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月23日)下午,跨越速運與深航貨運在跨越大廈舉行了戰略籤約儀式,又一次上演了「聯手飛天」的好戲。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與深圳貨航的合作,並不是跨越第一次更新自己的航空「朋友圈」。今年5月,跨越與東航物流的「大手筆」合作就曾在快遞物流圈引發關注。
不到半年時間,從如此密集在航空方面的「破圈」姿態來看,一直信奉「唯快不破」信條的跨越,已經等不及了,它想要加快速度。
問題來了:從東航到深航,跨越不遺餘力的發力航空貨運,究竟要衝到哪裡去?這次與深航貨運的合作又有什麼新特點?
深圳貨航加入「群聊」,跨越再添新盟友
親戚越走越親,朋友越走越近。
此次跨越與深航的合作並非第一次。最為顯著的是在上個月,為回饋長期支持的合作夥伴,跨越就曾聯合深航在物流圈和航旅圈推出了聯名的定製"升艙卡",讓客戶商旅出行中有機會將經濟艙升級為頭等艙/商務艙。
具體到這次的戰略合作中,除了從品牌營銷層面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外,這次的戰略合作更像是一種「升級」版,不僅根據雙方的「專長」實現「個性化」定製,對於雙方而言都有著不錯的收成。如:
1、艙位保障與區域合作:
深航將在全國範圍內為跨越提供更多的支持,同時在合作航線上開放更多倉位,並且為跨越速運提供綠色通道服務,協調機場貨站,機場配載等相關部門,優先保障跨越速運貨物及時配載至指定航班,並順利出港。跨越速運將優先為深航貨運提供穩定的貨源支持。
2、共同推進客改貨
在航空貨運領域內引入了「客改貨」、「客貨包機」,並將共同推動實現客運航班窄體機改為寬體機執行,為航空貨運的穩定輸送提供了有力保障。
3、航空物流產品設計
雙方將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共同加強對航空物流產品的設計和開發,促進雙方產品和服務的延伸和發展。
4、信息共享業務
雙方搭建信息共享平臺,共享航班信息、運價信息、貨物流轉信息、新開航線等信息,並在信息系統上實現有效對接,全面實現信息系統化交流。
上述合作的亮點疊加在一起,跨越自身的進階之路正在逐步清晰:從原來的高舉高打,走向協同創新,在開放合作中打磨自己的內功,但最終目的還是落腳於「航空時效」,從而為打入航空貨運市場提供了新思路。
擴大航空「朋友圈」,跨越開啟「天地寬」
「得航空運力者得天下」,似乎已經成為今年疫情以來快遞江湖常被提及的一句話。
就目前快遞行業的現狀來看,也的確如此。疫情攪動之下,以順豐、圓通、中通為代表的頭部快遞企業紛紛看好航空貨運的賽道,正在進行著更為深入的布局。與此同時,菜鳥、京東等網際網路巨頭也紛紛進場,交出了不少漂亮的成績單,表現亮眼。
一時間,航空貨運成為各行各界爭相搶奪的「香餑餑」,一場場航空資源的搶奪戰正在拉開序幕。
更關鍵地是,國內貨運市場仍存在廣闊的成長空間。從全國來看,航空貨運仍處在發展初期。在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基礎設施發展司一級巡視員任虹曾透露,目前我國全貨機僅有173架,其中大型遠程貨機41架。2019年貨郵吞吐量達到1710萬噸,同比去年僅增長2.1%。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民航局聯合印發《關於促進航空貨運設施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結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我國航空貨運體系暴露出的問題,重點就完善提升綜合性機場貨運設施能力和服務品質、穩妥有序推進專業性貨運樞紐機場建設、全面提升航空貨運設施使用效能等方面提出多項舉措。
《意見》明確,以「市場主導、政府引導;融合發展、積極創新;客貨並舉、協同發展;盤活存量、優化增量」為基本原則,堅持統籌兼顧、多措並舉,優化資源配置,強化要素保障。
站在航空貨運的政策風口,輔以航空巨頭企業的實力背書,主營「限時速運」服務的跨越當然不能缺席。
正是預感到了上述變化,跨越與深航貨運雙方強強聯手共同推出的「客轉運」航空物流模式,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飛機周轉率問題,也能抵消航空公司虧損額度,所附帶的高利潤空間產品運輸也有諸多市場前景和可能。
正如跨越速運董事長胡海建在此次籤約上強調的一樣:
當前,國家明確鼓勵航空貨運企業與物流企業聯合重組,為經濟回暖賦能。此次跨越速運與深航貨運強強攜手,將致力於開展更高層次、更多維度的深入合作,增添「夥伴」企業共抗風險的能力,悉心建設以現代科技為支撐的物流操作平臺,持續保持自身對供應鏈各環節的控制與協調能力優勢,為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滿足客戶需求升級,提供貼心到位的專業服務。由此看來,在如此「天時」背景下,跨越與深航貨運的加深合作,顯然是蓄勢已久的一次戰略突進,恰逢其時。
明白了這個邏輯,你就會理解為什麼跨越會在不遺餘力地推動與東航、深航等航司的戰略合作;
明白了這個邏輯,你就會理解為什麼跨越會不斷擴充自己的航空運力邊界,開通諸如「無錫 ⇌ 天津」等貨運包機路線;
明白了這個邏輯,你也就會明白這家僅成立13年的品牌,為何在小步快跑間已悄然成為快遞行業「時效」賽道上繞不開的主要玩家。
……
老鬼之前在談到京東牽手跨越時曾提到過,京東物流看中的是跨越在航空領域深耕多年的網絡資源和運營體系,以及在幹線運輸方面的穩定保障;跨越想要匹配的,則是京東物流在C端強大的觸達能力以及在倉儲、冷鏈、跨境等方面的業務資源。
跨越還是原來的跨越,只不過是收穫了一個「跨越式」的發展機遇。
可預見的是,「朋友圈」進一步擴大的跨越,勢必會將更多業務資源向航空貨運方面傾斜,接下來的動作肯定會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