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從未被完整講述過的電影傳奇故事
也是一個關於電影「本身」的故事
透過一張張電影膠片的生命際遇
書寫下關於中國的民族影像記憶
本月9號到14號,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影視劇紀錄片中心出品的科普專題片《光影傳奇》,連續六天在央視頻和CCTV-9紀錄頻道同步播出。
這部專題片以時間為序,分為《浴火》《家園》《寶庫》《歸來》《堅守》《重生》6集,每集約25分鐘,講述了以中國電影資料館人為代表的幾代電影守護者殫精竭慮、前僕後繼地守護電影膠片的故事。作為人類文明和民族記憶的載體,電影是最具吸引力的藝術形式和記錄形態。人人喜歡看電影,但是這種形式曾經的物質載體——電影膠片,卻已經離我們漸行漸遠。
昨晚剛播完的第四集——《歸來》,講述了一批飄落在世界各地的電影膠捲,如何幾經波折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其中還出現了很多我們熟悉的臺灣電影面孔,也首度公開展示了一些難得一見的電影片段,比如臺灣第一部彩色動畫片《龜兔賽跑》。
《龜兔賽跑》的導演是被譽為「臺灣動畫之父」的趙澤修先生。他的祖籍是山東省濟南市,中學肄業後遷往臺灣,後又考入臺灣國立師範大學美術系。
他曾先後培訓、就業於日本東京「東映」公司動畫部、美國好萊塢迪斯尼動畫部、美國好萊塢韓納動畫電影廠。
1967年,趙澤修創立了臺北澤修美術製作所,編導並製作了臺灣第一部彩色動畫片《龜兔賽跑》,該片於1968年獲臺灣電影金馬獎。
然而在當時的臺灣,動畫根本無法進入商業院線,公司幾年後就因資不抵債而宣布破產。趙澤修說,「《龜兔賽跑》是臺灣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也是我們製作的最後一部動畫電影。」
2015年,《龜兔賽跑》的膠捲在塵封48年之久後,第一次漂洋過海登陸祖國大陸,趙澤修先生在新聞發布會上決定將它捐贈給中國電影資料館。如今,我們終於能得以一睹這部「中國故事+好萊塢技法」 式的臺灣動畫電影真容。
縱觀中國電影史,早期因為戰亂和時局動蕩,大量電影膠片散落民間和海外,也有部分影片隨創作者遠走他鄉,比如在《歸來》這集介紹的紀錄電影《勳業千秋》。
這部電影膠片原本存放在一處靠近香港啟德機場附近的電影廠裡。1941年,因日機對機場進行空襲,電影廠不幸被炸,引發大火。
被炸毀的啟明電影廠,它的主人是中國電影重要拓荒者、被後人稱作「香港電影之父」的黎民偉。
這場戰火讓黎民偉從上海民新影片公司帶來的多數電影拷貝被燒毀殆盡,僅有幾部影片被黎民偉從大火中搶救出來,其中就包括名為《勳業千秋》的紀錄電影。
現在我們能看到的關於孫中山先生率領國民革命軍北伐時的珍貴影像,都出自於這部膠捲電影。
專題片《光影傳奇》,不僅講述有電影膠片的命運故事,也講述了中國電影資料館和電影膠片守護人的故事。
中國電影資料館於1958年成立,由北京的小西天、百子灣和西安電影資料庫組成。
資料館裡有一個專門對歷史上以及正在拍攝的影片進行收集整理的部門,叫「影片收集整理部門」。
2009年,影片收集整理部門給李行導演做了一個從影60周年的電影回顧展。
1978年至1980年,這是李行導演的「高光時刻」。他憑藉影片《汪洋中的一條船》《小城故事》《早安臺北》成為連續三年奪得金馬獎最佳影片的導演,這一紀錄至今無人打破。
在影展活動上,李行導演宣布要將自己所有拍攝的影片原底、拷貝、素材,全部逐步移交捐贈給中國電影資料館,讓自己的電影膠片「落葉歸根」。
電影膠片的「歸來」,除了兩岸三地電影人的共同守護,也離不開國際合作。
1980年,中國電影資料館成為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FIAF)正式會員。2012年,在北京舉辦的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年會上,來自挪威國家圖書館的代表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他們館內藏有一部早期中國影片的拷貝。
這部影片正是誕生於上世紀二十年代的一部商業神怪片——《盤絲洞》。
該片是導演但杜宇於1926年創作的一部無聲電影,是已知現存最早的改變自古典小說《西遊記》的古裝神怪電影。
據相關新聞報導說,這部電影在1927年公映時「萬人空巷,各影院連賣滿座,南洋一帶也爭購拷貝」,一舉成為中國早期電影史上最賣座的國產片。遺憾的是,由於當時動蕩的社會環境,這部當年的商業賀歲大片並沒有在中國保存下來。
直到八十多年後,在挪威方面和中國電影資料館的通力合作下,曾經西行到挪威的「孫悟空」,如今終於從萬裡以外的異國他鄉輾轉回家。
在《盤絲洞》修復完成後的4年間,這部老電影已經在世界各地放映了22次,不僅令海內外的中國早期電影研究者們興奮不已,也讓大眾影迷大飽眼福。
2018年10月,中國早期無聲電影《盤絲洞》在上海美琪大戲院以默片現場配樂音樂會的形式上映,千餘名中外觀眾共同欣賞了這部中國早期神怪電影的代表作。
《歸來》這一集,通過膠片的「歸來」,展示了在百年光影中,我們國家曾有許多早期影片在海外的銀幕上展露鋒芒。
另一方面,中國早期影片的海外傳播,又給電影檔案的搜集提供了機遇,藉助國際電影資料館聯合會的平臺,希望將那些漂泊在外的「孤兒電影」都打撈回家。
國家從未停止對這些影片的搜尋,電影檔案人也在一直促成「遊子還鄉」,拼齊中國電影的記憶版圖。
這讓我們看到,電影的傳播,實際上是我們人類文明的交流和互通的一種連接。影像的本身,成為了人類共有的文化遺產,它不僅是一個國家的,也是屬於整個人類的。
「歸來」電影列表
以上為中國電影資料館影片收集成果部分展示
收集工作仍在持續
後記:你有什麼關於電影膠片、膠片電影「一秒鐘」的故事,你對今日的推文以及《光影傳奇》紀錄片有什麼觀後感,可以給我們留言。我們會從中選出5位,給每個人寄送一份中國電影資料館珍貴紀念品。
【映畫臺灣】聯絡郵箱:
771539504@qq.com
(END)
本期編輯:黃豆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