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來論】若沒有「空汙」,盧秀燕還剩下什麼?

2021-02-15 華廣網

林姿妙在民進黨全力圍毆下,沒有少被抹黑、影射,但其支持度卻超過民進黨參選人28%(林47%,陳19%,TVBS 10月民調),讓綠營在此地啞巴吃黃蓮,為什麼?

要說原因是對手陳歐珀太弱,這不太對,因為宜蘭選民結構是綠稍大於藍,民進黨大可不必推出最強棒;要說原因是「中央執政」包袱,也不太對,因為林佳龍也面對同樣問題;要說民進黨現任做太差,又不太對,國民黨也在此執政過,一般選民認為兩黨執政都差不多。

說穿了,林姿妙的強項就是她親民的媽媽形象,予人溫暖與信任感而已。

德國社會學巨擘,馬克斯.韋伯說的Charisma(領袖魅力),就是指林姿妙這種「感召型領導」。有些領袖沒有特別的才幹,或智商,或口才,或漂亮的外貌,但就是能服眾,能領導比他還優秀的人才,很多時候,選民往往看得就是這一點。尤其臺灣人特別偏好誠懇、溫暖的人格特質。再者,選民投票支持妳,終歸是希望你能解決問題,故而,就算個人特質並不親切,總得散發出強烈的魄力感才能取得信任。

蔡英文也是一個完全沒有Charisma的政治人物,從裡到外就兩個字:無聊!但稍作回憶即知,蔡英文當時有強大的競選團隊,規範、創造其領袖形象,有文膽彌補其口才上的不足,再搭配各種議題操作,動態地形塑領袖特質,最後才好不容易從無聊變得稍微有點看頭。

盧秀燕的形象,理智有餘,熱情不足,感覺也不夠強悍,民眾感受不到溫度,亦感受不到魄力。僅僅覺得一個參選人「還不錯」是肯定不夠的,要人走出家門去投票,沒有這麼容易。倘若自己沒有領袖魅力,團隊又很平凡,那就只能靠強大的背書人,讓選民將該背書人的魅力投射在你身上,而這已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

就以時評者的角度來看吧,對於盧秀燕這個人,我還真的感到難以下筆,輕重難拿捏,褒貶都不對,若連評論者都不知道怎麼寫,你又如何能有話題性以取得媒體關注?如果連記者都對你興趣缺乏,空有滿腹宏圖偉業,又有何用?

說到底,盧秀燕的形象,就是與民眾有距離,很沒戲。這一種持盈保泰的選戰策略,確實在防守上做得滴水不漏,但卻完全沒有進攻力道。

根據TVBS 10月民調,盧秀燕支持度44%,林佳龍36%,假設明天投票,預估得票率: 盧50%,林49%,勝負在兩萬票以內。根據親綠的「美麗島電子報」10月民調,盧秀燕支持度31%,林佳龍25.6%。雖在各年齡層與原臺中縣市地區都勝,然而,盧秀燕的泛藍支持度68.7%,林佳龍的泛綠支持度71.4%,可見盧的歸隊號召力很有問題,尤其是考慮到林佳龍滿身的爭議。

在選舉逼近的此刻,分析民調數字的意義已然不大,重點在於催票的有效方法。

媒體上的親藍名嘴已經意識到盧秀燕始終在落選邊緣掙扎,頻出主意。有人提議在花博會場發口罩,提醒選民看花不忘防空汙。有人提議乾脆舉辦口罩彩繪活動,將嚴肅的議題柔性化。這些提議都很好,但我認為,這些都不如盧秀燕在造勢時「哭」給選民看。

像盧秀燕這種外表極度冷靜理智的女性,只有哭能產生巨大的反差效果,並讓選民覺得盧其實也很有「人味兒」。當然,哭要有哭的理由,哭要有哭的分寸與真實感,否則就是反效果。

此前已提過,盧秀燕花太多時間勤跑基層、喬派系,媒體上過多「紅黑派」動向只會令一般選民反感。盧應該苦民所苦地闡述,空汙對臺中市民生活上的影響,以及過往胡志強的政策被林佳龍掐斷後的不良副作用等等,讓選民覺得你真心疼惜臺中,動之以情,說之以理,缺一不可。

公平地說,這次臺中選舉,就算是江啟臣參選,表現也不會比盧秀燕更好,因為兩人的特質很接近,看起來就是「很菁英」、「很正常」、「很典型」。這樣的形象要贏得選戰,除非對手也是同款。不過,林佳龍偏偏就是個戲精。

民調支持度太接近,對於現任者絕對有利,因為執政者有得是資源作弊,或瞞天過海,或暗渡陳倉。所以我認為盧秀燕的選情是非常危急的。

如上述一切都做不到位,盧秀燕剩下的有效策略,就是不理林佳龍,主攻蔡英文。「投林佳龍就是投蔡英文」不能只是一句口號,而要有一整套民進黨施政的缺失作為進攻路線,並且要打團體戰,集結從南到北的參選人到臺中直攻蔡當局。這是國民黨應該,也必然要做的總體戰。

在政策面,盧秀燕其實都有抓到重點,空汙之外,臺中市的經濟面其實也不好,所以盧也喊「貨出去,錢進來」,但比同樣打經濟牌的韓國瑜,臺中是國民黨長期執政的城市,說經濟不好的底氣就不足。

盧秀燕、丁守中、陳學聖的處境差不多,若這次選不上,以後恐無機會再爭取地方首長的參選資格,可說是最後一役。個人看法,我認為丁守中與陳學聖出局對藍營才是好的,老國民黨做派就是該打掉重練。至於盧秀燕,比較適合做官派的「部會首長」,現在的選舉形態對盧而言是太吃力了。

不禁又想起連戰在「2004大選」前,抓著老婆在群眾間五體投地,親吻土地的畫面。菁英有菁英該待的地方,連戰在做過這次很不合形象的表演過後,打定了主意選不上就不再參選,因為有些人確實是人才,但就是不適合選舉。

臺中選情,一向是在最後一刻勝負都不見得明朗,也就只能看天意了。

相關焦點

  • 問答 | 盧秀燕:不會搞銷售的臺中市長不是好吃貨
    就連專訪當天盧秀燕也完全沒有閒著小莉陪著盧秀燕出席了兩場活動而這才僅僅走完她日常行程的1/3其中有一場是臺中市外埔區農民節大會這次盧秀燕市長的「吃貨」本質可以說在節目裡暴露無遺了大會上盧秀燕一邊津津有味地品嘗著臺中當地的酸菜燉丸子一邊還不忘給小莉也遞了一碗
  • 美國官員入境臺灣「免隔離」,盧秀燕怒轟:蔡英文到底為誰服務
    臺灣地區新冠肺炎疫情有升溫跡象,蔡當局研擬恢復要求民眾於公共場所戴口罩。中國國民黨臺中市長盧秀燕對此表示,近期境內新增確診案例都是外籍人士,已有不少地方首長呼籲「蔡政府」,應針對外籍人士入境篩檢,但「蔡政府」仍堅決反對,甚至還稱重要人士入境「免隔離」。
  • 風格向侯友宜靠攏,「全力拼市政」的盧秀燕努力拼連任.
    她政治大學畢業後,進入華視工作,記者生涯中還曾以「假愛心真斂財系列報導」獲得金鐘獎,臺灣知名媒體人、中天主播盧秀芳則是盧秀燕的胞妹。       30多歲時,盧秀燕被派駐到臺中,任華視中部採訪主任,從此便跟臺中市結下不解之緣。離開華視後,她於1994年首次參選臺灣省議員,便在臺中市選區以第一高票當選,1998年底轉戰「立委」也當選。
  • 風格向侯友宜靠攏,「全力拼市政」的盧秀燕努力拼連任
    在就任臺中市長之初,盧秀燕支持度低迷,經常在「六都」排名中位列倒數第二,僅比臺北市長柯文哲好一些。不過近一年來,盧秀燕轉變思路,各類民調如倒吃甘蔗,日前他當著美國駐臺官員面反美豬一事,更讓她贏得超高的聲量。盧秀燕「立委」生涯戰績突出盧秀燕今年59歲,出生於臺灣基隆,祖籍山東諸城。
  • 盧秀燕捍衛食品安全,有什麼不對?
    對此,民眾及網友同聲叫好,認為她表達了臺灣人民的心聲,但民進黨當局竟一片撻伐,指責盧秀燕破壞「臺美關係」,做法不合禮儀。盧秀燕並不是第一個對AIT官員表達反對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肉品進入臺灣的地方首長。2012年的高雄市長陳菊,也曾當面向時任AIT處長的司徒文表達對萊牛進口的疑慮。       為何當時陳菊可以,如今盧秀燕就不可以?民進黨當局分明是雙標。
  • 柯文哲為空汙把脈 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臺中市連日來空品不佳,也成為選舉戰火,臺中市府廢止臺中火力電廠兩張證照,是否為改善空汙有效的辦法?臺北市長、民眾黨主席柯文哲5日到臺中市掃街前受訪時,對空汙議題表示,應該先找出空汙的原因,搜集數據才能對症下藥,還是要做科學研究,解決中部空汙問題。
  • 那些沾上臺灣選舉口水的小吃現在怎樣了?
    謀求連任的民進黨籍臺中市長林佳龍接受臺灣《聯合報》專訪,自評年底選情「贏21萬票不是不可能」。國民黨籍民代江啟臣隨即在臉書貼文「耍狂嗎?」稱林佳龍若贏21萬票,他願請萬份雞排,還問「佳龍,要對賭嗎?40分鐘後,江啟臣又貼文回嗆「佳龍對雞排的反應比空汙快多了?!」並說「這樣好了,你落選,你發慰問雞排,我親自陪你發……」但林佳龍未再回應。這一回合算是結束。
  • 在臺灣"六都"市長忙著就職時, 他幹了一件"大事"
    今天,包括韓國瑜、盧秀燕、侯友誼在內,臺灣「九合一」選舉選出的島內新任縣市長舉行了就職典禮。同時,剛剛卸任新北市長的朱立倫又給藍營人士和忠實粉絲獻上了另一份「驚喜」——宣布參選2020。 盧秀燕強調,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盧秀燕說,一定會強力執行競選時所提出的經濟政見,讓貨出去、錢進來,臺中經濟站起來。臺灣的經濟形勢非常嚴峻,「未來四年沒有人可以阻止我全力拼經濟的決心」,這是未來四年最重要的任務之一。
  • 2018臺灣「九合一」決勝篇(一):臺中市選舉決勝階段五大看點
    目前看,空汙戰硝煙是否退散、臺中花博會的加減分效應、返鄉票以及派系組織戰能否見真章等因素,將成為決勝關鍵。    一、政策議題戰仍需「添柴」    議題戰是本次臺中市選舉的重要場域。盧秀燕目前倚重的三大王牌是網絡空戰、派系組織戰和臺灣社會反民進黨和「換人做」的社會情緒集結衝高,但在政策議題戰方面仍難形成核心競爭力。
  • 君子之爭下暗流湧動,國民黨女將盧秀燕扛得起「屠龍刀」嗎?
    兩人的民調雖在誤差範圍內,但盧、江二人對於結果都沒有異議,江啟臣甚至還頗有紳士風度地拱手表示「尊盧」,甚至不排斥作為盧陣營競選總幹事的提議,彰顯團結的氣勢,國民黨方面也將以此民調結果作為提名依據,預計農曆年後進行提名。然而,如此順風順水、堪稱初選典範的提名過程之下,則是暗流湧動。
  • 盧秀燕拒絕進口美國萊豬,美方首次回應臺灣政治人物爭議
    香港中評社快評 美國在臺協會(「AIT」)臺北辦事處處長酈英傑16日前往臺中與市長盧秀燕會面,盧秀燕當面表態拒絕進口美國萊豬。AIT發言人孟雨荷昨天兩度發出聲明,強硬表態,宣稱所有美國出口產品安全無虞,又警告「臺灣政治人物散播不實資訊,並引發毫無根據的焦慮,對所有人來說都是無益的。」據稱這是美方首次回應臺灣今次開放萊豬爭議。AIT聲明不只針對盧秀燕,還針對臺灣反萊豬的所有人,包括政治人物。AIT大動作,嚇到了一些人,令卑躬屈膝者或將現形。
  • 「母豬論」和金馬獎風波後 臺灣選情再添變數
    國民黨高雄市長候選人韓國瑜在臺灣擁有超高人氣不過眼看選舉臨近,最近卻風波不斷,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的「母豬論」和金馬獎頒獎典禮上的風波又引起了輿論的漩渦。一系列的狀況看似讓民進黨起死回生,但其實並不會對國民黨有致命的影響,難以抵消當下韓國瑜現象在臺灣的影響。
  • 盧秀燕祭祖
    2019年3月2日,臺中市張廖簡宗親會第十屆第一次會員代表大會召開,會議安排新老理事長交接和祭祖儀式,臺中市市長盧秀燕女士岀席祭祖大典並講話。
  • 盧秀燕
    姓名:盧秀燕  出生日期:1961年8月31日  出生地:臺灣基隆  籍貫:公公廖繼魯曾任臺灣省議員,國民黨第十六屆增聘」中央評議委員「,廖述嘉妹妹廖乃綸是現任臺中市議員,盧秀燕姐妹3人,胞妹盧秀芳現為中天電視主播兼主持人。
  • 臺灣新聞晚播報:柯文哲有意籌組「臺灣民眾黨」?
    中國臺灣網的聽眾朋友們,大家好,今天是2018年8月20日,歡迎收聽今天的《臺灣新聞晚播報》!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導,親綠的「臺灣民意基金會」20日公布民調,臺灣民眾有4.8%強烈認同民進黨,19.7%溫和認同民進黨,民進黨認同度為歷史新低點。
  • 拼經濟,搞建設 | 盧秀燕大打「花博牌」、市政建設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28日報導,盧秀燕當天被問及是否效仿準高雄市長韓國瑜設立「兩岸小組」時回應稱,太多小組或單位恐怕會虛耗市庫,將根據當下任務做臨時編組,更精準地利用資源。臺中市長當選人盧秀燕表示,她上任後會重新檢討市政建設。她強調,她不在乎形式性的內容,只在乎民意,民眾想要的就保留,不對的就改革。
  • 臺灣「萊年」已來
    這是臺灣元智大學信息管理學系教授周韻採在採買新年年菜時許下的心願。作為手無寸鐵的主婦,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購買肉食時跳過豬絞肉、排骨等不易辨明豬肉來源的攤位。對此,盧秀燕表示「對於他國的事物,我們沒有評論」,表示尊重。
  • 「獨派」學者:盧秀燕槓美國駐臺官員,沒什麼不對
    賴文儀說,臺中自治史近70年來僅4位市長連任,另有9位市長僅做一任就下臺,因此臺中算是很難連任的一區。盧秀燕本期待捷運通車能為其加分,但開張一周後便停駛,加上面對上次被她趕下臺的「交通部長」林佳龍虎視眈眈,讓盧秀燕不得不抓住契機,狠打一耙來拉高政治聲量,這確實是高明的政治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