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巨資建設大橋被山洪衝垮,萬米隧道進水,一線士兵吃不飽穿不暖

2020-12-28 環球快評

印度當前正在面臨巨大的困難,國內災情受害人數超過了100萬,並且數據還在繼續快速上升。印度經濟也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外債危機處於爆發的邊緣。由於失業人數劇增,印度的窮人救濟計劃開始面臨資金不足的危機。印度時報7月17日報導,印度的財力已經到達了非常緊張的階段了,如果下一步沒有很好的措施解決,那麼印度的很多計劃將被迫中斷,這將導致印度的災情徹底失控,並且會給世界帶來危險。

印度緊急呼籲國際社會向印度提供資金支持,幫助印度度過當前的難關。雖然印度已經在緊急求助國際社會援助了,但是印度國內的民粹還在泛濫,要求前線繼續增兵的呼聲依然高漲。英國天空新聞網7月17日報導,印度雖然國內已經到而來財力崩潰的地步了,但是在邊境增兵問題上還是不惜血本的。報導指出,印度以高出平時價格一倍的價格高價從美俄法和以色列等緊急採購武器裝備,並且不計成本的升級現有武器裝備。

與此同時,印軍緊急搶修前線的道路、隧道、山洞、橋梁等。印軍還投入巨資,空運挖掘機、壓路機在高原修建停機坪,修建臨時兵營和彈藥庫等。可以說,印度寧願餓死很多窮人,也要不斷地增加軍費,在窮兵黷武的道路上一條路走到黑。不過印軍不顧一切的增兵,不惜一切代價的巨大投入,並沒有換來其想要的結局,反而帶來了巨大的麻煩。印軍目前在前線雖然投入巨大,但是各項工作進展卻不盡如人意。

印軍再遭打擊,山洪衝垮大橋,萬米隧道進水,數萬士兵在零下30多度的寒冷天氣裡只能住簡易帳篷。印度不顧一切的前線增兵,並且花高價緊急修建公路、大橋、隧道等,很快就付出了代價。印度快報7月17日報導,印度進入雨季,高原地區也進入到了洪水多發期,在印度北部比哈爾邦,一座造價26億盧比,僅僅使用了僅29天的大橋被洪水衝毀,導致印軍的補給線再度中斷。

陸上補給線被衝斷後,印軍向前線輸送物資只能依靠直升機和運輸機,但是這些運輸方式運輸量有限且代價高昂,這進一步加劇了印度的負擔。公開報導可知,印度近期至少有3座前線的橋梁被洪水衝垮,導致補給線連續被切斷。這座投資26億盧比,剛剛投入使用不到一個月的全新大橋被衝毀,對於印度而言顯然是巨大的打擊。

《印度斯坦時報》7月17報導,在美國路易斯·伯傑集團幫助下,印度政府投入巨資修建的從布拉馬普特拉河河底穿越而過,直接進入到邊境山區的阿魯納恰爾邦的萬米隧道也出現了問題,裡面突然進水了。雖然洪水沒有給隧道帶來致命的影響,但是也影響了施工進度,並且帶來了極大的風險。印度時報7月17日警告指出,補給線連續被切斷,印軍前線數萬士兵目前被迫在零下30多度的極寒天氣裡,躲在簡易的帳篷裡生活。報導指出,因為缺少取暖設備,大量印軍士兵只能採取飲酒等方式取暖,這也導致大量士兵出現凍傷等情況。

印度防長到訪高原,也難提振士兵士氣。在前線困難越積越多,士氣逐漸低落的背景下,印度防長高調去了高原一線慰問。印度時報7月17日報導,印度國防部長辛格突然訪問了高原地帶的陸軍部隊,並且還興致勃勃地拿起一把機槍進行把玩。印度國防參謀長拉瓦特將軍和陸軍參謀長納拉瓦內將軍等高級將領進行了陪同,陣容算是不小了。

英國天空新聞網7月17日報導指出,印度防長親臨一線慰問,主要是為了提振前線士兵的士氣,因為當前印軍一線確實特別辛苦,各種保障都不到位,士兵的士氣十分低落。英媒報導指出,雖然印度防長慰問了高原士兵,達到了提振士氣的部分作用,但是由於各種保障遲遲難以到位,這種對於提振士氣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報導指出,印度防長突防高原也很難提振士氣,如果印軍不能很好的解決一線補給困境,士兵的士氣只能越來越低落。

英媒指出,印軍雖然緊急搶修了道路和橋梁,但是由於印軍基礎設施建造能力較差,經常出現道路和橋梁等剛剛修好就被損壞垮掉的情況。此前,印度投資幾十億元的一座大壩剛剛投入使用就垮掉了。所以說,印度想要快速的打通補給線,解決前線士兵的補給問題,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相關焦點

  • 印度邊境部署10萬大軍有啥用?軍費日益吃緊,士兵吃不飽穿不暖
    據印度媒體報導,為了解決目前印度軍隊在邊境地區遭遇的困境,印軍將會對130萬大軍進行重新部署,釋放出危險信號,一方面說明印軍在短期內不打算結束對峙,另一方面印軍還計劃持續向邊境增兵。如今印度邊境山地特警部隊已經決定徵兵1萬人,增兵之後拉達克地區兵力將增加到10萬人。但現在的印軍遇到了致命問題,印度要扛不住了?邊境對峙導致資源耗幹,印度要扛不住了?
  • 印軍冬天光腳穿拖鞋,士兵吃不飽、穿不暖、被凍死,是真實存在的
    最近,印度為了堅持自己的擴張主義,不管前線士兵生活多麼艱苦,也沒有打算退縮。印軍在邊境囤積20萬兵力,不僅沒能給印度形成強大的戰鬥力,人多反而還成了累贅,士兵慘狀接連頻出。就在前幾天,媒體還報導印度士兵入冬以來出現第一起士兵被凍死事件。隨著印度士兵被凍死,更多地危機也逐一出現了。
  • 美國出手幫忙,印度修建14850米隧道,欲支援前線10萬駐軍
    據悉,印度一線機場已經部署了600多架飛機,T-90主戰坦克也上了高原,此外,號稱印度精銳的十幾萬山地師部隊也有很大一部分在邊境地區部署,公開資料顯示,僅在阿魯納恰爾邦就部署了印軍5個山地步兵師,外加1個機械化師;阿薩姆邦則有印軍兩個山地師。近日,為了提高印軍的後勤保障能力,印度還計劃向相關地區增派60個營的印藏警察部隊,一時間,相關地區的印軍總兵力超過10萬。
  • 「銀龍越江」助力銀都路隧道建設→
    目前,項目浦西段已開工,浦東段計劃年內開工建設。日前,在上海隧道銀都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項目現場,舉辦了以「攜手鄰裡守初心,構築黨建共同體」為主題的「銀龍過江」黨建聯盟共建儀式暨第五屆工地文化節。聯盟將結合「四史」學習教育與服務重大工程建設,匯聚區域化黨建合力,齊心協力共同推進銀都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龍水南路越江隧道新建工程建設。
  • 香港島是四面環海,為何不建大橋聯通外界,而是靠建海底隧道呢?
    這三條海底隧道分別從3個方向聯通了九龍跟香港島。這讓香港島可以跟對岸繁華的九龍連接到一起。那麼香港為何不建設大橋要選擇建設海底隧道,從工程上建設大橋的難度應該更小才對。其實香港島雖然四面環海,不過北面距離九龍半島距離也才2公裡左右,其實跟內地建設一條跨江大橋的難度差不多而已。不過建設海底隧道就不同了,工程難度就要大很多了。那麼香港為何要捨近求遠呢?
  • 投資5.07億元 遂昌大橋至洋浩公路工程隧道全線貫通
    2020年8月1日下午17時,大橋至洋浩公路工程項目九嶺隧道左線順利貫通,右線於7月7日下午15時順利貫通,至此大橋至洋浩公路工程九嶺隧道已全線貫通。  工程全長3.492公裡,概算總投資5.07億元,按一級公路標準設計,設計速度60公裡/小時,路基寬度23.5米,於2018年5月16日正式開工建設。
  • 印軍突然發生譁變,大批士兵拒絕參戰,違反軍令,要求新德裡撤軍
    近段時間印度一直蠢蠢欲動,不斷加大彈藥儲備,還有調動東西兩線兵力,印度似乎已經就戰爭做好準備,但是印度士兵卻突然發生譁變,大批士兵突然拒絕參加戰爭,違反軍事命令要求新德裡撤軍要退到平原地帶,不願意在高原地區駐紮。實際上這個時間點印度士兵有譁變的想法也是情有可原。
  • 零下50度10萬印軍又被暴雪圍困!對方卻上網吃火鍋,簡直沒活路
    印度購買的二手貨軍用物資已經彈盡糧絕事實上絕大多數的士兵都在盼著撤軍,因為說實話印度之前購買的二手貨軍用物資基本已經彈盡糧絕了。前幾天據《印度時報》報導左吉拉山口的積雪竟然已經達到了16米深的高度,這簡直就是不給印度運輸軍用物資的機會!
  • 印軍突然發生譁變!大批士兵違反軍令,上級強制鎮壓都不好使?
    就在這種緊張時刻,印度自己卻亂了起來,士兵們突然發生譁變,局勢一度不穩定。印度大批士兵違反軍令據國內媒體援引《印度斯坦時報》12月27日報導,印度部署在西部邊界的士兵不聽從命令,大批士兵因無法忍受高原地區的惡劣環境,表示要撤退到平原地帶。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大批印度士兵集體"罷戰"?其實,綜合一下之前媒體報導印度的事,你就會發現,印軍如今發生譁變是必然的。
  • 甬舟鐵路開工建設!海底隧道施工有多難?
    按照設計方案,全線新建橋梁33座、隧道17座,其中長3.1公裡的西堠門公鐵大橋主跨長度1488米,建成後將是世界上同類項目中跨度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全長16.18公裡的金塘海底隧道,建成後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高鐵隧道。兩項關鍵控制性工程計劃2021年6月啟動主體工程建設,力爭「十四五」期間全線貫通。
  • 印軍精銳高原河谷形成長蛇陣,一發炮彈炸毀一營區,補給也跟不上
    在高原山區,河谷更是十分危險的地帶,不合適大量的部署兵力。因為在高原的河谷,很可能爆發山洪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事實上,高原地區修建公路最大的困難就是山洪和泥石流,不少投入巨資修建的公路,會在一場泥石流的衝擊下毀於一旦。狹長的高原山谷或者河谷通常被稱為死敵,這裡適合進行小規模的遊擊作戰,不適合大量的部署兵力,因為機動十分不便,而且一旦對方進行炮火覆蓋,將會遭遇全軍覆沒的危險。
  • 印尼雅萬高鐵1號隧道順利貫通
    新華社雅加達12月15日電(記者餘謙梁 梁輝)印度尼西亞雅萬高鐵1號隧道15日順利貫通,標誌著該項目建設取得重要進展。當天,中國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寧吉喆、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楊宇棟、印尼海洋事務統籌部長盧胡特、中國駐印尼大使肖千和印尼政府相關部門及雅萬高鐵參建企業負責人,分別在北京和雅加達通過視頻方式,共同見證並祝賀隧道貫通。
  • 下穿南湖汙水運輸隧道即將貫通,數十萬人將告別汙水外溢
    隧道內實景為「啃」複雜土層 定製硬核機頭繡球山汙水泵站及進出水管道工程位於東湖高新區南湖大道以北,由中鐵市政環境建設有限公司承建,共分為穿越南湖段、繡球山汙水泵站、出水管段、進水管段四個區段。本次貫通的下穿南湖W2—W1頂段位於南湖大橋東側,隧道全長980米,外徑4.14米,內徑3.5米,採取全埋式施工,是整個項目的重難點。「管線穿越半個南湖湖底,要想順利過湖,需從16種土質中『突圍』。」項目生產副經理鮑軍艦介紹,南湖水面之下,遍布巖石、粉質黏土、碎石角礫等16種土質及溶洞,若採用普通平板式刀盤頂管機,不可能完成任務。
  • 世界史上最貴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厲害之處在哪?
    港珠澳大橋各項設計參數港珠澳大橋全長55千米,其中包含22.9千米的橋梁工程和6.7千米的海底隧道,隧道由東、西兩個人工島連接 ;橋墩224座,橋塔7座;橋梁寬度33.1米,沉管隧道長度5664米、寬度28.5米、淨高5.1米;橋面最大縱坡3%,橋面橫坡2.5%內、隧道路面橫坡1.5%內;
  • 全線最長杏花峪隧道超7000米,穿越泉域...
    環評報告還披露,近期到2030年,濟泰間客流密度預計857萬人次;遠期到2045年,客流密度將增長到1610萬人次。隨著南山站塵埃落定,濟泰一體化發展又有了強力抓手。在濟南、泰安兩市加快推進濟泰一體化的「633」工程中,「6」即濟棗高鐵、濟泰高速、103省道等六條通道建設。
  • 上建跨海大橋,下通海底隧道!
    常言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是在陸地上;在海峽、海灣或河口,除了我們在海面能看到的跨海大橋,在一些地方還建設有海底隧道,實現了「一道連通兩岸,天塹變通途」,縮短了距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為了解決交通困難,又不影響海中船舶的正常通行,工程師們便在海底建設了人工通道,即海底隧道。海底隧道與海上橋梁相比,海底隧道的優點體現在不佔地、不妨礙航行、不影響海洋生態環境,而且縮短路程節省時間、不受大風大霧影響,是一種非常安全的全天候的海峽通道。
  • 印在邊境修橋,8座位於我藏南地區
    通過公開報導的現場圖片可以看到,印軍總參謀長比平·拉瓦特及陸軍參謀長納拉萬等人也一同參加了儀式。 但是,會談後印軍總是出爾反爾,通過部署一線戰機、加速推進軍備力量建設、向邊境一線投送物資、斥巨資購買武器裝備等多種手段,甚至發生越線印軍鳴槍事件。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京臺高鐵直通臺灣
    》,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高鐵如何跨越臺灣海峽,是京臺高鐵建設中最重要的一個問題。▼▼▼臺灣海峽位於我國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連通南海和東海。臺灣海峽呈北東—南西走向,長約370千米。北窄南寬,北口寬約200千米;南口寬約410千米;最窄處在臺灣島白沙岬與福建海壇平潭島之間,約130千米。臺灣海峽平均水深約60米,最深處水深為88米。
  • 江心洲長江大橋的「綠色」追求:提醒江豚避讓 不讓噪聲擾鳥
    「考慮到大橋上下遊是江豚的生活棲息地,建橋時必須考慮它們的生活。」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總設計師崔冰說,大橋設計最大限度減少對江豚的影響,比如將行車過程中橋墩振動對水體產生的影響減到最小。中交二公局南京江心洲長江大橋A2標項目經理杜洪池說:「為了保護水生生物、保護江豚,施工過程中設置了驅豚儀,通過發出特殊聲波避免江豚誤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 中國在建世界最高海中大橋、最大海底隧道!
    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以往連接珠江口兩岸的交通系統已不堪重負,為了大灣區一體化,深中通道的建設被提到議事日程。深中通道工程項目總長約24公裡,是世界級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規劃綱要》確定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