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箏上演繹流行音樂的若干種方式

2021-02-16 古箏網


                  劉欣

        《北方音樂》2015年07期

摘要: 很多古箏愛好者都希望把自己所聽到的、喜歡的音樂片段在古箏上進行演繹。但這一行為需要結合多種因素來進行,如:樂器特徵、指法運用,演奏難易等。文章結合古箏基本演奏方法,以陝北民歌《知道不知道》的音樂旋律做為基礎素材進行樂曲編配,以此展示在古箏上進行樂曲編配時的多種方式。

       關鍵詞:編配 、箏曲、指法應用

一、編配樂曲前的準備工作

首先要了解古箏音樂的旋法,旋法指一件樂器專有的音樂語言。舉個例子,同一份曲譜,用笛子吹奏出來很悅耳,但是古箏彈起來會顯得單薄無趣;同理,古箏演奏出很動聽的曲譜,換到笛子上可能根本無法進行吹奏。因此,編配一首樂曲時,一定要了解該件樂器的旋法特點。

古箏在樂器形制上屬於音域較為寬廣的樂器,演奏法上既有古樸的韻律體現,也可用雙手的繁複技巧展現多聲部的和聲效果。因此在編配樂曲前首先明確古箏演奏中有哪些指法,以及不同指法出來的不同音響效果特點。例如:撮弦會比單音更厚重;搖指可讓單音變為線狀長音等。當然,具體到編配樂曲時需要考慮的因素相當多,下面用一首陝北民歌樂曲《知道不知道》來做示範講解。

        1、確定基本樂音

這首曲調已廣為流傳,因此它的基本旋律音可通過網絡、書籍等獲取。

如果只有音響資料,無曲譜資料的樂曲,需演奏者進行「扒曲」的行為,根據音響把基本樂音確立。下面是《知道不知道》的基本樂譜:                                                                

   2、確定調式

    原曲是1=降B,但該調並不是古箏中的常用調式,對於業餘彈箏者來講會有演奏負擔,因此可以考慮採用1=D,或1=G、1=C。設定調式有兩個原則:1)根據旋律走向,儘量避免出現音位排列不到的情況;2)如果有變音頻繁出現,左手「來不及」按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把弦制定成「人工調式」以來方便演奏。

         二、樂曲的正式編配

同一個旋律,可有多種編配方式,即可以短小精緻到兩三分鐘,也可以各種繁複的變奏為十幾分鐘。

        1、花指與左手的吟揉滑按的應用:

「花指」,是古箏當中極具特點的一種指法,即使手指隨意的刮奏一下琴弦,都可發出如流水般悅耳的音調,因此該指法的使用會為樂曲增色不少。一般來講,花指的佔用時值較短,屬於裝飾性指法,它通常在樂句間出現,起到連接樂句的功能。

古箏是一件韻律豐富的樂器,左手的變化千姿萬態,極為豐富。無論是柔美亦或哀怨的音樂情緒,都離不開左手的使用。演奏一般流行樂曲時,大多數使用古箏常規的「揉弦」、「上滑音」、「下滑音」及「回滑音」。而風格性樂曲中的滑音如「同音按」等則基本不予使用。由於滑音本身帶有音高特點,如上滑音可讓本音高出小二度、大二度和小三度,因此可把旋律音變作滑音,如第三小節。另外,除了揉弦可以連續使用外,其它滑音儘量不要連續應用,否則會感覺旋律輕飄不穩定。

         2、勾託抹託及撮弦的加花變奏:

「加花」是民間對某種變奏手法的俗稱。顧名思義,「加花」就是在原有旋律基礎上,填充進去其它的音,在保持主旋律不變的基礎上,讓旋律更加飽滿、豐富。「勾託抹託」是古箏中的常用指法,也是變奏中的常用指法,在浙江箏曲的快板及潮州箏曲中的催板中較為常見,在當代箏曲,如徐曉琳改編的《繡荷包》中,也用該指法對旋律音進行了「加花」。

撮弦分為「小撮」與「大撮」,大撮比單音更渾厚,聲音立體,可用在強調的音符上;小撮則更具有和聲音效,可讓音樂更加富有色彩。

3、搖指與琶音的運用

古箏屬於彈撥類樂器,顆粒性較強,因此演奏旋律性樂曲時,單音可用搖指來延長,同時左手配以分解和弦、琶音等來豐富旋律織體,和弦的加入要考慮到時值,時值較短時可僅上行、或下行,如果時值充分則可上行與下行連續進行。

以上舉例僅是部分是較為初級,容易的編配方式介紹,具體到樂曲中的應用還是綜合多種因素,如樂曲風格、結構特徵等。編配時注意加花「用量」,切記花樣過於複雜而失去音樂原本面貌。總之,想要得到一首可聽性強、適合古箏演奏的樂曲,還需要演奏者不斷琢磨、嘗試、演奏,以此得到最佳樂曲版本。

轉自公眾號: 劉欣古箏藝術講堂

相關焦點

  • 古箏—流行曲解構三步走—雪落下的聲音
    萬家古箏主打流行古箏課程,學習當下最流行的音樂不僅教彈法,還教其中的底層邏輯。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當我們拿到流行音樂曲譜,按照這三個步驟,就可以輕鬆演奏流行古箏老師的念叨叨叨,是為了學員演奏的行雲流水,這篇推文真實呈現了萬家古箏課程的專業與細緻1 找琴弦,認節奏以《雪落下的聲音》為例,找到 間距遠的 琴弦(音程)組合,練習的時候要注意 上行/ 下行方向。我掌對應的 中音5 和 低音5 是下行純八度。
  • 2017.7.16 黃筠舒古箏獨奏音樂會 | 演繹古箏與她的故事
    "其實真正開始發自內心地喜歡古箏是在上高中之後了,那時候覺得相比起課業,練琴真的算太有意思了。當練琴變成一种放松方式,我就開始會有更多的激情和興趣想去練習,而且樂在其中。但是這個時候的自己也就僅僅停留在想好好提高技藝,沒有想過更深層次的東西,也沒有很好地把感情投入到每一次彈奏裡。
  • 古箏遇上搖滾擦出別樣火花 陌陌古箏芷若演繹經典歌曲韻味十足
    當傳統樂器古箏遇上搖滾,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呢?近日,陌陌平臺人氣主播古箏芷若就通過傳統樂器古箏演繹了這首搖滾歌曲。廣大粉絲在聽過之後,大呼韻味十足。沒有任何伴奏,也無需背景音樂的襯託,古箏芷若的演奏十分嫻熟,將古箏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的特點與搖滾的金屬質感很好的結合起來,毫無違和感,別有韻味!在演奏的間隙,她還調皮的說出「喝完這杯還剩一杯」,逗得粉絲們爆笑不已!
  • 陌陌蘇佳寶演繹混搭二重奏,直播間用架子鼓配古箏
    主播蘇佳寶是陌陌平臺上的古箏女神,堪稱樂器主播的標杆人物,直播三年多穩紮穩打,收穫了大批真愛粉的守護。在蘇佳寶的直播間,不單單只有古箏曲的演奏,還有為粉絲準備的驚喜樂曲。
  • 陌陌古箏芷若創新演繹《飛鳥和蟬》,古箏版本別有韻味
    《飛鳥和蟬》是任然演唱的一首歌曲,一經推出便爆火全網,在各大音樂榜單中脫穎而出,這首歌講述了相隔千裡的一堆異地戀的情侶之前的故事,就像飛鳥與蟬,兩個不同世界的人註定告別,畢竟飛鳥一心想要翱翔兩天,而蟬則選擇了棲息。
  • 世界音樂︱日本古箏《彩》描繪出海水的玲瓏
    這是日本古箏,和中國古箏不同的是,它一般是十三弦,而這裡又改良過,成了二十五弦。
  • 易古箏智能陪練APP安卓版正式上線!音樂與愛,永遠在線!
    親愛的易古箏家長和小朋友們,感謝一直以來對易古箏的喜愛與支持,2020我們加速起航,這個六一,易古箏智能陪練APP安卓版正式上線,音樂與愛,永遠在線,預祝全國小朋友兒童節快樂!超全曲庫!超多功能!,另一端3.5轉3.5音頻線接入小易智能識別器易古箏智能陪練以樂曲彈奏為核心,輔之以樂感、節奏感培養,全面提高孩子的音樂素養。
  • 【古箏】《印象西湖雨》,天上人間
    ©印象西湖雨「中藝演繹」不定期為大家帶來經典或是流行曲目彈奏,一則弘揚經典,二則與時俱進。
  • 抖音上,這位古箏小姐姐用音樂傳遞溫暖力量
    雖然說大家過去期盼的那種能夠天天躺在家裡的日子來了,可是當真過上這種生活之後,人們反而覺得不適應。塞萬提斯說過:「哪裡有音樂,哪裡就樂融融。」音樂作為傳遞溫暖能量最便捷的方式,其總能在人類面臨災難時,在精神層面上幫助人們渡過難關。作為「抖音藝術推廣官」,抖音用戶@碰碰彭碰彭在此次疫情期間,不斷產出大量彈奏古箏的短視頻,用無數激昂澎湃的曲調鼓舞著每一位觀看者的內心。
  • 明日之子吹嗩吶:傳統民樂X流行音樂=驚豔炸裂!
    話說把中國傳統民族音樂融入到現代流行搖滾樂的創作中,其實之前就有很多厲害的中國樂團和音樂人做出過了不起的作品。鵝就藉此機會給諸位盤點盤點(以下出場順序不分先後)。
  • 慧香書院《成人古箏雅韻班》
    古箏按五弦定音,分宮、商、角、徵、羽,箏音清亮綿遠,優雅含蓄,中正平和,符合中華傳統文化追求意境、崇尚內在和寓意含蓄的特徵,可以調和五臟六腑,是修身怡情、培養高雅氣質的重要方式。中醫認為:「手乃百竅之匯」,通過彈奏古箏,可加強手指鍛鍊,促進腦部血液循環,加上音樂的陶冶,身心健康可以得到很好的調節!
  • 古箏版《赤伶》,戲幕起落終是客
    可能學音樂的人大多感性,也可能故事總是比較容易令人動容。能打動人心的藝術創作,無論是繪畫、音樂、攝影還是其它,往往背後都隱藏著一個動人的故事。一直很喜歡唱歌,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從事歌唱事業,彈琴變成了另一種歌唱,用古箏奏唱那些喜歡的歌,重溫那些過往歲月裡,曾感動過我的音樂~有時候,我覺得彈琴更像是彈給自己聽,滿足自己的情感表達。如果你聽到後,也剛好喜歡,我會當成是一次美麗的相遇。
  • 五種個性婚禮開場方式策劃
    想必很多準新人正在為婚禮的開場而煩惱,婚禮到底應該怎麼開場更有創意呢,不要著急,也不用煩惱,久久結婚網小編這就為你支招,看看下面的五種個性婚禮開場方式策劃有沒有你中意的吧
  • 山東藝術學院中韓合體演繹膾炙人口流行音樂
    原標題:山東藝術學院中韓合體演繹膾炙人口流行音樂   齊魯網12月10日訊(記者 李志 通訊員 李雲濤)記者從山東藝術學院音樂學院獲悉,12月26日在山東省會大劇院舉辦山東藝術學院系列演出季之流行音樂會,屆時,將獻上中韓合體—演繹最膾炙人口的流行音樂。
  • 中國古箏藝術大家、山東派古箏國家級傳承人趙登山大師記錄片(上、下集)
    《清津浦船歌》等,廣為流傳;古箏獨奏曲《鐵馬吟》由中國文化部,中國廣電部,中國音樂家協會舉辦的第六屆全國音樂作品評獎中榮獲三等獎。音樂會上,趙登山先生不僅領銜表演了箏合奏《漢宮秋月》、弦索樂《碰八板》等經典曲目,還親身向到場觀眾展示了自己墜琴獨奏、軟弓胡獨奏等拿手技藝。趙登山先生的幾名親朋好友、部分弟子及菏澤學院音樂系師生也紛紛登臺獻藝,為觀眾送上了一臺精彩的聽覺盛宴。趙登山先生潛心育人,培養的學生多次在國際、國家或省級大賽中獲獎。
  • 臺灣音樂家接力抗疫 古箏、中阮和笛演奏巴哈《音樂的奉獻》
    近期由臺灣衛武營藝術文化中心發起的巴哈《音樂的奉獻》演奏接力活動,邀請音樂家與大眾拍攝影片,演奏該首曲目,放上網絡串聯,盼透過音樂,鼓舞人心。陸續參與的音樂家,除了鋼琴、管風琴等西方樂器,還出現二胡、古箏、笛、中阮等國樂器組合,東西方交融,為巴哈音樂添新意。
  • 淺析中國流行音樂中的民族音樂元素
    所以我國流行音樂必須開始本土化的發展,這就需要借鑑我國傳統的民族音樂,讓我國的流行音樂更加具有審美性。在這種結合實踐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很多優秀的作品,也看到了未來流行音樂發展的新方向。一、民族音樂作品元素在流行音樂中的運用  我國民族音樂的珍貴之處不僅是韻律上的優美,還有精神的傳承。
  • 古箏課程大放「價」,雙十一就差你了!
    ——《古箏,東方的共鳴》作為我國傳統彈撥類樂器,古箏的歷史已有兩千多年。自古至今,上到王侯將相,中到文人墨客,下到布衣白丁,無不對古箏產生濃厚的喜愛之情。古箏寬廣的音域,優美的音色,豐富的演奏技巧,極強的表現力,在人們的心中大放光彩。
  • 感受中西方音樂元素的碰撞 古箏與鋼琴帶你領略另一種美
    (「盛世雅樂大美箏音」董蓓蓓、張樂古箏鋼琴音樂會即將在長沙音樂廳上演。)(古箏演奏家董蓓蓓,國家二級演奏員,湖南省音樂家協會古箏專業委員會副會長,湖南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箏藝術委員會副會長,湖南省高校民族管弦教育學會理事。)
  • 「古箏仙子」常靜首登天津大劇院 第二屆天津室內樂音樂節圓滿落幕
    11月18日,「古箏仙子」常靜與常靜仙樂團將在天津大劇院音樂廳獻上一場古意盎然、置若仙鏡的音樂會。至此,為期11天的第二屆天津室內樂音樂節完美收官。 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古箏獨奏《春江花月夜》、張藝謀電影《山楂樹之戀》古箏配樂、2013年央視春晚《琴箏和鳴》,這些旋律都出自著名古箏演奏家常靜的指尖。 2010年,常靜創立了以演奏原創作品為主的個人樂團——常靜仙樂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