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常見的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飛行技巧卓越的鳥?鳥類飛行篇

2020-12-24 板慄和酥餅是倆鳥

你有沒有見過這樣一句唐朝的無名詩句:「眼想心思夢裡驚,無人知我此時情;不如池上鴛鴦鳥,雙宿雙飛過一生。」如果沒聽過,那至少每個人都知道「雙宿雙飛」這個形容美好的愛情的成語。

實際上「雙宿雙飛」的由來,正是因為古人看到鴛鴦這種鳥兒成對生活的習性而出現的成語。

但是各位仔細想一下,鴛鴦在普通人的眼裡一直是遊禽一類的存在,有多少人見過鴛鴦雙飛?想必如果你問朋友「鴛鴦會飛嗎?」,估計他也要想一陣子。

99%以上的鳥兒都會飛,可是有些我們聽過見過的鳥類,卻很難看到它們飛行的樣子。最被人們熟知的例如天鵝、鴛鴦和你看上去好像根本不可能飛起來的犀鳥(Anthracoceros albirostris)。

有哪些平常很少看到它們飛翔,但實際上卻善飛的鳥類?鳥兒飛翔除了覓食外,還有什麼意義?會飛的鳥兒普遍都有什麼特點?今天小編就帶你了解:鳥類的飛行。

世界上有9000餘種鳥類,僅有40種鳥不會飛

目前根據2018年最新版西班牙《國家地理》的記錄,目前世界上記錄在冊的鳥類接近1萬種(隨時在變化,沒有明確數字),僅有40種鳥類不會飛。我們最常見的不會飛的鳥,無非就是雞鴨鵝等家禽。

或者說它們的飛行高度只有幾米而已,沒有持續飛行能力。這一點也很好理解:作為家禽,如果會飛的話,那養肥了自己飛了,那不就白養了嘛?!

所以一般來說也沒有人把善飛的遷徙類鳥作為家禽飼養。

除了常見的家禽,我們熟知的還有以鴕鳥鴯鶓為代表的全部的駝形目鳥類,以企鵝為代表的的企鵝目鳥類,和少部分古老品種的鳥類,全世界一共只有40種鳥類不會飛。

鳥兒是不是能飛,主要看三個結構:1.龍骨突;2.鳥翼;3.骨骼。

龍突骨越健全,飛行能力越強翼展和身長的比例越大,飛行能力越強中空骨骼越多,飛行能力越強。所謂的龍骨突就是鳥類胸骨附近的凸起,龍骨突越明顯,則附著的翼肌越強壯,翅膀扇動更有力,例如下圖這隻鴿子的解剖圖。

除了龍骨突,會飛的鳥類還有中空的骨骼,而走禽類的鳥骨骼中充滿骨髓,所以體重大自然不能起飛。會飛的鳥類骨骼佔體重的比例普遍在5~6%。我們在湖邊見到的鵜鶘,身材高大,體重能達到11公斤,但實際上鵜鶘的骨骼重量僅有不到1斤。

除了中空的骨骼充滿空氣外,翅膀也是重要的飛行工具,善飛的鳥兒有你想像不到的翼展長度。例如飛行能力最強的軍艦鳥(Fregata),體重只有1.5kg,但翼展能達到驚人的2米。也正是如此驚人的翼展,軍艦鳥有「世界上飛行能力最強的鳥類」稱號,它們快如閃電空中動作靈活,最高時速可以超過400公裡!能連續飛行4000公裡,在遷徙過程中遇到12級颱風也能保證自己的安全,平安穿過風暴!

你很難想像這種表面上看起來弱小的鳥兒,追上你乘坐的高鐵都不是問題。

善飛的鳥兒都有普遍的三個特點:超長的翼展+比重低的骨骼+強壯的龍骨突。反觀那些不會飛的鳥類,這三個特點中都有缺失。

例如體重超過200斤的鴕鳥,大部分重量都在骨骼上,即使有些鴕鳥品種翼展也能達到2米,這依舊不足以支撐如此龐大的體重。如果想讓鴕鳥飛起來,那麼它必須具有超過3米長的龍骨突!這是不可能的。

另外我們再來看企鵝,長期處於極地環境下,靠下海捕食,於是它們的翅膀已經慢慢退化,骨骼漸漸被骨髓充滿,身體呈現梭型,這樣的身體進化更有助於它們潛水和遊泳。

企鵝的前肢就是退化的翅膀。和企鵝這種退化類似的還有幾維鳥,因為長期處在沒有天敵的環境中,翅膀也退化到幾乎沒有了,只能靠奔跑來活動。

所以我們可以知道:如果鳥類符合前文說的3個身體特點,那麼它們就一定是會飛的,即使在日常中我們很難看到某些鳥類的飛翔。接下來我們就要了解幾個你認為不會飛,實際上飛行能力卓越的鳥類。

那些你看起來不會飛,實際上是王牌飛行員的鳥類

在這裡我們主要介紹三種你會在動物園和野外看到的並不是很稀有的鳥類,分別是「火烈鳥」「天鵝」和前文說到的「鴛鴦」

愛情的象徵:火烈鳥

火烈鳥是人們給這種鳥起的外號,實際上它的學名是紅鸛(Phoenicopteridae),這是一種在我國沒有分布,你只能在動物園看到的淡水鳥類。

我們在動物園看到的火烈鳥,有著鶴類一貫的龐大身軀,圈養的火烈鳥也不會起飛。但如果你認為這種鳥兒不會飛就大錯特錯了,我們來看一下火烈鳥展翅的現場:

火烈鳥身高80-160cm,體重只有2.5-3.5kg,翼展能達到150cm。

大多數善飛的鳥類都是候鳥,而火烈鳥是一種比較獨特的:它們屬於候鳥,但並不嚴格執行遷徙的活動。只有在食物短缺或天敵出現的時候,才會成群結起飛。我們之所以很難觀察到火烈鳥的遷徙飛行,是因為火烈鳥只在晚上遷徙:它們可以整晚以50-60kg的時速連續飛行600公裡以上。這個距離聽起來不是很誇張,因為火烈鳥的分布比較受限,世界上的火烈鳥總共也就分布在以下幾個地方。

火烈鳥分布範圍:火烈鳥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南北美洲,加勒比海和加拉帕戈斯群島、非洲、馬達加斯加、歐洲南部、西南亞、中東和印度次大陸。

雙宿雙飛的鴛鴦我們先來看一下鴛鴦在國內的分布圖:

少部分鴛鴦為留鳥,大部分鴛鴦都有遷徙習慣。它們的繁殖地在東北,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鴛鴦們就會結成10隻左右的小隊從南方遷徙至東北築巢產卵,秋天過後它們就會集中飛往福建、江西等地越冬。江西省的鴛鴦湖是亞洲最大的鴛鴦越冬聚集地。

從東北到江西,鴛鴦要持續飛行2000多公裡,不過鴛鴦的飛行高度只有200-300米的範圍。當鴛鴦到達水邊棲息地的時候,基本上也就不會再飛行了,它們的巢也在水邊,所以我們很容易見到鴛鴦「雙宿」但不容易見到「雙飛」。

天鵝和鴛鴦類似的還有天鵝,天鵝遷徙完畢後也定居在水源附近而幾乎不再頻繁飛行了。它們有一個共同特點是:都是遊禽。以水生動植物為生,所以它們並不需要像山雀一樣頻繁飛行來尋找昆蟲和穀物,只要有健康的水源,它們又何必浪費體力頻繁飛行呢?

不要看天鵝安於現狀,天鵝是所有鳥類中的飛行高度冠軍:它們是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鳥兒。能飛越珠峰的天鵝是大天鵝(C.cygnus),翼展超過1.8米。天鵝有一個額外的「氣囊」儲存空氣,所以它們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度也不怕缺氧。

當你乘坐飛機的時候,如果你的身邊掠過一隻大鳥,不用猜了,那就是大天鵝!

這也就明白了我們為什麼看不到天鵝遷徙:因為它們飛的太高了!

飛翔是鳥兒的獨有技能,它們有脆弱的身體,但是上天給了它們一雙會飛的翅膀。這雙翅膀,讓它們在災難來臨前能臨危不亂,讓它們在寒流來臨前能越過千山萬水抵達溫暖的棲息地。

鳥兒飛翔的技能,一直都是仿生學家們研究的重點方向,但我們不得不承認這樣一個現實:再高精尖的科技,也無法複製鳥兒的翅膀。

相關焦點

  • 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你知道鳥類飛行的奧秘嗎?
    有時,我們可以見到鳥兒成群結隊地在空中平穩地飛翔,或者在空中劃出飛行的「波浪」。世界上的鳥類眾多,不同的鳥有著自己的獨家飛行本領。為什麼鳥類會飛翔?但鳥類的飛行本領卻無法被人類所掌握,再多的練習也無法使人們單獨憑藉自身飛上天空。鳥類能飛上天與它們巧妙的身體構造是分不開的。首先,鳥類擁有一個流線型的身體,大大減小了它們在飛行時的阻力。其次,當鳥類飛行時,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氣,而鳥類獨特的呼吸系統解決了這一難題。鳥類呼吸作用旺盛,擁有「雙重呼吸」的本領。它們的肺實心而呈海綿狀,還連有9個氣囊。
  • 動物百科知識;鳥有多少種類,那飛行最高最快的鳥,又是哪種
    鳥類是脊椎動物演化過程中向空中飛行生活演化的一支,是陸生脊椎動物種類最多的一個類群,全世界現存鳥類有11000種。在鳥類中哪種鳥飛得最高?哪種鳥飛得最快?哪種鳥飛得最遠呢?一般來說,遷徙的鳥類飛得較高,通過雷達探測和望遠鏡觀察,多數鳥類在遷徙時,高度低於1000米,小鳥巢多由樹枝、纖維、草、羽毛等材料編織而成,有良好的保溫性能,是鳥兒用來繁殖的。
  • 孔雀能飛嗎?它們的尾羽對飛行是否有幫助?
    如果你去過動物園,鳥類展覽可能不是你的第一選擇,沒有大象或大型貓科動物的宏偉,但說到美麗的動物,很少有動物能比得上傳說中的孔雀。成年雄性的尾巴上有近200根羽毛,其巨大的尾羽上的顏色和圖案吸引了人們數千年。印度雄孔雀孔雀在地面上行走時看起來是正常的,身後拖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尾巴。事實上,如果它們不動,你可能會把它們誤認為是任何其他鳥類,如果你再靠近一點,它們就會躍入空中。
  • 中國著名的鳥類有哪些 中國十大名鳥 你見過哪些
    2020-12-22 06:48:45 來源: 三劍客聊娛樂 舉報   中國著名的鳥類有哪些呢
  • 城市常見物種:我們身邊的鳥類
    在公園,在綠化帶都有它們的身影。孩子對環境是敏感的,他們總是比我們能注意到更多的東西。但苦於知識局限,我們在孩子說:」看,那隻黑鳥。「的時候,總是心裡發虛。我們了解一些鳥的知識,首先可以協助豐富孩子的語言,幫助孩子更加準確地認識世界。
  • 常見的寵物鳥有哪些?
    寵物鳥現在已經不光是老年人喜愛飼養的寵物,現在很年輕人都開始入手寵物鳥了。但是很多鳥類都是屬於國家保護動物,如果因為分不清而隨意飼養的話,很有可能就犯法了哦!因此小編在這盤點了幾類十分常見的寵物鳥,讓大家能放心的帶著自家的寵物鳥去街上遛遛啦!
  • 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在海洋中,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鳥,甚至能潛到水下幾十米去追魚類。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
  • 【小李淺說】9個拍攝鳥類的入門技巧
    隨著立秋,天氣也會越來越涼,很快就要到鳥類遷徙的時候了,那麼今天小李和大家說說一些基礎技巧吧。
  • 這種鳥又大又呆,能連續飛一個月不落地,睡覺時都在飛
    小時候,我們看天上飛的鳥,不止一次做夢夢見自己長了翅膀。鳥類的飛翔能力讓人類都羨慕不已,但為了飛翔,鳥類也放棄了很多東西。比如所有會飛的鳥類,身上的脂肪含量都非常少。而且會飛鳥類的體重最多也沒有超過30公斤的,每天十分注意保持自己的身材。
  • 鳥類有哪些 鳥類有什麼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天上飛的鳥,還有一些家養的鳥,那你知道鳥類有哪些嗎?下面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屬於鳥類的動物有鴇、鵯、鶬、鶉、雕、鶚、鴿、鷗、鵬、鵲、梟、鴞、雁、燕、鷂、鶂、鸇、鴆、鷙、鵪鶉、八哥、白鸛、白鶴、
  • 不會飛的鸚鵡當選紐西蘭「年度鳥」
    羽毛呈苔蘚綠色、夜間出沒、不會飛的鴞鸚鵡當選2020年紐西蘭「年度鳥」。活動主辦方、紐西蘭鳥類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16日發表聲明說,這是鴞鸚鵡第二次當選「年度鳥」,成為唯一兩度獲此殊榮的紐西蘭鳥類。圖源:新華社鴞鸚鵡2008年第一次贏得紐西蘭「年度鳥」稱號,此後多年一直是這項年度評選活動的熱門「選手」。德新社援引評選活動發言人蘿拉·基恩的話報導:「我們的鴞鸚鵡是地球上最重、最長壽且唯一不會飛、唯一夜行的鸚鵡。」鴞鸚鵡過去棲息於紐西蘭全境,如今僅在幾座紐西蘭島嶼野外生存。
  • 有趣的自然探索:鳥的飛翔
    我們在生活中應該都見過和聽說過許多種類的鳥。有些鳥會飛,但是有些雖然是鳥,頂著個鳥的名字,卻一輩子都沒飛起來過,不會飛的後面會詳細說說。大家有沒有想過,鳥為什麼能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飛翔呢?要想知道答案,需要先觀察了解鳥的外部特徵。
  • 野生鳥類攝影指南(一)
    很快,你將有一個非常方便的參考指南,為未來的拍攝留下資料。當你回來的時候,你就會知道什麼時候,什麼地方你能夠去拍攝你想要的鳥的照片。最好的鳥類攝影師經常告訴我,他們很少能在第一次造訪時拍到最好的照片……最好的野生鳥類照片通常發生在他們知道地點以及自己的後院之後。對於任何種類的野生動物攝影來說,這都應該不言而喻,但是對於捕獲出色的野生鳥類照片而言,這一點尤其重要。
  • 世界上翼展最大的5種能飛的鳥!
    說起鳥類,你可能會說出很多品種,但要是問你世界上最大的鳥類有哪些,相信有很多人都答不出來。當然了,最大的鳥有幾種概念,譬如體型最大、體重最大或者翼展最大,今天我們要說的就是最後這種,世界上翼展最大的、並且能飛行的5種鳥類!
  • 鸚鵡界的「二哈」,不會飛,能活90多年,傻到自己快滅絕!
    說到哪些動物很傻,可能很多小夥伴們會立馬想到哈士奇、東北傻狍子等,今天小編要說的也是一種很傻的鳥類,並且還是鸚鵡,可以說鳥界的「二哈」、「傻狍子」,畢竟鸚鵡這種鳥類還是非常聰明的,因為不少鸚鵡還會學人說話,下面小編就來說下這個鸚鵡界中的奇特存在。
  • 鳥為何會飛?秘密藏在這裡
    鳥類共有一萬多種,構成了最多樣化、最成熟的脊椎動物群。千百年來,鳥類的飛行一直吸引著人類。在古希臘神話中,用蠟製作翅膀的年輕人伊卡洛斯的故事揭示了人類對飛行的痴迷。他不顧父親的勸告,飛得太高,離太陽太近,導致翅膀熔化,最後墜入水中而亡。
  • 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10種鳥類排行,第一名能超越高鐵
    在自然界中,動物的速度都是被逼出來的,因為如果不夠快,要麼會被餓死,要麼會成為天敵的盤中餐,鳥類也是如此。全世界現存的鳥類有9000多種,由於它們大部分都會飛行,所以速度都很快,但是強者之中總會有最強者。
  • 我要飛得更高:世界上飛得最高的10種鳥
    曾幾何時,像鳥一樣自由飛翔是每個人的夢想。 現代科技能讓飛不再是夢想,我們有飛機、飛船。商業航班可以在30000—40000英尺(9144—12192米)的高度飛行。 但在我們人類飛行的導師——鳥類中卻有一些能夠不藉助工具就能達到這樣的高度。
  • 昆明常見鳥類圖片
    它們經常一邊叫一邊做高低起伏的波浪狀飛行,不飛的時候尾巴也老是在上下晃動,所以有個「顛顛」的名號;「點水」則是說這種鳥經常在水濱走動覓食昆蟲或是貼水飛行。後一個名字包括「鶺鴒」這兩個字本身就是對它們鳴叫聲音的描述了。昆明是個水城,很容易看見白鶺鴒的身影。如果不經意間看見一隻黑白色的修長小鳥高高低低地邊飛邊叫掠過頭頂,那就多半就是碰見它了。
  • 企鵝不會飛,但是為什麼屬於鳥類?
    企鵝是一種善於在水中遊泳的鳥類,它們廣泛分布於南半球南極,能抵禦住零下六十攝氏度的嚴寒。企鵝的主要特徵非常顯而易見,它們長著一個啤酒肚,羽毛很短,背部為黑色,腹部是白色,頭部跟鳥類相似,特徵為不能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