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木府是麗江古城的「大觀園」,在木府,我們可以翻閱到一個在西南地區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土司家族興衰史。
納西族為雲南特有民族之一,幾乎都居住在中國麗江市,其餘小部分在雲南背部縣市和四川的鹽源、鹽邊、木裡等縣,也有少數分布在西藏芒康縣。
在漫長的封建社會中,滇西地區形成了多民族的部落社會,各自劃地為王,自成一體,又互相爭奪,圖謀擴張。麗江的納西族,在北有吐蕃、南有南詔的夾縫中,順勢迂迴,得以生存發展。
明代是納西族歷史上一個重要發展時期,深得明王朝信任和倚重的木氏土司,積極引進中原漢族地區的生產技術和文化教育,廣交中原名士,從內地引進文、醫、教育、建築、開礦、工藝製作等人才到麗江。
大土司家族的興衰史
麗江土司阿甲阿得家族,自元代起世襲麗江土知府,明朝時土司阿甲阿得審時度勢,於公元1382年「率從歸順」,舉人臣之禮,此舉大獲朱元璋賞識,朱將自己的姓去掉一撇和一橫,欽賜其「木」姓,從此納西傳統的父子連名制,得以改成漢姓名字。
木府,是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木氏土司為了保持其統治地位姓氏高貴,在社會各階層推行「官姓木,民姓和」制度,而木氏土司則代代世襲,父子相傳,一直沿襲到明、清時期,有的甚至延續到解放以後。
麗江木府位於古城西南隅,木氏土司家族歷經元、明、清三個朝代,鼎盛時期木府佔地一百多畝,有近百座建築,是八百年大研古城的心臟所在,也是整個麗江文化的縮影。
徐霞客曾嘆木府曰:「宮室之麗,擬於王者」。可惜大部分建築毀於清末兵火,倖存的石牌坊也毀於「文革」。1996年大地震後,世界銀行慧眼識寶,貸巨款相助重建木府,麗江俊傑精心設計施工,經三年艱辛備至的努力,使木府如「鳳凰涅槃」般再現於世。
麗江木府的建築特色
麗江木府佔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整個建築群體坐西朝東,「迎旭日而得木氣」。木氏土司在建造自己的宮殿式木府時,座向未按「坐北朝南」為佳的中原風水理論,而是朝向太陽和東方。
東方屬木,太陽和木為納西東巴教中的崇拜物,亦為皇帝所賜納西族之姓。因此,欲得「木」之氣而盛的想法使木府的建築,採取了坐西朝東的方向。木土司的府第雖有王者氣度,卻一反中原王城「居中為尊」的傳統,將府第建於城西南一隅。
大門附近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四個大字,乃為一語雙意,用漢語解是「皇恩浩蕩如天雨流芳」,也是納西語「讀書去吧」的諧音,體現了納西人推崇知識,重視教育的靈心慧性。
納西當年是夾縫中求生存的民族,當時為了求發展,必須投靠中央王朝,所以他溝通的紐帶的就是學習漢語言,所以土司們非常注重漢文化教育,所以整個木府很少見到有納西字。
木氏土司對朝廷忠義不二,曾多次得到皇帝的嘉獎。土司的忠君愛國也反映在這門聯上:鳳詔每來紅日近,鶴書不到白雲閒。意思是說,皇帝的詔書一來,就好像離紅日更近了,心裡暖融融的。如果長時間接不到朝廷的文書,那麼,看白雲也悠閒無聊,心裡就空落落的。
議事廳,是土司議政施政的地方,也就是木府的「金鑾殿」了。那三塊御賜的"誠心報國"匾,分別是明朝的洪武、永樂、嘉靖三位皇帝的褒獎。前議事廳是納西族木氏土司商議政事之殿堂,其氣勢威嚴壯觀,由此可見當時木氏土司顯赫一時。屋頂的三個藻井,中間是龍,為了避嫌,這龍只有四爪。
萬卷樓為木府藏書樓,以陳列中原各種典籍,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甘珠爾》,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師書畫為,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
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木氏土司家事之所,在納西族土司根深蒂固的家教和信念和人生觀中,人與自然和諧統一、國有國法,家亦有法的觀念根深蒂固。
明朝土司木公,雖然生性驍勇,一生打過很多次勝仗,但他雅好吟詠,與當時流放雲南的大才子、四川狀元楊慎關係很好。楊慎特意送一牌匾,上書「為國幹城」。意思是說木公是國家主權的捍衛者。「幹城」出自《詩經》:「赳赳武夫,公侯幹城。」
光碧樓乃後花園門樓,史稱其建築「稱甲滇西」;玉音樓是接聖旨之所和歌舞宴樂之地;三清殿是木氏土司推崇道家精神的產物。而獅山古柏深處,還有木氏土司祭天、祭祖、祭大自然神「署」的本土宗教活動場所。麗江木府充分體現了納西人廣採博納多元文化的開放精神。
整個木府建築的稜角不是龍在前,而是鳳在前,這是體現了當年納西族人對勤勞女性的尊重,可以說當年女性在納西族的社會地位相比中央還是高的。
木府處於整個古城的頭部,西河水東南西三面環流,古城街道和民居傍河而築、依渠而建,自然形成條條渠水與官邸、民居一脈相連,民居層層環圍木府的扇形格局,給人以一脈勃生的官民祥和氣氛。
而作為全城中心的則是商賈雲集的四方街,縱橫交錯的街道從四方街這一商貿中心向四面八方輻射。從中可看出古城最初形成於鄉村集市,最終也因商業貿易而繁榮。這與古城千百年來作為「茶馬古道」重鎮的歷史密切相關。
木府土司希望各個方向的納西人民能在古城裡進行商品交易,促進麗江的這個經濟發展,所以木府周邊古城是沒有修圍牆的,還有土司覺得木字加圍牆就是困,所以木府覺得修圍牆會困住木府的人。
當年的木府建築是違反中央集權建築學的,像是納西族這麼小的土司的建築在當時的建築是不被朝廷中央允許的,所以當時的木府很少會邀請朝廷人員來玩,木府土司更多的是邀請文人墨客來玩。
史稱木氏「土地廣大,傳世最遠,富冠諸土郡」,並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著稱當時,遺澤後世。
木府是一座十分輝煌的建築藝術典範,既有著明代的建築文化體系,又保留唐宋中原的建築風格,所以在麗江旅遊有一句話叫做:「不到木府,等於不到麗江」。
古建家園--古建中國古建世界,我們不僅僅只做古建築!以線上+線下模式,建築+網際網路+文化,傳承與發揚建築文化,把傳統優良文化植入到建築材料中,讓建築從源頭上有文化,將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的精髓與現代科學技術古今結合、中西融合,應用於現代建築行業,倡導將優良的傳統文化走入大眾的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