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是很美的一座園林,這裡雖然不像北京故宮建築群那樣宏偉壯觀,但是卻有著南方園林的典雅雋秀,處處都能感受到納西族文化與漢族文化交融的感覺。木府的氣勢和規模在麗江這樣的一個小城裡也算得上很輝煌了,看多了小橋流水再去看看木府,肯定有不一樣的感受。
「北有故宮,南有木府」,只從這句話就可想像出木府的氣勢。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始建於元代(1271~1368 年),據說當時參照了故宮的建築結構而成,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因其大型的牌神宗欽賜的忠義牌坊為最,民間有「大理三塔寺,麗江石牌坊」的說法。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可見古時木府的氣派。
木府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採氣質,同時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府邸佔地300000餘平方米,中軸線全長369米,整個建築群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木氣」,左有青龍(玉龍雪山),右有白虎(虎山),背靠玄武(獅子山),東南方向有龜山,蛇山對峙而把守關隘,木府懷抱於古城,既有枕獅山而昇陽剛之氣,又有環玉水而具太極之脈。府內溝渠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又見證了納西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所在。
同時木府又是納西古王國名木古樹、奇花異草匯聚一體的園林,它介乎於皇家園林與蘇州庭院園林之間,將天地山川的清雅之氣與王宮的典雅富麗融為一處,充分展現了納西族廣採博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就建築風格而言,木府整體酷似紫禁城,但在模仿皇室王宮的同時,又引入了納西族、白族的工藝元素和蘇州園林的江南格調,富麗堂皇之中透著清雅。
木府的建築特色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宮殿式木府時,坐向未按「坐北朝南」為佳的中原風水理論,而是朝向太陽和東方。東方屬木,太陽和木為納西東巴教中的崇拜物,因此,欲得「木」之氣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築採取了坐西朝東的方向。
木氏家族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聞名。在納西族中也是名門望族,曾受歷代皇帝欽賜匾額11塊,均掛於府內。在外能看到一塊高大的牌坊,上面刻著「天雨流芳」四字。「天雨流芳」在納西語中是「讀書去吧」的諧音,意在督促世人勤勉向上,獲取知識。萬卷樓中的珍奇藏書、東巴經、詩集名畫也證明了木家人好學習的天性。1998年,木府重建後改為古城博物院,博物院建築主要包括忠義坊、義門、前議事廳、萬卷樓、護法殿等15棟建築,共計162個房間。
小攻略1.木府有免費講解員,遊覽時一定要聽講解,否則自己不一定能夠都看得懂。2 木家院中有一棵枝葉繁茂的柏樹,原本已乾枯,但1996年的2.3大地震把它神奇地震活了,至今已存活了600多年。3.有些導遊會把遊人帶到木府之後,遊說大家去購買茶葉什麼的,建議謹慎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