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名的神奇「分水嶺」:為什麼東晉之後兩個字的名字漸漸變多了?

2020-12-20 楊吉麗說美食

我們在看《三國演義》時常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劇中的人物幾乎全部是單名,僅有的三字名也都是複姓,比如諸葛亮、司馬懿、太史慈等等;但到《隋唐演義》時卻完全不同,從虛構的宇文成都、裴元慶,到真實存在的單雄信、徐世勣,雙名大量出現。這並不是我們的錯覺。據統計,《後漢書》、《三國志》記載的人物中單名的比例高達98%和99%,而《隋書》和兩《唐書》中的比例卻降到了59%和43%,有相當大的變化。這種變化是怎麼產生的,古人在起名時又都考慮哪些因素呢?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名場面之一

避諱與漢晉的單名傳統

01

在中國古代,名和字是兩個相關又不同的概念,在稱呼時有嚴格的規則。《禮記·檀弓》記載說:「幼名,冠字,五十以伯仲,死諡,周道也」,意思是士人在在人生的不同階段要使用不同的稱呼,幼年稱「名」,行冠禮之後稱「字」,五十歲以後稱「行第」,死後稱「諡號」。行冠禮代表著成年,要由父母或長輩賜予「字」,「冠而字之,敬其名也」,此後除了國君、父母、長輩等以外,其他人要稱呼其「字」以表示尊敬。古人的名與字之間往往有密切的關。比如《三國志》記載關羽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羽指「羽人」,是漢代一種具有廣泛群眾基礎的仙人信仰,其核心就是長生,其後所改的「雲長」同樣與此有關;唐代茶聖陸羽,字鴻漸,取自《周易》的「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

陸羽的名字來源於《周易》的「鴻漸於陸,羽可用為儀」

士人成年之後,名對其就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可以用來確認交往雙方的地位尊卑高下,另一方面也與人的安全、命運有密切關係。比如春秋以來的「策名委質」之禮,就是將自己的名寫到國君的載書之上,來表明君臣關係的確定;先秦盛行的巫術,則要以木刻為人像,寫名於上來進行詛咒,人名在其中起到代表被詛者媒介的作用。對名的重視在許多文化中都存在,人們常常以為名字和它們所代表的人或物之間不僅是概念上的聯繫,還有實在的物質聯繫,因此巫術可以通過名字,猶如通過頭髮、指甲及人身上其他部分一樣,來為害於人。現在的影視作品中偶然還能看到這樣的現象。

電視劇《甄嬛傳》中安陵容一邊念著華妃的名字一邊扎小人詛咒對方,被皇后發現後斥責為行「巫蠱之術」

因為這些原因,我國很早就產生了避諱制度,凡君主和尊長的名均不得直書或直說,必須加以迴避,這也使先秦時期在起名時就有很多的要求。《左傳》記載申繻為桓公之子起名時強調「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隱疾,不以牲畜,不以器幣」,因為「名,終將諱之,故以國則廢名,以官則廢職,以山川則廢主,以牲畜則廢祀,以器幣則廢禮」。先秦時期的人口還比較少,且僅避死諱(死後方避其名諱),不會造成人名、物名的混亂,所以單雙字之名都很常見,比如齊桓公名小白,晉文公名重耳,鄭莊公名寤生等。

秦代開始避生人名諱,比如秦始皇名嬴政,故諱「政、正」,稱「正月」為「端月」。兩漢以來避諱制度越來越嚴格,不僅帝王名諱有專門的用字,比如高祖劉邦「諱邦之字曰國」,武帝劉徹「諱徹之字曰通」,而且避諱的範圍也逐漸擴大,包括了皇族和外戚之諱。這導致需要迴避和更改的文字越來越多,漢律中又有觸犯諱法的規定,引發了實際生活的種種混亂。漢宣帝曾經因此下詔:「聞古天子之名,難知而易諱也。今百姓多上書觸諱以犯罪者,朕甚憐之」,下令免除百姓之罪。為了克服這些弊端,兩漢以來的皇帝大多採用單名,以減少所諱之字,比如漢昭帝一開始名「弗陵」,後來改成單名「弗」,就是「以二名難諱故」。士人等精英階層在帝王名諱之外還需要避父祖等家諱,因此單名很快形成一種文化習慣,風靡全國。

電視劇《楚漢傳奇》中的劉邦

除了避諱這種實際考慮,漢武帝之後儒學理念的滲透也是單名化普及的重要原因。兩漢時期佔據經學主流的《公羊傳》中有「二名非禮也」,「《春秋》譏二名」的說法,這對於當時的士大夫們有深遠的影響。著名的時空穿越者·理想改革家·新朝皇帝王莽,就是嚴格遵循儒家古禮的典型。他在即位之後大搞復古改革,除了改易官名、地名、國名外,還頒布「令中國不得有二名」的詔書,甚至還勸說匈奴單于改為單名。史稱「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遵從了王莽的改制。這也進一步加強了單名觀念,姓、單名、字所構成的人名成為此時期的官吏、儒生一般的制名習慣。

東晉以後雙名的興起

02

漢晉時期流行數百年的單名傳統,在東晉以後開始發生改變,雙名逐漸增多,並與單名呈並駕齊驅之勢。這種變化,主要是受到宗教和民間風俗的影響。經過漢末的「黃巾之亂」和西晉的「五胡亂華」,兩漢以來的儒學傳統逐漸被破壞,以竹林七賢為代表的魏晉名士開始引領潮流。他們遵循「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原則,嘗試衝破禮教的限制,追求自由平等。與此同時,東漢末年形成的道教和自印度東傳的佛教影響逐漸增大,除了改變了人們的世界觀,它們也影響了漢晉時期制名的慣例。

東晉後期社會上層興起的雙名中,「單名+之」是一種常見的姓名構成方式。這種例子非常多,比如「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的名將陳慶之,南朝著名數學家祖衝之,為《三國志》作注的史學家裴松之,著名畫家顧愷之等。當然最為典型的當屬「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家族。王羲之屬於琅琊王氏,是僑居南朝的北方大族,與其平輩的六世有晏之、允之、頤之、胡之等;七世有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獻之等;八世有陋之、裕之、靜之、鎮之等;九世有悅之、標之、唯之等;十世有秀之、延之、輿之。

青玉王羲之愛鵝圖意山子,故宮館藏

單純從文字的角度來說,「之」只是一個虛詞,並沒有實質性的字義。根據陳寅恪先生的研究,「之」進入名是天師道徒的習慣,具有信仰標識的內涵。天師道的前身是漢末張陵所創建的「五鬥米道」,主要在下層民眾中傳播,西晉後由寇謙之和陸修靜進行改造,並在士大夫階層中逐步普及。天師道宣揚長生不死觀念,鼓勵採藥煉丹,深受門閥士族的喜愛。根據史籍的記載,琅琊王氏「世奉五鬥米道」,王羲之的次子王凝之尤其虔誠,以至到了「走火入魔」的境地。他任會稽內史時,恰逢孫恩之亂,當叛軍包圍會稽城時,他不僅不派兵防守,還篤定地祈禱天師相助,最後城破身亡,死的不明不白。

除了「之」字,同樣帶有宗教性質的「道」、「曇」、「靈」、「僧」等虛字也大量成為人名的用字。比如南朝書法家王詢的孫子輩有僧達、僧謙、僧綽、僧虔,曾孫輩有僧亮、僧衍、僧佑。南北朝門閥士族勢力強大,尤其重視避父祖之家諱,但「之」、「道」這一類虛字主要是作為雙名中的信仰點綴,不具有實際人名功能,所以不需要避諱。我們可以看到王羲之家族五代中人名帶「之」字者多達數十人,不僅從姓名中完全看不出輩分,而且父子、祖孫等均「同名不諱」,這也使雙名成為一時風尚。

宗教對中國古代人名的影響很大,除了改變單名的傳統,很多人名都直接採用宗教中的名號或者術語。北朝時期人們多以神將為名,比如北魏北地王世子名叫鍾葵,元義的本名為夜叉,他的弟弟元羅,本名為羅剎。這種傳統也延續到了唐朝,哪吒父親託塔李天王的原型李靖,原名李藥師,就是源於佛教中的藥師佛,後來金庸《射鵰英雄傳》東邪黃藥師的名字,很有可能就是借鑑了李靖的本名;太宗李世民在玄武門之變中殺掉的隱太子李建成,小名為毗沙門,是佛教中四方位天王之一的「北方天王」,在中國內地多以戰神的面貌出現。

電影《東成西就》中張國榮扮演的黃藥師

除了宗教,雙名的興起也受到民間文化習慣的影響。漢晉時期許多底層民眾既無冠禮也沒有字,他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以名相稱。民間所起的人名不求典雅,多帶俚俗色彩,又因語言習慣常以雙字出現,所以在單名流行的漢晉時期下層也有許多雙名者。上層的士族雖然有單字的雅名,但同樣也有非常隨意的小名,比如曹操小名阿瞞,劉禪小名阿鬥。南北朝時期,士族的小名也頗有民間色彩,西晉齊王司馬攸小名為「桃符」,司馬昭非常喜歡他,常稱呼他的小字「此桃符座也」;辛棄疾的名句「人道寄奴曾住」中的寄奴,就是南朝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小名;此外梁武帝蕭衍小名為「練兒」,他的兒子蕭子卿小名「烏熊」,都是俚俗之名。南朝為寒人政權,處於精英和基層之間,經常變動階層,他們的存在使精英階層受到了民間習慣的影響,逐步突破了單名觀念的限制。

同時,雙名相對於單名多出一個字,也能表達更豐富的內涵。比如東晉時期桓豁聽聞前秦苻堅國中有讖言「誰謂爾堅石打碎」,於是其子名石虔、石秀、石民、石生等,以應讖言;唐高祖李淵有嫡子四人,分別名為建成、世民、玄霸、元吉,合其名首字為「建世玄元」,寄託了李淵對諸子的殷切期待。出於表意需求和審美需要,門閥士族人名中的虛詞逐漸超出了信仰層面,開始普遍出現,這又反過來推動了雙名化的進程。

《步輦圖》(局部)所繪是祿東贊朝見唐太宗時的場景

譜牒的繁榮

03

現在中國南方的許多地區還保持著相當濃厚的宗族文化。有的宗族人數頗多,而且散落在全國各地,不能參加例行的宗族活動,但族譜卻能成為他們聯繫和認同的重要紐帶。

魏晉南北朝還是世家大族佔據統治地位的時期。高門士族尚門第、重婚婭,他們為了保持血統的純正和庶族的界限,編撰了大量的公私譜牒。譜牒的修撰講究世次系統,大宗譜例一線貫通,雖數十代而不絕,而隨著宗族人數的擴大,必然有明世次、分經緯的要求。在單名流行的時代,這種要求主要通過排行字,或者共用部首等方式來實現。排行字就是在字中以「伯仲叔季」進行排列,一般同父兄弟間用此方式。比如我們熟悉的三國時的孫策,字伯符;他的弟弟孫權,字仲謀;三弟孫翊,字叔弼;四弟孫匡,字季佐。還有單名中用同一部首之字來表明輩分的,比如南朝宋沈懷文三子分別名為沈淡、沈淵、沈沖,均為「氵」旁。

《歷代帝王圖》孫權像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加,宗族的規模總是越來越大的,遠房宗親之間相見常常需要排清輩分。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就說,當時的「河北士人,雖三二十世,猶呼為從伯從叔」。這樣大規模的宗族,不管是追尋父祖還是查閱譜牒來排輩都不方便,從人名上來做標誌就成為流行的選擇。但是偏旁數量有限,而且可供選擇的字也有限,隨著輩分的增多難免會出現重複,造成混亂。隨著民間私修譜牒之風的盛行,很多家族開始以雙字來取名,用一個共用字來標識輩分。比如出自清河房氏的唐初名相房玄齡,他的家族世系:

房熊——房彥詡——房玄贍

房彥謙——房玄齡

房彥詢

房彥式

隋唐以後這種現象進一步發展,出現了稱呼行第的風尚。行第是同曾祖父兄弟的長幼次序來排定的,唐代上至皇族,下至百姓都以行第相稱。比如詩仙李白又稱李十二,白居易又名白二十二,劉禹錫又名劉十九。杜甫曾經有一首詩《與李十二白同尋範十隱居》,指的就是李白。唐睿宗執政時期,每次遇到宰相奏事,就問「曾與太平議否?」又問「與三郎議否?」這裡面「太平」指的是太平公主,「三郎」指的是後來的唐玄宗李隆基,他排行第三。當時正是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爭權的時期,他曾因為睿宗偏向太平公主,泣曰:「四哥仁孝,同氣唯有太平」。李隆基排行第三,他是沒有四哥的,這裡的四哥指的是他的父親睿宗李旦。李旦是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小兒子,排行第四,所以稱之為「四哥」,並沒有平輩的意思。宋代還延續了這種風俗,比如歐陽修又稱歐九,秦少遊又名秦七。宗族中排輩的需要,也進一步推進了雙名化的趨勢,成為宋代以後按照「字輩譜」取名的開端。

電視劇《清平樂》中的歐陽修

相關焦點

  • 新一年爆款名字出爐!給孩子取個名也太太太太難了吧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看完《三國演義》,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這裡面的人物,名字怎麼全都是兩個字的?如果出現了三字名,那肯定是因為他是姓諸葛、司馬等等的複姓。 這還真不是錯覺。
  • 「梓涵」的時代已過去,新的爛大街名字漸漸興起,老師:無奈
    但有些家長在給娃取名字的時候過於俗套,例如以前大家都愛用「梓涵」這兩個字做孩子的名字。雖說現在這個取名時代已經過去,不過新的爛大街名字也逐漸興起了。周王子面對大家嘲笑內心很難過,放學之後他抑鬱的心情仍然沒有好轉,笑臉哭喪著回家了。鄰居見自家兒子不高興就開口問道:「我家的王子怎麼啦,為什麼不開心呢?」「別叫我王子了,我討厭這個名字。」後來經過耐心的詢問,鄰居才得知自家孩子在學校經歷的一切,內心充滿了愧疚。
  • 有內涵大氣的兩個字公司名字大全
    公司在大眾的印象中一般是規模大且氣勢不凡的,公司取名的時候就可以根據大眾這一固有認知,取一個大氣的公司名字。而有內涵的公司名能夠升華公司的整體氣質,下面是大氣有內涵的兩字公司名,希望對公司取名能夠有所幫助。
  • 小孩起名取名:詩意古風的兩個字女孩名字
    一個人的名字會影響到一個人的氣質,女孩都是優雅大方,非常講究美,所以在給她們起名的時候,可以起一個有詩意和古風韻味的名字,這樣能讓女孩更有氣質,突出書香氣息。下面和卜廣鑑老師一起來看看兩個字詩意古風的女孩名字。
  • 陳學冬遛貓被粉絲「調戲」,兩個字逗他大笑:為什麼這樣對一隻貓
    陳學冬遛貓被粉絲「調戲」,兩個字逗他大笑:為什麼這樣對一隻貓在演藝圈裡,喜歡養貓養狗的藝人非常多。因為她的氣質確實出眾,永遠清冷淡然的樣子就像從來不會參與到家常瑣事中一樣,但是,你知道嗎,在日常生活中,她要照顧的寵物比所有藝人都多。在之前參與的某節目中,即使是臨近婚期,她也沒有忘記帶著寵物們一起搬家,如今,在寶寶出生後,要照顧的小朋友又多了一位。你會羨慕她這樣的生活嗎?
  • 周易取名2020屬鼠寶寶起名取名字大全:新穎有涵養的女孩名字
    新穎與創意有著很大的聯繫,即指不同於他人的,具有著新鮮感的,隨著人口的驟增,大家的重名率極大的增高,而家長給孩子取名,總是想要讓孩子的名字避免與他人重名。卜廣鑑老師以女生為例,整理了些新穎有涵養的名字,還在為女孩取名煩惱的,可參考以下內容,看有沒有喜歡的。
  • 由蒜頭王八說起,簡單聊聊寶可夢名字能有多奇怪
    給鐵甲蛹取名「雞兒」這種騷操作,理由是這樣它在使用技能「變硬」時便會沒有違和感(?)。有時一個特定的場景,就能讓原本看起來沒毛病的名字產生神奇的效果,於是大家都在社交網絡上分享自己獨特的想法,一時之間如同狂歡。
  • 董姓女孩起名字 洋氣有詩意的女寶寶取名
    兩個字都是左右結構,筆畫簡潔,看起來很和諧,顯得名字大方優雅;該名讀音較複雜,讓人覺得比較好聽有節奏感。寓意著女孩善良溫和,美麗出眾,富有才華。【碧嵐】碧字一般指的是青綠色,也有著碧玉的引申含義;嵐字的含義是山間的霧氣,常形容女子婉約大方。
  • 三國時期的人名為什麼都是兩個字,從什麼時候起又流行多字名了呢
    三國時期我們了解到的許多著名人物,取名用的都是單字。比如:曹操,劉備,孫權,關羽,張飛,趙雲,呂布,董卓……甚至不僅僅是三國時期,就連整個東漢時期也都是單字名,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從周朝一直到漢朝,皇室就提倡用單字名,比如姬發,嬴政,劉邦,項羽等等,那時候封建禮儀制度比較嚴格,取名與皇家人相同是大忌,於是王公大臣以及一些民間百姓為了更好地避免與皇室人重名,大多取單名。西漢末期的時候王莽篡國,另立新政,他根據《公羊傳》中「二名非禮」的說法對人名進行改革,取消了二字名。
  • 2021年牛寶寶起名字新生兒取名:好聽的唐姓男孩名字
    卜廣鑑老師推薦好聽的唐姓男孩名字2021什麼樣的唐姓男孩名字給與人的好聽舒適的印象呢?給2021年出生的唐姓男孩取名,需要考慮字音寓意問題,如下給大家準備幾個簡單的男孩名字範例。誠睿字音聲調起伏轉折,簡單且好聽,給人一種平仄雅致之感覺,是個不錯的2021唐姓男孩名字。唐姓男孩名字兩個字的——唐錕錕之一字帶有「金」字旁,表示其與利器相關聯,彰顯出男孩特有的霸氣威猛氣質。
  • 古代女孩的名字大都是最美好的字眼,可這些公主的名字卻很隨意
    從古至今,給孩子取名都是件大事,尤其是給女孩子取名時,家長恨不得用盡《詩經》《楚辭》中的美好字眼,但是,古代有些皇室給自家公主取的名字讓人忍俊不禁。 東漢光武帝劉秀有記載的女兒共有五人,分別是劉義王、劉中禮、劉紅夫、劉禮劉、劉綬。看名字哪猜得出來是公主啊!
  • 兩個字好聽的女孩名字,好聽有內涵!
    現在父母在給女孩取名字的時候普遍喜歡取兩個字的名字,這也算是取名字的一種文化現象了,因為文化是貫通的,應用在名字裡面也不例外,當然了,女孩的名字好聽一些才算是取的成功的,女孩的名字有各種各樣的,但是最好也最具有文化氣息的女孩名字還是以兩個字為宜,小編將在接下來的文章中仔細給大家分析以及推薦一些兩個字好聽的女孩名字
  • 新生兒起名取名牛寶寶起名字大全張姓屬牛男孩名字大全
    宜字本是指適當,應當,適宜,在人的名字當中指恰到好處,應天順人,安常履順的意思。宜字有「宀」,對屬牛的男孩有益。這個名字也是木木組合,性情溫和之人,靠自己之後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張文軒)文字指記錄語言的符號,文物,文靜等,在人的名字中指才華橫溢,才高八鬥。軒字本義是指古代的一種車子,現如今在人名中指朝氣蓬勃,氣宇軒昂,頂天立地。軒字有「車」字部首,是屬牛男孩適用的字。
  • 兩個字的男孩名字帶解釋寓意好
    五行閣精選分享兩個字的男寶寶名字。都是非常好聽、寓意好、獨特稀少、有詩意出處的好名字。每一個名字都有自己的寓意解釋以及出處。所謂的兩個字的名字,就是加上姓氏,以下的名字不包含姓氏。請結合自己的姓氏讀音來搭配一個寓意好的名字。【晟】——指旺盛、興盛、光明。
  • 為什麼哈利 · 波特以斯內普的名字來給一個孩子取名?
    哈利·波特為什麼要用斯內普的名字給孩子取名呢?J.K.羅琳在推特上解釋了阿不思·西弗勒斯的名字。哈利·波特孩子們的名字是許多哈利波特迷們的心病。詹姆斯·小天狼星、阿不思·西弗勒斯和莉莉·盧娜是他和妻子金妮·韋斯萊選擇的名字。但很多粉絲都對阿不思的名字表示不解?一開始,一個粉絲問了一個簡單的問題,為什麼選斯內普的名字。羅琳在推特上回應道:雖然西弗勒斯·斯內普幫助哈利打敗了伏地魔,但他也花了幾年時間欺負哈利。
  • 鼠年寶寶起名字大全生辰八字取名:劉姓男孩名字大全
    二、三字名字01:劉儒之「儒」指儒雅,講究的是一個人的氣度,多用於君子身上,作為人名,意表儀表堂堂、風度翩翩、學識不凡。「之」字是文言虛詞,與「儒」結合,加重了名字的書香氣質,無鼠年不適之字。02:劉仁宇「劉仁宇」三字,前兩個字發音輕柔,後以穩音結尾,讀起來平穩又有力量。「仁」為儒家倡導思想之一,表仁愛、親切,「宇」指宇宙,為鼠年取名喜字,意表心胸開闊、豁達大度。
  • 為什麼「豪門」家的孩子,取名反而都不「大」?原來名字有講究
    父母們都知道名字的好和壞直接關乎著人的一生,所以在孩子還未出生之時,父母就開始大動心思,想方設法的給孩子取個好名。只不過有的人會認為那些家裡經濟條件比較好,家財萬貫的豪門或許給孩子起名會更有計較,更有講究,但事實卻恰恰相反,豪門家的孩子取名反而不往大裡取,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 孩子名字越來越「瓊瑤」,幾十年後欣怡、紫萱變大媽?
    劉先生朋友圈從重慶市公安局相關部門發布的統計資料顯示,這種類型的名字漸漸成為主流。而「王富貴」、「李春生」等類型的名字也漸漸淡出新一代父母的視線。為什麼會發生這種轉變,這一個個優美文雅的名字背後又寓意著什麼呢?記者展開了調查。榮華富貴當年意 梅蘭竹菊舊時風曾在渝北區龍興古鎮華夏宗祠工作過的賀柏棟老先生可謂一名姓名專家。賀老向記者介紹起了老一輩人在取名上的特點。以往給孩子取名,大多是跟著時代、事件在走。
  • 男孩名字女孩名字取名帶解釋
    7、安爵:安字是指安靜,安全,寓意著合家歡樂,幸福美滿等意思,是起名常用字,男女通用字眼,爵字的本義是指古代酒器,同時也指爵位,是君主國家對貴族所封的等級,比如伯爵,公爵等,取名為安爵,寓意加官進爵,安穩安寧,大氣十足又有寓意的名字。
  • 兩個字的網絡公司名字
    開公司是一個讓人興奮的事情,給公司起名是一個讓人頭疼的事情,公司名稱是公司發展路上最重要的東西,公司名字起不好,很有可能成為公司發展的絆腳石,以下小編帶來了兩個字的網絡公司名字內容。公司起名不在乎公司名稱有多獨特,多麼的與眾不同,而在乎的是能否被消費者快速的記憶,並且傳播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