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推翻「父權」之前,我們都是娃娃!

2021-02-21 紅顏秀影

公眾號內回復「求劇」,獲汁

文章屬於紅顏秀影原創,禁止抄襲 

如果你發現你的男友有個會說話的娃娃,你會什麼反應?

鄙視他,厭惡他,和他大吵一架,

或是去理解他,去包容他..

而在美劇《娃娃奇緣》中,

主人公Cody發現自己的男友有一隻會說話的娃娃之後,其行為卻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她的決定是:

帶著娃娃去旅行!


《娃娃奇緣》

是由Qubi推出的一部十集輕喜劇。

自《最危險的遊戲》之後,QUBI似乎成了網絡平臺的一股清流

它和幾大平臺,愛重口的HBO,愛黑暗的網飛,愛童話的迪士尼,以及遵循傳統的環球影業,都不一樣。

它看似小眾的背後,

其實,卻是更新潮,是更貼近當代年輕人所思所想的「弄潮兒」

和引導風潮不同,它也更傾向於做小眾,做獨立,做不一樣。

《娃娃奇緣》就自帶這種性質,

講真,從充氣娃娃角度探討社會倫理已經不鮮見,

而《娃娃奇緣》的落足點,卻不是這個在影視劇裡用爛了的創意,

什麼娃娃讓家庭破碎了,什麼讓娃娃讓我們更孤獨了,什麼娃娃是自我的投射.

這些統統都不是!

女主人公Cody覺得自己的男朋友有出軌的嫌疑,

一經詢問,才發現男友有一個會說話的娃娃,而這個一臉賤賤模樣的娃娃,卻出口驚人:

在父權被推翻之前,我們都是娃娃!


你還是歧視我,我沒歧視你都不錯了!


有了這樣一個博出位的娃娃,Cody的旅途不可能枯燥,

而劇集又短小精悍,基本上可以實現坐三站地鐵就一集的快消費體驗。

每一集中,《娃娃奇緣》安排的爆點都不會丟失注意力,

它將注意力引向了女性的現狀

而女主安娜·肯德裡克的表演更是貢獻了幾乎一半的笑果,

但是這笑容只會僵持在臉上,那些體驗背後講的還是一個主題:

女孩是如何被消費的?


《娃娃奇緣》的英文名「Dummy」,

名詞意思是指人體模型,還有笨蛋蠢貨的意思,

光這個命名就已經草灰蛇線,伏筆千裡。

而女主Cody和娃娃產生了關聯,是從那一晚開始的,

女主服用了太多過期的褪黑素,然後在床上發現了一個並不屬於她的金屬亮片,她認定是男友出軌了,

男主承認了他另有所愛,只不過這個所愛不是人,而是環保材質的集合體——娃娃。

作為編劇的Cody,還是有些文化修為的,

而她男友則是大大有名的《瑞迪和莫菲》的編劇,

兩個文化人兒遇到這種事情,當然得理智處理,畢竟,編劇什麼都不太大,唯獨這個腦洞特別大。

Cody決定理解男友,不幹涉此事,

而失眠之際的她,還是忍不住去一探究竟,打開柜子時,那個娃娃赫然在目,

火紅的頭髮,天真無邪的芭比大眼睛,黃金比例的身線,女人看了都要側目的類型,

而娃娃更是一點也不含蓄,自報家門說自己叫芭芭拉,還和Cody稱姐道妹的,很是懂人類社交那一套。

可Cody卻瞬間懵了,她以為是自己褪黑素吃的太多,出現了藥物反應,

芭芭拉卻沒有體諒她的不適,滔滔不絕地和Cody攀談,甚至還要求Cody替自己洗澡,為自己清理身體。

原諒男友的出軌,還給出軌對象當保姆,這女友讓她當的!

而這個出軌對象,可沒打算放過Cody,

居高臨下的吩咐Cody做這做那,甚至耍心機陷害Cody,威脅她為自己進行維修,

接觸多了,Cody發現芭芭拉不僅會說話,而且還有感知,

一個善良溫順,一個刻薄毒舌,

這樣的兩位一旦踏上旅途,那就是最好的阿呆和阿瓜的黃金旅途伴侶配置。

在帶芭芭拉去修理廠那一集,兩個人的矛盾因為女性身份終於緩和,

修理工勸說Cody換一個新的娃娃,還剃光了芭芭拉的頭髮,

她對芭芭拉的每個部位指指點點,在修理工眼裡,芭芭拉只是一個毫無特點,可以被代替的工具。

Cody似乎從芭芭拉的境遇上看到了自己以往所受的遭遇:

被輕視,不知不覺活成了男友的附庸!

Cody毅然帶著芭芭拉離開了,在汽車中,兩人的一番對話算是對現實壓力的一種排解:

Cody說女性總是會遇到一些貶低侮辱她們的人,藉此突顯自己的地位和價值,

而Cody自己在生活所遇到的歧視一點也不比芭芭拉少,

兩人達成了第一次的共識。

Cody和芭芭拉關係有了進一步展開,這要從Cody男友丟掉芭芭拉的第二天開始,

雖然這個娃娃滿足了男友的一切欲望,還是因為她的非人特性而果斷放棄,

從垃圾箱裡撿回芭芭拉的Cody有了新打算,她決定從芭芭拉身上汲取靈感,創作劇本,

和芭芭拉相處越久,那種共通感就越來越變得奇妙。

芭芭拉似乎是長在她腦子裡似的,好像只有Cody能看到她,能聽到她說話,

而芭芭拉也從一個被男性擺布的附庸轉身蛻變為女權,撿回男友丟棄的娃娃,和她朝夕相處,這種設定荒誕又有趣,

而心理醫師則認為這是一種陪伴幻想,是治癒心靈的一種方式。

和芭芭拉的姐妹旅行可遠沒有看上去的那麼輕鬆愜意

她們甚至遇到了蒙面搶劫,而得知Cody是《瑞迪和莫菲》創作者的女友後,立馬變成了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模式,

而再接下來Cody還經歷當芭芭拉僚機,被當成怪阿姨趕走種種遭遇。

《娃娃奇緣》的整個劇本模式是一種劇中劇的形式,

不入流的編劇並非沒有才華,只是她事事男友為先,時間一長,就淪落成了跟屁蟲,

她的個人價值被削弱,尤其當男友有了《瑞迪和莫菲》這個光環以後,她就更加被無視和遺忘。

Cody和芭芭拉的這趟旅行,實則是Cody找回自我價值,接納自我的一個過程,

沒有男友有才華,身材不好,年紀太大,這些壓力讓Cody長久以往壓抑自己,

而芭芭拉則成了她對抗無價值感的一個武器,

她藉助芭芭拉,講那些偏見,歧視,然後都反擊回去。

某種意義上,芭芭拉和Cody是一樣的處境,低價值,可替代,面對現狀無力,

Cody創作的自己和芭芭拉的故事,也是任何一股女性可能會面臨的自我厭棄時刻,

《娃娃奇緣》第一季已經完結,是一蹶不振被踩到泥地裡,還是打起精神做自己,

Cody給了很多女性一個解決的途徑。

 

 

END -

往期文章回顧

30歲的女星,都在面對年齡,生活的錘問!

高以翔「遺作」,致敬全世界最好的他!

雖是高以翔「遺作」,也要為秦嵐點讚!

海明威的曾外孫女,到底有多性感?

因為充氣人偶,他冷落了蒼井優!

相關焦點

  • 腦洞大開の電視劇——充氣娃娃和女性劇作家談父權
    女性劇作家和充氣娃娃的一段奇妙際遇0202年了。很多人應該都知道充氣娃娃是什麼但當女作家和充氣娃娃在一起了又會有什麼奇(ci)秒(ji)的經歷呢?不僅如此,她還一直生活在他的光芒之下,整個人的中心都圍繞著男朋友而轉,為了他放棄掉自己所有的活動,還要時刻提防他的女粉絲的勾引。
  • 《娃娃奇緣 第一季》直男看的女權短劇有感?標籤化才只是醜惡的開始
    和其他的都無關,同樣的無論是劇本身的情節為何如此發展,還是劇裡反映的讓人深思的問題都要往祖墳上刨才有點意思。其實更有意思的是如果這事情發生在我大中華會怎麼樣呢?那句振聾發聵的「在父權社會推翻之前,我們都是娃娃」出口時人們會是什麼反應呢?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微博上未成年福利姬的事情。當有人說女孩都是命運共同體時,謾罵、厭惡、鄙夷之聲不絕於耳。
  • 這個充氣娃娃不簡單!
    《娃娃奇緣》就自帶這種性質,講真,從充氣娃娃角度探討社會倫理已經不鮮見,而《娃娃奇緣》的落足點,卻不是這個在影視劇裡用爛了的創意,什麼娃娃讓家庭破碎了,什麼讓娃娃讓我們更孤獨了,什麼娃娃是自我的投射......這些統統都不是!
  • 淺談《神棄之地》:把天父完美的神愛都推翻
    Willard並沒有盡父親的責任,他沒有照顧原本失去母親的Arvin,疏視Arvin的內心需要,甚至殺死了Arvin的狗。年僅六歲的Arvin並沒有因為父親自殺而失聲痛哭,反而冷靜地向鄰居求助,難以想像一個極為依戀父母的孩子在遭逢突變的時候,竟然選擇淡然處之,或許當時Arvin已經痛恨他的父親到極點,他也從此沒有再提起父親任何一句。
  • 父權話語下選擇溫柔
    在看《我的天才女友》(just in case 那不勒斯四部曲改編的美劇)的時候,我並沒有非常理解它為什麼如此地吸引我,我一直以為是因為萊農(女主角之一)通過自己的奮鬥走出了義大利的小村莊進入了上流的學術社會,這種靠努力戴上了別人點亮的光環的精英敘事讓我感動。聽完這期節目之後,突然有了一個框架,讓我意識到了,在我的這些冠冕堂皇的思緒之下流淌的是什麼。
  • 《風平浪靜》:兒子捅向父權的一刀
    誰知這一刀不僅捅向了死者,十五年後,也捅向了宋建飛代表的父權。,並威脅宋浩「我們倆現在是一條繩子上的螞蚱,只要你不搞事,這次我們都能挺過去。」但結尾這捅在父權身上結結實實的一刀,提升了整部電影的立意。那段戲宋浩沒有太多臺詞,臉上也少有地露出了笑容,卻依舊讓人感覺壓抑。坐在畫面中央的宋建飛像一座大山,將宋浩牢牢地壓在地上。
  • 「出軌」充氣娃娃??這小汙片可不止大尺度|安娜·坎迪瑞克|裴鬥娜|...
    因為這都是科迪的爛攤子,芭芭拉出口成黃,要求科迪幫她洗洗。    但麻煩沒有結束,窗外的芭芭拉罵著街,窗內的科迪為寫作發愁。  比如第二集洗澡時,芭芭拉犀利點評——沒顛覆父權社會之前,每個女人都是充氣娃娃。
  • 出軌情趣娃娃,這部美劇的腦洞真是夠大
    她飾演的女主「科迪」是一個沒有什麼名氣的小編劇。一天晚上,正準和男友搞一場角色扮演時,卻突然在床上發現了一片不屬於她身上的裝飾亮片...被綠了?心裡一驚的科迪質問男友是不是去哪裡看妹子了,為什麼會有這個小亮片在家裡?
  • 真實到令人窒息的《狗十三》,折射出了中國家庭的父權與父愛
    但李玩一次次否定狗的身份,甚至還夜晚不歸,這些行為都是在挑戰父權,所以父親動用暴力,讓她明白試圖挑戰父權的後果。誠然,李玩父親是父權家庭的維護者,但其實他對李玩並非沒有愛。從影片中我們可以看到,李玩家庭有點重男輕女,但她的父親沒有因此虐待她,少她吃穿。她爺爺奶奶儼然更喜歡孫子,但照顧孫女依然不遺餘力,爺爺弄丟了狗,也會內疚出去尋找,奶奶看李玩遲遲不歸,多年不出門也鼓起勇氣出門尋找,其實這都是愛。
  • 爆破父權地窖《科洛弗道10號》
    失去意識的她醒來後,發現自己腳上被銬著煉子,被監禁在小房間中,連手機都沒有信號,徹底與外界失聯。不久,一名自稱霍華的大佬走了進來,說自己從車禍中救了米歇爾一命,並將她帶到這個地窖。而外面正遭受未知的恐怖攻擊,她很幸運地可以躲在這裡。米歇爾對霍華的話半信半疑,並遇見了另為一位自願躲進地窖中的年輕人艾密特。三人共同在這裡生活,躲避著滿布毒氣的窖外世界。
  • 穿JK制服的少女動漫:物化女性還是反抗父權?
    所謂的「少女」,一方面在消費主義的推動下大為風行,對「少女感」的過度強調仿佛在說女性如果沒有不夠少女就沒有魅力,成為父權話語對女性規訓的幫兇;但另一方面,「少女」卻也是年輕女性在文化上的自我身份建構,是她們逃避社會建制而為自己創造的自我形象。」本文摘自活字日刻策劃出品音頻課程《你好呀!
  • 爸爸》裡的父權、喜劇及其他
    儘管口碑爆棚,但令人意外的是,中國觀眾漸漸在某些地方起了衝突,例如「女權」、「父權」之類議題,有的觀眾甚至直接動用了諸如「噁心」、「超級直男癌」、「三觀不正」等詞彙,並且痛苦地代入了自己的童年創傷,開始在豆瓣上討伐阿米爾·汗大叔,以及互相討伐。竊以為,這些臨床詞彙其實都不是很科學很理性的,它們只應出現在「對罵手冊」裡或作為心理治療師的參考。
  • 出軌「情趣娃娃」,這劇的腦洞真是夠大...
    這段時間,疫情幾乎牽動著每個人的心弦,全世界人民都有種要被逼瘋的感覺。這不?在西班牙和義大利,情趣娃娃直接變成人們宅家抵禦無聊的首選。銷量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了262%和480%。而今天推薦的這部劇就和情趣娃娃有關。
  • 狗十三:當父權遇上少女,每一次成長都是一場兇殺案……
    但是男孩子不同,吃飽穿暖僅僅只是基礎,還要給他精神的照料和人生的引導……正如知乎上有位網友所說,只要你們家一日沒有男孩,只要你一天沒有弟弟,你永遠都不會知道,你們口口聲聲聲稱男女平等的父母究竟會不會重男輕女。
  • 儒家父權倫理的重建與反思:《闕裡人家》
    一方面,他完全無視兒子的個人意志,導致兒子的激烈反抗;另一方面,他又激烈地反對在他看來沒有家庭責任感的革命父親。能否將家庭完整建立在傳統父權的基礎上,這是本片所提出的一個發人深思的問題。與此同時,影片也引導我們反思女性在這種家庭中的命運。孔德賢的妻子賢惠、兒媳孝順,她們是緩和兩對父子的矛盾衝突、維護家庭完整的最主要力量。但是,這種傳統的女性形象、從屬的女性地位顯然是以犧牲女性自身價值為代價的。
  • VICE 簡報 | 迪士尼刪了《玩具總動員2》中老頭調戲芭比娃娃的情節
    就在上個月,Rereleasenews 發現,所有藍光和在線下載版本的《玩具總動員2》中似乎都少了些什麼。這段情節裡,兩隻芭比娃娃出現在皮特的玩具屋中,礦工皮特淫蕩地笑著,並拉起了芭比娃娃的手反覆摩擦,「所以你們倆完全一樣?」 皮特說著,「你們知道我能讓你們參演《玩具總動員3》。」 直到皮特意識到自己正被別人看著,才訕訕鬆開手,但又表示:「需要表演指導的話歡迎你們隨時回來。」 芭比娃娃離開時,皮特還扭頭注視,視線緊隨著娃娃扭動的屁股。
  • 一句話推翻之前全部猜測?
    隨著最近龍五的更新,雖然很多以前的坑被填上了不少,但是又出現了許多我們更加不能理解的事情,江南大大果然是不消停。龍五剛開始連載的時候,不少人吐槽江南大大藉助芬格爾的嘴填上了一個又一個我們之前的分析。比如路明非就是被學院圈養的龍王、昂熱一直都知道路明非的身份、EVE一直保護著路明非等等等等全都說出來了。不少人甚至覺得這是江南大大在一個勁的填坑,幾十想要快點結束這部小說。在微博上的留言甚至有點悲憤。結果隨著龍五劇情的展開,大家這可懵逼了吧,讓大家目不暇接。之前我們只是想不通諾諾究竟是個什麼人,結果現在我們則是需要考慮,諾諾的身世、與繪梨衣的關係、他的父親的身份等等等等。
  • 《耳光》印度電影耳光 根深蒂固的父權制度
    《耳光》儘量避免陷入兩難境地,一方面為了痛斥印度父權制度下,丈夫有隨意打妻子的習慣,一方面又要避免討論兩性關係中,是否因為一點衝突就要離婚。在傳達價值觀上,聚焦婚後男性暴力侵害婦女的行為的對與錯。在印度,家庭暴力(尤其在農村地區)是非常普遍的事實,人們根深蒂固的認為丈夫打妻子是理所應當,沒有什麼公平不公平。
  • 《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父權社會下,女性悲慘一生的縮影
    在我看來,日本當時的父權社會才是松子悲慘一生的直接起源,然後才是缺愛。仔細想來,電影裡的女性角色,對松子的影響何其的少:松子有母親,然而她的童年裡,卻幾乎沒有對母親的記憶,愛也好恨也好,一句也沒有提及。
  • 愛麗絲夢遊仙境:戀童癖、吸毒者、外星人與父權的鏡像?
    跟《聖誕夜驚魂》一樣,這部《愛麗絲夢遊仙境2》常被坊間誤認為是蒂姆·波頓導演作品,其實波頓只承擔了監製、編劇的工作,不過波頓式的影像風格實在是太過濃烈,很容易讓觀者自動腦補成他的標籤——這有點像《新龍門客棧》和《倩女幽魂》,公映時都沒有署名徐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