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和醜惡終有歸宿,堅持到底就是《綠裡奇蹟》

2020-09-03 花椰菜菜YeahCc

一部99年的電影既沒有宏大的場面,也沒有華麗的辭藻,為何就是這樣一個簡簡單單娓娓道來的故事,卻能讓千千萬萬的人感動至今呢?

縱使擁有一顆包容萬象的大心臟,看完也忍不住會陷入沉思,久久不能自拔。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故事讓浮躁的現代人還能淚目呢?

豆瓣高分電影《綠裡奇蹟》

故事發生在美國經濟大蕭條時期的一所監獄裡,每個被關在這裡十惡不赦的死囚都等待著那個最終神聖日子的到來。他們會被護送著走上一條從牢房到電椅的過道,這條過道被刷著綠色的油漆,看似並沒有什麼不同,而卻安撫著一個個由生向死的靈魂。

這條通往死亡的綠色走廊,就猶如一條通往人性的救贖之路,它更像是一種重生,一個新生命的開始。在這條通向未知又既定結局的道路上,有著人性的醜惡與真善美。

監獄、囚犯、獄警、落日、審判,寧靜與凝重的日復一日被體形碩大的黑巨人約翰·科菲的到來打破了。原本監獄長保羅早已習慣了走過「綠裡」將罪孽深重的死刑犯送往電椅,直到他看到這個雖人高馬大、卻敦厚敏感的大孩子眼中閃爍的真摯,不禁有了惻隱之心。

被誤判來到死牢的黑人約翰似乎有一種不可名狀的神秘力量,他帶來的一系列超自然的事件改變了整個監獄的格局。原本行屍走肉的死囚德拉克逐漸覺醒,將最後的一絲溫存留給了寵物鼠;原本欺軟怕硬的獄史佩西也得到了自己的報應,一步一步逼自己走向極端的精神世界;執法無私的監獄長保羅也在執行了約翰的死刑後主動離職,帶著約翰的痛苦與力量,繼續獨自觀察人間的種種。

原來,約翰的真實身份是以天使的名義來代人受過。上帝送來拯救人類的天使,卻被人類自己送走了。

獄吏與死囚間的微妙關係被編劇史蒂芬·金刻畫得淋漓盡致,其中的懸疑氣氛以及人物間錯綜複雜的心理衝突,在導演德拉邦特的精準把握之下,觀眾能夠頓悟最深切的痛苦本身。

為何這部波瀾不驚的影片能用光明的語言深入直面到黑暗的中心?

通俗小說大師史蒂芬·金

這還得從編劇史蒂芬·金說起,作為當代驚悚小說之王,大眾肯定對他的《肖申克的救贖》並不陌生,同樣是以陰暗的監獄為大背景,《肖申克的救贖》也有很強的宗教意味,主人公安迪用來越獄的錘子就藏在《聖經》之中,作者多次運用了宗教詞彙redemption來表達救贖的意味,實際上在希伯來的宗教法典中該詞甚至包含了六種含義,這其中就有贖回和拯救這種在東方文化中難以融合的意義。

同理,在《綠裡奇蹟》中史蒂芬·金再次摻雜信仰、神話色彩來影射人性和現實。在《創世紀》中,上帝用綠色來代表創造的生命,由此引申出了很多中西方的神話。這裡,將一個宗教隱喻來影射綠裡是通向死亡之路,但也是通向天國永生之路。

影評雖然長達188分鐘,卻讓觀眾一點也不覺得乏味。或許生活的本質就是如此,沒有太多的大起大落,在平淡中反而更渴望能夠觸及到一種純粹的善意。其實,每一個人都在用著不同的形態在釋放著人性,來完成一生的自我救贖。

而為何每一個通過「綠裡」走向生命盡頭的死囚或者見證者們的形象讓人過目不忘呢?溫情故事背後又隱藏著多少道德的困境呢?讓我們一層層剝開這包裹宗教韻味的苦咖啡糖,細細品味。

神秘黑巨人:世界以痛吻我,我卻報之以高歌

影片中的黑人約翰醜陋、木訥、無言,卻能讓人感到信任、純真、善良。形象上的醜陋反諷的是人性的虛華,木訥審問的是人性的嬗變,無言拷問的是人們的謊言。

人性中的惡還體現在對同類的歧視之中,黑人約翰不僅在入獄時受到了獄警的蔑視與譏諷,甚至連白人犯人都在他面前秀優越,更諷刺的是白人殺人狂會因自己與黑人同處一室、坐同一張電椅受刑而感到羞恥。

這一劇情雖然飽含黑色幽默,卻把美國的種族歧視無情揭露。在美國人的心目中,一直認為黑人是卑賤而醜惡的,理所當然地造成了誤判的悲劇,導演德拉邦特正是以黑人約翰內心的純潔來直擊美國社會的虛偽。

純真的黑巨人約翰

特裡·伊格爾頓曾指出,所有藝術形式都源於世界的某種意識形態,完全脫離意識形態的藝術作品是不存在的。電影話語不僅書寫促使其產生的社會現實以揭示隱含的權力關係和意識形態,而且能夠影響人們的價值取向和思想行為。

實際上,美國主流社會通過影視作品塑造黑人形象來暗示現實社會對黑人族群的偏見和歧視的不佔少數。從《為奴十二年》到《月光男孩》,黑人主題影片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影片的榮譽,同時,表現題材也從黑奴的抗爭跳轉到了處於社會邊緣的同性戀群體,範圍不斷擴大。

甚至斬獲第91屆奧斯卡三大獎項的電影《綠皮書》就是赤裸裸當時美國社會種族問題的真實寫照。最近英國BBC熱播的影視劇《神秘博士》甚至直言:「有智慧生物就存在歧視這個無法改變。」相較之下,1999年的《綠裡奇蹟》對於種族歧視的表達就含蓄了許多,也算是社會文明的一大進步。

拋開約翰魁梧身材、黝黑皮膚的外在而言,他就是耶穌受難記本身。他能夠無時無刻感同身受這個世界的所有痛苦,用自己的超能力去挽留生命、治癒疾病。但事之所極,必是禍福相依。他太孤獨了,一個人承受這世間的大喜大悲,力量不足以維持每一件事情的正義,也不能除惡揚善。這種無能為力的痛苦指向對自身的懷疑,認為「我的降生就是種罪過」。

當神性墮入現實的人性中間,要麼被現實所玷汙最終喪失,要麼苛守神性。然而後一種存在形式難以在現實社會中無法維繫,人性不可能一塵不染,這是社會生存的法則,神性相對於人性只能是剎那間的曇花一現。

走過綠裡解脫的黑咖啡

死亡並不是詛咒和懲罰,生命的美在於它的有限性。從古埃及的金字塔到密爾頓的《失樂園》,人們總是嘗試著用最輝煌的文明成就延續永生的輝煌。但死亡是我們共同的宿命,是生命中最需要直面的失去。

約翰最終選擇了死亡,對於他來說,死亡是一種解脫,是對人性糾葛的超脫,是神性最後無奈的選擇。

無奈監獄長:強者救贖自己,聖人普度他人

老監獄長保羅捍衛每一個改過自新的囚犯最後一絲尊嚴,尊重囚犯的感受,盡力維護他們生前最後享有的平和。他愛憎分明,為了挽救朋友妻子的生命不惜鋌而走險將犯人帶出牢房,也排斥富二代身上所反映出的麻木和兇殘之性。

如果說約翰是神性的象徵,是非現實的。那麼保羅就是人性在現實社會中的最完美的體現,是最接近於神性的。主人公保羅作為一個看管死刑犯的監獄長,在死亡邊緣能夠直視人性的各個面。

這和電影《少年派的奇妙漂流》敘述手法一樣,借用魔幻現實主義風格表達人性。魔幻現實主義立足於「真實」的基礎之上,以反映現實人類社會的真、善、美和假、惡、醜為終極目的。少年派船上的猛虎就是他的內心,其他動物的自相殘殺象徵著現實生活中人類的爾虞我詐。而對於保羅來說,他所神化的黑人約翰就是他自己真真切切對於善良的堅守。

保羅和約翰握手

保羅在第一次和黑人約翰握手的時候,坦誠道:「我這輩子做過不少不光彩的事,並已感受到地獄的威脅。」或許保羅在神性的感召下對自己人性缺點的深度反思,認識到自己的自私面,想要解放自己,所以盡職盡責地工作,為囚犯們打造了一個烏託邦。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裡說到,世界是隱喻的。世界上任何一個事物都會因為人事而被附加的意義。對於以鼠為友的連環殺人犯威廉來說監獄長保羅為他編織的「老鼠村」謊言足以支撐他勇敢走過那一公裡的綠地,縱使盡頭是數不清的咒罵與苦痛,也可以享受到純粹的尊重與安寧。這何嘗不是保羅的一種救贖,讓囚犯能夠在最後的日子裡,真心悔過,重拾人性的光輝。

知世故而不世故,歷圓滑而留天真。保羅洞悉著這人間惡積禍盈,但仍然願意伸出手,散播力所能及的美好,這就是心靈救贖的最好詮釋吧。

仗勢官二代:可恨之人必有可悲之苦

仰仗著州長的裙帶關係的庇護,獄警佩西有恃無恐,不可一世。對犯人非打即罵,為了報復囚犯的嘲笑,毫不猶豫地用警棍打斷了他的手指。為了抹去自己欺軟怕硬的出糗場景,更是對囚犯狠心下手,不打溼囚犯頭頂用於快速電擊的海綿,以至於犯人活活燒死,痛苦不已。

佩西生性仇視一切美好的事物,虛榮、麻木、自大將佩西的基本人性吞噬,雖然不屬於大奸大惡的一類,,但同樣屬於人性惡的範疇。這樣的個性反映了人性的偏頗,體現在其行為舉止的極端個人化上。這樣的人註定是不會被其他人所接納的,不僅不會獲得犯人的尊重,與同事的關係也是劍拔弩張。

被佩西禍害而活活燒死的囚犯

陽光越明亮,陰影越深沉,正面角色永遠需要反面角色的襯託,反派越卑劣,才越能襯託出正面人物的光明與高潔。光明與黑暗、正義與罪惡此消彼長,彼此對立又不可或缺。如果不是《雷神索爾》中洛基的邪魅、善妒與背叛,何以見得雷神的憐憫、剛正不阿及魄力?如果不是《阿凡達》中採礦公司的軍隊秉著為自身利益不顧一切的信念塗炭潘多拉星的生靈,何以見得男主角傑克決定背叛人類自詡的「本我」通過納美族的文明來釋放內心的善?如果不是佩西的肆意妄為,何以見得監獄長和約翰的簡單、憨厚、寬容?

多行不義必自斃。最終佩西被約翰抓住的瞬間,收回了仁慈,人世間的所有苦痛在瞬間相通。佩西無法承受患上了精神病,這或許就是神的選擇與懲罰。

宗教色彩:希望解脫桎梏的高牆,聖經饒恕負罪的靈魂

基督教認為,人類的始祖亞當和夏娃未能經受蛇的引誘,偷吃了蘋果,使其罪過蔓延至後代,致使整個人類都具有原罪。這種原罪和後天犯罪導致人間充滿罪惡一樣,人類自己無法自我解救。

在這種情況下,上帝大發慈悲,派遣其獨生子耶穌降世,拯救人類。耶穌基督甘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以自己的血洗淨世人的罪。

人世間充滿著罪惡,每個人都參與其中,無法避免,這相當於聖經裡的原罪。約翰如同監獄裡的耶穌,世間民眾身體和靈魂都受到罪惡的桎梏。黑人約翰的身體雖被束縛,但他的靈魂無比自由。

黑人約翰治癒了監獄長夫人後,夫人送給科菲一個吊墜,上面刻著聖克裡斯多夫。讀過聖經故事的人應該知道,聖克裡斯多夫是一個巨人,他曾背著上帝過河。上帝化身成為一個小孩坐在他背上,但是無比沉重。他問上帝為何這麼重,上帝卻說:「因為我背負了人世間所有苦難。」

約翰純真的目光

雖是借宗教題材發揮出來的,但不難理解,痛苦是一種領悟,而愛是一種能力,超越生命而存在。約翰用海水般的愛接納所有的壞,淨化著白紙社會中浸染的墨跡,不經意間將冰冷和黑暗消融。他感同身受著人世間所有的痛苦,感受著人們利用相互之間的信任和愛互相傷害,日復一日,深刻而綿長。走過「綠裡」何嘗又不是一種解脫,這世界何去何從。

人之初性本善。其實大多數人並不相信這話,人生來並沒有善惡之分,只是會趨利避害罷了,但看到主人公單純的眼神時,人們開始動搖了這種絕情的看法。

物質不能讓世界美麗,唯有美德、智慧與愛才能。

《綠裡奇蹟》講述的是時代背景下的無奈與冷漠、愛與恨、無助與悲憤交織,沒有歇斯底裡的批判,只是把不能隱藏的人心娓娓道來,試圖淨化靈魂。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銘,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善惡聚焦出人性或許有的底片,曝光出灰暗的中性色調,堆砌出人性的滿目瘡痍。「綠裡」上的人們用自己的灰飛煙滅,實現了各自生命的重要跨越。

善良並不難,但無論外界如何更變仍能堅持用善意對待每一個人才是難能可貴之處。

堅守下去的要麼是見證了奇蹟,要麼就是奇蹟本身。

相關焦點

  • 《綠裡奇蹟》:善良和醜惡,最終都有各自的歸宿
    《綠裡奇蹟》是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懸疑電影,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執導,湯姆·漢克斯、大衛·摩斯、邁克·克拉克·鄧肯等主演,於1999年12月6日上映。影片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綠裡奇蹟》,講述了二十世紀,保羅在老人院回憶起在當獄長時,高個子黑人約翰·科菲因被誤判來到死牢後發生的超自然的事件。電影是用一種回憶的記敘方式,將故事呈現在螢屏之上。108歲的保羅在養老院看電影,因為一個鏡頭讓這位百歲老人痛哭的場景,讓觀眾們既心疼又好奇地坐等序幕的開始。
  • 電影《綠裡奇蹟》,所有的善良都會得到美好的回報
    《綠裡奇蹟》一部非常長的電影,因為它有三個小時,但是這三個小時,並不會讓我感到沉悶枯燥,故事的情節一步步的推進,人物的關係與刻畫,都將我一點點的拉入電影裡,直至看完。這部電影是以史蒂芬.·金的小說改編,由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主角則是由湯姆·漢克斯,大衛·摩根,邁克,克拉克等主演。
  • 《 綠裡奇蹟 》:生而為人,不可作惡!讓善良的人不被辜負
    在這條通往善與惡的道路上,有著人性的光輝和醜惡。」《綠裡奇蹟》這部電影和《肖生克的救贖》出自同一手筆,是美國著名懸疑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的作品,它採用真實的故事原型來影射人性和現實,不得不發人深省。《綠裡奇蹟》比《肖生克的救贖》涉及的類型更豐富,是一部劇情、懸疑、犯罪並摻雜著奇幻的電影,看著不禁潸然淚下。
  • 《綠裡奇蹟》生而為人,不可為惡!讓善良的人不被辜負。
    在這條通往善與惡的道路上,有著人性的光輝和醜惡。」《綠裡奇蹟》這部電影和《肖生克的救贖》出自同一手筆,是美國著名懸疑恐怖小說家史蒂芬·金的作品,它採用真實的故事原型來影射人性和現實,不得不發人深省。《綠裡奇蹟》比《肖生克的救贖》涉及的類型更豐富,是一部劇情、懸疑、犯罪並摻雜著奇幻的電影,看著不禁潸然淚下。
  • 影評|今日分享《綠裡奇蹟》The Green Mile
    -----《綠裡奇蹟》hello,大家好,我是文案君!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部豆瓣8.8分的影片《何以為家》,這個影片由弗蘭克·德拉邦特導演的《綠裡奇蹟》,該導演亦執導過著名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作品,電影拍得有一些美國電影常常帶有的奇幻色彩。
  • 《綠裡奇蹟》-在黑暗中也要堅守心中的善良之光
    在網上找了很多電影,偶然看到了《綠裡奇蹟》。這是一部很值得一說的電影。《綠裡奇蹟》是1999年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的懸疑電影,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小說,影帝湯姆·漢克斯主演。提名72屆奧斯卡最佳影片,IMDb一百萬人評價,8.6分。
  • 《綠裡奇蹟》天使曾經來過人間,後來,他哭著走了!
    你相信世間有天使嗎?我相信。我相信天使曾經存在於人間,給我們帶來愛與希望,為我們承受一切苦難。前兩天看了一部電影,叫做《綠裡奇蹟》。你相信奇蹟嗎?我相信,但是我不相信會發生在我身上,這是很多人關於奇蹟的想法。之前看春晚,有個叫劉謙的魔術師,覺得很厲害。看,現在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那個時候,覺得世間諸事,在他手中,都有可能變成了不可能。
  • 《綠裡奇蹟》他是上帝派遣傳遞奇蹟的天使,卻被人類親手拋棄!
    世間事沒有一個人可以掌控他的走向,相對的接受現實品嘗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卻反而成了生命中的常態,面對命運的不公如何面對和抉擇便顯得尤為的重要,或許有時便正如《綠裡奇蹟》中所展現的那般。《綠裡奇蹟》是改編自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故事的講述是以已經步入老年的獄長保羅回憶為主要視角。
  • 《綠裡奇蹟》:最可怕的是善良被忽視,光明被遮蓋
    如果說《肖申克的救贖》是對生和自由的渴望,那《綠裡奇蹟》就是對死亡和善良的深刻解讀。根本不需要任何證據,黑皮膚就是讓你進入冰冷大牢的萬能鑰匙。外表高大強壯的約翰讓獄警們如臨大敵,殊不知,我們的大黑哥約翰早已被陰暗潮溼的監獄嚇破了膽子,低著頭像個犯錯的孩子般哆哆嗦嗦、一板一眼的回答著監獄長保羅的問題。心智單純的他如何也想不到,他只是要救那兩個可憐的女孩,怎麼就進了這可怕的柵欄房呢?
  • 《綠裡奇蹟》:所謂奇蹟,是人內心的愛與希望
    影片中「好」與「壞」,亦或「善良」與「邪惡」,被鮮明地對比出來,這也是影片的特點之一。 《綠裡奇蹟約翰因殺害兩名幼女被判死刑來到了這座著名的冷山監獄,監獄裡有一片稱為「綠裡」的綠地,綠地那頭就是刑場。約翰不僅不像想像中的那麼殘酷,相反他出奇的溫厚、機智。約翰的到來給獄中的各人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老囚犯特裡沃的小老鼠注入了生命的強度,給特裡沃最後的人生帶來了最後的慰籍;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保羅和馬琳達;將金保斯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
  • 《綠裡奇蹟》經典電影推薦
    (新浪新聞評)在《綠裡奇蹟》中,「好」與「壞」,抑或「善良」與「邪惡」,被鮮明地對比出來,這也是影片的特點之一。在越來越多的電影採用混沌手法極力掩飾世間萬物的善惡兩面性,極力強調芸芸眾生皆為己的時代,似乎這已成為一種走向,似乎必將影響價值觀的發展趨勢,然而此片卻向觀眾警告——作為人,不僅要認識到追逐利益是生存的根本,但同時也不能忘記人性深處的另一種可貴品質,那就是憐憫與寬恕。
  • 《綠裡奇蹟》人心是無法隱藏的,相不一定由心生,行為說明一切
    在生活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相由心生,內心善良的人長得就好看,內心醜惡的人長得就很醜,但是這個善良和醜陋被人們定義為相貌。可是事實並非如此,有時候你會看到一個長相很醜陋的人幫助一個正在過馬路的老奶奶,你也會看到一個長得很漂亮的人在公共場合破口大罵,不是說相由心生嗎,好像並不是這樣的。
  • 【心理健康】影評分享《綠裡奇蹟》The Green Mile
    今天跟大家聊聊由湯姆漢克斯領銜主演的《綠裡奇蹟》。這部電影可以說是《肖申克的救贖》的姐妹篇,因為兩部電影都出自同一導演,都同樣改編於史蒂芬金的小說。只不過影片的主視角由囚犯變成了獄警。故事發生於1935年,位於美國南部慘澹肅殺的冷山監獄。這裡有個編號為E區的監舍,因為地板是綠色的,被人稱為「綠裡」。不過,裡面住的皆為死囚。
  • 懸疑電影《綠裡奇蹟》觀看資源及影評
    約翰因殺了兩名幼女被判死刑來到了這座著名的冷山監獄,監獄裡有一片稱為「綠裡」的綠地,綠地那頭就是刑場。  約翰不僅不像想像中的兇殘,相反,他出奇的溫厚、機智。約翰的到來給獄中的各人帶來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為老囚犯特裡沃的小老鼠注入了生命的強度,給特裡沃最後的人生帶來最後的慰籍;神奇的拯救了被病痛折磨的保羅和馬琳達;將金保斯從死神手中拉了回來……保羅這些天也從約翰身上看到了人生的真諦。
  • 《綠裡奇蹟》| 三小時看盡人性的光輝與醜惡
    世間諸多惡,仿若黑暗置於眼前;但也總有行走於黑暗中的善,仿若星火,給人以希望。有一種電影,看過一次之後就足以令人影響深刻。因為電影裡傳達出的那種情緒,會在心裡瀰漫很久,讓人徘徊其中,難以走出。《綠裡奇蹟》,這部被稱為「監獄版耶穌受難記」的電影,就給人這樣的感覺。故事開始於一間老人院,精神矍鑠的老人保羅平靜的生活著。
  • 《綠裡奇蹟》:容易被人遺忘的經典好片,告訴你善惡有報,奇蹟永現
    不過在1999年,《綠裡奇蹟》的上映讓人為之震驚,其知名度雖然不及《肖申克的救贖》、《阿甘正傳》等電影那麼高,但是它的製作水平以及電影成就可以和1994年的任何一部相媲美。保羅·艾治科姆(湯姆·漢克斯飾)是這裡的E區監獄主管,對於走過「綠裡」、繼而在電椅上慘叫斃命的死囚行刑程序,他儼然已無動於衷。除了保羅及其愛妻簡(邦尼·亨特飾)外,「綠裡」上還有正直的副獄監豪威爾(大衛·摩斯飾),監獄長海爾和他身患絕症的妻子美琳達,身為州長侄子並有施虐傾向的獄吏佩西,喜用寵物鼠逗獄吏和諸「難友」取樂的德拉克,連環殺人狂威廉,負疚深重的犯人彼特等一幹形形色色的人們。
  • 解讀·電影《綠裡奇蹟》讓我擁抱一下你,可以嗎?
    哈嘍,今天咱們說一說這部由湯姆·漢克斯主演的《綠裡奇蹟》,個人感覺。這部電影雖然長達三個小時之久,但裡面的內容是十分值得去看的。原著小說是史蒂芬·金創作的,具有一定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整篇小說揭示了人性的善、惡,其間的角鬥、對人性的拷問顯得格外驚心動魄。
  • 影評 | 《綠裡奇蹟》:監獄裡的普羅米修斯
    或許標題會讓人以為這是一部環保片,其實這是一個發生在監獄裡的故事,而「綠裡」則是一條通往刑場電椅的死亡之路。充滿了殘酷和罪惡的監獄裡就一定滿是絕望了嗎?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這個在黑暗中誕生的奇蹟吧。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和監獄的背景之下,《綠裡奇蹟》展現了獄吏與死囚間的微妙關係,也恰到好處地處理了其中的黑色懸疑氣氛、象徵不同道義的特殊人物,以及人物間錯綜複雜的心理衝突。
  • 《綠裡奇蹟》:世間的痛苦,我都感同身受
    當罪惡變成一種常態,你是否還能保持善良?今天,來講一講一部經典的電影,《綠裡奇蹟》。《綠裡奇蹟》,1999年12月6日上映的懸疑電影,電影由華納兄弟影片公司出品,導演是弗蘭克·德拉邦特,他也是電影《肖申克的救贖》的導演,因此,影片一上映,自然就引發了一片的關注。
  • 寫恐怖小說的大V,讓我在《綠裡奇蹟》看到了天使
    弗蘭克·德拉邦特是史蒂芬.金的鐵粉,據說他在看史蒂芬.金的第一部小說的時候,裡面寫的是有關成人童話裡那種虛無的,荒誕的,不切實際的東西,弗蘭克·德拉邦特覺得如果和特別落地的監獄的生活擱在一起的話,那感覺真的太特別了,所以他就給史蒂芬.金打了個電話,告訴他他想拍他的這個電影,之後他把6本集齊了之後開始改編《綠裡奇蹟》這個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