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導,印度長期的「窮兵黷武」對於經濟的壓力是史無前例的,即便國防部長辛格此前稱印度能夠充分確保資源方面滿足武裝部隊需求,但該來的還是來了,由於預算不斷吃緊,印度多個國防項目被迫叫停,其中有不少都是軍隊現代化項目。對此,印防長也不得不表態稱實在是耗不起了。
據了解,由於印度本身的軍工製造業水平相對有限,因此其軍隊現代化基本都是以購買國外裝備來進行的,而印度軍隊數量早已過百萬,各國軍隊現代化過程中單兵成本都在不斷變高,因此人員編制也有限,只有印度依舊維持著一個恐怖的數字,而人數帶來的實際效果也隨著周邊國家武器現代化程度的加深而不斷變小。很顯然,「窮兵黷武」的行為正在不斷掏空印度,國防部長再怎麼冠冕堂皇稱印度有能力「有效利用預算」,這時候也不得不說一句,實在是耗不起了。
從發展的角度來看,軍隊現代化所帶來的優勢實際上是遠遠超出人口優勢的,畢竟武器威力和作戰效率不斷提升,單兵的作用也更多從主力作戰到配合作戰甚至是脫離戰場的遠程控制作戰,因此可以說,如果印度本身的軍隊機械化水平沒有質的飛躍,單兵能力的提升並沒有任何作用,而軍隊人數如此龐大的情況下,說耗費的資金又是個天文數字,等於陷入了一個循環中。更重要的是,今年的經濟本就低迷,印度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國防項目又陸續被叫停,等於說現代化可能就此止步。
當然,對於印度來說,這樣的情況也是可以預計的。最近這兩年,莫迪煽動民族主義,大量推動軍事方面的合作與發展,對於國內的社會問題和矛盾卻僅僅想著政策調整,這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當前在新德裡附近的數十萬農民抗議就是最好的例子。一個像印度這麼大的國家如果沒有能夠自行循環的經濟模式,沒有強大的基層管理能力和行政效率,指望靠著農業來養「百萬大軍」根本是不現實的,只能說,現在的問題是該來的總會來,躲不掉的。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表現的國防預算不足只是問題的第一階段,還處在單純的表象上,因為此前包括「光輝」戰鬥機、核潛艇以及大量直升機和坦克的購買其實也都一直保持著凍結狀態,今年的特殊情況不過是讓發展困境更嚴重了些。但必須注意的是,當一個國家最為重視的項目出現了資金缺口,大量項目擱置,這就意味著整個國家內部在很多細節上都已經面臨嚴重的危機。
印度的貪腐問題長期以來就較為嚴重,在當前社會環境下,黨派鬥爭很可能會加劇這一問題,另一方面,莫迪政府在經濟上的保守主義導致大量的工廠倒閉、民眾失業,一堆畸形的產業在沒有技術積累和市場經驗的情況下入場試圖代替外國產業,從長遠來看或許是可能成功的,但如果沒有穩定的社會和經濟環境,這些企業的競爭根本沒有意義,因為社會危機已經威脅到了民眾的消費能力。
因此,莫迪政府自以為的「人口紅利」在當前「窮兵黷武」的操作下已經成為了「累贅」,無法給經濟增長帶來動力,甚至還在不斷透支未來的國庫,印度明顯已經耗不起了,不僅是國家或者民眾都是如此。除非莫迪有決心放棄一些東西,否則未來的印度很可能面臨真正的「分裂危機」,威脅還不是來自外部,而是國內。
此內容由騰訊新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