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很多食品包裝以及廣告圖片都會附上一句「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物為準」。但是有些食物的實物與廣告圖片上就是大相逕庭!
此圖為麥當勞肉夾饃廣告截圖
2021年1月13日,麥當勞上新了一款與大電影動畫『哪吒』聯名的「肉夾饃」,它與飲品組合成為每天的9元早餐套餐。這一套餐上新後,被廣大網友紛紛吐槽,它實物的肉與圖片對比真的是少的可憐,甚至被網友調侃「這個肉夾饃就是現實版的買家秀和賣家秀!」
說的詳細點,就是現實顧客拿到的實物肉夾饃中的肉醬只抹了薄薄的一層。而麥當勞所拍的廣告圖中,肉夾饃的肉醬則是厚厚一層,厚到肉醬要溢了出來。有網友親自下場品嘗表示最少要吃到第三口才能吃到肉醬。
肉夾饃沒有肉,被陝西的朋友知道可能會笑掉大牙。眾所周知,肉夾饃源於陝西,而它的特點就是「餅酥肉香,爽而不膩」。而麥當勞的肉夾饃被網友調侃「只是兩片饃」。但是麥當勞的客服卻是這樣回答的:如對產品質量不滿意,可以去當地門店找負責人解決;至於肉夾饃中的肉醬量,公司是沒有具體規定要求,肉夾饃裡的肉醬量需要詢問當地的門店。
麥當勞這一回應,又在網上翻起了一波浪潮!從麥當勞入駐中國以來,一直以標準化出名。當初的薯條都是具體規定了炸幾秒鐘,並且是多0.01秒都不行的,然而今天的肉夾饃的肉量竟然卻要諮詢門店。
此圖為麥當勞肉夾饃實物,圖源網絡
這件事情還真的需要較真。雖然這款產品搭配一杯咖啡才售價9.9元,但是俗話說物美價廉,而麥當勞的產品就是價廉物更廉。這讓廣大消費者都無法接受,為什麼現實產品能和廣告圖差距如此之大?
不是只有麥當勞的肉夾饃與圖片不符,很多食物產品的外包裝上都會標上一句「圖片僅供參考,請以實物為準」。買家看到外包食慾大漲,看到實物心裡罵罵咧咧。
圖源網絡。
其實對於實物與圖不符,各個國家都有爭議。在2016年,一位老太太就將肯德基告上了法庭。當時她在肯德基看到廣告中的全家桶裡裝的滿滿得炸雞稱夠一家人吃,於是購買了一桶全家桶,但是當她拿到實物時,卻只有半桶炸雞。老太太認為他們弄虛作假,於是打起了官司,索賠2千萬美元。
而這個案件的重點不是炸雞夠不夠吃,重點在於廣告圖上產品的分量是很足的,但是給出的實物卻不盡人意。在本質上就引人誤解,
那麼問題來了,中國的《廣告法》中第四條是有明確規定的,「廣告主應當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負責,不得引人誤解」。麥當勞的9.9元套餐雖然價格優惠,但是也得講誠信,不能以廣告圖的假象來欺騙消費者。所以麥當勞的廣告是否存在「誤導消費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