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出300萬反抄襲!但這事兒仍然沒完
文 | 非馬爾克斯本人
1、
今天(2月26日)下午14:12,身陷抄襲門漩渦的小說家郭敬明,在微博上發帖稱:「今天收到了莊羽老師律師的通知,告訴我們基金帳戶已經成立。感謝莊羽老師的推動,我這邊立刻將之前和莊羽老師溝通過的300萬匯款至基金帳戶。」
一小時後,他的微博下出現了11萬人的點讚,以及近5000條評論。
在此之前,今天上午11:35,小說《夢裡花落知多少》所涉抄襲案的另一方、作家莊羽在微博上發帖,出示了中國華文教育基金會的一紙公文和電子收據,這份題為《關於設立「反剽竊基金」事的復函》文件稱,莊羽已經將46萬元打入該基金會的帳戶。
至此,郭敬明與莊羽之間的糾紛,以「反剽竊基金」的成立而結束。
各位看客,似乎可以打道回府了。
2、
郭敬明在微博上的帖子,措辭是謹慎和客氣的。
他的做法,與前幾年的態度完全不同。
這一點,或許可以理解為一個大佬處事能力的提升。
當然,也可以理解為輿論壓力、包括郭氏新片遲遲不能公映的綜合作用。
醫學上有個詞語,叫「症候群」。特指某個病徵引發的群體症候——當生存而不僅僅是名聲遇到壓力,任何一個習慣於破帽遮顏的人都會愛惜臉面的。
郭敬明的帖子,讓很多人產生了一種幻覺:經過思索,郭的人生境界得到大幅提升。之後,他與莊羽女士終於意見達成一致。346萬元打入指定帳戶,大家成立一個基金,共同為祖國的反剽竊事業作出應有的努力……多好。
這個幻覺,甚至讓我想起了美國前總統尼克森的一本回憶錄。
在那本書中,尼克森回憶了他個人親身經歷中美建交、兩個大國關係如何回暖的歷史。
尼克森寫道,在北京機場,當他與前來迎接的周總理兩雙大手緊緊握在一起的時候,
「一個時代結束了,另一個時代開啟了」。
——但我隨即糾正了這種幻覺。
首先,郭先生絕非反剽竊英雄。相反,他是抄襲門事件的另一個主角。
在這個案子中,莊羽是原告,郭先生是侵權方。
其次,郭先生大度與否,並不影響這個社會對抄襲的極端厭惡,更不影響法律對抄襲涉案方的懲罰力度。——個人影響力,並不能改變事情的本質。
最後,文壇大佬的醒悟,似乎也晚了點。
遲到的正義固然也是正義,但距離公眾的判斷距離太大。
二十年後,郭已是成功人士。其間,作為一個負面榜樣,究竟有多少人在向郭先生學習,並最終走上抄襲的道路,我們不得而知。
3、
就在幾天前,《科幻世界》雜誌社向全社會進行公開道歉。
原因是,該雜誌發起和組織的「銀河獎」徵文爆出抄襲醜聞:在今年2月號上,《科幻世界》雜誌全文刊發了一篇題為《無主》的作品。這篇科幻小說全文抄襲了史蒂芬•金的小說《重型卡車》。文章照搬了原文的情節和設定,對原文進行了二次改寫。
對於大多數讀者而言,史蒂芬•金可能是個陌生的名字。
但是,如果提到《肖申克的救贖》,廣大文藝青年就不會感覺陌生了。
——史蒂芬•金,是《肖申克的救贖》的作者。
「銀河獎」是國內科幻界的最高獎項。葉永烈、劉慈欣都曾獲過該獎。
就是這麼一個大獎,居然出現了全文抄襲國際知名作家的事件。難怪賽事的主辦方要公開道歉了。
抄襲意味著什麼?
首先,抄襲就是搶錢。莊羽寫作《圈裡圈外》,所獲最終不過三四十萬元。郭敬明抄襲這篇作品,獲得了近乎原作者10倍的收入。
其次,是對公眾價值觀念的挑戰。
最後,是對自我操守與品格的一種貶低。
在一個不以抄襲為恥的時代,公開搶奪和偷盜就會成為成功的終南捷徑。
底線不斷被刷新,良知被無情拋棄。原創者風餐露宿,抄襲者錦衣玉食。雞鳴狗盜之徒輪流登場,這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
抄襲與原創,本身是一對死敵。當抄襲被揭穿後,原創者權益不僅得不到應有的尊重,反而被抄襲者的粉絲無情嘲笑和辱罵,絕對是斯文掃地的一件事。
我看不出,這個社會究竟有多麼光鮮和體面。
所以,郭敬明的舉動最多屬於亡羊補牢,而非與莊女士在正義的山頂勝利會師。
微博上,有人評論說:「這不就是黑社會靠販毒發家之後,捐款開孤兒院嘛!」
這段評論很刺耳,我不喜歡。
4、
允許人犯錯。
應該允許每個人犯錯。
同樣,也應該允許郭先生犯錯。
人到中年,經歷豐富起來,名聲、地位、財富應有盡有,眼界和胸襟自然也就開闊起來。
一個人,不受困於貧窮和低等欲望,層次可能會得到提升。這也是郭敬明眼下贏得部分人認可的重要原因。
應該允許犯錯。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如果放下屠刀的人得不到鼓勵和認可,那麼我們的世界將遍地是賊,遍地是刀光劍影。
所以,在《天龍八部》裡,蕭遠山與慕容博一旦堪破生死,冤家對頭搖身一變而為同道。
生死是個大的考驗,每個人最終都將面對。
這是個題外話。
肖申克的救贖劇照
5、
個人恩怨有解,但抄襲的問題似乎無解。
郭先生與莊女士拿出346萬元,用於原創事業的保護固然精神可嘉,實屬杯水車薪。
而且,這筆錢將來如何使用,也是件犯思量的事情。
最近幾十年來,國內作者抄襲國外作家,知名作家抄襲無名作者,活著的作者抄襲死去的作者等等事件,層出不窮。
1990年10月,馬爾克斯去東京拜會導演黑澤明,順道路過中國。
那時,《百年孤獨》在大陸最早的版本已經面世(1984年8月,上海譯文出版了該小說的簡裝本,首印48500冊,定價1.60元。他的《霍亂時期的愛情》、《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也都在各大書店有售)。但是,所有這些出版物都未得到原作者的授權。
坦白了說,儘管出版商賺得盆滿缽滿,馬爾克斯卻一分錢也沒拿到。
當這位偉大的作家駐足南京街頭,親眼目睹未經授權的《百年孤獨》被公開出版、招搖過市,他「出離憤怒」了。
暴怒之餘,他放言「死後150年都不會給中國版權」,匆匆返回墨西哥。
此後的20年間,國內100多家出版社先後向馬爾克斯本人、哥倫比亞大使館提出申請,希望得到這本小說的版權,都沒有獲得回應。
直到2010年,新經典文化出版公司才拿到了這本小說的合法手續(也許叫「準生證」更準確一些)。
公開侵權的玩笑開到國際上,既是一大醜聞,也是一大奇觀。
至於國內出版商炮製偽書,推出號稱世界XX大師撰寫的XX名著,先後銷售數百萬冊。最終查實:不僅原著為子虛烏有,連原作者本身也是子虛烏有,從來不曾生活在這個世界上!——這樣的荒唐故事,也應有盡有。
反盜版和反抄襲的故事,其實也是反盜竊和打擊盜賊的故事。
這類故事,永遠沒完沒了。
莊羽女士發起的「反剽竊基金」,實在任重道遠。
馬爾克斯這老頭
推薦閱讀:
自殺的方式有800種,其中一種是給天才做情人
悟空向左,魯迅向右
自殺的方式有800種,其中一種是給天才做情人
這頭蠢驢,配不上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