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10大特點,中國電影何時能趕超韓國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

2021-01-10 媒趣影視觀

韓國電影已經成為21世紀國際影響力上升最快的亞洲電影,今天媒趣小姐就和大家一起看看韓國媒體人總結的「韓國電影十大特徵」!

第十:收益在減低 據調查2015年上映的韓國電影73部裡,只有16部賺錢;並且韓國觀影人數連續7年呈下降趨勢....

第九:喜歡套用或直接使用海外有名電影題目 比如韓國電影曾經套用或直接使用過的電影:好萊塢電影《我是傳說》,《隨風而逝》,《美麗人生》,《女人香氣》,《偉大的遺產》,《朋友》.......

第八:製作完成到上映前的宣傳時間短 好萊塢大片從製作完成到正式上映至少要1年時間做宣傳,但韓國普通只有1~2個月時間宣傳。

第七:髒話泛濫

第六:製作團隊成員收入低,無保障,待遇不公 團隊一般職員的收入無保障,不穩定。

第五:一窩蜂跟拍熱映的電影

第四 韓國電影吸引觀眾的秘訣: 打感情牌,然觀眾感動 韓國電影宣傳詞裡曾經出現了:「不讓你哭,算我輸」文案!

第三:電影過分依賴明星 如圖:典型例子就是韓國電影宣傳時,總是會拿主演作為宣傳的主要噱頭。

第二:投資人至上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假如你到電影院看電影先於電影出現的肯定就是投資財閥的長達幾分鐘的廣告。

第一:「黑」政府題材,黑社會題材盛行

相關焦點

  • 那一年,韓國演藝圈最具影響力的大人物們!
    那一年,韓國演藝圈最具影響力的大人物們!韓國媒體日刊體育迎來創刊47周年之際對於2016年演藝圈的影響力作了調查。快來看看有木有你喜歡的韓國紅人,影響了2016年的韓國演藝圈!宋仲基得分:318分《太陽的後裔》是宋仲基退伍後的回歸之作,也讓宋仲基成為了收視保證。《太陽的後裔》是繼《擁抱太陽的月亮》之後4年間第一個超過30%收視率的電視劇,大結局的收視率高達38.8%,被封為「國民電視劇」。同時該劇在亞洲,美國英國法國澳洲等32個國家播出,掀起了一陣潮流。
  • 韓國影星系列:亞洲最具影響的韓國影視歌三棲巨星rain鄭智薰
    2月28日,Rain參加第二屆韓國首爾文化藝術大賞頒獎典禮,獲得國際明星大獎。5月25日,Rain登陸上海大舞臺舉辦「The Best」亞洲巡迴演唱會上海站演唱會,這次演唱會從整體舞臺設計到燈光音響等各個細節,都由韓國本土團隊打造;10月9日在首爾永東大路舉辦封街演唱會,免費唱兩小時,兩萬名國內外粉絲到場,多位圈內好友亦到場支持Rain。
  • 盤點2016年韓國演藝圈最具影響力的大人物們!
    同時該劇在亞洲,美國英國法國澳洲等32個國家播出,掀起了一陣潮流。宋仲基也因此成為了2016年最具影響力的人物。6.金泰浩(93分)金泰浩PD領導了韓國綜藝的中心《無限挑戰》10年,展現了金泰浩PD以及《無限挑戰》所具有的強大影響力。今年也同樣無論是一些小的特輯,還是只有《無限挑戰》才能完成的大型特輯收視率始終位於綜藝界一位。
  • 韓國史上最具影響力的犯罪動作電影《絕密跟蹤》
  • 繼承港片衣缽的韓國電影——從《英雄本色》討論電影現象
    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亞洲一些國家和地區,發展外向出口型經濟,依靠勞動密集型加工業,在短時間內,實現了本國的經濟騰飛,一躍成為亞洲最富裕、最發達的地區。這四個國家和地區是最顯著的特點是,新興的工業國,發展中個體。亞洲四小龍有:香港、中國臺灣、新加坡、韓國。
  • 盤點2015年最具影響力的韓國明星Top10
    福布斯排行榜前幾天公布了韓國2015年40位最具影響力的公眾人物,除了歌手、演員眾星雲集之外,還有主持人跟運動員都有入圍喔!
  • 《亞洲電影藍皮書2018》|張燕《韓國電影產業與創作》(一)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師範大學亞洲與華語電影研究中心執行主任。教育部高校戲劇與影視學類教學指導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市電影局專家評審,中國臺港電影研究會香港電影委員會執行主任,中國高校影視學會副秘書長。第21-22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秘書長,第23-24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評委會主席。美國南加州大學2012年訪問學者,臺灣藝術大學2016年訪問學者。
  • 韓國電影最具氣質的十位女演員!全智賢墊底
    出道至今,她已拿下過韓國電影青龍獎、韓國百想藝術大賞電影類最佳女演員獎等多個獎項,並於2011年憑藉《下女》,擊敗《讓子彈飛》劉嘉玲,摘走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配角獎。 從明媚而感傷的《奇怪的她》,到黑暗驚悚的《新聞記者》,觀眾可以明顯感覺到,沈恩京也已成為表演跨度相當大的優秀女演員。
  • 《星動亞洲》:一個中國模式的「韓國漂流」
    《花兒與少年》《花樣姐姐》《極速前進》等將中國戶外真人秀的視野擴展至全球,與此同時,「出國工作」成為一些節目的「常規動作」。正在安徽衛視周五黃金檔播出的《星動亞洲》選擇全程在韓國首爾錄製,節目總導演李詩竹率領近20人的團隊自5月初起駐紮首爾4個月,完成了第一季的錄製工作,接下來還要進行為期一個月的節目後期剪輯。
  • 今年必看的三部韓國電影!不愧是亞洲類型片最強
    殺人回憶》、《老男孩》、《新世界》等一批膾炙人口的作品讓韓國電影逐漸成為了亞洲類型片領域的最強。尤其是去年的《寄生蟲》奪得奧斯卡以後,更是讓韓國的類型片成為了目前亞洲範圍內最受期待的作品。不過放眼今年截至目前在韓國公映的影片來看,《抓住救命稻草的野獸們》豆瓣6.9分、《狩獵的時間》豆瓣6.2分,就連年初就備受期待的《釜山行》續集才5.6分。
  • 韓國電影出海記
    火遍亞洲的電視劇,如《甄嬛傳》(8.4,1000人+)、《來自星星的你》(8.3,6500人+)等,即便是Netflix出品的《全裸監督》也只有3000人評價。如此說來,《王國》可以稱得上是近些年亞洲輸出歐美最成功的電視劇集。和傳統的喪屍片有別,《王國》以宮廷鬥爭為核,包裹了喪屍題材的外殼,因此被比作喪屍版《權力的遊戲》。
  • 韓國電影最具實力的十位男演員,他們的演技就一個字:神
    近年,韓國電影經過生猛發展,已成為亞洲領先的存在,其發展原因十分複雜,與外部環境和內部肌理都不乏聯繫,其中,演員的表演,是最重要的元素之一。這裡,就來盤點十位最具實力的韓國電影男演員。畢業於(韓國)東國大學演劇映畫科的崔岷植,曾在韓國各大電影網站的聯合調查中,位列「韓國最有魅力的演員」第一位,被譽為「韓國周潤發」的他,其演藝事業和韓國電影的崛起、發展緊緊相連,所以,崔岷植堪稱韓國電影最重要的表演符號之一。
  • 韓國電影「振興史」
    (最佳影片)等多個獎項,《寄生蟲》在國際影壇上大放異彩,其也成為韓國電影最耀眼的一張名片。 韓國電影的勝出,也令不少中國電影人思忖,中國電影何時能迎來這樣一天。 作為我國近鄰,也同屬於漢文化圈,韓國電影的歷史發展軌跡與我國有很大的相似之處,不過歷史演進的紋路不盡相同,歷史宏圖中每處山川河流的走向都無形中影響著未來天地的形成,如今來看,韓國電影和中國電影也顯然成為了不同的文化產品。
  • 李小龍、成龍,誰更具影響力,誰才能代表中國
    亞洲有「四小龍」,分別指韓國、中國臺灣、中國香港還有新加坡,其中的中國香港也有自己的「四小龍」,分別是李小龍、梁小龍、狄龍和成龍。中國香港「四小龍」,都是影視界的著名人物,他們主要都是出演功夫電影。李小龍於1940年生於美國,是一名美籍華人,早年在美國也出演過一些影視作品,不過沒能大火。來到香港後,李小龍主演了《唐山大兄》、《精武門》、《猛龍過江》、《龍爭虎鬥》和《死亡遊戲》五部經典電影,其中的《死亡遊戲》沒有拍攝完成,李小龍就已經離開了人世。前四部電影中《猛龍過江》打破了亞洲電影票房紀錄,《龍爭虎鬥》全球總票房高達2.3億美元。
  • 背後是韓國電影吊打中國電影的餘溫
    背後是韓國電影吊打中國電影的餘溫?這部劇是如何成為央視寵兒的?12月11日,海外傳來一個比較重磅的消息。韓國著名大導演金基德,因為「新冠肺炎併發症」在拉脫維亞去世。金基德是誰?他們不但對於韓國電影推動蠻大,在國際a類電影節上也斬獲頗豐。這與大量在中國網際網路上捧上天,實際上只是因為尺度和題材突破受到追捧,論電影藝術一言難盡的其它韓國電影不同。這個就是商業片與文藝片的區別了。
  • 盤點10個最具潛力的韓國本土服裝品牌【中國服裝圈•501期】
  • 韓國導演眼裡的中國電影市場長啥樣?
    屏幕增觀眾多,有望趕超美國,「一種在跑的感覺」  中國電影市場一年200億票房的產出,這一對中國人來說「喜大普奔」的消息,近兩年頻頻出現在電影從業者的對話裡,各大媒體的頭條上  《隱秘而偉大》與金秀賢的走紅,讓張喆洙也跟著名聲大噪直到2013年,張喆洙拍攝了一部《隱秘而偉大》,由韓國男星金秀賢主演,那時候他還不知道,這部影片和這個當時只演過一部電影的88年男孩,會成為他日後開啟中國電影市場大門最快速而高效的一把鑰匙。
  • 第六屆亞洲大學生電影展在韓國成功舉辦 我校學生作品獲獎
    1至10月4日,第六屆亞洲大學生電影展在韓國釜山召開。亞洲大學生電影展(Asia University Film Festival)由中國傳媒大學、北京電影學院,韓國中央大學、東西大學、慶星大學,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共同主辦,旨在促進亞洲各大學之間影視教育和影像創作的多層次交流。AUFF以其多元的內容,豐富的參展影片,強大的導師評委陣容而備受學界與業界認同,在亞洲範圍內贏得了良好的口碑,目前已成為亞洲最具影響力的青年電影節展之一。
  • 全球最具影響力的4位歌手,韓國權志龍,挪威艾蘭沃克,中國有他
    不得不說,我們如今的生活已經離不開音樂了,死氣沉沉的地方只要響起音樂,瞬間就可以活躍起來,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4位歌手,中國的你知道是誰麼?
  • 從《生死諜變》開始,韓國電影開始全面趕超國產電影
    1999年是韓國電影史上一個很重要的年份,一部電影的上映成了韓國電影崛起的標誌,這部電影就是《生死諜變》。韓國在加入WTO後開始開放外國電影配額,這一措施勢必對韓國本土電影產生強烈衝擊。韓國電影人為了韓國電影的生存和發展團結在了一起,他們剃成光頭,在漢城光華門等地靜坐抗議。韓國電影教父林權澤當時年事已高,但也帶頭參加,最終在電影人的共同努力下,韓國政府妥協。韓國政府決定,今後所有電影院每年必須播放本國電影148天,這一政策激發了韓國電影蟄伏已久的創造力,電影人無不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