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打著石膏,站在浴室門口比劃著玻璃門碎裂的瞬間,浙江寧波的小張,在近日《1818黃金眼》的新聞採訪中,憑藉帥氣的長相獲得了遠超於事件之外的關注。一夜爆紅之後,小張在某服裝品牌做主播的職業被曝後,網友質疑他在炒作,認為他在為公司「營銷」,或是「黃金眼MCN」的「孵化網紅」
據了解,《1818黃金眼》是浙江廣播電視集團民生休閒頻道推出的民生新聞節目,於2004年元旦開播,之後才成立了浙江黃金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進行公司化運營。小張又是否參與了黃金眼MCN的網紅孵化項目呢?9月23日,浙江黃金眼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員向紅星新聞記者表示,該公司確有網紅孵化相關項目,但是小張與公司旗下的網紅孵化項目「沒關係」。
小張被浴室玻璃門割傷手事件在網上持續發酵,而小張卻因高顏值引發了熱議。接著又有人開始懷疑小張和網紅孵化項目,有關人們最初關注的維權重點也逐漸偏移到了對小張顏值和是不是存在炒作的關註上。但關於他的維權的事早已拋到一邊了。
本來一則嚴肅的維權報導,就因此逐漸變成了對「小張長得好帥」的討論。接著又延伸到是不是網紅製造計劃,這種情況實在是讓人啼笑皆非。。從本意上來說,我們報導、曝光某個現象,某件事情來引發人們關注,是為了推動問題得到更好的解決。然而一旦出現類似小張事件的現象,就說明輿論失焦,媒體已經失去了對事件報導的初衷。本來嚴肅的問題被泛娛樂化,這應該引起我們的反思。
泛娛樂化是當下存在的普遍現象。由於人們的認知被過多的幹預和引導,關注討論的中心逐漸分散和發生偏移,這與大眾媒介的發展有著必然的聯繫。網際網路給大眾媒介的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性,比如迅猛發展的網絡社交媒體,可以說是讓整個社會沒有「秘密」可言。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不完全否定人們對於高顏值的欣賞和追求,但是如果像這樣因為熱議顏值而失去了維權的本心,就失去大眾媒介的真正價值了,這也是我們的悲哀。
小張手被浴室玻璃門劃傷,這本來是一個維權的新聞,卻因為小張的顏值,讓新聞失去焦點,此時此刻,沒人再關注事件對錯與真相!這才是我們應該關心的事。
所以,無論是已經走紅的《1818黃金眼》還是「準備走紅」的其他地方性節目,都要警惕網絡輿論生態環境所可能給節目帶來的「負面」效果,並及時做好應對或彌補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