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丁劇團—國際頂級劇團Odin Teatret四部經典劇目來滬展演

2021-02-26 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

上海戲劇學院

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

大師的實踐與理論引進項目·2014

歐丁劇團四臺經典劇目展演


導演(歐丁劇團創始人)

尤金尼奧·巴爾巴 Eugenio Barba

劇目一:


《追憶》Memoria

Photo by: Riccardo Musacchio, Tommy Bay

劇目簡介:

這是一部由音樂和不同的歌曲組成的室內演出。這是一個圓滿結局的故事,關於兩個孩子——莫舍和斯黛拉。《追憶》描述的是記憶的重負還有念念不忘的決志;講述了被放逐之後回家路途的艱辛;還有一位在樹下歌唱的陌生人。

此演出為了紀念在奧斯威辛集中營倖存下來,之後卻自殺的作家普裡莫·萊維(Primo Levi)和簡·埃默裡(Jean Améry)。而關於摩西和斯特拉的真實故事則來源於亞法·葉裡阿奇的書作《哈西德派大屠殺的故事》。

演出日期:2014年11月10日、11日

演出地點:上海戲劇學院教學紅樓312室

演出時間:19:15

Date: Nov.10- Nov.11, 2014

Venue: Room 312, Red Building,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Time: 19:15

劇目二:


《慢性人生》The Chronic Life

Photo by: Rina Skeel, Jan Rüsz

劇目簡介:

獻給俄國作家及人權運動者——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婭(Anna Politkovskaya),娜塔麗婭·埃斯泰米羅瓦(Natalia Estemirova)。兩人由於反對車臣衝突,分別與2006年與2009年遭不明身份歹徒暗殺。

角色:一個黑聖母;一個巴斯克軍官的遺孀;一個車臣難民;一個羅馬尼亞家庭主婦;一個丹麥的律師;一個來自法羅群島的搖滾樂手;一個哥倫比亞男孩,一直尋找在歐洲失蹤的父親;一個義大利街頭的小提琴手;兩個僱傭兵。

《慢性人生》講述的是發生在2031年第三次內戰後不同的歐洲國家的故事。不同組織和個人聚在一起,彼此挑戰分崩離析的夢想、失望還有希望。 一個來自拉丁美洲的男孩,為了尋找他莫名其妙消失的父親不斷奔走,人們卻在挨家挨戶陪他尋找的過程中不斷對他說:「停止尋找你的父親吧!」。

知識或是天真都沒能拯救男孩,相反,新發現的未知引導了他來到那扇門前。這一切取代了我們所有人的困惑:我們不再相信不可信的一切,我們只會認定——一個受害者的生命價值,要遠遠超過上帝的意義。


演出日期:2014年11月12日、13日、14日、15日

演出地點:上海戲劇學院新空間劇場

演出時間:19:15

Date: Nov.12- Nov.15, 2014

Venue: New Space Theatre,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Time: 19:15

劇目三:


《鹽》Salt

Photo by: Tony D'urso, Jan Rüsz

劇目簡介:

女版奧德賽的故事。一個女人,為了尋找失蹤的愛人,不斷穿梭於地中海一個又一個的小島間。一個幽靈在舞蹈中與她作伴,舞蹈使她更加清楚的意識到愛人不可改變的離去。

故事來源於安東尼奧·塔布奇(Antonio Tabucchi)的書信體小說《天色漸晚》(It is getting later and later)中的短篇故事《給風的信箋》(Letter to the Wind)。


演出日期:2014年11月18日、19日

演出地點:上海戲劇學院新空間劇場

演出時間 :19:15

Date: Nov.18- Nov.19, 2014

Venue: New Space Theatre,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Time: 19:15

劇目四:


《微乎其微》Itsi Bitsi

Photo by: Tony D'urso, Poul Østergaard

劇目簡介:

易本·娜格爾·拉斯姆森(Iben Nagel Rasmussen)講述了她在進入歐丁劇院之前的經歷。在那個時期,她搭車週遊世界,沉浸在音樂與詩歌、政治激進主義和毒品之中。這是她的故事,也是關於Eikskaløe以及那一代人的往事。(Eikskaløe是第一位用丹麥語歌唱「垮掉派」詩人,並於1968年在印度自殺)

女演員以往的一些演出片段交織於這部作品,並不是作為「引用」或者「例子」呈現,而是用以揭示深藏在這幾部劇當中的角色隱喻,包括《布萊希特的灰燼》(The Ashes of Brecht)中的凱特琳;《來吧!歲月屬於我們》(Come! And the Day will be Ours)中流浪的薩滿;《塔拉博特》(Talabot)中變戲法的人。


演出日期:2014年11月20日、21日

演出地點:上海戲劇學院新空間劇場

演出時間:19:15

Date: Nov.20- Nov.21, 2014

Venue: New Space Theatre, Shanghai Theatre Academy

Time: 19:15

-

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簡介:

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是一個以"演員培養"為中心的工作室。同時,又是一個國際化的表演教學平臺,通過項目實施,進而同國際頂尖的藝術家、教育家們共同研究和實踐,構建起具有國際視野又具中國文化特色的演員訓練系統。工作室定期舉行示範演出、表演訓練工作坊和舉辦國際性學術研究會,以交流表演藝術和演員訓練的最新資訊。吸納和培養一批具有國際視野的有藝術理想、有實踐研究能力的表、導演教研隊伍也是本工作室的任務。

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負責人:


何雁

● 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黨支部書記、副系主任(負責本科教學和研究生教育)

● 副教授、表演主講教師、戲劇導演、研究生導師

● 中國音樂劇研究會教學專業委員會委員

● 上海戲劇家協會理事

● 德國恩斯特·布希高等表演學院特約教授

●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學院校外學術評審員

● 教育部「戲劇與影視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特聘專家

● 香港鳳凰衛視「世界因你美麗——影響世界華人盛典2013-2014」特邀頒獎嘉賓


-

策劃:

何雁

尤金尼奧·巴爾巴 Eugenio Barba

主辦:

上海戲劇學院

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

協辦:

上海戲劇學院發展規劃辦公室

上海戲劇學院教務處

上海戲劇學院演藝中心

上海戲劇學院學生工作處

鳴謝:

上海戲劇學院院長院長辦公室

上海戲劇學院外事辦公室

上海戲劇學院人事處

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

烏鎮戲劇節組委會

上海戲劇學院後勤處

上海戲劇學院教工之家

上海市地方高校內涵建設資助項目


請查看歷史記錄:

「上戲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

獲得本工作室介紹

請點擊左下角閱讀原文查看相關專題介紹

「北歐戲劇實驗室—歐丁劇團」

相關焦點

  • 國際頂級劇團Odin Teatret四部經典劇目來滬展演 信息一覽
    歐丁劇團創始人、戲劇人類學國際學院創始人—尤金尼奧·巴爾巴實驗室的活動包括:上演歐丁劇團原創劇目並在丹麥國內外巡演;在赫斯特堡等地進行「以物易物」;組織戲劇團體;與其他戲劇團體合作;在丹麥國內外開展教學活動
  • 歐丁劇團Odin Teatret 經典劇目展演——《鹽》Salt
    上海戲劇學院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
  • 【魔都福利】丹麥歐丁劇團四部經典劇目展演之《慢性人生》贈票活動
    來自丹麥的歐丁劇團幾日前參加了烏鎮戲劇節,這不,現在他們來到了上海,作為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大師的實踐與理論引進項目進行四部經典曲目展演,一起來看看這個優秀的劇團情況吧
  • 工作坊推薦 | 探索表演行動中的能量:歐丁劇團(Odin Teatret)女演員 卡洛琳娜Carolina Pizarro工作坊
    (歐丁劇場一角,在丹麥霍斯特布羅)世界頂尖前衛劇場歐丁劇團(Odin Teatret)由尤金尼奧·巴爾巴(Eugenio Barba)於1964年創辦,尤金尼奧·巴爾巴是很多戲劇導演的偶像。在過去半個多世紀以來,巴爾巴共導演了77部作品。巴爾巴曾任第二屆烏鎮戲劇節榮譽主席。
  • 案例 歐丁劇團以及戲劇製作
    2014年,上海戲劇學院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大師的實踐與理論引進項目」邀請戲劇人類學大師尤金尼奧·巴爾巴,與其創立的「北歐戲劇實驗室—歐丁劇團」 (Odin Teatret/Nordisk Teaterlaboratorium)來學院演出了《鹽》等四部作品,期間還舉辦了數個大師工作坊,引起了戲劇界的關注,並引發戲劇愛好者的廣泛討論。
  • 首屆福建省民間職業劇團優秀劇目展演21日在晉江打響!
    自今年7月啟動以來,此次展演得到了省內眾多民間職業劇團的熱切關注和積極響應,經廣泛徵集、專家評委嚴格遴選,共有19部作品(含14個大戲和5個小戲)入選現場展演,並以8天15臺專場的方式集結盛放;同時有33部作品參與網絡票選,角逐「2019觀眾最喜愛的福建民間職業劇團」榮譽稱號。活動期間,還將召開2019福建省民間戲劇發展座談會。
  • 劇談┃從世界走來,回到人類中去——巴爾巴與歐丁劇團的創作
    《慢性人生》11月10日至11月21日,上戲國際表演實驗教學工作室引進的歐丁劇團四臺經典劇目——由歐丁劇團創始人尤金尼奧·巴爾巴導演的《追憶》(Memoria)、《慢性人生》(The Chronic Life)、《鹽》(Salt)和《微乎其微》(Itsi Bitis)在國內首演。
  • 看過《樹》,我們一起走進丹麥歐丁劇團
    今年烏鎮戲劇節的大熱劇目之一《樹》來自丹麥歐丁劇團,劇目發布以來,《樹》連同此前曾在國內演出過的另外兩部作品《鯨魚骨骸內》《鹽》成為了熱門話題。首周末,《樹》作為開幕劇目之一在枕水雕花廳上演,封閉手機、寄存隨身包、巴爾巴導座……一切都是熟悉的歐丁。
  • 于魁智李勝素等領銜「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中新網北京9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國家京劇院聯合全國共19家戲曲院團、院校,將於9月30日至10月31日舉辦為期32天的「致祖國——名家經典劇目展演」活動。此次展演採用「線上+線下」演出模式,依託現代科技和多媒體傳媒手段,推動戲曲藝術演出傳播方式升級。
  • 從田間地頭到首都大劇院 河南草根劇團進京展演
    7月4日上午,「唱響新時代——河南民營院團公益展演活動」新聞發布會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舉行,標誌著此次展演活動正式啟動。7月4日至14日,來自河南、上海兩地的10個民營劇團將一一亮相北京梅蘭芳大劇院,為觀眾獻上經典劇目。
  • 6臺金獎劇目將來長展演
    本報長沙訊 由湖南省文化廳主辦的首屆「湖南省縣級劇團優秀劇目展演」活動將於本月18日在長沙舉行,屆時將有6臺獲得參展劇目評比金獎的劇目在長沙輪流上演,除18日湖南大劇院的開幕式頒獎晚會暨展演首映外,本次金獎劇目展演的其餘場次均對外免費開放,愛好戲劇的市民可持身份證前往展演劇院索票觀賞。
  • 譚派經典劇目展演將啟
    中新網北京1月3日電 (記者 高凱)記者3日從北京京劇院獲悉,北京京劇院將於4日開始在長安大戲院舉辦譚派經典劇目展演。此番演出將匯集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門第六代傳人譚孝曾,北京京劇院國家一級演員、譚門第七代傳人譚正巖,優秀青年演員、譚孝曾先生弟子馬博通及白智鑫等眾多名家。
  • 河南明星擂主大愛劇團公益展演將於9月1日至5日舉行
    2017年9月1日至5日,河南明星擂主大愛劇團將在鄭州鐵路局老幹部活動中心劇院舉行為期五天、共十場經典大戲的純公益展演,每天下午、晚上各一場。本次展演是在劇團成立兩周年之際,為感恩回饋各界朋友一直以來對劇團的關心、關注、支持和幫助而專門舉辦的。即將上演的劇目均由觀眾通過網絡投票從劇團常演30餘場大戲中精挑細選而出,每場大戲均由劇團籤約的明星擂主領銜主演,本次展演也將為廣大觀眾送上一波戲曲的饕餮盛宴。
  • 致祖國丨京劇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黑龍江省京劇院《王寶釧》驚豔全場
    致祖國丨京劇名家經典劇目展演 黑龍江省京劇院《王寶釧》驚豔全場 2020-10-12 07: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韻春潮」秦腔經典劇目展演將在牛年新春亮相西安
    央廣網西安12月16日消息 由西演LIVE、西安易俗社、三意社共同推出的「國韻春潮」秦腔經典劇目展演活動將於2021年2月14日至2月27日(大年初三至大年十六)舉行。《三滴血》劇照據介紹,本次展演將在西演LIVE·易俗大劇院舉行,包含《三滴血》《貂蟬》《慈母淚》《白蛇傳》《黑叮本》《金沙灘》《狸貓換太子》《生死牌》《火焰駒》《牆頭記》等22部經典秦腔劇目。
  • 新春佳節•經典京劇劇目展演
    長安大戲院 新春佳節•經典京劇劇目展演劇目:京劇《紅娘》時間:2月12日14:00(正月初一)
  • 【上昆北京行】《邯鄲記》參加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
    文化部定於2018年3月,在京舉辦「2018年全國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和「全國優秀民族歌劇展演」,共有29臺優秀舞臺藝術作品參演
  • 成都繁星戲劇村正式亮相 開啟「2020成都東郊戲劇展演季」 20部70...
    於此同時,盛大開啟為期兩個月的「2020成都東郊戲劇展演季」,20部70場精品戲劇將持續上演。成都繁星戲劇村更聚行業之力,攜手成都高校、戲劇大咖、知名藝術家,共同打造成都高校戲劇聯盟,成立繁星青年劇團,點亮青年夢想。「繁星戲劇村,將為成都市民提供一道豐富的有格調有品位的藝術大餐。」四川省文聯主席鄭曉幸在現場寄語。
  • 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開幕!22部優秀劇目即日登場
    突破話劇舞臺對軍事題材的限制突破同名電影的經典記憶隨著開幕大戲《上甘嶺》的上演大戲東望·2020全國話劇展演季本屆展演季以「與時代共振」為主題,來自全國8個省市的22部優秀劇目,將於2020年12月12日至2021年1月底在首都劇場、國家話劇院、保利劇院、中國兒童劇場及上海、天津、石家莊、南京、深圳等地集中展演,為觀眾打造一場內容多元、陣容強大、佳作薈萃的話劇盛宴。
  • 劇團發展應堅持原創、復排、移植劇目三者並重
    但另一方面忽視了保留劇目的復排演出和優秀劇目的移植搬演,致使不少地區文化主管部門滿足於每年有幾部重點新劇目申報評獎,而忽視研究部署劇團的日常演出劇目,使劇團日常的演出劇目流於自發狀態,且日趨減少。  很多劇團、很多劇種有自己的保留劇目。但隨著時間推移,當年演出保留劇目的不少演員已逐步離開舞臺,很多團的保留劇目已難於演出了。即使中老年演員能演,也需要傳給青年演員,讓他們接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