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認識"羋"?被"咩"佔據了讀音和意義

2021-01-12 中國新聞網

我們為什麼不認識"羋"?被"咩"佔據了讀音和意義
2015-12-11 14:25:31來源:北京晚報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宋宇晟

2015年12月11日 14:25 來源:北京晚報

參與互動 

  吾雲

  《羋月傳》開播了,借著這股熱潮,大小媒體的小編們陡然變身語文老師,不厭其煩地為大眾普及起了相關生僻字的讀音和釋意。也多虧了這些普及,讓人認識了「羋」「媵」「緙」等字,也消滅了把《羋月傳》認成《半月談》的可能。

  所謂生僻字,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中不熟悉、不常見的字。生僻字雖不至於像死字(即那些幾乎完全不再使用、甚至字形都已經丟失的字)那樣回天乏術,但也不像常用字那樣必不可少。

  重新認識生僻字有必要嗎?如果為了對歷史文化多些了解,那麼多認幾個也無妨;如果為了避免叫不出新同學新同事名字的尷尬,那麼臨時抱佛腳也可以;但如果是出於日常交際的目的,那麼意義不大,若執意使用,還有轉文之嫌。

  生僻字並非生而生僻,在歷史上,它們也曾佔據一席之地,甚至還是常用字。譬如「簋」「甗」「鬲」「斝」「匜」等古代典籍中出場率頗高的表示禮器的字,在現在的日常生活中可以說難覓蹤跡。

  那麼,是什麼讓生僻字變得生僻了呢?產生生僻字最主要也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某個文字所代表的東西不再重要甚至消失了。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而語言又是對現實世界的反映,當某種舊的事物、方法、觀念消失之後,相應的語言表達也會逐漸式微,而對應的文字也隨之慢慢退出歷史舞臺,正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譬如說,馬在古人的日常出行和軍事行動中佔據了重要的地位,和馬有關的字也有一大把,有按顏色分的,如「驪」(純黑色的馬)、「騏」(有青黑色紋理的馬)、「騅」(青白雜色的馬);有按優劣分的,如「駔」(好馬)、「駘」(劣馬);有按年齡分的,如「駒」(兩歲以下的馬)、「駣」(三四歲的馬);此外與馬相關的動詞、形容詞,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寫不出的。而如今,馬的地位不可同日而語,閱遍整個《現代漢語常用字表》裡的3500字,與馬有關的常用字,也不過「駕」「騎」等十餘個了。

  有人說,這麼多生僻字閒著也是閒著,不用豈不是浪費?事實並非如此。語言講究經濟性,有時甚至有點吝嗇。同時隨著語言的發展,漢語的表達方式也發生了變化,有些原來必須用一個字表達的東西,現在可以用兩個字或者好幾個字說清楚。因此,花大力氣記住很多生僻字所表達的含義,在日常交際中的效果和效率遠不如多說幾個常用字的組合。譬如一個人告訴別人「我今天騎了一匹驪」,對方要麼聽不懂,聽懂的估計也要翻幾個白眼;如果說「我今天騎了一匹黑馬」,交際就變得順暢多了。我們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說的話寫的字可以以億來計數,然而我們使用的卻不過只有幾千個常用字詞和若干條語法。語言追求的是通過有限的規則,使用有限的基本成分,生成一片無限的表達空間。唯有在現實生活中最核心、常用、重要的東西,在語言中才有資格成為基本成分,在文字中才有資格成為常用字。而表達那些非核心、非常用、非重要的東西的文字,則被打入冷宮,成為了生僻字。

  漢字生僻字的增多也與漢語的書面語變革相關。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書面表達一直使用文言文,因為文言文的壟斷地位,許多詞即使在口語中早已消失或者不常用,也被保留下來,而其相應的文字形式亦得以倖存。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白話文才終於代替文言文成為了漢民族的共同書面語,許多漢字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文言土壤,使用率急劇降低,也就淪為生僻字了。

  還有一些漢字,雖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生僻字,但因為少見、難認,也在這裡順便說一說。這種情況有些是因為異體字規範產生的,比如將「哲」「蘇」被規定為漢字書寫的規範形式,它們對應的異體字「喆」「甦」就不幸成為了「生僻字」。還有一些是由於鳩佔鵲巢導致的,譬如「羋」原本有「羊鳴」的意思,可是後來人們新造了一個「咩」字,佔據了「羋」字的讀音和意義,導致現在的人們認識「咩」的多而認識「羋」的少了。

  像「羋」「嬛」「琊」這樣,能幸運地通過流行文化重回公眾視野的生僻字只是少數。有時即使是官方力量,也難以讓其重新收穫公眾的目光。譬如南京青奧會吉祥物取名「砳砳」(音lè),本義為兩石相擊之聲,取意自南京的雨花石,寓意原本很好,可在傳播中遠不如另一個來自南京方言的諢名深入人心。

  隨著網際網路傳播,有些沉寂已久的生僻字意外被注入了新的含義,從而獲得新生,比如現在用得火熱的「囧」(實為「冏」的異體字,而表示「光明」的「冏」才是正牌生僻字)和「槑」(實為「梅」的異體字)就是例子。大多數情況下,生僻字如同其名字「生僻」一樣,遠離日常使用而生疏,遠離語言中心而偏僻。但是,也沒必要為生僻字悲哀。生僻字的價值,不在於重新走上語言的舞臺,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而在於通過自身在古書和字典中的留存,忠實記錄下一段語言、文字、社會、民族和文化的歷史。

相關焦點

  • 認識「羋」字算什麼?四川的這些字認識兩個就算你牛!
    釋義:①同咩。象聲詞②姓。羋姓。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其實認識」羋「字並沒有什麼可牛的!四川有些疑難雜字你可能天天說,但是根本就不認識!!!不信?那麼我們一起來看看!讀音:gu意義:蹲、跍。本「跍」字,一般字典裡皆有。
  • 羋月傳中的「羋」到底是啥意思?
    第一:「羋」字到底怎麼讀?羋,有兩個讀音1,miē,跟「咩」的讀音一樣,意思是羊叫聲,古時候就只有這個讀音。感覺萌萌噠。楊洋的粉絲們,記住了沒?2,mǐ,這是後期變化出的讀音,作為姓氏的專用音。羋月傳中就是用這個發音啦!所以,艾瑞巴蒂,跟著橘子君念一遍,是mǐ月傳,不要再說不會讀了哈!
  • 「羋」連這個字都不認識,怎麼好意思追娘娘的劇?
    「羋」這字看起來像是姓吧?好,較真的同學請搬出連《百家姓》,就不信找不到!可是翻了前面兩千個,還是沒找到這個字……所以,這麼稀有的字究竟是從哪來的呢?羋字有兩個讀音:①「miē」,同「咩」。象聲詞。②「mǐ」,姓。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
  • 孫儷新劇《羋月傳》「羋」怎麼讀?你知道麼?!
    這個「羋」該怎麼讀呢?為什麼該劇起了這樣一個名字,難道是主創人員為了吸引人的眼球故意這樣做的嗎?25日,記者就《羋月傳》中的「羋」讀什麼音,是什麼意思這一問題進行了隨機採訪。在一家事業單位中,被隨機採訪的5人中,只有1名男士能夠回答正確「羋」的讀音和意思,據了解,這位男士是中文系的研究生畢業。
  • 「羋」這個字最近很火,你知道它的讀音和背後的秘密嗎?
    ▲點擊上方語音踏上藝術文化之旅摘自:央視新聞官方微信  近日,古裝電視劇《羋月傳》開播,使「羋」這個漢字和姓氏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第一個秘密,羋字跟羊有關  仔細看字形,就會發現羋和羊十分相像,事實也的確如此。《康熙字典》就把它歸入了羊字部。
  • 南通唯一姓羋的人:感謝《羋月傳》,終於有人讀對我的姓了
    而劇中出現的不少生僻字,也讓不少人有些撓頭,例如羋(mǐ)、莒(jǔ)、郢(yǐng)等。其中,讓大家最感興趣的,想必就是「羋」字了。如果沒有《羋月傳》,相信很多人現在還不認識「羋」字。記者今天翻閱《辭海》了解到,「羋」字共有兩種含義,對應兩種讀音。讀音為miē時,意為羊叫聲,而作為姓氏使用時,讀作mǐ。《辭海》中解釋道,羋姓是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
  • 最不為人知的8個漢字,你認識幾個?「兲」讀啥呀?
    還好小海語文功力強大,不僅知道「羋」字怎麼讀,還認識那些跟它一樣極具「個性」的漢字哦!讀音:miē,mǐ釋義:(1)讀作miē,同「咩」。羋,為羊鳴;牟,為牛鳴。羊氣上出為羋,牛氣口出為牟。象聲詞。羋姓。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國語》因為孫儷的新劇《羋月傳》,這個字越來越紅了。但其實人家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高貴著呢!可是楚國的國姓啊!雖然長得像窗花,十分對稱,但一點都不影響它的影響力。
  • 《羋月傳》的羋發音為何你造麼?
    而對於劇名中這個「羋」字,海報上特地註上了拼音——念mǐ。好像生怕大家不認識或者讀錯。此前《甄嬛傳》就鬧過烏龍。《咬文嚼字》編輯部曾經公布了「2012年十大語文差錯」,「甄嬛」的「嬛」字本該念「xuān」不過卻被大家錯讀成了「huán」,並就此蔓延開來成了「流行」發音了。在此我們特地來解讀這個「羋」字,下次看到孫儷演的這部《羋月傳》時就不會念錯了。
  • 原創 羋姝為什麼愛上秦王?
    一、英雄救美,佳偶初成出宮遊玩的羋姝和羋月,偶遇越人慾害,一旁欣賞美女的秦王及時出手相救,雙方絞殺,幾盤迴合下來越人被打得落花流水。羋姝對見義勇為的秦王深表感激,對其心生好感,並為其受傷只收細心爆炸至此為「老頭」和「姝兒」埋下情根。
  • 《百家姓》裡羋字在哪?是周時楚國貴族的祖姓
    法制晚報訊 ①「miē」,同「咩」。象聲詞。羊氣上出為羋,牛氣口出為哞。從「羊」的字中也有一部分就是表示羊的各種狀態的。「羋」字其實就是表示羊叫喚時的聲音,也就是「咩」的一個異體字,所以該字讀為「mǐ」也就沒什麼大驚小怪的了。  ②「mǐ」,姓。春秋時楚國祖先的族姓。「融之興者,其在羋姓乎?」
  • 作惡多端的「羋茵」其實早在《羋月傳》之前我們就認識了~~!
    ▲生活中的「羋茵」徐梵溪看起來恬清淡試戲前摔斷尾骨,險些錯失「羋茵」一角 生活中的「羋茵」徐梵溪看起來恬清淡,幾乎讓人認不出來。▲徐梵溪如今走在路上會有人說「這不是羋茵嘛?」也許你還不太知曉「徐梵溪」這個名字,但翻開她的履歷其實我們早在《羋月傳》之前就見過她了!
  • 暹羅貓的「暹」字,原來有這麼多人不認識,讀音五花八門
    文/寵物百科標題:暹羅貓的「暹」字,原來有這麼多人不認識,讀音五花八門都說貓狗兩難全,養狗就意味著放棄養貓,反之養貓就等於放棄養狗。為什麼會這麼 說呢?因為貓狗兩種動物很難相處,比如比較經典的電影《貓狗大戰》,講述的就是貓狗之間的戰爭。可若是非要同時養不可呢?醒醒,你連自己都養不起,還養狗養貓?哈哈,玩笑而已,切莫當真。如果既想養貓又想養狗,那我推薦你養一隻暹羅貓。
  • 羋月傳:秦王為什麼不喜歡羋姝?看到她和秦王吃飯的坐姿後,明白了
    那麼小夥伴們知道秦王為什麼不喜歡羋姝嗎?可能很多小夥伴都認為是因為羋月的出現,但其實並不是這樣的,這一切都和羋姝的坐姿有關。 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當羋姝和秦王吃飯的時候,羋姝的坐姿是有些不同的。
  • 這個「羋」字怎麼讀?
    近日,古裝電視劇《羋月傳》開播,使「羋」這個漢字和姓氏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 羋(讀音「米」)月傳的歷史背景.內有福利
    封面娘娘鎮樓,一干人等還不馬上請安!最近大家都在看羋月傳,小編也是每晚都要守候在電視機前面等待開播的!
  • 為什么姓羋但只能叫屈原?
    羋月其人在歷史上確實存在,就是戰國時的秦國宣太后羋氏,秦惠王的妻子,秦昭王的母親。但對於她的出身,史書並未明言,只有「羋」這個姓反映她出身楚國。從其嫁給秦惠王后地位不高來看,不太可能是楚國的公主,應當只是一般的宗女;而其作為屈原的學生,也是小說家杜撰的情節。不過我們知道,屈原也是楚國王族。那麼,為什麼屈原叫「屈原」不叫「羋原」?
  • "新洛神"甄宓的"宓"讀音引爭議 專家:應念"fú"
    "新洛神"甄宓的"宓"讀音引爭議 專家:應念"fú" 《新洛神》女主角甄宓□本報記者 張彤  「看古裝劇,太考驗學識了,一個叫著宓(fú)兒,一個叫著宓(mì)姐,你欺負觀眾不知道這個字有兩個讀音啊!」
  • 「羋」字是個什麼鬼?到底怎麼讀?
    近日,古裝電視劇《羋月傳》開播,使「羋」這個漢字和姓氏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羋」字音米,現代姓羋的人多嗎?它有什麼秘密?有什麼來頭呢?仔細看字形,就會發現羋和羊十分相像,事實也的確如此。《康熙字典》就把它歸入了羊字部。
  • 羋月傳中的羋念什麼 羋月傳怎麼讀
    導讀:孫儷新劇羋月傳即將上映,網友卻不知道羋念什麼?孫儷新劇羋月傳又是什麼時候上映呢?下面小編告訴大家羋字怎麼讀以及上映的時間。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