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B《鐵探》真人真事為藍本,總編劇劉小群親談創作歷程!

2021-02-20 樂看新劇

於鐵探內常提到的浩園是香港特區政府於 1996 年在新界和合石墳場中為安葬殉職公務員所設。目前於浩園下葬的安息者中,以香港警察殉職人員所佔比例最高,可見我們英勇的警務人員為悍衛香港的治安都是鞠躬盡瘁的。這亦是創作團隊主要靈感來源,他們於創作劇本初期,便到浩園拜祭陳思祺督察,並一一了解其他捨身亡我英雄的事跡。今日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總編劇劉小群老師就創作《鐵探》劇本時的一些心路歷程⋯

《鐵探》創作初心

近日,很多親友和傳媒朋友都問,《鐵探》是否以「無味神探」作藍本?我想在這裡一併回答⋯

2015年,陳思祺督察病逝,他是唯一一位並非因公殉職而能下葬浩園的警員,這勾起了朱鏡祺(我丈夫)和我的好奇,翻查陳sir的資料,得知他為救戰友,而被悍匪在頭部轟了一槍,終生受後遺症折磨⋯他用鋼鐵一樣的意志去討回公道,但同時恪盡職守,願望是希望當警察到生命最後一天⋯

陳sir的事跡在腦海中縈繞不去,我倆以此作為精神骨幹去構思《鐵探》,杜之克先生很喜歡,很感謝他讓我們有足夠時間及空間去醞釀這劇本。

《鐵探》資料搜集期間,我倆帶領組內所有編劇到浩園拜祭陳sir,誰知繞了幾圈也找不到他的墓地⋯

直至管理員指著墓碑還未豎立,一處不起眼的黃土,我們才知道陳sir就躺在下面⋯面對這個為香港市民,為警隊奉獻了一生的英雄,就這樣默默長埋在一抔黃土下,那一刻,我的眼淚忍不住湧了出來⋯大家都靜了下來,懷緬陳sir的過去,思考他的一生。一籃鮮花,不足以表達敬意,我們心裡更加堅定,想為長眠浩園的英雄們說一點話。

除了陳sir,我們還為沙士一役無私犠牲的謝婉雯醫生獻上鮮花。看過曾國恆、梁成恩⋯五十五位因公殉職的公務員的英勇事跡,還有魔警案中被槍傷了面頰和小腿,僥倖生還但終生受後遺症折磨的冼家強警長的經歷,日積月累滋養壯實了《鐵探》的故事。

我們用心打造人物,將架構不斷推倒重來,對白字字反覆研磨⋯終於孕育出劇中不少鐵探。

劇本創作的後期,我們找來好搭檔蘇萬聰監製,這次向他提出《鐵探》的理念,大家竟不謀而合,他也想製作一部更著重人性的警匪劇!感謝他與蘇嘉敏的super製作團隊,用快、狠、準的方法,在短時間內拍完一個這樣難拍的劇本,還拍得這麼有電影感!

更感謝惠英紅、姜皓文、許紹雄、吳廷燁以超班演技,與無線最有實力的袁偉豪、蔡思貝、黃智賢、梁競徽、楊明等小生花旦拼出最燦爛火花,演活了劇中一個個鐵探!

《鐵探》將會在Netflix 上架,我們感到榮幸而高興,因為可以將香港警察的感人故事和鐵探精神帶到更遠更廣!

三年過去了,我們初心不變,就是純粹想寫「一個感人的警察故事」。希望這一點點誠意,遠在另一個世界的陳sir和其他英勇殉職的鐵探們都能感受到!

相關焦點

  • TVB 鐵探:真人真事警察故事為藍本,總編劇劉小群親談創作歷程!
    這亦是創作團隊主要靈感來源,他們於創作劇本初期,便到浩園拜祭陳思祺督察,並一一了解其他捨身亡我英雄的事跡。今日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總編劇劉小群老師就創作《鐵探》劇本時的一些心路歷程⋯《鐵探》創作初心近日,很多親友和傳媒朋友都問,《鐵探》是否以「無味神探」作藍本?
  • 《鐵探》|TVB劇的新裡程碑
    以真人真事為創作藍本 與我們在港劇中經常看到的「本故事純屬虛構」不同,《鐵探》打出的字幕是「本劇取材於真人真事」,劇中男主角尚垶(袁偉豪飾)本是警局督察, 在一次行動中為救隊友,不幸被匪徒一槍穿腦,經過搶救後奇蹟生還,但尚垶飽受槍擊後遺症折磨,不僅留下槍傷陰影,脾氣也變得暴躁
  • 《鐵探》以「無味神探」陳思祺做藍本!魔警徐步高劇情都會有
    無線重頭劇《鐵探》雖然暫時只播出兩集,當中已有多場警匪追逐戰,槍林彈雨、爆破連場,但原來編劇組是以葬在浩園內的55位英雄的生平故事作為參考,還花了三年時間來編寫劇本
  • 《鐵探》沒有討喜也沒有討厭角色
    警隊有內鬥、主角有殘缺、主演年齡大,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新京報專訪主創談幕後《鐵探》沒有討喜也沒有討厭角色由TVB和企鵝影視共同出品,蘇萬聰任總導演,蘇嘉敏任執行監製,朱鏡祺、劉小群任總編劇,袁偉豪、惠英紅、姜皓文等主演的警匪劇《鐵探》正在騰訊視頻播出。
  • 《鐵探》主創:結局最出乎意料,揭秘背後真實大案
    突破:警隊有內鬥,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警匪劇一直都是TVB擅長的類型劇,此前曾有《法證先鋒》《談判專家》《陀槍師姐》《使徒行者》等劇,塑造了一系列敬業奉獻的警察形象。《鐵探》第1集一開場就因為警隊內部的派系鬥爭,導致抓捕嫌犯行動失敗。
  • 《鐵探》主創保證結局最出乎意料,揭秘背後真實大案
    突破:警隊有內鬥,故事取材於真人真事警匪劇一直都是TVB擅長的類型劇,此前曾有《法證先鋒》《談判專家》《陀槍師姐》《使徒行者》等劇,塑造了一系列敬業奉獻的警察形象。《鐵探》第1集一開場就因為警隊內部的派系鬥爭,導致抓捕嫌犯行動失敗。
  • 【鐵探】劇本有份參考「無味神探」經歷 編審劉小群曾到浩園致祭
    【鐵探】劇本有份參考「無味神探」經歷 編審劉小群曾到浩園致祭無線重頭劇《鐵探》將於今晚(1/4)9點半首播劉小群跟丈夫朱鏡祺同為《鐵探》的編審,希望憑劇集令觀眾明白到前線警務人員所面對的困難及向他們致敬。(資料圖片)
  • 《鐵探》揭秘背後真實大案,主創保證結局最出乎意料
    執行監製蘇嘉敏表示,當她拿到《鐵探》劇本的時候,就發現這部劇跟其他警匪劇講故事的角度不同,除了破案抓賊、生死臥底之外,還加入了警隊高層的內部鬥爭,非常有新鮮感。朱鏡祺和劉小群兩位編劇表示,在寫了很多年的警匪劇之後,想找一個突破點,就想通過《鐵探》寫一個人物非常鮮明的,真實感人的故事,「《鐵探》中的很多警察和案件,都是有原型的,劇中的警察跟以往刀槍不入的警察感覺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主角都是有『殘缺』的,真實的人。」
  • 惠英紅的《鐵探》能為TVB帶來轉機嗎?
    由TVB和企鵝影視共同出品,朱鏡祺、劉小群擔任總編劇,蘇萬聰和蘇嘉敏共同執導,惠英紅、袁偉豪、姜皓文、蔡思貝、黃智賢、梁競徽、許紹雄等聯袂主演的刑偵劇《鐵探》於4月1日起在TVB開播,騰訊視頻同步播出。該劇以香港警隊迎來大升遷年為背景,講述總區副指揮官萬晞華(惠英紅飾)和毒品調查科總警司簡國曙(許紹雄飾)為爭逐警務處長之位的權力鬥爭,其間也夾雜著險象環生的警匪對抗。
  • 《鐵探》重拾港劇市井味
    作為今年播出的第一部合拍劇,《鐵探》的臺前幕後匯集了一群能人:監製及總導演蘇萬聰此前的代表作是劇集《使徒行者2》,原創兼總編劇朱鏡祺曾打造《不懂撒嬌的女人》;主演則由惠英紅+姜皓文這對金像獎組合,搭配袁偉豪、蔡思貝、楊明等TVB上位班底,還有黃智賢、許紹雄、吳廷燁等老戲骨助陣……用蘇萬聰的話來說:「《鐵探》搭出了一個很好的『陣』。」
  • 《鐵探》豆瓣8.0分!惠英紅主演的這部港劇還是值得看的!
    最近的電視劇上新了很多,我們都數不過來了,還有好多經典的電視劇改編也是上映了,今天給大家說的是一部港劇,期待了很久的一部,名字是:《鐵探》。這部電視劇的主演有大家熟悉的惠英紅的,好久沒有看到他的一些劇集了,因此還是非常期待的,在豆瓣上,可以看到這個評分達到了8.0分,對於一部電視劇而言,達到8分以上也是很不容易了,足以見得大家對這部劇的喜歡!這部電視劇講述了督察尚垶原是警隊明日之星,在一次行動中為救戰友,不幸被匪徒一槍穿腦,經過搶救後奇蹟生還,並且查案比以前更努力拼搏,贏得「鐵探」的美譽。
  • [鐵探]百度雲網盤資源[姜皓文/已整理]在線觀看
    導演: 蘇萬聰 / 蘇嘉敏編劇: 朱鏡祺 / 劉小群主演: 袁偉豪 / 惠英紅 / 姜皓文 / 黃智賢
  • 《鐵探》TVB翡翠臺首播,惠英紅帶來香港巔峰式警匪電視劇
    一類是武俠劇,一類是警匪劇。而最近幾年來,內地武俠劇市場空前,有反超TVB的意思。不過,在警匪劇方面,這家電視媒體有著自己幾十年的業務經驗,從編劇到製片,再到導演和演員,都是一條龍服務的,其它競爭公司不能與之相提並論。4月1日晚間在TVB翡翠臺首播的電視劇《鐵探》,便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從目前首播的劇情內容來看,這部警匪劇可以算作是最近一兩年來港味兒警匪劇的巔峰之作了。
  • 都市警匪劇「鯰魚」出現,《鐵探》能否激起電視劇創作新熱潮?
    更為《鐵探》加分的是貫穿其中的多場教科書級別的表演,除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萬晞華與程宇森的對峙外,還有遊秉高與母親在監獄、頭被頂著槍等特殊場景下的幾次對話,尚垶為兄弟向萬晞華討說法,臥底招喜悅被犯罪集團發現時各方表現等,將職場、親情、友情、愛情等元素融合其中,將該劇的氣氛推向一個個小高潮,讓整部劇的節奏更加張弛有度。
  • 他是《鐵探》裡男主角尚垶的原型,傳奇的一生令人敬佩
    如《法證先鋒》、《談判專家》、《使徒行者》等,高質量電視作品,劇中演員全部都是實力派,為大家塑造了一系列敬業奉獻,保衛人民的警察形象。這幾年來港劇片沒像以前那樣常常有膾炙人心的高質量作品出現,也有可能是內地電視劇的崛起,分散了關注力,但隨著《鐵探》播出,引起了廣大港劇迷的熱議。
  • 《刑偵日記》:用「全員精神病」為新一代TVB神劇作註解|主創專訪
    「全員精神病」,「男女主演技封神」,「惠英紅的又一部視後之作」。
  • 《鐵探》求新也求真,蘇萬聰打造地道「港式」警匪劇
    昨日,蘇萬聰再次作為監製與總導演的全新作品《鐵探》,已在騰訊視頻上線,與觀眾見面。企鵝影視與TVB聯手出品的《鐵探》,由蘇萬聰、蘇嘉敏執導,朱鏡祺、劉小群編劇,袁偉豪、惠英紅、姜皓文、蔡思貝、黃智賢、楊明、梁競徽、許紹雄等共同出演。
  • 當真人真事改編「站」上行業風口,我們看見了電影的力量
    近年來,真人真事改編題材備受市場青睞,成為國產電影炙手可熱的創作題材。回顧去年,國產電影幾乎可以說是真人真事改編題材的天下。2019年的國慶檔,國內票房在短短8日的時間,收穫了超43.57億元的票房成績,創下了歷史新高。
  • 《鐵探》的「反套路」是怎樣煉成的 | 公開課第十四期
    上一次引發全民刷屏的TVB劇《使徒行者》,已是近5年前的事了,那也是TVB最拿手的警匪題材距今最近的一次高光時刻。《鐵探》的質量上乘,因此,許多對警匪劇抱有期待的觀眾在評論中表示:「感覺回到了TVB的黃金年代!」  觀眾們喜歡把《鐵探》和《使徒行者》對比,除了題材相近,兩部劇也確實是同根同脈。
  • 《克拉戀人》總編審詠藍:創作是打磨的過程
    從7月22日開播到9月6日,全網點擊突破80億次,這是鑽石行業大劇《克拉戀人》為今夏收官劃下的完美句點。作為一部創下最短時間拍攝、最快時間播出的國產偶像矩制,《克拉戀人》從拍攝前期到製作後期可謂困難重重。為了把控全部工作的順利進行,該劇開創性的設置「總編審」一職,並由從業二十餘年的資深媒體人詠藍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