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鐵探內常提到的浩園是香港特區政府於 1996 年在新界和合石墳場中為安葬殉職公務員所設。目前於浩園下葬的安息者中,以香港警察殉職人員所佔比例最高,可見我們英勇的警務人員為悍衛香港的治安都是鞠躬盡瘁的。這亦是創作團隊主要靈感來源,他們於創作劇本初期,便到浩園拜祭陳思祺督察,並一一了解其他捨身亡我英雄的事跡。今日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總編劇劉小群老師就創作《鐵探》劇本時的一些心路歷程⋯
《鐵探》創作初心
近日,很多親友和傳媒朋友都問,《鐵探》是否以「無味神探」作藍本?我想在這裡一併回答⋯
2015年,陳思祺督察病逝,他是唯一一位並非因公殉職而能下葬浩園的警員,這勾起了朱鏡祺(我丈夫)和我的好奇,翻查陳sir的資料,得知他為救戰友,而被悍匪在頭部轟了一槍,終生受後遺症折磨⋯他用鋼鐵一樣的意志去討回公道,但同時恪盡職守,願望是希望當警察到生命最後一天⋯
陳sir的事跡在腦海中縈繞不去,我倆以此作為精神骨幹去構思《鐵探》,杜之克先生很喜歡,很感謝他讓我們有足夠時間及空間去醞釀這劇本。
《鐵探》資料搜集期間,我倆帶領組內所有編劇到浩園拜祭陳sir,誰知繞了幾圈也找不到他的墓地⋯
直至管理員指著墓碑還未豎立,一處不起眼的黃土,我們才知道陳sir就躺在下面⋯面對這個為香港市民,為警隊奉獻了一生的英雄,就這樣默默長埋在一抔黃土下,那一刻,我的眼淚忍不住湧了出來⋯大家都靜了下來,懷緬陳sir的過去,思考他的一生。一籃鮮花,不足以表達敬意,我們心裡更加堅定,想為長眠浩園的英雄們說一點話。
除了陳sir,我們還為沙士一役無私犠牲的謝婉雯醫生獻上鮮花。看過曾國恆、梁成恩⋯五十五位因公殉職的公務員的英勇事跡,還有魔警案中被槍傷了面頰和小腿,僥倖生還但終生受後遺症折磨的冼家強警長的經歷,日積月累滋養壯實了《鐵探》的故事。
我們用心打造人物,將架構不斷推倒重來,對白字字反覆研磨⋯終於孕育出劇中不少鐵探。
劇本創作的後期,我們找來好搭檔蘇萬聰監製,這次向他提出《鐵探》的理念,大家竟不謀而合,他也想製作一部更著重人性的警匪劇!感謝他與蘇嘉敏的super製作團隊,用快、狠、準的方法,在短時間內拍完一個這樣難拍的劇本,還拍得這麼有電影感!
更感謝惠英紅、姜皓文、許紹雄、吳廷燁以超班演技,與無線最有實力的袁偉豪、蔡思貝、黃智賢、梁競徽、楊明等小生花旦拼出最燦爛火花,演活了劇中一個個鐵探!
《鐵探》將會在Netflix 上架,我們感到榮幸而高興,因為可以將香港警察的感人故事和鐵探精神帶到更遠更廣!
三年過去了,我們初心不變,就是純粹想寫「一個感人的警察故事」。希望這一點點誠意,遠在另一個世界的陳sir和其他英勇殉職的鐵探們都能感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