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NBA打球比考上清華北大更難?其實都一樣難
科比以前經常抱怨奧尼爾訓練不積極,但仍然無法掩蓋奧尼爾是個極具球場統治力的球員的事實,訓練「偷懶」的奧尼爾帶領湖人拿了三連冠。
大多數人還不知道的是,奧尼爾還是一個碩士,上了大學進了NBA後也沒荒廢學業,考上了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不然他怎麼會那麼有錢?
林書豪在選哈佛和NBA之間沒有猶豫,因為他為了打籃球,首選並不是哈佛,是斯坦福,伯克利,只不過是因為他是黃種人,被其他籃球名校拒絕後才進了哈佛(靠成績也能考上)。
像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鄧肯被人提及最多,心理學碩士學位,大學讀完後才進的NBA,22歲去選秀,依舊是毫無爭議的狀元。
還有卡特,紅曼巴班納,納什,奧卡福,穆大叔等等,就連你們認為頭腦發達四肢簡單的威少,其實學歷也不簡單。
進NBA的門檻挺高的,現在基本上美國本土球員要想打NBA,都必須先有NCAA籃球經歷,NCAA籃球是大學聯賽,因此你得先上高中,再考上大學才行。
像加內特,科比,詹姆斯,霍華德這種18歲高中畢業沒讀過大學就直接進NBA的已經沒有了,以前NBA不看重學歷,那些江湖大佬,社會人不少,現在學歷是其中一個門檻,所以NBA也就變得文明起來了,整體智商比以前高一點,而由於NCAA大學球隊實在太多,競爭也相當激烈,因此要進入NBA,還得首先找到好的大學,好的籃球大學才有好的訓練環境和籃球氛圍。
NBA這種選秀方式是很科學的,即便你打不上球,也能在大學混個學歷,不至於上了社會找不到工作。
在國內,就不一樣了,以前上體校才是唯一出路,不過現在好一點,選秀球員算是有一片天了,Cuba打球的大學生也能有機會進CBA了,但兩邊的球員數量差異仍然還是很大的。
考清華,北大的道路不僅僅只有學業這一塊,籃球打的好也能進,但前提依然還是文化課不能差,不然籃球打的再好,清華也不能要。
CBA有個超級胖的內線萬聖偉,別看他外表憨憨,跑起來很慢,但人家是正兒八經的學霸,北大校隊主力內線,打CBA是他的夢想,如果當初沒被朱芳雨選上(只有廣東隊要他),他以後也不會混得太差,靠北大的學歷就能相當吃香了。
話說到這,其實沒別的意思,考清華和進NBA,其實並不衝突,都需要文憑,體育成績好更是一個加分項。
拿到高學歷了也是能打上職業聯賽,假如你足夠勤奮,身體天賦足夠優秀的話,在國內去不了NBA不要緊,能去CBA也是一種巨大的成就。
但對普通人來說,都難,既然是都難,就實在沒必要去分出個誰更難了,因為每個人的成長環境不一樣,天賦也不一樣,家庭環境更不一樣,對於林書豪這種人來說,貌似都不是太難吧?
你真以為你憑藉學業上的刻苦努力就能上清華啦?學習不光是刻苦就能行的,天賦更加重要(見仁見智)。
進NBA也不見的就是比上清華牛逼,你們會覺得NBA更牛逼,其實是NBA商業價值所決定,這裡有最會營銷的總裁,靠著話題量能造出大量巨星,每個巨星都是千萬富翁,是很多籃球少年夢寐以求的地方,但試想要是NBA工資跟CBA一樣,還會有人覺得他厲害嗎?40幾年前的NBA可是一度面臨倒閉的。
國內也就只有姚明一個在NBA混得開,而姚明那個智商,幹啥啥不能成呢?讓他去考清華,還真別不信他考不上,天賦太重要了。
每年高考生幾百萬學生,考中清華的概率相當低,一個省份少說幾十萬考生,最終能進清華的也就那麼一百來個,千軍萬馬過獨木橋。
高考人數是巨大的,還不包括復讀的,而每年能進體校學籃球的又有多少呢?並不多,因為這是一條沒多少人願意走的路。
上體校本身就存在一個天生的門檻了,進門選材就能篩除一大幫人,說白了,上體校靠的是自身的天賦(身高),父母的支持,以及經濟實力。
國內體校不上的話,也可以留學去美國,讀上大學進入校隊打NCAA,這樣就能有機會參加NBA選秀了,至於選不選得中,那就是你的本事和球探們的眼光了。
二者難度沒有誰大誰小,因為面對的選材範圍實在太大,對於身高只有165的小夥子來說,進NBA壓根沒可能,但進清華是有可能的,對於身高2米,2米以上的人來說,本身這個身體天賦就能給他帶來一些更多的未來選擇方向,想考清華有可能,籃球打的好的話還是加分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