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特約記者 郭岸英 通訊員 周趙興)新年前夕,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做好今冬明春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各地各單位要深刻認識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逐級分類壓實防災減災責任,做好地災隱患排查、巡查和核查工作,探索建立「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機制。
《通知》指出,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各項工作落到實處。要擴大地災隱患排查範圍,嚴格落實群測群防工作責任制,廣泛排查生活、生產區隱患,將大眾排查與專業技術隊伍排查相結合,紮實做好轄區地災隱患動態排查、巡查和核查工作,對發現的地災隱患點要及時採取切實有效的應對措施,開展有針對性的預防和治理。選擇部分縣(市、區),「分類型、帶課題」開展試點研究工作,力爭用1年時間在「雙控」工作防治理論、制度規範、軟硬體模式、技術路徑等方面為全省提供一套系統的模式。同時,加強與本級氣象部門合作,組織做好群測群防與氣象風險預報預警的互聯互動,充分利用專家隊伍和先進技術加強重點區域監測預警。要嚴格執行地災危險性評估制度,建立定期抽查和通報制度,加強對地災危險性評估資質單位的監管。此外,要積極推進地災普適型和專業型監測預警項目實施,各州(市)於4月15日前全部安裝完畢並上線運行。
《通知》明確,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切實加強應急能力建設,全力提升臨災應急響應工作水平和技術支撐;要廣泛開展地災防治知識宣傳培訓,提高基層幹部和廣大群眾識災、防災和避災能力。同時,要完善應急預案,形成科學合理的地災應急預案體系;繼續完善地災應急平臺建設,實現地災應急防治遠程會商和應急指揮。此外,要突出主動避災,在出現持續雨雪冰凍等災害性天氣時,加強對受地災隱患嚴重威脅區域的管控,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提前疏散、撤離人員。地災發生後,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做好與應急管理部門的無縫對接,按職能積極主動履職,組織專業技術隊伍做好應急調查、險情排查,加強監測預警。
《通知》要求,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認真梳理本行政區內年度地災隱患點汛前、汛後管理臺帳,制定新增隱患點單點地災應急預案,落實好核銷隱患點的相關手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