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2020年地災防治:災害同比增長2倍,但有效避免4000餘人因災傷亡...

2020-12-22 瀟湘晨報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

11月17日,2020年全國地質災害防治與應急工作培訓班在成都開班。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汛期,全省累計避險轉移受威脅群眾94萬餘人次、成功避險152起、有效避免4000餘人因災傷亡,18個市(州)實現「零死亡」。

我省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3.6萬餘處,不同程度威脅147萬人生命、850億元財產安全,是地質災害隱患點數量、威脅人口、威脅財產比重均超過全國10%的唯一省份。今年汛期,受罕見極端天氣影響,我省地質災害呈多發群發態勢,同比去年增加2倍以上。在嚴峻的防災形勢下,我省不斷強化防災措施,努力將因災傷亡降低至最低限度。

健全機制方面,在全國首創將志願服務引入地災防治體系,逐點落實「空心村」老弱群眾「一對一」避險幫扶措施;隱患排查方面,汛前在176個地災易發縣(市、區)開展防災「七查」專項行動;監測預警方面,對省級地質災害專業監測預警平臺進行升級,提升了監測預警能力;防範避讓方面,嚴格執行「三個緊急撤離」剛性要求,牢牢掌握了防災主動權。

據統計,2020年全省已累計投入中省財政資金13.94億元開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已構建起「黨委主導、政府主體、部門聯動、社會參與、專業隊伍支撐」的「五位一體」地質災害防治體系。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凌月明、副省長曹立軍出席培訓班開班儀式並講話。

【來源:四川在線】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青神縣念好五字經 念出地災防治新成效
    四川新聞網消息(楊群星)2020年,青神縣降雨集中,尤其是進入主汛期以後,出現了持續一個月的強降雨天氣,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青神縣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念好五字經,切實做到責任明確、預警及時、響應到位、快速反饋、有效防治,築牢地災防治安全網,確保全縣69處487戶1661人生命財產安全,實現了連續十二年地質災害「零傷亡」目標。一、念好「責」字經,築牢防治安全網。全方位推進,形成地災防治強大合力。
  • 2020年地災防治資質單位監督檢查結果公布
    日前,自然資源部辦公廳印發《關於2020年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監督檢查情況的通報》公布檢查結果。檢查結果顯示:全國隨機抽取檢查的498家地質災害防治資質單位中451家未發現問題,47家存在問題需要整改。目前,全國共有甲、乙、丙級地災防治資質單位4000餘家。
  • 入汛以來四川共發生地災301起 從這8起成功避險案例中找找方法
    四川新聞網成都7月20日訊(記者 張宇)7月20日,記者從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入汛以來,四川先後經歷2輪區域性強降雨過程,全省有15個市(州)、63個縣(市、區)、180個鄉(鎮)累計發生地災301起,避險轉移群眾4.5萬餘人,實現地質災害成功避險30起,避免566人因災傷亡,最大限度減少了災害損失,有效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
  • 貴州今年新增1.4萬餘公益崗位用於強化地災防治工作
    新華社貴陽12月20日電(記者齊健、李凡)記者從貴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今年以來,貴州在原安排11082名地質災害隱患監測員的基礎上,新開發設置14328個地質災害巡察公益崗位,負責地災隱患點動態變化現場核實,以進一步強化地災綜合防治工作。
  • 雨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飛勇檢查災後恢復建設地質災害防治項目
    1月6日,雨城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趙飛勇實地檢查災後恢復建設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區自規局、八步鎮相關負責人員陪同檢查。趙飛勇現場聽取了區自規局關於災後恢復建設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實施情況的匯報,詳細了解了項目的基本情況、建設進度、工期倒排及存在問題,先後對八步鎮八步村6組張家溝泥石流、八步鎮金花村王家溝泥石流2處治理工程進行實地檢查。重點檢查工程安全措施落實,項目部設置,項目現場管理、人員配置,工程進展情況,對地質災害重建項目推進情況表示認可。
  • 貴陽市提高地質災害防治能力
    近五年來,該市共接報處置500餘起疑似地質災害災(險)情,地質災害防治形勢十分嚴峻。面向「十四五」,根據十三五地質災害防治經驗,貴陽市應從「查、防、治、避、救、宣」幾個方面,進一步提升地質災害防治能力。一、創新思路「查」,竭力查找隱患。「地質災害隱患在哪裡?」
  • 實錄|水利部召開水旱災害防禦及災後重建新聞發布會
    水利部於2020年9月24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水旱災害防禦及災後重建情況。水利部副部長葉建春、水旱災害防禦司司長田以堂、規劃計劃司副司長張祥偉、水文水資源監測預報中心副主任劉志雨回答記者提問。人民日報、新華社、光明日報、中國日報、中國青年報等媒體參加了新聞發布會。
  • 有那麼一群人|鄭日勝:地災防治「急先鋒」 哪裡有難衝哪裡
    即日起,湖南省自然資源廳聯合湖南紅網開設專題「有那麼一群人——湖南地質災害防治群像」,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地災防治一線的故事,看看這群最美的自然資源人……人物名片:鄭日勝,湖南省地勘局405隊副總工程師鄭日勝現場講解埋釘法紅網時刻記者 楊朝文 張家界報導
  • 雲南切實抓好冬春地災防治
    本報訊 (特約記者 郭岸英 通訊員 周趙興)新年前夕,雲南省自然資源廳印發《關於做好今冬明春地質災害防範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強調各地各單位要深刻認識全省地質災害防治形勢,逐級分類壓實防災減災責任,做好地災隱患排查、巡查和核查工作,探索建立「隱患點+風險區」雙控管理機制。
  • 四川探索地災工程治理新模式
    本報訊 (首席記者 趙 蕾 通訊員 劉 洋)近日,四川省自然資源廳經審議將樂山市金口河區和平溝泥石流治理項目納入省級特大型地質災害工程治理補助範圍,改變了過去僅靠中央、省級財政專項資金開展地災防治工程建設的傳統做法,根據工程治理保護對象劃分工程投資比例,探索建立「誰受益、誰投資」地災工程治理模式
  • 四川探索地災治理工程「誰受益、誰投資」 企業不願出錢,怎麼辦?
    四川在線記者 寇敏芳日前,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我省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探索「誰受益、誰投資」新模式,樂山市金口河區和平溝泥石流工程已開展試點。「管行業必須管地災」是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要求。資金之困一個項目計劃投入2000萬,約佔GDP10%,地方財政無力承擔樂山金口河區和平溝在金口河區城區周邊,溝道兩側的威脅對象包括:49戶居民,共193人、財產1900萬元,水管、電線、天然氣等管網設施,以及國電枕頭壩公司、金洋公司城關變電站、派普供排水有限公司、金口河區中陽天然氣有限公司、峨漢高速2-4項目部等5家企業的職工335人,企業財產1.31億元,
  • 應急管理部發布2020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因災死亡失蹤人數下降...
    全年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1.38億人次受災,591人因災死亡失蹤,589.1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10萬間房屋倒塌,30.3萬間嚴重損壞,145.7萬間一般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19957.7千公頃,其中絕收2706.1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701.5億元。
  • 《中國災害通史》主編袁祖亮:抗擊疫災莫忘古為今用
    2020年2月18日,正密切關注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國秦漢史研究專家、《中國災害通史》主編袁祖亮向記者表達了他的心聲。袁祖亮說,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他希望更多的人重視、研究和借鑑災害史。尤其是在全國上下萬眾一心抗擊疫情的今天,更要研究學習歷史上戰勝疫情的好做法、好經驗,並使其發揮更大作用。
  • 地災治理「誰受益、誰投資」
    □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寇敏芳  日前,記者從省自然資源廳獲悉,我省地質災害工程治理探索「誰受益、誰投資」新模式,樂山市金口河區和平溝泥石流工程已開展試點。  「管行業必須管地災」是地質災害防治的基本要求。
  •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
    九寨溝地震災後重建三周年:「傷痕」已抹平 地災防控插上「科技翅膀」 2020-11-08 10:25:29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王禕 責任編輯:王禕   中新網四川阿壩
  • 民政部:華北地區因災死亡失蹤人口佔全國總數近3成
    民政部:華北地區因災死亡失蹤人口佔全國總數近3成 原標題: 從時間上看,洪澇、風雹和地質災害突發連發,時段相對集中,發展極為迅猛,6月以來的全國災害損失佔今年以來災害總損失的6至9成;從區域上看,受災最嚴重地區主要集中在華中、華東和華北,華中地區緊急轉移安置人口和農作物絕收面積佔全國總數的4成以上,華東地區倒塌房屋數量和直接經濟損失佔全國總數的3成以上,華北地區死亡失蹤人口佔全國總數近3成。  (二)因災死亡失蹤人數同比偏多。
  •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黑龍江省地質災害應急預案的通知
    4.1.1 特大型地質災害險情和災情(Ⅰ級) 受地質災害威脅需搬遷轉移人數在1000人(含)以上或潛在可能造成的經濟損失1億元(含)以上的地質災害險情;因災死亡30人(含)以上或因災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000萬元(含)以上的地質災害災情。
  • 2019年全國地質災害災情及2020年地質災害趨勢預測
    2019年全國共成功預報地質災害948起,涉及可能傷亡人員24478人,避免直接經濟損失8.3億元。2019年防災減災成效顯著,全年發生造成10人以上死亡失蹤的地質災害2起。全國共發生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98起,佔地質災害總數的1.6%,造成人員傷亡299人,平均每起約3人;成功預報地質災害數佔可能造成人員傷亡的地質災害總數的90.6%,涉及可能傷亡人數約是全年地質災害造成實際傷亡人數的81.9倍。二、2020年趨勢預測我國山區較多,地形複雜,構造發育,地質災害隱患分布廣泛。
  • 華龍網12月12日:「黨建+項目」新模式下 地質災害防治勘查野外工作...
    近日,重慶地勘局208地質隊地質災害防治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承擔的三峽庫區地災防治重點項目——巫峽青石順向岸坡地質災害防治勘查,提前完成了野外工作。據悉,巫峽青石順向岸坡地災防治勘查項目位於長江黃金水道巫峽右岸,岸坡高陡,巖體破碎,且下面長江波濤洶湧,勘查難度大,風險高。
  • 這份山洪災害防禦知識手冊請收好
    山丘區因山高坡陡,溪河密集,降雨迅速轉化為徑流,且匯流快、流速大,降雨後幾小時即成災受損,防不勝防。(4)破壞性強,危害嚴重。山洪災害發生時往往伴生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質災害,並造成河流改道、公路中斷、耕地衝淹、房屋倒塌、人畜傷亡等,因此危害性、破壞性很大。5、山洪災害發生的主要因素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