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魚難飛出海鳥的範圍,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

2021-01-13 六維自然

在海洋中,海鳥是一種能夠適應海洋氣候環境的鳥類,以魚類為主要食物的鳥,甚至能潛到水下幾十米去追魚類。但這次,有拍攝到(拍攝時間不詳):一隻海鳥不是在水中捕捉魚類,而是魚飛在空中,落入海鳥的口中,難得一見動物獵食奇景。

這是一種飛魚,它們有像鳥類的翅膀一樣的胸鰭,這長長的胸鰭可以讓飛魚在海面上「飛翔」一段距離,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只是在海面上飛翔,遇到會飛的海鳥,終究難飛出海鳥的範圍,被海鳥輕易捕捉。

海鳥捕捉魚類,是食物鏈弱肉強食的法則。飛魚終究還是魚,不具有飛行本領,飛魚看上去像在拍打翼狀鰭,像鳥拍翅膀飛翔一樣,但飛魚的飛不是飛翔,而是一種滑翔,飛魚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能在空中停留40多秒,飛行的最遠距離可達400多米,不能連續滑翔太久。

飛魚並不會輕易躍出水面,展現滑翔本領,只有在水中遇到強大獵食者追捕,或者感受到很大威脅時,才展現飛翔的本領,只是這次卻落入海鳥的陷阱中,論飛翔的能力,海鳥可以隨意改變飛翔方向,飛魚的滑翔難於改變行進的方向。

飛魚能夠躍出水面十幾米,海鳥也能夠潛下水中幾十米,海鳥具備捕捉魚類的多種技能,是海洋的食物鏈法則。

飛魚在海中可每秒10米的速度高速運動,但因為生活在海水的上層區域,飛魚是各種兇猛魚類爭相捕食的對象,若遊泳速度擺脫不了海中獵食者,就會躍出水面飛行逃離捕食者,但在空中飛行,也會遇到各種危險,可能飛不過海島跌落在島上,又或者是人類的船上,也有像這次被海鳥輕易捕食,所以飛魚不輕易躍出水面飛行!

關注六維自然 順其自然認識自然!

(圖片來源網絡 侵刪)

相關焦點

  • 世界上真的有會飛的魚嗎?科學家們用攝影機揭示了飛魚飛行的秘密
    鬱可唯的《飛鳥與魚》唱的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最近接受訪談,也談了鳥與魚相愛。
  • 飛魚的「飛」不是拍打翅膀展翅高飛,而是躍出水面滑翔,別搞錯了
    會飛的鳥類、會飛的昆蟲我們都已經司空見慣了,它們能在空中自由地飛翔,讓小編也羨慕不已。但是你聽說過海洋裡有一種奇特的魚,它們以能「飛」而聞名於世界。難道這種會飛的魚叫「飛魚」?是的,沒錯!它的名字就是以它擁有的奇特技能而命名的,它們叫作飛魚。
  • 飛鳥與飛魚:相親相愛?
    鬱可唯的《飛鳥與魚》唱的是「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生與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愛你」。最近接受訪談,也談了鳥與魚相愛。從純物理和生物的角度,鳥在天上飛,魚在水中遊,要說相愛的話,大概是飛鳥愛吃魚吧,就像這樣當然要是魚能飛上天,也是可以相親相愛的!
  • 飛魚到底是什麼魚?
    鳥嘛,就該在天上飛;魚的話,則應該在水裡遊。偏偏有種魚,不肯走尋常路,「飛」了起來。那麼,飛魚到底是什麼魚?它真的會飛嗎?01 紅色的「飛魚」在中國古代,有一種怪魚常被載於典籍。它叫「文鰩魚」,又名「飛魚」,據說長有雙翅,可以在空中飛。
  • 飛得最遠的魚——飛魚
    飛魚是40多種魚類的統稱,在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及地中海都能見到滑翔的飛魚群,加勒比海東端的珊瑚島巴貝多就以盛產飛魚而聞名於世。飛魚屬於暖水性魚類,以浮遊生物為食,喜好群居生活,海中的遊泳速度約為每小時35公裡。飛魚的胸鰭緊貼可至魚尾。
  • 海洋中一種可以飛行的魚,最遠飛行距離達400多米,你見過嗎?
    在大家的印象中,魚都是生活在水裡的,它們只能在水裡「行走」,如果上了岸,可以說是「待宰的羔羊」,世界上存在許多神奇的生物,比如今天小編要說的這種魚就非常的厲害,在大海裡有種真正會飛的魚,是不是覺得這種魚十分的神奇?
  • 老K的口袋妖怪對戰圖鑑(NO.225 信使鳥 + NO.226 巨翅飛魚 + NO.227 盔甲鳥)
    飛魚有著輕快、儲水和水幕三個特性可選,不過飛魚放雨天輕快攻起來的話少了點力度,雖然飛行系可以作為草系的補充打擊,但飛魚沒有暴風靠空切根本切不死啥PM……所以飛魚要混OU,自然還是需要儲水提供一個免疫,雖然本身抗水,但水系很多PM的力度是不講道理的,無論是龍舞鯉魚還是……沸水保姆魚,加上提供的回覆效果,聊勝於無,這個特性還是夠用的。
  • One·Lab | 五月與飛魚
    他說:有一條魚,每日與一隻疲倦的鳥在海平面上四目相對,無話不談。魚想要忘記潛過的海底,鳥不想回到翱翔的天空。於是魚向上一躍,鳥俯衝入海,它們一起成為了飛魚。但聚散終有時,他們在燈塔前分離。她把自己埋在拼板舟裡,她念:世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星星沒有交匯的軌跡,而是縱然軌跡交匯,卻在轉瞬間無處尋覓。
  • 錦衣之下:今夏借魚言情,飛魚?飛魚服?陸繹真的能聽懂?
    一行人都沉醉在燈紅酒綠的揚州夜市,到了剪紙攤前,今夏玩心太重,拉著一行人上前親自動手剪紙玩,今夏玩得最開心,陸繹卻覺得這是小孩子玩的,站在了邊緣看他們四個人剪紙玩,大人的範兒還是要豎起來,雖然看著他們玩得很開心。
  • 山海經食譜,泰器山,味道酸酸甜甜長著翅膀的飛魚,想不想吃?
    這裡的流沙河不知道是不是西遊記裡面,沙悟淨所居住的流沙河。個人感覺西遊記的作者應該有所借鑑山海經中的名字。 觀水河裡面有一種會飛的文鰩(yao)魚,這中魚長著鳥的翅膀,全身長著蒼色的斑紋,腦袋是白色的,嘴是紅色的。
  • 魚在飛——萬頃碧波上飛翔的殘酷傳說
    不,連童話都做不到。大雄回到家,抱著哆啦A夢嚎啕大哭:嚶嚶嚶,我們家太窮了,連個池塘都沒有…… 哆啦A夢靈機一動:沒有池塘,那就把魚養在空中唄!他從口袋裡掏出一包魚食撒到海裡。向來,魚是無法在空中飛行的,只有虛構的夢幻能讓人們在童話裡打抱不平、會心一笑。 所以,飛魚,一定是大自然賦予了魔法的生物。
  • 這種魚飛得好快,長得好美……好美味!
    咱們看紀錄片時,有時能看到一種會飛的魚,在被敵人追擊時,它能從水下衝出,在空中「翱翔」。會飛的魚,自古以來就是一種亦真亦幻的動物。人們知道它的存在,卻總是搞不清它到底是哪種魚。不論是中國人還是西方人,都曾鬧出過「烏龍」。紅色的「飛魚」?在中國古代,有一種怪魚常被載於典籍。它叫「文鰩魚」,又名「飛魚」,據說長有雙翅,可以在空中飛。
  •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
    日本大廚製作飛魚刺身,過程講究擺盤精美,會飛的魚做刺身你吃過嗎?在日本料理之中,最是以各種新鮮的刺身製作居多,日本人喜愛吃生食的習慣向來是由來已久的,因為所處環境的影響,所以日本人幾乎只要是廚師,都會做上那麼一兩道美味的刺身料理。
  • 飛魚
    彈唱 | 花老師     錄製 | 花老師    混音 | 郭子翊曲譜回復「飛魚」可見翻出很久之前聽的歌單,發現這首《飛魚》的歌詞很有趣,我在百度上查了一下,蘇打綠的主唱吳青峰是這麼說這首歌的創作背景:大二曾經有很嚴重的憂鬱症。
  • 《飛魚王》跨越海峽送歡笑 相聲瓦舍首次來深
    作為賴聲川的學生,馮翊綱和宋少卿都參演了賴聲川的經典劇目《寶島一村》,馮翊綱在其中扮演山東大漢「小朱」,宋少卿則扮演有點娘娘腔的飛行軍官「周寧」,兩人的精彩表演為他們在大陸收穫了數目可觀的粉絲團,加上網絡的傳播,大陸的相聲迷對他們的「相聲瓦舍」已經非常熟悉。
  • 飛魚服是明代錦衣衛的專屬服飾嗎?
    飛魚服並不是只有錦衣衛能穿,也不是所有的錦衣衛都穿飛魚服。飛魚服是皇帝的賜服,明代皇帝的賜服按級別依次是蟒服、飛魚服、鬥牛服和麒麟服,是顯貴之服,非特賜不能穿。飛魚服是二品以上的官員都能穿,而錦衣衛最高級別的指揮史是正三品,也有資格穿飛魚服,甚至級別更低的總旗也可以穿。七品以下的錦衣衛不能穿飛魚服。
  • 臺灣相聲瓦舍創始人馮翊綱攜《飛魚王》來京
    10月14日下午,臺灣相聲瓦舍創始人馮翊綱和學弟宋少卿與臺灣音樂劇演員攜新作《飛魚王》在北京舉辦新聞發布會。剛剛結束了《寶島一村》演出的3位演員此次將通過相聲為內地觀眾講述臺灣原住民的生活。馮翊綱表示,與《寶島一村》不同,《飛魚王》是按照3個人的特點和能力量身打造,具有無可取代的趣味感。
  • 臺灣「相聲瓦舍」《飛魚王》來了
    由「相聲瓦舍」最強陣容——鬼才編劇馮翊綱、天才戲角宋少卿與美聲優伶黃士偉擔綱演出的新作《飛魚王》將於12月18日、19日空降深圳保利劇院。3位演員此次將通過相聲為大陸觀眾講述臺灣原住民的生活。  《飛魚王》源自一個古老的傳說,闡述蘭嶼原住民的愜意生活,並通過許多段子重新打造,以最新、最奪目的內容介紹臺灣民俗風情。全劇以輕鬆愉快、幽默諷刺貫穿,再搭配戲劇、歌舞元素髮揮相聲藝術的特色。
  • 我的世界:太陽珊瑚唯一的能力就是自愈,巨翅飛魚也被稱為魔鬼魚
    你永遠都不知道MC中的方塊,他們能變成什麼樣子出現在你的眼前,今天小編我就給你們展示一下變身成神奇寶貝的方塊,或者說由方塊組成的各位神奇寶貝們。我們廢話不多說,趕緊看一看下方的方塊們吧。在看到章魚桶這個神奇寶貝之前,小編我打死也沒有想到一條魚居然能進化成一條章魚桶。沒錯,你們圖左邊的神奇寶貝就是章魚桶進化之前的小魚,這條魚還有一個響亮的名字叫做鐵炮魚,不過鐵炮魚除了水當炮彈之外就沒有其他的炮彈了,好在他的射程非常的遠,平時沒事的時候也能噴個水玩一玩啥的。
  • 看看這魚是六眼飛魚麼?不認識就別亂叫,認識這種魚的請回答!
    看看這魚是六眼飛魚麼?不認識就別亂叫,認識這種魚的請回答!我沒有什麼特別的愛好,就是喜歡去釣釣魚,就算釣不到魚也陶冶情操了,能釣到的話晚上就可以加餐了,很多釣友在釣魚的時候,偶爾會碰到一些叫不上名字的魚,這時候有些人就會搶著回答說這種魚是六眼飛魚,不認識就說不認識,不要不懂裝懂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