

他把自己關進房間,不斷地給自己測量體溫,坐立難安。慌亂地回憶著最近的行跡,除了出門給住在弟弟家的父母送了一次東西以外,再沒出過門,不會這麼倒黴吧?

要去醫院嗎?現在醫院是重災區,哪怕是診所都有極大風險。呆在家裡嗎?萬一真的是被感染了,延誤就代表著風險,何況兩個孩子還在家裡。

一時間,他慌了。孩子看到爸爸的樣子,也嚇懵了。

小雅不動聲色,拿出家裡的藥箱,常備藥品一應俱全。她毫不畏懼貼身照料,安慰先生不要緊張,給他吃完藥,小雅又用艾草和生薑煮了一桶水,讓先生泡完腳,喝點溫開水,安心睡一覺。

半夜,燒退了,第二天,他自體感覺良好。一顆心放了下來。

居家防疫第18天,小叔子家剛滿周歲的寶寶突發高熱

這個小孫子可是公婆的命根子。孩子剛滿周歲,突發高燒,全家心急如焚。

先生在電話裡誇了小雅的「神通」,一時間,她成了全家人的「救命稻草」。

小雅開了視頻通話,看了孩子的狀態,又詳細詢問了一些問題,關於孩子近日的飲食、睡眠、是否外出、扁桃體是否紅腫等等。

她思考良久,下了很大決心才說:「可能是幼兒急疹,我建議先觀察,別給孩子吃藥。」

婆婆頓時罵開了:「不是你身上的肉,你也不能這麼心狠呀,這麼小的孩子,發著高燒,你還不讓吃藥?你到底安的什麼心?」

小雅耐心地對弟妹講了什麼是幼兒急疹,幼兒急疹的顯著特點是什麼,如何識別與確診,並且告訴她,如果寶寶得了幼兒急疹,應該如何護理……

弟妹通情達理,崇尚科學育兒,雖說也聽說過幼兒急疹,但實在太難分辨,在這樣特殊的時期,任哪個母親都很難下決心「放棄治療」,她更經不起婆婆一哭二鬧三上吊,只好給孩子吃了退燒藥。

反覆了幾天,終於等來到了「熱退疹出」。

口罩全城斷供,眼看就要復工了,這班怎麼上?

小雅從抽屜裡拿出一包口罩:「這些可以先頂幾天,我已經在網上參加搖號了,碰碰運氣吧!我還託了有門路的同學家長,拜託她幫忙買了。」

先生又一次被驚呆了,「你怎麼買到口罩的?」

「你還記得去年底嗎?有個朋友說,她在武漢醫院工作的表妹叫她備點口罩,說這次病毒很嚴重,我問你要不要也備些,你罵我無知,說我白痴。所以我沒敢多買,就買了50個,這段時間用了一些,估摸著還有三四十個吧。」

男人無地自容。

那個被困在鄙視鏈底部14年的中年婦女,她用26天,成了家裡的「定海神針」

原來,昨天小雅說的:「我能說氣氛很融洽嗎?」,是在宅家「禁足」的這些日子裡,經歷了這麼多事情之後,她終於等來了一句「對不起!」

曾經,那個被惡毒地評價為「除了帶孩子和做家務,一無是處」的中年婦女:

她也許沒有很高的學識和專業技能;

她也許不能與你侃侃而談,評論職場、財經、人文……

她也許沒有精緻的妝容,甚至身材臃腫,會為了省一點錢而在打折區流連;

在災難面前,她或許不能如「逆行者」般衝向「前線」為國家和人民做出巨大貢獻;

但是,當災難來臨,她卻不折不扣地成為了家裡的定海神針!

她把青春給了你,她斤斤計較的過日子,卻把省下的錢給孩子買了一件漂亮的裙子;

要知道,每個女人都曾經嚮往詩和遠方,而她卻囿於廚房與愛,默默承擔了家庭的瑣碎,光鮮了你,成全了你。

災難面前,我們才體會到個體的渺小,團結的力量。

生命無價,既脆弱又頑強。

這次疫情,對你的生活產生過哪些影響?對你的價值觀產生過影響嗎?

這期間,你是否認真地檢視過自己?檢視過與父母、愛人、孩子之間的關係?

此刻,你最想對誰說一句:

「你辛苦了!」

「對不起!」

或者「我愛你!」

我是@愫說育兒,分享科學育兒、親子關係、家庭教育那些事,歡迎關注、互動、點讚。

【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繫本人,並註明出處。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演員陶虹的育兒觀:相信孩子的智慧,做家裡的「定海神針」
    「定海神針」在陶虹看來,媽媽應該是家裡的「定海神針」,也就是說,媽媽情緒穩定,對於營造和諧輕鬆的家庭氛圍是非常重要的。其實,父母的情緒狀態,孩子是可以感受得到的,尤其是媽媽,因為孩子天然地和媽媽親近,對媽媽的狀態特別敏感,所以媽媽要做家裡的「定海神針」,一家人才有可能和諧共處。
  • 《可凡傾聽》對話張文宏,聽上海人民心中「定海神針」怎麼說
    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實事求是的科普精神和個性鮮明的語言風格讓他一躍成為最具關注度的焦點人物也成為了上海人民心目中的「定海神針大家都覺得所謂的常態,我要回到疫情來臨之前的那個叫常態。所以我只是跟你說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抗疫專家,福奇他就說過,在疫苗出來之前,我們是回不到以前的原來的那個時代。而疫苗來臨的時間,最快的時間應該是明年的年初和年中。所以也就是在這之前,他的意見,基本上是回不過去的。
  • 陳秋霞:定海神針
    這次防疫工作中,陳秋霞仿佛一根「定海神針」,不僅在保潔團隊中以實際行動溫暖了大家,更是在守護業主生命安全上起到很好的模範作用。她的內心也曾充滿恐懼,但支撐她的更多的是一份責任。
  • 這個觀光塔被稱為「定海神針」,將成上海濱江地標新成員
    這個觀光塔被稱為「定海神針」,將成上海濱江地標新成員 澎湃新聞記者 鄧玲瑋 2020-10-28 18:56 來源:澎湃新聞
  • 瑰麗繽紛,定海神針!海底過年,「豬」福19!
    也不能浪費掉,不妨到青島海底世界遊樂玩耍——正月初一至十五(2月5日至2月19日),青島海底世界特別推出了「瑰麗繽紛,定海神針;海底過年,「豬」福19!」的主題活動,在家門口的熱鬧可千萬不要錯過!ps:現在濟青高鐵和青鹽鐵路已經開通,青島地鐵接連增添新線路。
  • 《白色月光》宋佳:演繹千面角色,佳作定海神針
    她是這部作品以及諸多影視佳作的定海神針!尤其是第五集的蒙太奇段落實為全劇高光時刻:宋佳「成年人沒有崩潰的自由」的臺詞字字入情叩開心門,配合電影感十足的聲畫剪輯,加之彈幕一水兒的「定海神針」好評時:你知道,這好劇,成了,這角色,贏了。
  • 26歲吳莫愁胖成「中年婦女」
    浮誇的髮型和穿衣風格都讓她成了網友們口中的「那個女人」,因為自己的顏值問題,她一直備受爭議,總有人看不慣。近些日子,她好像不怎麼出現了。如果不說這張照片的主人公是一位26歲的女孩,你一定會覺得這一定是一位上了年紀的中年婦女。
  • 哪吒之魔童降世:鎖龍柱就是定海神針,龍族要反需孫悟空幫忙嗎?
    在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中,哪吒的成長和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思想是明線,還有一條暗線則是被困於海底不甘的龍族。從電影劇情上看,龍族鎮壓海底的妖獸有功,但卻因為妖族的身份,無法上天庭,只能奉命鎮守著海底被封印的妖獸們。名為鎮守,實則是監禁,這已經是龍族和天庭心照不宣的事實。
  • 我國「最高」的大廈,有一座被稱為「定海神針」,還有一座在上海
    近幾年社會發展迅速,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在已提高的生活裡,外出遊玩成了人們的不二選擇,那麼哪裡的風景比較特別,引人好奇呢,接下來跟大家說說我國最高的幾座大廈,有一座被稱為「定海神針」,還有一座在上海。
  • 「定海神針」延續韓流熱度,勸你別跟民意比狠
    在高雄市,去年挾帶「韓流魅力」與「發財願景」成功擄獲民心的新市長韓國瑜,已經成了當地百姓心中的「財神爺」。在年貨大街上,凡是與韓市長沾邊的商品,也都仿佛自帶著「發財」的光芒,一款韓國瑜Q版的紅包袋更是賣到斷貨。由此看來,去年曾有人斷定選舉後「韓流」就會消散的預言,不攻自破了。有道是:庶民經濟好不好,年貨大街人潮是景氣的重要指標。
  • 孫猴子與定海神針
    本文由豆瓣用戶@小蘇達 授權發布丨 原標題:定海神針丨
  • 《可凡傾聽》對話張文宏,聽聽上海人民心目中的「定海神針」怎麼說
    深度解讀 | 抗擊疫情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面對上海這座超大型城市嚴峻的防疫局面一個自稱長年習慣性焦慮的男人站了出來他是張文宏,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實事求是的科普精神和個性鮮明的語言風格
  • 風姿綽約的冰冰姐居然是郭敬明的「定海神針」?!
    9月26日,在剛落幕的第64屆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最佳女主角」銀貝殼大獎的範冰冰,回國之後立即來到長沙萬家麗廣場,與 郭敬明 導演一起為即將於範冰冰與郭敬不但與大家分享著電影拍攝幕後故事,郭敬明更坦言,範冰冰對於他與劇組就像「定海神針」般重要。
  • 居家防疫·網上學技|河曲縣婦聯微課堂系列課程(一)——瑜伽
    居家防疫 網上學技(一)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肆虐、形勢嚴峻,實行全民居家防疫、減少外出仍需繼續堅持。為了幫助廣大婦女在戰勝疫情後迅速復工復產積蓄力量,更好地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確保如期完成脫貧攻堅目標任務,更好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貢獻巾幗力量。近日,縣婦聯將充分利用網絡平臺,組織開展「居家防疫·網上學技」活動,廣泛開設、持續推送各類農業生產發展、就業創業知識技能和健康生活知識課程。
  • 下沉幹部劉斌:社區微信群的「定海神針」
    原標題:下沉幹部劉斌:社區微信群的「定海神針」   12月初,參觀完武漢市抗擊新冠疫情專題展覽,我在朋友圈分享了一些抗疫展照片,疫情防控期間下沉到我們社區的區委組織部幹部劉斌
  • 《龍林外史》第十九章 定海神針-其實是一種高科技
    《龍林外史》群書著第十九章 定海神針每個人心中都有個邪惡的自我,好人與壞人的區別在於,你能不能戰勝那個邪惡的自我,你能就是好人,不能,你就是壞人。只聽那巫真高聲說道:「讓我們一起膜拜靈山大神為我們留下的定海神針!」眾巫族下跪,向著島的方向。「定……海神針?」明呆了下,心想,那不過是個長方形的粒子發射器。這群巫族啊,真是還在原始社會。眾龍偷笑著,定海神針?太好笑了。上島了。只見那巫真又說道:「天神再度來到神島!靈山真神,請您原諒我們沒到時間闖島,只是因為您的神族來指引我們!
  • 老戲骨已成抬轎的雷劇定海神針
    很多人把這部劇的雷點歸結到啟用了偶像派年輕演員身上,但其實該劇除了一些常年穿梭在情情愛愛言情劇裡的流量小生,也不乏一些有口皆碑的戲骨,比如保劍鋒、印小天、曹炳琨等,甚至還有一直備受好評的老戲骨王勁松老師。
  • 洋洋臺灣疫情日記 | 我的居家檢疫14天
    其次是居家檢疫,14天內不得外出(相當於大陸的居家隔離),由裡長或裡幹事每日打電話進行健康問訊。最後是居家隔離,對象是確診病例之接觸者,由衛生主管機關直接監管。在外籍人士被限制入境之前,只有從中國大陸、港澳、韓國等疫情三級警示地區入境臺灣的,才需要強制居家檢疫14天,其它地區的只需自主健康管理。2月份以來,三級警示地區的範圍一直在變,唯一不變的就是中國大陸,至今仍是。
  • 母親的情緒,是家庭氛圍的晴雨表和定海神針
    累了、委屈了、困頓了,母親總是那個給我們噓寒問暖、撫慰心靈的人。而對於家庭,母親也是用水一樣的柔情與慈愛,滋潤著這溫暖的港灣。母親的情緒,也影響著整個家庭的氛圍。我們習慣了媽媽的飯菜,習慣了回到家裡熱騰騰的蒸汽和融在其中的歡聲笑語。飯菜的口味,有時也是媽媽情緒的一種表達,它會把母親的情緒,傳遞到我們的心靈裡。如果母親不高興,飯菜的口味也好不到哪裡,或許這也是和氛圍及心情有關吧。
  • 印度殲敵者號是定海神針還是隨波逐流?
    印度目前唯一擁有的這級彈道飛彈核潛艇,究竟是定海神針?還是為擁有核潛艇躋身中美俄英法大國行列而隨波逐流?圖:印度殲敵者號核潛艇模擬圖關鍵看令核潛艇能稱霸海底世界震懾全球的核動力系統性能如何。不像如今買美俄武器裝備那麼高調恨不得讓全世界都知道,印度幾乎沒有向外界公布過『殲敵者』號設計建造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