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承認,高考改變命運的作用越來越小,而想要出人頭地更難!

2020-12-23 康康觀世界

河北家長,尤其衡水系學校的家長對名校有一種狂熱,如果一個孩子高三突然不想學了,尤其那些成績不錯的孩子,突然某種原因不想學,估計家長得瘋,比孩子還難受。一部分人寄希望於高考改變命運,一部分人狂熱追求名校,想籍此出人頭地、光宗耀祖,那高考還能否這個願望?承載這個期待?

首先,高考肯定可以改變命運,如果你的起點很低,這個10000%能改變;即使是中產家庭,如果你考不上大學,以後的生活層次、人生高度、機遇還是有差別的。

雲南華坪女子中學校長張桂梅,獲得2020年時代楷模稱號,就是因為她通過高考目前已經改變1800多個女孩兒命運,阻斷了貧困代際傳播。在貧困、重男輕女思想嚴重的滇西,女孩兒的起點很低,考上大學,當一名警察、教師、醫生等絕對能改變命運。

據說現在有一個數據,一個家庭如果有一位成員,穩定月收入4000元,這個小家庭就能脫貧,我說的是脫貧,不是買房買車,這個小家庭省吃儉用就能接濟一下貧困線以下的父母,父母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自己再有點收入,也能脫貧。如何保證這個狀況,就得有一個大學生,脫貧,而且不會返貧。

安徽的毛坦廠中學,號稱規模亞洲第一,高考工廠。我覺得毛坦廠中學存在很有意義,毛坦廠以復讀生為主,辦的是高四,他每年輸出高分生源不多,但絕大部分都能考上大學。把被大學拋棄的孩子送進大學,改變這些孩子的人生軌跡,這就了不起。

高考就類似封建社會的科舉,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科舉制度給出身底層、出身寒門的學子帶來公平、帶來逆襲的機會,現在也一樣,出身底層、貧寒家庭的孩子,高考是機遇。

但是高考的確已經不能直接帶來名利、出人頭地、光宗耀祖了,過去(70後以前)讀書人很少,國家分配工作,上大學確實能直接出人頭地。

時過境遷,大學已經是一種素質教育了,大學文憑,無論名校還是一般院校,有了沒感覺,但是沒有絕對不行。每年新增近千萬大學畢業生找工作,2021年預計又要新增900萬大學畢業生,現在疫情之下,國外遙遙無期,我們形勢還是世界最好的,這種形勢之下,別說什麼出人頭地、能儘快就業就不錯了。

前幾年,不少家長羨慕鄰居家孩子考上名校,去美國、去歐洲。我看今年好幾個多年不見出國去了國外的老朋友、學生居然回來了,逃命要緊。據他們中的精英說,在西方,是個白人至上的世界,亞裔如果當個「蟻工」、普通基層研究人員沒事兒,一旦幹出點兒成績,絕對有人來沒事兒找事兒,他們已經對中國崛起很焦慮,明顯表現出排斥、質疑、打壓。

所以,覺得出國就高人一等,已經是井底之蛙了,尤其未來經濟形勢不好的情況下,在國外一旦失業,比國內還慘,白人的嗟來之食不好吃,當然你在底層混生活,也能過,畢竟中國人能吃苦耐勞。

有人說,那是你考的學校不好,考個名校就好了。其實在國內,沒有國外的種族歧視,但競爭壓力一樣激烈,考個名校早就不能「雞犬升天」了,只是一些家長臆想著自己高人一等,他們不知道孩子在大城市真正的生活狀態。

幾個學霸,名校畢業、研究生文憑,在省會合夥成立了一個技術科技公司,技術上絕對沒問題。但合伙人裡有一位豬哥,是一位合伙人的髮小,二本院校畢業,也不是啥研究生。之所以叫他豬哥,這哥們第一次開股東會就說,我啥也不會,也不習慣被管制,幹不了啥,大家就當我是一頭豬。

但就是這位豬哥,大家離不了,年終分紅他拿最多,因為公司所有項目和貨款結算,都是這哥們搞定,他是個很有能量的二代。

我們都知道,大學有985/211、二本、本三、專科,其實社會有很多隱形的大學,智力,美貌,家境,關係,每個維度上都有層級,都分成大學、三本和專科。有些人學習沒有考上名校,但人家在智力,美貌,家境,關係某一個維度上已經是出類拔萃、博士生水平了,混得風生水起。

明顯顏值高就能就能得到很多機會,有的人文化不高、情商很高,照樣走進「關鍵人物」的朋友圈,得到重用,李白、蘇軾,很有才,高考成績不錯,但情商很低,最後一個縱情山水,一個流放至死,蘇軾是個才子,但過得還不如當個小官的兒子蘇邁。

雷軍說過,站在風口,豬也能飛起來。名校不名校不是關鍵,關鍵是風口。雷軍,武漢大學畢業,馬雲,杭州師專畢業,當年雷軍是一家風投公司掌門,馬雲創業去找雷軍談投資,雷軍覺得這傢伙不靠譜,拒絕了,馬雲去日本找了孫正義,孫正義投了,馬雲成了首富,但實際孫正義賺得更多。

阿里上市,連一直追隨馬雲的公司前臺都成了千萬富翁,而有相當一部分有「能耐」的研究生、博士生,覺得當年的阿里實現不了自己的抱負,提前辭職不幹,就錯失成為千萬富翁的機會。只有名校文憑,在智力,美貌,家境,關係這些維度不行,出人頭地很難。

再來說說家長培養孩子的焦慮。每天都有不少家長擇校諮詢,無一例外,很焦慮。其實家長都很明白道理,健康比學習更重要,通過考名校出人頭地是進大觀園的劉姥姥的想法,為何還要焦慮,逼著孩子去學?

這就是我們現實社會的普遍心態,中產階層無安全感,中產焦慮。剛脫貧富起來,身邊還要沒脫貧或對過去貧困的陰影,讓人心裡不安,怕孩子將來混得不如自己,又沒啥資源,上個普通學校至多過著自己這一輩目前的日子,所以寄希望上名校、拿上名校安慰自己。

真正貧困的家庭,對孩子求學沒有過高的期待,期待高的主要是城鄉的中產階層,擇校都是哪些人,中產家庭居多。中產階層數量越來越大,但也越來越脆弱,怕被別人超越、因病返貧、因傷返貧,所以焦慮。不是孩子升學焦慮,而是內心焦慮怕被別人趕超和因故返貧。

如果家長沒啥資源幫助孩子,單純靠孩子揣著一紙名校文憑,去實現出人頭地,很難!說這些,不是鼓吹什麼讀書無用論,必須讀書,必須考大學。但通過高考,考大學、考名校,指著孩子揣著一紙文憑闖天下,實現所謂出人頭地夢想,比較困難。

起點低的家庭,肯定能改變命運;至於出人頭地、光宗耀祖,如果家長有一定資源,可以讓孩子回到身邊,有一定基礎才能「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如果家長沒有啥資源,你還是讓孩子順順利利就業,過好普通人的日子,其他再看機遇吧!

相關焦點

  • 高考是我們人生中第一個重要時刻,不但能改變生活,更能改變命運
    通過高考,可以極大地改善個人和家庭的處境,甚至高考成績和學習能力本身會伴隨我們一生,成為我們個人前途和命運的一部分。尤其是,如果高考成績能夠突飛猛進,考入理想大學,那麼對於很多同學來說,可以在更高的層次,欣賞到完全不同的世界。不但可以顯著提高個人與家庭的經濟條件、視野眼光,而且關注問題、生存方式和發展途徑,都會與原來的境界天差地別。
  • 改變一代人的命運:揭1977年鄧小平決策恢復高考始末
    恢復高考不僅是簡單恢復一個入學考試,而是一個國家和時代的拐點,許多人的命運從此發生改變。1977年8月4日早晨,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主持召開了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就是在這次會議上,鄧小平果斷決策,恢復中斷10年的高考制度。
  • 火影忍者中的成功學:普通忍者如何才能出人頭地獲得成功?
    當然了,這些能在非常看重血脈和忍術傳承的火影忍者世界中,依然成為強者獲得成功的普通忍者就非常難能可貴了。而火影忍者這部作品既然可以風靡全球,那麼這部動漫中的很多事情都肯定是符合邏輯、非常合理的。因此邁特凱、大蛇丸等人的成功就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了。那麼作為普通忍者的水門、大蛇丸等人是如何出人頭地獲得成功的呢?
  • 第一部記錄高三的片子:高考真的可以改變命運嗎?
    在這個不通鐵路的武平市,鍾佳明較早地接觸到了網絡。他說,「在網上,我聽說大學生都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我也想上大學,但是不行。我成績太差了,沒指望的。」鏡頭前帶著桀驁神情的鐘佳明通過打遊戲,已經給自己攢了小一萬塊錢。在2004年前後,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 高考日語越來越難!不是題難了,而是作文閱卷嚴了!
    「難」了,前幾年,在網絡上經常能看到日語考生介紹,自學某些書兩年,就像玩一樣的考到了130多分,似乎高考高分唾手可得。實際上,不論是選擇題還是作文,題目難度並沒有增加,相比十幾年前,反而變得更簡單。作文的評分標準卻越來越嚴格,相同的文章,按照不同的要求,給出的分數就不一樣。作文變嚴後,勢必會降低總成績。
  • 為何寒門再難出貴子?請保護好高考這塊淨土
    當大多數莘莘學子挑燈夜戰,夜以繼日,為了一分一遍又一遍地複習、刷題,為的是能走到自己理想的學校,而有些人卻另闢捷徑,冒名頂替,偷走了原本屬於別人的安穩人生。冒名頂替,頂掉的不僅僅是一個學籍,也是十六年前陳秋媛人生中唯一一次改變命運的機會。
  • 千人集體頂替高考是大時代的小插曲
    原標題:千人集體頂替高考是大時代的小插曲跟那些靠拼關係、拼背景或者拼身體的人相比,孫大勇夫婦頂替他人學籍參加高考,不過是在一隻利益大手撥弄下,被動配合著旋轉。近日,一封實名舉報信打破了小縣城江蘇灌南的平靜。信中稱,當地擔任公職的一對小夫妻,多年前曾冒用他人學籍考入大學。記者調查發現,當年頂替應屆生學籍參加高考並最終化名生活多年的人不在少數。
  •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成人高考?
    據相關數據統計,2020年,河北省成人高考報考33.3萬人,比去年增加3.4萬人;2019年成人高考報考29.8萬人,比2018年增加3.2萬人。從近幾年河北省成人高考報考人數情況來看,河北省成人高考報考人數以相對穩定的增幅逐年上漲,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了用成考來提升自己的學歷。成人高考也成為熱門的提升方式,那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人高考呢?
  • 《含淚活著》:他想改變命運,卻被命運改變
    如果說含淚,如果因為只能在社會最底層做苦力,如果像丁尚彪好幾次說到自己「因為沒有文化」,那就必須從更早的命運開始算起了。1977年恢復高考的應屆生大約為1959年、1960年生人,當時三屆高中生同時都參加了高考,但丁尚彪是1954年生人,正常的話他高中畢業也已經5-6年了。
  • 2020年多條高考捷徑被徹底堵死,高考越來越難了?其實恰恰相反
    近日,教育部再度「重拳出擊」,在《關於做好202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提出:要加強規範高中招生和辦學行為,嚴格高中學籍管理,嚴禁空掛學籍、人籍分離、違規招生、違規借讀等行為,採取有效措施標本兼治「高考移民」,切實維護高考招生秩序。
  • 科舉制「高考」讓唐朝強盛,讓寒門學子努力讀書,改變家庭命運
    如今,「高考」成為我國選拔人才的一個重要途徑,算是人生的一次大考。但是高考制度的誕生,並非偶然,而是有著歷史的延續,帶著歷史的烙印。當下的「高考制度」,其實,也是一種人才選拔的機制。而在過去強大的唐朝,也有著類似現在「高考」模式。
  • 2021年成人高考還難嗎?
    2021年成人高考還難嗎?學歷作為職場人員的敲門磚,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我們身邊,不難發現已經有很多人選擇提升自己的學歷,給自己的職業生涯增加砝碼。目前提升學歷的方式有很多種,自考、成考、網教、二元制還有開放大學等。 那麼,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成人高考呢?
  • 我國高考最難省份不是河南省?這一省份「當仁不讓」,考生真犯難
    高考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每一個省份的考生都面臨著激烈的競爭。畢竟高考是我們人生當中最重要的考試之一,很多人的命運就從高考開始發生改變。對於普通人來說,高考仍然是實現自己逆襲的最好方式之一。如果沒能抓住這顆改變自己命運的稻草,未來則會很難發生逆襲。
  • 命運、大運和流年改變思維
    改變一個人的思想或者思維方式是最難的,每個人都會以當前的思想去處理事情,都會認為自己當下的決定是最準確的,即使有錯,他們也會為自己找出理由,堅定地認為自己是對的。這也就是勸諫皇帝會有殺頭危險的原因。勸諫皇帝需要技巧,一般人呢?需要有地位,有分量的人去勸解才是有效的。
  • 湖南800名高中生被清退:知識改變命運,卻有半數考生夠不著
    孩子中考成績不理想,家長絞盡腦汁讓孩子上民辦中學讀高中,背後看到的還是「高考」這條路。 雖說,高考不一定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但是高考確實是普通人逆襲的一個不可錯過的機會。
  • 《寄生蟲》:知識改變命運,貪婪毀滅人生
    知識改變命運知識改變命運,可謂是老生常談了。事實上,基宇並不是一個大學生,而是考了四次高考依然落榜的高中生。但是,從劇中可以看出,他是有知識有能力的,第一次輔導,就得到了女主人的認可。暫且不說他偽造大學通知單是對是錯,他確實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 寒門再難出貴子?劉媛媛說:不!
    (無人舉手)前些日子有一個在銀行工作了十年的資深的HR(人力資源管理師)他在網絡上發了一篇帖子叫做《寒門再難出貴子》,意思是說在當下我們這個社會裡面寒門的小孩他想要出人頭地想要成功比我們父輩的那一代更難了。這個帖子引起了特別廣泛的討論,你們覺得這句話有道理嗎?先拿我自己說,我們家就是出身寒門的,我們家都不算寒門,我們家都沒有門。
  • 在那些漂浮的縣中,屏幕究竟能改變多少命運?
    無論屏幕是否真的改變了縣中孩子們的命運,可以確定的是,在冰點周刊發出《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文後,祿勸一中的命運徹底改變了。參照「科學管理」在整個河北乃至中原地區擴散的歷程,我們不難想像「直播課」大面積推廣後的狀態:除去最早的那些切實獲得了「直播課」紅利的學校,其他引入直播課的學校很可能也提升了教學質量,然而卻難以在高考這場零和博弈中提高升學質量。
  • 《演員請就位》趙薇發聲,女性想要出人頭地太難了
    「我那天看到女性的廣告,所有的化妝品、護膚品、睫毛膏、粉底全是小男生在代言,我說姑娘們都去哪了?」 這個困境不只是40+女演員,而是所有的女性、女演員、女藝人都很難出頭。 不僅是演藝圈,各行各業女性想要出頭都太難了。 《脫口秀大會》第二季中,楊笠就曾在段子中提及「記者問我,為什么女脫口秀演員這麼少,我哪知道啊,這太難了」。職場上,女性高管以及女性領導人的數量遠遠低於男性,女性創業者更是屈指可數。 女性想要出頭,第一道阻力就是時間。
  • 勤,改變命運;善,改變人生
    立於世,不僅需要勤奮自強,更要有一顆善良之心,如此,才能厚德載物,走得更順更遠!1勤,改變命運能力是一個人的長度,勤奮是一個人的寬度。上天偏愛於勤奮的人,機遇和靈感往往只光顧有準備的頭腦,只垂青於孜孜以求的勤勉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