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深受國內外遊客的喜愛,來西安不僅要看世界第八大奇蹟之一的兵馬俑,還要品嘗西安的地道美食。我們說到美食,首當其衝要說到西安的回民街,回民街大多是回民,飲食以牛羊肉為主,回民街作為飲食集中的街區而出名,這裡不僅是外地遊客來西安旅遊的打卡點,也是西安當地居民吃小吃、逛街休閒的主要場所。老西安人習慣把回民街這一帶叫做「回坊」,整個「回坊」都是飯館林立,各種各樣的清真食品與攤點密密麻麻連成一片,我們可以在回坊探尋最平民最真實的西安生活。
西安回坊人擅長各種小吃製作,且用料考究,製作精細,甜鹹辣葷素搭配,品種眾多。最出名的牛羊肉泡饃、臘牛羊肉、蜂蜜涼粽子、羊肉餅、糊辣湯、涼皮、米皮、擀麵皮、羊肉水餃、韭餅、酸湯水餃、灌湯包子、牛肉拉麵、甑糕、羊肉臊子麵、黃桂柿子餅、水盆羊肉、等數百種小吃應有盡有。
來西安一定要吃一次牛羊肉泡饃,否則等於你沒有來過西安。牛羊肉泡饃號稱「陝西一絕」,受到眾多國內外遊客的讚譽,吃完泡饃餘香滿口、回味無窮。牛羊肉泡饃是公認的西安小吃之最(傳播面最廣、最具特色、最受歡迎)。
吃泡饃,西安的老吃客講究到回民坊上去。不要看是一家不起眼的小店,端上來的湯卻濃香四溢。老西安人泡饃講究用手掰,進了泡饃館,洗乾淨手,要上兩個饃,找個地方坐下,慢慢掰,說是饃,其實是半發麵餅,一個餅二兩,用白面和好烙的半熟;我們先把餅分成幾塊,再慢慢掐成小指甲蓋大小的碎塊,然後放到陝西著名的大老碗裡。性子急的人可以要店家機器掰好的餅,餅全部掰完後,用帶編號的夾子夾到碗邊上,端去大師傅那裡加工。在等待煮饃的同時,可以點個涼菜拼盤,再叫個西安特產的冰峰汽水,那叫一個美。聞著香飄四溢的泡饃,細品一口,牛肉勁道,粉絲香滑,配上店家自己醃製的糖醋蒜和剁辣椒,那滋味不敢想像,記得吃泡饃的時候,不能攪和,要順著一個方向吃,還可以向店家要碗湯來喝。
甑糕,咱西安的傳統小吃,清朝有詩云:「柳蔭槐下清晝長,鏡糕擔子亦生香」的詩句。甑糕以糯米為原料蒸製,配以豆類、紅棗,一層一層碼勻,軟糯香甜,豆子入口即化。小時候,經常有推車的在院子門口賣,二元錢就可以買一盒子,香甜的滋味在唇齒間保留一上午,滿滿的都是幸福的味道。在回民街,當然要吃那家叫東南亞的甑糕。
當膠東的大白菜繫上紅繩子就變成了龍舌蘭,臨潼的水晶柿子,經過加工就變成了一盤盤金燦燦的柿子餅。在西安回民街比較有名的就數黃桂柿子餅,經過加工後的柿子餅口味豐富,有玫瑰味,原味,芝麻味、各種水果味等,咬一口,柿子的香甜味在唇齒間流轉,甜而不膩。
肉丸胡辣湯,作為回民街的一道美食,它不同於河南的糊辣湯,其製作原料主要有牛肉丸、土豆、蓮花白等,簡單的可以說是蔬菜牛肉丸子湯,只是回民街的湯是要勾芡。說起容易,但是要做到菜不煮爛,適合可口可是有功夫的。要個白吉餅掰好泡著吃,在放一勺店家精心熬製的紅豔豔的辣椒油,吃罷舌尖發麻,微微冒汗,渾身舒坦。
說到灌湯包子當然要數在西安回民街的「賈三灌湯包子」,最有名。灌湯包顧名思義,它就是一種包子,但裡面卻是有湯的,不知道的還以為是用某種工具把湯灌進包子裡去的,其實,這湯本已在餡裡面,包的時候,用特殊包法包湯包進去的;剛上來的熱騰騰包子,千萬不能迫不及待地去咬一口,否則一口下去,包子裡的熱油湯肯定會燙著了您的舌頭,吃的時候,可以先把湯汁吸了,再蘸著湯汁吃,湯汁一般是店裡加工過的醋加辣椒末,看個人喜好,也可以直接品味它的原汁原味。
回民街的羊雜碎湯更是一道美食,主要材料有羊肚、羊肝、羊肺、羊腸等。將食材煮好,切碎;在原湯中,配以姜為主的佐料粉,湯呈白色,不可混濁,再把剔肉後的羊頭骨入鍋,切好後的羊雜碎肉裝碗澆湯淤熱即食,冬天的時候,吃一碗,頓時感覺五臟六腑都是暖暖的。
西安,八百裡秦川為其飲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食材,也孕育了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