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專家稱75%的酒精
能夠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後
酒精消毒液瞬間熱銷
成為和口罩一樣的「硬通貨」
資料圖
有些人卻動起了歪腦筋
利用此特殊時期「囤貨居奇」
企圖倒賣酒精來賺上一筆
近日,上海浦東警方根據群眾舉報,在惠南鎮廣衍路某居民房內,當場查獲75%純度的桶裝(5L)消毒酒精1725桶。
嫌疑人囤在家中的9噸醫用酒精
經查,犯罪嫌疑人成某在未獲得存儲、銷售危化品資質的情況下,從山東某公司以19萬餘元購入約9噸的75%純度桶裝酒精進行轉銷牟利。上述酒精於2月10日中午抵滬,成某隨即開始「試水」銷售,熟人成了她的第一批客戶,其被查獲時已出售約40桶。
2月17日,公安機關以成某涉嫌非法經營罪移送審查逮捕,浦東新區檢察院承辦檢察官快速辦理。經審查後認為,犯罪嫌疑人成某在疫情防控期間,違反國家規定,未經許可擅自存儲、銷售危險化學品醫用酒精,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於當日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無獨有偶,2月20日上午,南京建鄴公安分局民警巡查時,發現在轄區內的一家快遞點裡,存放了大量尚未寄出去的消毒液,再仔細一看消毒液的成分,居然是酒精。民警趕緊將其截獲。
面對民警的詢問,快遞點的工作人員表示這不是消毒液,只是名字貼的消毒液,是酒精,客戶要寄的。
民警看了一下成分,是75%的乙醇,屬於酒精。清點了一下數量,有一千多瓶,規格是2.5升一瓶,合計2.5噸左右。
這些塑料瓶分裝的酒精,除了大部分已經打包裝箱等待寄出外,還有一些零散的堆放在辦公室裡,安全隱患極大。民警調查後得知,這批酒精的發貨人並不在南京,是從沭陽的一個消毒液生產廠過來的。
2016年起實施的《禁止寄遞物品管理規定》明確:易燃液體酒精是禁止寄遞的物品。警方提醒,疫情發生以來,各種消毒劑產品成為了搶手貨,但市民千萬要弄清楚,包括酒精在內的很多消毒劑產品,是不允許快遞郵寄的。比如雙氧水是不能郵寄的,84消毒液含有腐蝕性的成分,在運輸過程中如果出現拋漏,會存在安全隱患。
當天晚上,民警們將這一千多瓶酒精搬離快遞點,送往了轄區內的一家醫院存放。
目前警方仍在對此事做進一步調查,如果查實這家快遞點有郵寄酒精的行為,同時鑑定出這批暫扣的消毒液屬於危險物質,那麼這批貨的主人以及快遞點的相關責任人,都會因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受到相應的處罰。
相關連結
生活環境不宜過度消毒
2月9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員馮錄召明確表示,新冠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消滅活病毒。現在有的地方當車輛進入小區或單位時,要給車輛輪胎消毒,或者對著馬路噴灑消毒劑,這屬於過度消毒。消毒是切斷病毒傳播途徑、控制傳染病流行的重要手段,但不宜過度,要按照規範來做,並要注意安全風險。
北京疾控中心:避免過度消毒 引起人體刺激和環境汙染
在15日舉行北京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龐星火提出,目前不少小區、企業、辦公場所、街面存在過度消毒的現象。 龐星火提示,消毒劑對物品有腐蝕作用,特別是對金屬腐蝕性很強,同時也會對人體的黏膜、皮膚有很強的刺激。應科學、適度消毒,避免殘留的消毒劑對環境造成汙染。
75%濃度的酒精雖然可以消毒
但也屬於易燃易爆物品
注意事項
1
禁止在廚房等有明火、高溫設備的地方使用,使用酒精消毒物品時,附近不應有可見的火源。
2
避免在相對密閉的較小空間內大量噴灑使用,防止形成高濃度的酒精蒸汽,消毒結束後,應立即保持空氣對流。
3
不宜大量存放酒精,放置時要避免靠近灶臺、暖氣等熱源,也要避免日光或者紫外線的直接照射。
來自中國警察網 2020-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