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雙胞胎」高考狀元:一個清華、一個北大!這難道是天意麼

2020-12-27 單身的Y老師

文 |單身的Y老師(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最近,刷到了一條消息,一對雙胞胎分別考上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看到這條消息我只能說:「果然是別人家的孩子」。

近幾年網絡逐漸發達,雙胞胎學霸同時考上名校的事情也已經是屢見不鮮,就只算去年2019年,去年的高考就有四對雙胞胎被清華北大錄取。

他們分別是來自四川的雙胞胎兄弟張家豪、張家傑;北京的盧逸名、盧逸傑;福建的廖子健、廖子康;天津的戴蓓、戴蕾。

且不說去年的高考,今年的高考錄取還在錄取工作雖然還在繼續,卻在網上有看到好消息傳來,來自人大附中的一對雙胞胎兄弟,雙雙被清華大學錄取。

眾所周知,清華北大都是出了名的難考,家裡能夠出一個考上清華或者北大,那真的是祖墳冒青煙了。

2017年北京高考文科狀元熊軒昂接受媒體採訪的時候說了這樣一句話:"農村地區的孩子,越來越難考上好學校「

在我看來,這句話說得比較現實,畢竟教育資源的差異真的不止一點兩點,以及在不同家庭下家庭教育也又很大的差異,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從一開始就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更何況是雙胞胎。

不過也只能說大多數的,也並不是全部,在這中間也有很多勵志寒門學子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實現了人生逆襲,考入了國內最好的名校。

湖南雙胞胎學霸

就像今年在湖南慈利縣的一個小村裡面就有對雙胞胎兄弟,在今年的高考中兩兄弟就取得了687分和685分的高分,而且兩兄弟之間只相差兩分的差距。

兩兄弟都被國內頂尖的高校錄取,哥哥趙稞被清華大學土木工程專業錄取,而弟弟趙耘則被北京大學工科試驗班錄取。

這誰也想不到,這對農村兄弟能夠飛上枝頭變鳳凰,兩兄弟的家庭情況。其實並不富裕,父母在家務農,父親只有初中文化。

所以,對於孩子的學習幫不上什麼大忙,兩兄弟上小學的時候父親還可以指點指點,上了初中之後,很多知識父親也遺忘了,剩下的只能靠兄弟二人自己學。

「自律」和「自知」

其實對於兄弟二人兩個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最為貼切「自律」和「自知」。

為什麼說這兩個詞最為貼切你那是因為,兩兄弟知道自己在什麼時間應該做些什麼,將時間高效地利用起來,查漏補缺,鞏固基礎知識。

兩兄弟抵制了很多的誘惑,就比如遊戲,現在的年輕人每一個人基本上都會玩遊戲,而兄弟兩卻抵制住了遊戲的誘惑。

同齡人在打遊戲的時候兩兄弟在看書學習,將更多的心思投入到了學習中,能有做到這一點就已經超過了大多數的同齡人,這就叫「自律」。

而「自知」是因為兄弟倆很清楚地知道只有努力學習才能改善現狀,也就應驗了一句話「知識改變命運」只有比別人更拼才可以彌補和別人之間的差距

只有拼命努力才有機會追上別人的步伐或者超越別人,更加讓我佩服的就是兩兄弟知道被名校錄取之後,更加努力去學習了,大概是心裡知道名校中都是高手的較量,只有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實現自己的夢想。

寫到最後

「寒門難出貴子」這句話說到確實沒錯,教育的差距和家庭環境的差異很多農村的學子都很難做到高強度的自律和自知,有眾多的網友表示:要是自己,做夢都能笑醒。

在即將到來的九月開學季,兄弟倆便要踏上北上的列車進入自己心儀的學府,在這裡,Y老師也祝兩兄弟能在新的起點上越飛越高。

本文由「單身的Y老師」原創發布,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相關焦點

  • 輕鬆一刻:為了搶學霸,清華北大竟如此卑微|高考|狀元|災難|黎巴嫩|...
    這不最近高考成績下來了麼,最歡喜的,當屬高考狀元們,最勞苦的,當屬北大清華的招生老師了。毫不扒瞎地說,在這段時間裡,只要你能看到一個清華的招生老師,那麼在他的半徑一公裡之內,絕對還有一群北大的老師。還記得湖南留守女孩鍾芳榮嗎?今年高考考了全省第四名那位。人家還不是狀元呢,那風光也不是一般場面,她所在高中校長連夜率領50多名老師,自帶鞭炮上門賀喜!
  • 北大高考狀元:抑鬱症患者,花5年時間,明白一個道理
    這是一篇北大狀元抗抑鬱症的自述文,看完覺得鼻子酸酸的,沒想到,站在高考塔尖的狀元,也過的如此艱難。她叫遊安,高考某省文科狀元,考入北大光華管理學院後,在大三得了抑鬱症,不得不休學一年。遊安不想起,媽媽就哭著罵到:你這個德行怎麼考高中,你不覺得自己廢了麼?隨後,媽媽一整天都沒有搭理女兒。到了高中,媽媽更嚴厲了,每個假期都盯著她寫作業。遊安的髮小約她出去玩,媽媽說:見她能讓你考上好大學麼?
  • 瞧這對雙胞胎,一個清華一個北大,還有三胞胎姐妹全考上川大
    這段時間高考話題應該是最火的,各地都有勵志成功者。有三位考生更是先後在網上被刷屏了——腦癱的、全盲的、斷臂的,都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取得優異成績,高出一本線不止一點,最終考上了較好的大學。能不能別這麼優秀,網友正羨慕得不要不要的,而更有來自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的雙胞胎兄弟趙稞、趙棣分別以687、685的高分被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錄取,直接驚掉我們不少人的下巴。
  • 她是河北高考狀元,港大提供64萬獎學金,她還是毅然決然選擇北大
    何思雨在參加高考時曾發生過一件小插曲,在參加數學科目考試時,一心想著拿滿分的何思雨在做題的過程中遇到幾道比較棘手的難題,結果為了做這幾道題花了她很長時間,後來她突然覺醒過來,自己的時間就快不夠,她趕緊跳過,先做簡單的題,再回頭解決那幾道難題,最終在考試結束之間,她才把那幾道難題解決,可謂算是有驚無險。
  • 女孩藝考清華被拒,決定高考再戰清華,卻中途被北大「截胡」
    文/小佳兒說 清華北大應該是很多學子的嚮往的目標了,每年都有無數考生為了能夠考上清北而努力拼搏。考生們也都希望能夠通過高考,改變自己的人生,實現自己的價值。
  • 他是甘肅高考狀元,數學一分沒丟,清華、北大直接到家裡搶他
    高考是改變同學們命運的一場考試,高考考的是大學,所以不如說是大學改變人的命運。大學所在的城市、教育資源以及學習氛圍是最影響學生的,所以很多同學都在非常努力地想考好的大學,而清華、北大成為了很多人夢想的院校。
  • 衡水中學狀元袁嘉瑋:高考706分被清華搶走,自述學習沒有秘訣
    文 | 小婷老師育兒觀(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提到學習的話題,家長總是希望自家孩子也能成為學霸,有朝一日進入優秀的學府選擇一個好的專業。今天我們說的這位衡水中學的狀元袁嘉瑋就是這樣一位學霸!
  • 他是河北高考狀元,清華為了邀請他登門拜訪,當夜就接回了北京!
    在大多數人看來,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就是清華與北大,不過這兩所學校每年僅在全國招收四五千人,因此對於學霸而言想考上清華北大競爭還是非常激烈的。不過今天筆者要介紹的這個人,他在高考分數出來之後的一小時內不僅接到了北大、清華的招生電話,而且清華大學招生辦的人更是連夜前往他家裡,並當夜就將其接回北京。那麼,此人到底是何方神聖呢?
  • 他是寧夏高考狀元,年級第2保送5人沒他份,背水一戰最後中了狀元
    範海霆,寧夏人,出生於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父母都是學歷不高的職工,家庭狀況一般,範海霆從小學習成績就十分優異,從上小學開始,他在班裡的成績就一直名列前茅,父母幾乎沒怎麼操心過他的學業。範海霆的成績一直很穩定,從高一開始,他的成績就一直保持在年級前十水平左右,到了高三,他更是一直維持年級第二的水平,高考前,範海霆曾參加清華的保送競賽,結果排名年級第二的他沒上,比他成績差的有4人被選上了,一共選了5人,身為年級第二卻沒有被選上保送名額,這對他的打擊很大。
  • 浙江省理科狀元張振宇:高考第一父親仍感覺考差了
    一般能成為高考狀元,父母肯定非常高興的,但今天這個高考狀元就讓人哭笑不得,兒子成為高考狀元,父親看到分數卻唉聲嘆氣,感覺考差了,他就是2016年浙江省的高考狀元張振宇,高考成績:749分(語文111分、數學150分、英語(精品課)142分、理綜:286分、自選60分)。
  • 2016高考狀元調查⑦:高二就去探營,早已決定學校
    這也讓兩校日漸充滿「火藥味」的搶人競爭成為了高考錄取期間的熱門話題。2016年高考成績公布當晚,清華招生組直接把河南省文科狀元劉凱翔和理科狀元劉雲鵬接走。劉凱翔告訴澎湃新聞,當晚北大也在不斷聯繫他,「說是別被清華迷惑。」「我沒去用車接,但也不覺得『接』就有什麼問題。」朱躍峰在電話裡笑著說。
  • 2020山東省高考狀元孟令昊,總分711,已過清華高水平藝術團測試
    今年,山東高考成績,在696分及以上一共有56人。需要要注意的是,今年山東不分文理,那麼最高分是多少呢?最高分是711分,是文理科的狀元,真是一個頂倆。也就是說今年山東只有一個狀元。 2020年山東高考狀元呢?
  • 高考狀元何潤琪,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
    如果你是高考狀元,你會用什麼樣的方式去大學報到?隨著疫情逐漸可控,大學也迎來了開學季。很多剛經歷高考的大一準新生也開始陸續前往大學報到,在新生裡面有一位來自湖南常德的何潤琪報導方式十分特別——帶著媽媽遺照上清華,作為湖南省文科狀元,他選擇了清華新亞學院。畢業於常德市定城區第一中學的何潤琪,今年高考總成績為707分是今年的湖南省文科狀元。在鄉下長大的何潤琪,高中一年級的時候他經歷了母親意外死亡的悲痛。
  • 3000多高考狀元無一成才?普遍「高分低能」?這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最近,相關部門公布了一項調查結果,從1977年我國恢復高考後,有3000多高考狀元,卻沒有一個人成為行業的「領頭羊」,這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先來看看,北大教授關於此情況的說法。    再看2020年公布的我國工匠名單,清華北大僅1人上榜,而西北工業大學有13人上榜,再比如說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小時候既愛學習,又愛藝術,這讓他思路開闊
  • 狂人張非4次高考,分別考上復旦、北大和清華,但他還是「廢了」
    雖然高考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但是對普通人的影響也是巨大的,在高考史上有這樣一位狂人,他數次參加高考,一次復旦一次北大,兩次清華,現在過得卻有點意外!高考狂人張非自科舉制度開始中國的考試制度經歷數千年的改善,形成了如今的高考制度。
  • 湖南高考狀元,抱著媽媽遺照上清華,面對鏡頭:我才不是寒門貴子
    即便一些學習刻苦的孩子上了名校,到了社會後,沒有家長提供的資源和人脈,依舊會成為一個為生活奔波勞碌的普通人。「飛上枝頭變鳳凰」,已經不太可能。那寒門還能出貴子麼?咱們來聽聽今年考上清華大學的湖南狀元何潤琪的看法。
  • 各省份高考狀元風採一覽:顏值與才華一身,北大勸退學子再展實力
    一、狀元兄弟連之四川高考狀元張家傑兄弟倆四川今年的高考狀元是來自於溫江新世紀外國語學校的張家傑,總分718分,但是讓很多人感到驚訝的是,這名高考狀元自己的雙胞胎哥哥張家豪的總分也是非常高,達到了705的高分,這對雙胞胎學霸狀元,讓無數人羨慕不已,一家出兩個這個級別的學霸,還真是福分不小呢!
  • 謝欣穎:重慶高考狀元,數學差一分滿分被北大錄取,後來怎樣
    重慶女孩謝欣穎從小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學霸,她喜歡上學,總覺得自己在學習中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識,她喜歡在知識的海洋裡盡情暢遊,後來她考上了重慶著名高中,並且以絕佳的心態備戰高考,發揮出色,高考中一騎絕塵考出了726分的優異成績,把其他人遠遠地甩在後面,語文136分、綜合293分,她的數學更是149分,離150分就差一分。
  • 今年最慘高考狀元,總分第一卻無緣清北,本人親自回應
    按理來說,我們一般都認為高考狀元基本上都是清華北大隨便挑的,但是今年有這麼一位高考狀元,文科考了全省第一,但是卻無緣清華北大,甚至很多985都上不了,那麼原因到底是為何呢?
  • 高考狂人張非:復旦、北大、清華考個遍,畢業卻沒人要,後來呢?
    高考狂人張非,在最該拼搏的年紀卻選擇了墮落。他曾拒絕復旦大學的錄取通知書考入夢想的北大,但又因為沉迷網路遊戲被北大勸退。隨後不甘心的他又再次參加高考,兩次考入清華並順利畢業。然而最終的他沒有因為清華的「金招牌」找到優越的工作,反而一畢業就等於失業,並且過得有點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