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齒鯊》這部電影上映之後就迫不及待的看完了,陶染在鋸齒鯊突然竄出睡眠帶來的的無窮回味之餘,發現了一個噱頭,主角李冰冰,從生化危機之後,她的對手依次是喪失、外星人、蜘蛛、還有鯊魚。看來我們的女神才是怪獸一姐呢。李冰冰這幾年非常有趣,她在國內很是低調,國內女星擊破腦袋都要往熱門上擠,頻頻亮相在各種銀幕上的時候,李冰冰卻是異常低調。在《巨齒鯊》中,李冰冰作為女主角,戲還是很重要的,絕不是花瓶,也不是襯託敵我實力懸殊的輔助品。
它搖蕩著龐大的軀體在深海遊蕩過來,它穿過千姿百態的海洋植物,隱隱約約看到前方水岸上漂浮著一大片鮮活的美味。它總是很擔心面前的美味收到打擾,於是它小心謹慎的靠近慢慢的張開血盆大口。海邊的淺灘處密密麻麻的都是旅遊的遊客,霎時間,這片海域迴蕩著肝膽俱裂的慘叫聲,你是不是渾身都起了雞皮疙瘩,頭皮一麻,看這身前的這個碩大無朋的巨齒鯊,是不是幾年都不敢去海邊了。就在這個時候,好萊塢的強人傑森·斯坦森攜手你們的女神李冰冰,並帶著小夥伴們閃亮登場,邊走邊說今天是個遊泳和釣魚的好日子,歷經了一丟丟小麻煩,順便就搞定了這個大傢伙了。
我們現在根本說不清看過了多少只銀幕巨鯊了,據了解海洋生物就有21萬種,我就想不明白為什麼偏偏談鯊色變呢,在銀幕中它們始終扮演著窮兇極惡的萬惡殺手。在我們的內心裡,緣何總有鯊魚想咬人呢,一種就是具象化的恐懼,倫敦皇家藝術學院曾經展出過一幅叫《沃特森與鯊魚》的名畫,引人驚惶。那幅畫中男孩不慎掉入海中,一隻張著血盆大口的鯊魚正向它遊過來。那時約翰·辛格頓·科普利的好盆友沃特森在古巴的港口被虎鯊咬傷了腳。這不是鯊魚第一次襲擊人,早年前就有船員被活生生的給咬死了,當時他的死被記錄了一段話:「突然,水下面躍起一隻碩大的怪獸,是鯊魚!它撲向了船員,在我們眼前把它撕成了碎片,他死的必定很不好受。」當時船上的人目睹這一幕,之後就被嚇破了膽,還一度引起了恐慌。媒體為了博人們的眼球他們把鯊魚刻畫稱很殘忍的海洋殺手,因為大多數人遇不到它們,所以會因此而恐慌和害怕。就像科普裡的畫,刻畫的就像是鬼故事,在經過層層烘託,把人們沒見過的事物去極端化讓人們感到恐懼,就在這時候,人們患上了恐鯊症。
還有就是電影中的過度虛化,自從有了襲擊事件發生後,小說、電影紛紛問世。當越是見不到的和未知的越是會令人不寒而慄,觀眾無法確定那個海洋巨獸會和何時在出現,被襲擊的下一位會是誰。人們還會幻想自己在海邊時成為了鯊魚的美餐,有時還會腦補鯊魚撕扯自己的畫面。其實現實中的鯊魚並沒有那麼嚇人,反而是電影中的特效比現實更嚇人。
李冰冰在此片中飾演的是海洋專家,並不是探險專家,對於專業不相對也給了這個角色有了很大的發展空間。她的第一次,純屬是為了救人,沒人沒有多大的用處,也為和男主角關係的建立打下了基礎。兩個人的情感關係就是角色的動力,二人的互動貫穿了影片的始終。這就現實出了李冰冰在好萊塢所累積下的經驗了,在這部影片當中,當然不能談論演技,但也忽視不了李冰冰在這個故事中流暢的感覺。就拿她與郭達的對手來說,東西方的演員默契度達到了新高度。
在結尾中她與斯坦乘坐潛艇再跟巨齒鯊對持的情結,就是該角色的特色體現。對待感情的方面的處理,卻又是東方人一貫的含蓄一位亞裔演員能在好萊塢的電影中有這種突破,是非常非常難得的。總的來說,《巨齒鯊》依然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特別在這個暑期檔,前有巨石強森和昆凌主演的《摩天營救》,後有郭達森與李冰冰主演的《巨齒鯊》,不由自主讓我感覺合拍片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終於逐步走上正途了。小編希望代表著兩種不同文化的好萊塢電影與中國電影,能夠互相取長補短,創作更多讓好作品來讓影迷喜聞樂道的作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