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交通,還缺點啥?

2020-12-22 識局

文/我醜我先撤

(識局微信公共帳號zhijuzk)

我知道問題不好解決。我只希望,能不能先別解決這篇提問題的文章。

濟南終於還是限行了。雖說只是高峰期在某些路段限行外地牌照汽車,但仍然有很多人表示不太理解:

擁堵和汙染是外地車造成的嗎?

當然不是。誰都知道造成擁堵和汙染的不是外地車,而是每一輛車,可是一旦整到限行的份上,卻只能限外地車——不然還能限本地車?

然而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濟南的機動車保有量排不進全國前20。也就是說,它擁堵的主要原因其實並不是車多,而是其他問題。

這些問題,有些是長期造成的,不好解決。比如城市布局過於狹長、功能區分布不合理、主幹道少、道路普遍較窄、地鐵線路不成網等等,都屬於這一類,這裡就不多說了。

咱只說那些在技術上還有希望解決的問題。

比方說,造成濟南道路擁堵的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是,立體交通設施太少。

在濟南生活過一段時間的人都知道,濟南的過街天橋很少,地下過街步道更少(幾乎就沒有),而且正因為這種設施少,市民也沒有形成利用它們的習慣。這(在一定程度上)導致即使在有過街天橋的地方,很多人也不去走。

於是,所有的行人、自行車、電動車、汽車,都擠在同一個平面上通行。在高峰期,這是很多路口的噩夢。

特別是,濟南有很多道路,同一個方向上只有兩條車道,一條是直行左轉合用道,另一條是直行右轉合用道。這樣的兩條路交叉形成的路口,就是圖1這樣:

這些圖是我自己畫的,有點醜,請大家湊合著看。

如圖所示,在這樣的小路口,由於直行和轉彎合用同一條車道、無法確定第一輛等紅燈的車是直行還是轉彎,所以不能分設直行和左轉的信號燈。可是這樣一來,當綠燈亮起的時候,右轉車輛就要禮讓平行方向上過馬路的行人。

就像圖2這樣。

在高峰期,過馬路的行人和非機動車絡繹不絕,很可能一直到綠燈變紅燈,機動車還在斑馬線前禮讓行人。

那亮紅燈的時候就能右轉彎了嗎?也不一定。比如圖3顯示的這種情況:右轉彎的車又被垂直方向上過馬路的行人和非機動車擋住了。

所以,在高峰期,這樣的小路口通行效率非常低。可是它們的車流量並不低,有時候一輛右轉車輛過不去,會擋住後面一串直行車輛。

如果只是老城區有這個問題,那也罷了,畢竟舊城翻新很難。可是一些近幾年才發展起來的新街區,也有這個問題。

比如有一次,在華龍路和化纖廠路的路口,我距離斑馬線也就10來米的樣子,卻等了5個綠燈才過去。

這好像不大說得過去吧。

從根本上說,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是在路口建設地下過街步道,而且帶有緩坡的那種,讓行人、自行車和電動車都走地下,把路面留給汽車。

不用擔心這些設施會影響地下水、「破壞泉脈」。它們最多深入地下三四米,如果這會破壞泉脈,那路口周圍的高層建築的地基豈不是更會破壞。

當然,很多小路口非常狹窄,可能不具備建設地下步道的條件,但即使是這種情況,咱還可以從信號燈的設置上想想辦法。

比如在高峰期(注意只是高峰期),可以這麼設計:把四個方向的機動車信號全設成紅燈,讓所有車都停下,同時所有的行人信號全亮綠燈,讓行人和自行車一次過個痛快。

你橫著過,豎著過,斜著過,隨便。過上半分多鐘,再把所有行人信號全設成紅燈,然後依次亮起各個方向上的綠燈,讓車走。

這樣看上去慢,但不會造成堵得動彈不得的情況。

要是這樣也不行,那就讓四個方向的綠燈依次亮起,而不是相對的兩個方向(比如自西向東和自東向西)同時亮。那樣最起碼左轉和直行的車就不會搶道、擠在一起了。

至於右轉的兄弟,忍忍吧。

過街天橋和地下步道太少造成的另一個問題是,濟南不得不在很多幹道上設置專供行人過街的路口,比如在解放路、經七路、文化路上,就有很多這種情況。

這種路口的特點是,它其實不是一個真正的路口。也就是說,它沒有垂直方向上的來車,只有垂直方向上的來人。

可是在這樣的路口,交通信號的設置竟然不能跟兩邊的路口協調一致。

比如在青龍橋路口到解放橋路口之間的這段解放路上,有一個專門過行人的路口,它的信號跟兩邊路口正好反著——兩邊路口東西向直行亮紅燈的時候,它是綠燈,所有在路口等紅燈的車主都看得見它的綠燈,可是只能幹瞪眼;好容易等兩邊路口亮綠燈了,車開過來,它這裡又紅燈了,還得接著等。

幾個月前,我專門測過,在時速30—40邁的情況下(私家車在高峰期也就這個速度了),甭管從東往西還是從西往東,這不到1000米的路,必然要等3次信號。

這種情況的路段,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幾個。什麼樣的車到了這種地方,也跑不起來。

還是那句話:方便行人過馬路我不反對,但能不能麻煩多修幾個過街天橋或者地下步道?如果實在修不了,能不能把信號燈協調一下?等兩邊路口都亮紅燈的時候,行人過馬路豈不是更安全?

當然,濟南缺的不只是立體交通設施,還缺立體停車場——不是沒有,但非常少。

地面上又能有多少空間呢?沒有空間,大量無處可停的車就只能停在路邊,像朝山街、山師東路這些鬧市區,雖然路只有兩條車道,但其中一條還停滿了車。

我很想呼籲嚴罰這些違停車輛。可問題是,它們又能停在哪裡呢?如果好多地方都不讓開車、不讓停車,那乾脆不讓買車不是更好?

這是窄路的情況。還有些路,確實拓寬了,可是拓寬之後,又在路中間設置了快速公交車站。

比如解放東路(抱歉又說到它了),就成了圖4這種樣子。

這種設計,本來是提高通勤效率的好事,因為乘客可以在車站上繳費,然後在任意車門上下車,不用都擠到公交車的前門,一個個掃碼、刷卡、塞錢,所以能節省不少時間。

可是這些車站,沒有任何立體交通設施與之相連。

我在廣州、深圳、香港,也見過這樣位於路中間的公交車站,但它們都有過街天橋或地下步道與之相連,坐車的乘客不用在路口上通行。但濟南的車站沒有。

於是,本來只有去對向乘車的乘客才需要過馬路,而現在所有乘客都需要過(一半)馬路,誰讓車站在路中間呢。

然後,每多一個過馬路的行人,機動車就要多耗費一點讓行人的時間。

同時,這種位於路中間的車站,還佔用了一整條車道。那路上一共才幾條車道?這樣綜合起來看,這種設計又能提高多少通行效率?

強烈建議給這種位於路中間的車站加上高架或地下的聯通設施,讓乘客不必在路口平面上通行。

還有些道路,當年在拓寬的時候,為了不破壞綠化帶,直接在綠化帶外側拓寬道路,造成了圖5所示的這種局面。

解放路(抱歉我總提它)、歷山路的很多路段,都是這樣。

在這種路上開車,一旦有車要從輔道上幹道(或者從幹道上輔道),就會在圖6中紅圈圈起的位置造成擁堵。

只要有一輛車堵住,就會堵住一整條車道。可是,再除去公交專用道,這路上一共也不剩幾條車道了。

於是,一堵,就堵一條路。

要說起來,綠化帶倒是很重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嘛。

可是咱能不能把這些樹和草種到路邊?1棵樹杵在路中間,造成擁堵所產生的尾氣,不知道10棵樹能不能淨化得過來?

所以我建議,還是拆了這些綠化帶吧。這些樹,咱可以種在別處。

當然,上面這些只是建議,它們是否真的可行,以及行了之後是否真能緩解擁堵,還要有關部門和專家判斷。

還有些問題,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解決,或者基本不太可能解決,這裡就不囉嗦了。

總而言之,我真的沒有惡意。我只是一個非專業的市民,嘮叨幾句,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姑妄聽之,冒犯之處,還請不要介意。

希望濟南的明天會更好。

相關焦點

  • 濟南交通大腦2.0正式起航!
    濟南交通大腦2.0正式起航!12月25日上午,2020智慧交通創新應用發展論壇暨「濟南交通大腦2.0」發布儀式在濟南銀豐華美達酒店成功舉辦。會上,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王君松同志發表致辭,對「濟南交通大腦」所取得的成績表示肯定,對升級後的「濟南交通大腦2.0」在進一步開拓交通管理的智能化應用、推進濟南城市交通管理發展新局面等方面發揮的作用寄予厚望。
  • 多乘員專用道將落地濟南旅遊路 緩解交通擁堵
    旅遊路改造分三段 高大上的潮汐車道、HOV都來了   根據濟南交警支隊公布的旅遊路改造方案,改造範圍是從千佛山南路到鳳凰路之間的13.6km,其中以轉山西路(福地街)、鳳凰路為界,分為三段,對道路資源進行重新分配。千佛山南路至鳳凰路之間將設置濟南首條多乘員專用車道,其中千佛山南路至轉山西路之間還計劃在路中心設潮汐車道,將原有的雙向6車道調整為5車道。
  • 合肥、西安、濟南、鄭州、長沙、福州是啥性格?
    今天讓我們從地理、交通、經濟等九大角度,一窺六大頂尖省會城市的未來。 一、地理區位 鄭州=西安>合肥>長沙=濟南=福州 鄭州,中原之主,西安,西北之王,都是國家級中心城市,無高下之分。合肥是長三角四個中心城市之一,略遜於國家級中心。
  • 濟南先行區啥樣?3月曬藍圖
    規劃中還指出,濟南實施北跨東延、攜河發展,在黃河沿岸高起點、高標準、高水平規劃建設國家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集聚集約創新要素資源,發展高端高效新興產業,建設現代綠色智慧新城。以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為引領,以東部高端產業集聚區、省級開發區轉換提升區、泉城優化升級區為支撐,以濟南中央商務區、濟南國際醫學科學中心為重點,構建「一先三區兩高地」的核心布局。那麼問題來了,新舊動能怎麼轉?
  • 濟南恢復客運交通首日,隨記者探訪長途汽車總站
    今天,是濟南年後恢復客運交通第一天,16條市際、縣際班線恢復運營。長途汽車站的人多嗎?車站如何防疫?新時報記者來到濟南長途汽車總站一探究竟。首日恢復客運交通,前來乘車的旅客並不像想像中的「稀疏」。在安檢通道,不時有三五人結伴而來、背著大包小包的旅客通過。
  • 交通大數據看復工復產,五一濟南高速日均車流量逼近80萬!
    高速公路假日流量爆棚,上午7點就現高峰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一些交通流量規律被打破。根據往年的經驗,假期早高峰相比工作日會有所退後。這個很好理解,好不容易盼來個假期還不得多睡會兒。但這個假期的早高峰來的有點早。
  • 濟南地鐵2號線:開啟地鐵換乘時代,串起「老濟南味兒」
    以「濟脈通衢」為概念主題的2號線地鐵站「新妝容」吸引了前來體驗的市民代表目光,濟南地鐵換乘時代的到來也令泉城市民無比振奮。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作為第一輪建設規劃「H」形線網中唯一一條東西走向線路,不僅可以與1號線、3號線實現換乘,還可以使濟南西站、濟南長途汽車站、濟南東站實現互聯互通,同時,這也是一條充滿著老濟南生活氣息的地鐵線路,串起了沿線的「老濟南味兒」。
  • 濟南遙牆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及機場快速通道規劃工作專題會召開
    視頻來源:濟南網絡廣播電視臺1月6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孫述濤主持召開濟南遙牆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及機場快速通道規劃工作專題會議,聽取前期工作成果匯報,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會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匯報了濟南遙牆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及機場快速通道規劃研究情況,市規劃設計院匯報了快速通道規劃情況,與會人員作了討論發言。會議指出,規劃建設濟南遙牆機場綜合交通樞紐及機場快速通道,是完善城市路網功能、方便市民乘客出行、發展臨空經濟的客觀需求,對建設國家綜合交通樞紐、踐行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非常有必要。
  • 濟南地鐵站及機場等交通樞紐將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
    12月1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舉行新聞發布會進行政策解讀,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根據條例,濟南軌道交通站點以及機場、客運車站、客運碼頭等交通樞紐將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濟南市衛健委正處級領導幹部(班子成員)劉俊敏介紹,《條例》規定軌道交通站點以及機場、客運車站、客運碼頭等交通樞紐應當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等必要的急救器械、藥品;鼓勵和支持學校、體育場館、展覽場館、文化娛樂場所、養老機構、政務服務大廳、大型商場、景區(點)、大型工業企業等場所和單位配備自動體外除顫儀。
  • 啥緣分讓三個小藍碰面?濟南各行業代表與「小藍」互動
    5月20日,濟南軌道交通3號線首列車「小藍」來啦。小藍的接車儀式,是以市民、媒體開放日的形式舉辦。來自全市範圍各個年齡、各行各業的市民:醫護人員、志願者、大學生等代表來到現場,與「小藍」互動,講述自己跟「小藍」的故事。
  • 抖音濟南吶濟南吶你在哪兒呢是什麼歌 濟南濟南歌詞完整版
    抖音濟南吶濟南吶你在哪兒呢是什麼歌?其實這首歌歌名叫《濟南濟南》,是歌手陳小熊演唱的,該曲在抖音上很火,翻唱的人很多,下面來看一下。濟南吶濟南吶你在哪兒呢什麼歌  歌名:濟南濟南  歌手:陳小熊  一首《濟南濟南》讓越來越多的人愛上濟南。
  • 濟南蝶變大戲:「三芯一路」架起濟南東部發展新格局
    燕山新區經十路兩側形成以商業商務、金融服務、行政辦公、體育休閒、文化博覽等為主導功能的綜合性公共中心,建設城市中央商務區(CBD);賢文片區主導功能為集科技研發、商務金融、生活居住等功能多元複合的公共服務中心;而王舍人片區位於主城區東北部,要形成以濟南新東站綜合交通樞紐為依託,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生活居住為主導功能的現代化城市新區。
  • 濟南要給電動車裝GPS!禁停道路再增30-50條!違者罰款200元記3分
    前一秒還自信滿滿的上鎖後一秒也許就是這樣oh no...隨著城市交通擁堵加劇違法停車對動態通行交通的影響越來越凸顯而濟南的停車位缺失非常大按照1:1的比例現在缺口也在60萬個停車泊位停車的供需矛盾非常突出
  • 北方拿得出手的城市:西安、鄭州、青島、濟南,誰是未來?
    濟南人口平均年齡較高,缺乏活力。2019年濟南電影票房全國第30位,甚至低於人口只有四五百萬的廈門、南昌。是濟南人看不起電影嗎?不喜歡看電影嗎?顯然不是,根本原因是缺少看電影的群體,即20-35歲人群。而這部分人群正是一座城市的未來!濟南每年畢業大學生近20萬,多少人留下來?當別人都在爭搶大學生的時候,濟南還後知後覺。一位網友曾留言:我博士學歷,前幾年在濟南落戶居然落不下!
  • 修好近四年,濟南歷黃路北段通車又黃了
    這是啥路?答曰:歷黃路。2015年修好的歷黃路北段,每次給市民的答覆都是「儘快開通」,可至今尚未開通。這不,去年說的「儘快開通」又黃了!網友調侃說:歷次答應開通,歷次黃,真是「歷黃路」啊!11日,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回應,他們正在與有關部門修改道路建設方案,爭取儘快開通。修好快4年的歷黃路北段成了停車場。
  • 網紅濟南要「長紅」靠什麼 除了提升軟硬體實力,還需吸引更多人才...
    網紅濟南很養眼值得慢下來仔細品「我抬眼是千佛山的輪廓,我閉眼是大明湖和護城河,趵突泉,在我耳畔噴湧著……」一首《濟南 濟南》的民謠,成了很多人對「網紅」濟南的初印象。近幾年濟南的網紅氣質越來越濃厚,不僅僅是因為千佛山、趵突泉、大明湖等景點,更多的是依託於濟南的城市文化。作為一名地道的濟南人,辛安表示,濟南能成為網紅城市,有其根本內在的原因。
  • 濟南這個醫生到底幹了啥|早知道
    濟南這個醫生到底幹了啥|早知道 2020-01-21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濟南 大西環新進展!將步入「三環時代」
    該項目建成後將結束萊州、招遠兩市不通客運列車的歷史,補齊膠東半島地區鐵路交通短板,助力煙臺市從「動車時代」步入「高鐵時代」,從煙臺中心城區可2小時到達濟南、3小時到達北京。濰坊至煙臺鐵路新建正線全長237公裡,全線設昌邑南、平度新河、萊州、招遠、龍口市、蓬萊市、大季家、福山南、芝罘9座車站,設計時速350公裡。
  • 濟南成為眾人口中的「土城」,那在濟南生活是種怎樣的體驗?
    濟南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是一個非常土的城市,因為濟南並不像北京上海充滿了燈光璀璨,感覺整個城市都變得非常時尚,這個城市確實不時尚,但是這個城市給人的感覺卻並不是土,而是歷史的深厚,這座城市更像是一個文明古城,濟南的交通會比較擁堵,空氣品質更是非常不堪。
  • 探訪濟南地鐵2號線濟南站北車站點:一座承載著濟南老商埠區記憶的...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董昊騫 畢勝 解強民 孫靚 濟南報導12月18日,濟南軌道交通2號線舉行了市民、媒體開放日活動。活動首先參觀了位於濟南老商埠地區的濟南站北地鐵站。剛一進入車站,記者就看到了極具代表性街區和老濟南歷史建築的壁畫,仿若看到了這座城市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