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如何打擊人口非法買賣?

2021-01-12 騰訊網

[摘要]元代是中國歷史上國際人口販賣活動最活躍的一個朝代。被販賣到中國的外國人,主要來自朝鮮和非洲。當時的權貴人家以有高麗女人為榮。

清代賣身契

全國27個省區市公安機關近日同步開展集中抓捕解救行動,摧毀了4個特大網絡販嬰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1094名,解救被拐賣嬰兒382名。在古代,販賣人口同樣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不少朝代都曾出臺過各種法令法規,嚴打人口販子……

周代負責人口交易的官員被稱為「質人」

在中國古代,人口交易的成因和社會背景相當複雜,既有合法的,也有非法的,人口買賣也有「自賣」、「和賣」、「略賣」、「掠賣」等多種不同的交易方式。以是否回贖來說,則有「活賣」與「絕賣」兩種之分。活賣,即典賣,只賣使用權,而保留回贖權,如古代常見的「典妻」;「絕賣」,就是永遠賣出,不得贖回。在古代,絕賣比活賣更普遍。

在上古三代時的周代,專門負責人口交易的官員被稱為「質人」。《周禮·地官》稱,「質人掌成市之貨賄、人民、牛馬、兵器、車輦、珍異。」意思是說,質人負責市場裡貨物、人口、牛馬、兵器、車輦和奇珍異寶的買賣。成交後開發票(質劑),作為憑證。

西漢時期,漢高祖劉邦曾一度提倡和鼓勵民間「賣兒賣女」,並視之為救荒的手段。《漢書·食貨志》記載,漢初,有一年鬧大饑荒,一石米能賣五千錢,非常貴,災民中餓死了一半,以致出現「人相食」的人間慘劇。為此,劉邦下令民間賣孩子,以換取活命的糧食,此即所謂「高祖乃令民得賣子,就食蜀漢。」

東晉時,官府還從人口交易中收稅。《隋書·食貨志》記載:「晉自過江,凡貨賣奴婢馬牛田宅,有文券,率錢一萬,輸估四百入官,賣者三百,買者一百。無文券者,隨物所堪,亦百分收四,名為散估。」從東晉的人口交易規則來看,販賣人口、牛馬、田宅,有文書契據的,每l萬錢一律交400錢給官府,其中賣方負擔300,買方負擔100;無文書契據的,隨物所值,也收取4%,稱為「散估」。

古代人販子被稱為「奸人」 拐賣人口叫「誘口」

古代人口交易一直到明清都很活躍,在南方的蘇州、杭州、廣州一帶,人口販賣非常興旺。隨著人口交易的繁榮,還出現了專門以拐騙、掠奪、販賣人口為生的「牙儈」、「人販子」。

人販子都不是好人,古人稱之為「奸人」、「奸民」。篡奪漢位的王莽即稱,「奸人緣利,至略賣人妻、子」。古代稱拐賣人口叫「誘口」,這裡面又有「略誘」、「和誘」的不同。晚清縣令何耿繩所撰的《學治一得編》裡,介紹了誘拐、販賣人口案的審理經驗:「凡誘拐之案,當分略誘、和誘。略者,罔其所不知;和者,因其情願,或先被哄騙,事出不得已而始行曲從,則方略已行,不得謂之和誘矣。」

古代人口販賣過程中常有女性被人販子性侵,在拐騙小孩時則常使用迷藥。據《清高宗實錄》記載,乾隆十一年(公元1746年),安徽鳳陽的人販子馬佔文,用川烏、草烏、人腦等物,配成迷藥,將藥放在手巾中,遇到拐騙對象時,將手巾在臉前繞一下,人立即昏迷。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北京有一個叫王劉氏的人販子,用藥迷拐幼女有16名之多。所以,何耿繩提醒官員,審理人口販賣案時要查清案情,「奴人有無前後姦情,幼孩有無施用藥術」。

古代人販子也多是團夥作案,並建立固定的黑窩點,其行為很多時候都令人髮指。清吳熾昌的《客窗閒話》「拐帶」條,記載了乾隆五年(公元l740年)破獲的一起拐賣人口案。此案由人販子陳大、俞九齡等8人團夥所為,拐騙了大量幼童,長相好的賣到遠方,蠢笨的殺掉食用,並將骨頭煉成丸售賣:「迭拐男女幼童不計其數,俊者賣之遠方,蠢者殺食其肉,灸骨為丸。」案發後,人販子的口供證實,當時江浙一帶類似拐賣人口的船只有170餘條之多,足可見當時人口非法販賣的嚴重程度。

唐代賣到中國的非洲黑人被稱為「崑崙奴」

販賣人口在古代已呈國際化。唐宋時期,已有非洲黑人被販賣到中國,至於周邊國家人口被販賣到中國的,和中國人口被販賣到周邊國家的,歷史更早。被販賣到中國的非洲黑人,在唐代被稱為「崑崙奴」,宋代則稱之為「鬼奴」,元代稱作「黑廝」或「黑小廝」。其中以元代為甚,當時被販到中國的黑人最多。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國際人口販賣活動最活躍的一個朝代。被販賣到中國的外國人,主要來自朝鮮和非洲。元代民間航海家汪大淵所撰《島夷志略》中「加將門裡」條,對當時國際販賣非洲黑人的情況有所交代:「叢雜回人居之,其土商每興販黑囡,往朋加剌,互用銀錢之多寡,隨其大小高下而議價。」

「加將門裡」,位於今非洲東海岸;「朋加剌」,即今孟加拉國,是當時的黑人交易中轉地。文中提到的「土商」就是國際人販子,是長期在東非做生意的阿拉伯商人,專以販賣黑人(黑囡)為業。進入中國境內的「黑廝」,有的是由土商直接販賣至中國境內的,也有的是中國海上商人從朋加剌順便帶回來的。

在元代,被販到「漢地」的外籍人以高麗(今朝鮮半島)人為多,其中絕大多數是年輕女性,元初名儒郝經曾贊其「肌膚玉雪發雲霧」。當時的權貴人家以有高麗女人為榮,《續資治通鑑·順帝紀》中稱,「京師達官貴人,必得高麗女,然後為名家」。

「黑廝」和「高麗女」甚至成了當時蒙古貴族高消費的標誌,明末學者葉世傑《草木子·雜制篇》中稱:「北人女使,必得高麗女孩童;家僮,必得黑廝。不如此,謂之不成仕宦。」

在元代,同樣也有不少中國人被販賣到海外,時稱「過海」。如一些下層的蒙古族男女被賣到回回田地裡(波斯灣沿岸)、忻都田地裡(南亞)等地。元朝廷因此下令禁絕,《通制條格·雜令》「蒙古男女過海」條規定違者治罪。

東漢光武帝劉秀發布詔書嚴禁奴婢買賣

古代的人口買賣行為帶來的危害也是十分嚴重的。東漢光武帝劉秀,便曾多次發布詔書,禁止奴婢買賣。建武二年(公元26年),「詔曰:民人嫁妻賣子欲歸父母者,恣聽之。敢拘執,論如律。」

唐代對非法的人口交易也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法令,予以限制、打擊。《唐律疏議》中,涉及被買賣人口的條令有十多條,其中「略人略賣人」是這樣規定的:「諸略人、略賣人不和為略。十歲以下,雖和,亦同略法。為奴婢者,絞;為部曲者,流三千裡:為妻妾子孫者,徒三年。因而殺傷人者,同強盜法。」還規定,「和誘者,各減一等。若和同相賣為奴婢者,皆流二千裡;賣未售者,減一等。」

對於非法拐賣兒童的行為,唐代的司法解釋同樣很清楚:「十歲以下,雖和,亦同略法。」意思是說,販賣10歲以下孩子的,即便是自願的和賣,也視為搶掠人口,要予以嚴懲。

明清時期,在雲貴川一帶販賣人口之風十分嚴重。清雍正年間,曾採取多種措施,打擊雲貴川的人口販賣活動。《清史稿》記載,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十一月,時任雲貴總督的高其倬在奏摺中稱:「貴州地連川、楚,奸人勾結,掠販人口為害,請飭地方官捕治。」雍正皇帝批准了這一奏議。

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十月,鄂爾泰接任雲貴總督後,對當地人販子進行了更嚴厲的打擊,要求「劫掠之事,即時擒拿,不使漏網」,前後抓獲男婦(男女人販子)大小數百人。

宋太宗趙炅頒詔「鬻男女入近界部落者官贖之」

古代官府也常會組織力量解救遭販賣人口,如宋真宗趙恆當政時,南方販賣人口之風嚴重,曾任尚書都官員外郎的周湛,到虔州(今江西贛州)履職時發現,當時江淮一帶的人販子,常到虔州拐騙人口,然後販賣到嶺南一帶。周湛遂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人口解救行動,首先想方設法抓捕人販子,共解救出被販賣男女2600名,並提供飲食,讓他們回家。

古代解救被販賣人口還有一種特殊的「贖回」方式,其解救對象主要是被「和賣」的人。《宋史·太宗本紀》記載,淳化二年(公元991年)秋七月,宋太宗趙炅「詔陝西緣邊諸州饑民鬻男女入近界部落者,官贖之。」

類似宋太宗這樣的解救行動,宋真宗、宋仁宗、宋孝宗都曾實施過,且不止一次。如慶曆七年(公元1047年)二月,宋仁宗「賜瀛、莫、恩、冀州緡錢二萬,贖還饑民鬻子」。

這種「贖回」方式,也用於被戰爭掠奪人口的解救。宋真宗當政時,北方契丹人建立的遼國掠走了大量中原漢人,時東京留守王旦曾上書:「願出金帛數十萬贖其人」。(文/倪方六)

相關焦點

  • 打擊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
    近些年,人們對電信詐騙防不勝防,也讓人們對這些騙子深惡痛絕,可是又拿他們沒有辦法,年年都在打擊電信和網絡詐騙,結果每次都有新的騙子出沒。對於如何防範電信網絡詐騙,成本越來越高,而其實,所有的騙子最終都是要通過金融系統進行流轉,這是我們至今都沒有採取措施的地方。
  • 外匯局加大打擊地下錢莊力度 通報10起非法買賣外匯案
    國家外匯管理局4日公開通報10起外匯違規案例,這已經是外匯局今年第4次通報非法買賣外匯相關案件。2020年以來,外匯局積極配合公安機關,持續加大打擊地下錢莊和查處交易對手工作力度,破獲地下錢莊70餘個,查處錢莊交易對手案件1700餘起,處罰沒款超5億元人民幣,有效壓縮地下錢莊生存空間。
  • 人口販賣2.0時代,AI+大數據如何打擊罪惡?
    根據美國國土安全局對人口販賣的官方定義:人口販賣是使用武力,欺詐或脅迫手段,以獲得勞動或商業價值的行為。不論受害者的社會地位如何,人口販運都可能發生在任何地方和任何社區,包括:買賣子女、童婚交易、非法徵用勞工和脅迫女性從事色情服務等犯罪活動。根據北極星計劃(Polaris Project)的統計顯示,人口販賣受害者 25% 是兒童,75% 是女性。
  • 堅決從嚴打擊非法製售軍服行為
    近日,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軍需能源局相關領導就此次軍地聯合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的有關情況,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問:此次軍地聯合打擊非法製售軍服專項行動覆蓋面之廣、力度之大、延續性之強,前所未有,請談一談為什麼開展此次專項行動?
  • 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案中,違法所得和犯罪金額,如何計算?
    在非法買賣外匯類案件中,為什麼買賣外匯類非法經營罪的行為模式,從1998年司法解釋規定的「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到2019年,最新的司法解釋則變更為「實施倒買倒賣外匯或者變相買賣外匯等」?一個很關鍵的原因,就是只有這種倒買倒賣過程,才能有實際的價差獲利,這種變化更有利於打擊犯罪,也有利於辦案機關的認定。
  • 外匯局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外匯用於跨境賭博
    為推進拒賭反賭、合法用匯宣傳教育常態化,進一步加大教育警示力度,近日,國家外匯管理局公開通報今年第四批非法買賣外匯用於跨境賭博案例。本次通報案例均為今年外匯局處罰的個人非法買賣涉賭外匯資金案件,違規金額均折合20萬美元以上,最高罰款金額達72.6萬元人民幣。
  • 買賣仿真槍是否該獲刑?專家稱刑事打擊應慎重
    案件中販賣者往往被判以非法經營罪或非法買賣槍枝罪;對於購買者,在定罪方面有著「罪」與「非罪」兩種截然相反的判定,有的以走私武器罪、非法持有槍枝罪、非法買賣槍枝罪被判刑,而有的只是被要求交出仿真槍。  專家:仿真槍刑事打擊應慎重 槍枝認定標準過低且未被公眾認知  中國政法大學刑事司法學院院長曲新久教授在接受採訪時說:「仿真槍不屬於行政許可經營的範圍,屬於行政法違禁品範圍,對經營仿真槍的商家追究非法經營罪的刑責,是不妥的,只應當追究行政違法責任。」
  • 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這下栽了!看看怎麼處罰!
    該行為違反《個人外匯管理辦法》第三十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根據《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處以罰款1372萬元人民幣。除涉及多個個人之外,此次通報案例還涉及兩家企業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其中,深圳市博馳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6月通過地下錢莊非法買賣外匯3筆,金額合計301.4萬美元。該行為違反《外匯管理條例》第四十五條,構成非法買賣外匯行為。
  • 聯合國貿發會議呼籲 全球共同行動打擊非法貿易
    聯合國貿發會議1月27日發布新聞通報指出,全球非法貿易威脅聯合國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需要採取全球集體行動以形成打擊非法貿易的統一戰線。通報說,由於走私、假冒、販運人口和野生動植物以及其他形式的非法貿易,全球經濟每年損失逾2萬億美元。
  • 非法儲存買賣煙花爆竹,這個陽春人被拘了!
    為確保我市歲末年初社會治安平穩有序,市公安局治安管理大隊加大安全生產大檢查及打擊查處非法買賣、儲存煙花爆竹的工作力度。近日,連續查處2起非法買賣、儲存危險物質案,行政拘留2人,繳獲煙花炮竹一大批,力爭從源頭遏制安全事故發生,進一步維護我市社會治安穩定。
  • 倒買倒賣外匯和場外買賣外匯,都構成非法經營罪嗎?
    司法解釋原文表述為「在外匯指定銀行和中國外匯交易中心及其分中心以外買賣外匯,擾亂金融市場秩序……」但是在2019年2月1號施行的最新司法解釋,即兩高《關於辦理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非法買賣外匯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將非法買賣外匯的刑事立案金額從 20 萬美元規定為 500 萬人民幣,同時對於行為模式也做出了調整式的表述,規定在該司法解釋第 2 條,原文表述為「違反國家規定
  • 光明時評:跨國婚姻騙局中的非法婚介,是如何開起來的
    作者:熊志  日前,《新京報》報導了中國巴基斯坦的跨國婚姻騙局。多位赴巴娶妻的當事人告訴記者,今年3月,先後兩批共14人通過金世緣婚介所安排,從北京飛往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瑪巴德,並跟當地女孩辦了結婚儀式,但最終都未能把媳婦領回來。
  • 重拳打擊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
    亂採濫挖、非法買賣野生植物違法犯罪工作還被納入平安建設(綜治工作)績效考評指標體系。值得注意的是,天津的專項行動中還增加了天津海關。 據各地公開信息,阿拉善盟阿左旗科林草局聯合公安局、農牧執法局開展專項行動,在麻黃草重點分布區,重點查看是否存在亂採濫挖野生麻黃草、破壞麻黃草生長環境等行為。麻黃草是藥材,也是製造冰毒的原料,實行嚴格控制,禁止自由買賣。
  • 松谿縣打擊非法經營成品油專項整治傳捷
    日前,松谿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縣公安局開展打擊非法經營成品油專項整治行動,在河東鄉一加工廠內成功取締一柴油「黑窩點」,查扣非法運油車兩輛,違法成品油30噸。這是松谿縣成功處理的第7件成品油案件,這些案件的成功告破,有力打擊和震懾了非法買賣、儲存、運輸成品油等違法犯罪行為,確保松谿縣成品油市場安全有序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自專項整治工作開展以來,全縣已取締非法加油點2個,查扣不合格成品油46.5噸,暫扣非法運輸成品油車輛4輛,案件正在辦理當中。
  • 五部委:「零容忍」全力斬斷非法買賣「兩卡」的黑灰產業鏈!
    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以下簡稱「兩卡」)用於電信網絡詐騙及其他相關違法犯罪活動問題日益突出,嚴重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嚴重侵蝕社會誠信根基。今年10月10日,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部署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斷卡」行動,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
  • 民國時期,是如何打擊人口拐賣的?
    程騫人口販賣困擾中國多年,大清雍正朝就曾在貴州地區進行過專門的整飭。而在民國初年,由於時局的動蕩和政府的羸弱,這一問題愈加嚴重。1913年,英國人季理斐在《興華報》撰稿指出,「中國各埠向有拐略幼孩之惡風,而尤以上海一隅為最」。因為此地「華洋雜處,海陸交通,火車汽舟運輸便利,地方匪徒乘機密伺」。
  • 「零容忍」全力斬斷非法買賣「兩卡」的黑灰產業鏈!
    12月16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布《關於依法嚴厲打擊懲戒治理非法買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活動的通告》,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非法買賣「兩卡」違法犯罪活動,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管,在全國範圍內對涉「兩卡」違法犯罪人員實施懲戒,深入推進
  • 海上「人口走私」凸顯東南亞非法移民困局
    CFP供圖  非法移民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似乎從來就沒有消停過。過去幾周頻頻曝光的東南亞海域及周邊與「人口走私」有關的事件,讓世人感到觸目驚心,也再度引起了人們對非法移民問題的關注。泰國警方表示:「非法移民聚集點一般在隱蔽的山林中。由於缺乏食物和藥物,許多非法移民因飢餓、營養不良和生病而死亡。這些非法移民大部分是來自緬甸的羅興亞人,另一部分則來自孟加拉國。」  最近一段時間,泰國警方開展了針對境內非法移民的打擊行動。為躲避此輪打擊,「蛇頭」們將打算偷渡進入泰國和馬來西亞的7000名左右羅興亞人拋在印尼、馬來西亞及泰國海域,不管死活。
  • 關於設立打擊非法採礦採砂縣長舉報電話的通告
    關於設立打擊非法採礦採砂縣長舉報電話的通告 2020-12-21 19: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寶應成功破獲網絡非法買賣槍枝彈藥案
    近日,寶應公安局刑警大隊通過細緻調查,最終破解「密碼」,成功破獲一起利用網絡非法買賣槍枝彈藥案,抓獲兩名嫌疑人,現場繳獲氣槍3支、鉛彈100餘發。警方是如何破解「密碼」,又是如何循線抓獲嫌疑人的?「我們認定,這個QQ群有多名成員涉嫌買賣槍枝,大部分為『狗狗』(氣槍)愛好者,談論的狗狗、母雞買賣其實就是氣槍以及配件、子彈模具、高壓氣閥等的買賣。」辦案民警介紹,意識到這點後,他們立刻向上級領導反映了這個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