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文化產業
據統計,自3月初起到6月初,共計27個省區的334個地級行政區以上的行政區劃以及4個直轄市投入財政資金發放消費券,那麼,消費券的發放都採用了什麼模式?發放水平與地方財力的關係有多密切?支付平臺、電子商務對消費券的發放產生了什麼影響?請看下文。
統籌:成琪
作者:曲曉燕
排版:李卓
來源:中國文化報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拉動消費不再是一個只能在文件裡看到的宏觀話題,而是成了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社會焦點:消費券的發放正是如此。
資料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佳攝
從3月2日山東濟南的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起步,短短3個月時間,消費券發放的體量迅速暴漲至百億元級別——6月6日,北京市商務局、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等五部門宣布向北京市民投放122億元消費券。至於消費券的總額度更是達到了一個巨大的數字: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5月8日,全國已有170多個地市累計發放消費券190多億元。
這些消費券的發放情況如何、效果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為此,記者在公開的媒體報導和政府公告等信息的基礎上,梳理了相關信息,並採訪了一些典型地區的消費者,希望能夠對疫情發生後消費券發放有一個全景式了解。
01
發券:
疫情後提振消費的主要短期政策工具
一般認為,最早的消費券於1999年在日本以「地域振興券」的形式問世。而在我國,消費券也不是新事物:2008年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後,成都、杭州等數個城市都曾嘗試過發放消費券,甚至當時已有旅遊消費券問世。但消費券變成社會熱點話題,屢屢登上熱搜榜單,則是在此次疫情暴發後。
根據記者的統計,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 自3月2日山東省濟南市宣布發放2000萬元文旅消費券以來,發券已經成為一項「席捲」全國的行動,記者根據公開的媒體報導和政府公告等信息,統計到了如下的消費券發放情況 (此處統計的是以地級行政區為單位,有財政資金投入發放消費券的地級行政區在全部地級行政區中的佔比,沒有財政資金投入僅有社會資金投入或商家讓利形式的消費券發放行為不計入):
註:黑龍江、湖南、貴州、廣西4省區面向全省(區)發放了省級消費券,將其作為一種特殊類型,不列入此表。
由統計數據可以看出, 此次消費券的發放覆蓋地域廣泛。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沒有直接統籌財政資金參與消費券發放的地區,也基本都出臺了促進消費的政策舉措,或者是搭建了可以統籌社會資金參與的促進消費的平臺,充分顯示了各地對於拉動和提振消費的重視。
按照地區比對來看, 東部地區、中部地區、東北地區的發券熱情要顯著高於西部地區,基本符合地方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地方財力的實際狀況。
按照簡單加權平均計算的不同區域發放消費券佔比,4個直轄市及4個發放省級消費券的地區不包括在內。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0月,商務部等14部門聯合印發了 《關於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要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被各界普遍認為有望進入首批試點名單的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重慶等,在這一輪消費券發放中都有積極作為。
消費者直感:
感覺錢總算花在了刀刃上
5月14日晚上6點,成都通過微信、支付寶、雲閃付3家平臺企業以消費券紅包雨的形式,向報名成功的消費者隨機派發消費券包。當天,從事網絡寫作的市民王林通過微信APP進行報名。據王林介紹,他所領取的消費券包內含「滿60元減20元」的滿減消費券4張,消費券有效期為5月15日至7月14日,過期作廢。使用範圍涵蓋餐飲、百貨、旅遊、住宿、文創、娛樂、體育等生活性服務業行業企業,消費方式是到店消費時抵扣,每筆消費可以抵扣1張消費券。
5月16日,王林根據消費券提供的文創類商家信息,來到鋼鐵月球流行幻想書店購買圖書。據他透露,在書店收銀臺等醒目位置均擺放消費券的提示牌或懸掛、張貼「成都新消費用券更實惠」的活動海報。最終,在店員的幫助下,王林通過消費券用48元購買了原價68元的暢銷書《反脆弱》。
「本次消費券覆蓋的演藝、非遺體驗等項目也都很實用。」王林表示,由於職業性質,自己需要多參加文化活動。消費券的發放不僅提供了出門消費的動力,還優化了消費體驗。「感覺錢總算花在了『刀刃』上。」王林說。
02
發放模式:
政府、平臺、企業結合的成熟模式
2009年10月,財政部曾下發 《關於規範地方政府消費券發放使用管理的指導意見》,對地方政府發放消費券的行為做出了明確規定。如何籌措發放消費券需要的「真金白銀」,如何有效觸達消費者,並產生較好的撬動效果,不僅是對地方財力的一項考驗,也是對地方拉動和提振消費水平能力的一項綜合考量。
資料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王婉瑩 攝
與2009年還要採用紙質消費券的實踐相比,在此次消費券發放的探索中, 電子商務、平臺企業的興起明顯豐富了地方政府可用的政策「工具箱」:政府出臺政策框架,拿出財政資金作為引導,再通過平臺企業的運營,撬動大量商貿企業加入,不僅直接提高了觸達消費者的效率,也讓商貿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和經營者直接通過消費券發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在記者的統計範疇內,此次消費券的發放全部採用了 電子消費券,主要集中於支付寶、微信、雲閃付,以及地方政府或企業開發的APP、公眾號等平臺上,其比例大致為如下:
微信包括微信公眾號、小程序等;雲閃付是指中國銀聯雲閃付;地方APP是指地方政府開發的政務APP或地方網際網路企業開發的商業APP;其他平臺指美團、滴滴等;不明是指公開新聞報導或資料中未指明發放渠道。
此外,由於此次消費券發放普遍採取了 「政府+平臺+企業」的模式,很多地方政府在計算發放總額時將財政資金、社會資金,以及商家的打折促銷讓利等活動的金額進行了疊加。因此,在缺乏統一的統計口徑以及更加詳細的信息公開的情況下,單純來看消費券發放的數額並無太大意義。
消費者直感:
我專門註冊了「雲遊江西」小程序
自4月1日起,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通過「雲遊江西」平臺面向江西居民發放了20萬張面值50元(總價值1000萬元)的「愛江西·健康遊」電子消費劵,吸引更多本省居民前往省內景區旅遊消費,憑電子消費劵抵扣門票和部分景區二次消費項目。
「電子消費券太火了!我專門註冊了『雲遊江西』小程序,搶到了一張50元消費券。消費劵覆蓋範圍很廣,省內很多旅遊景點都能使用,我最終選擇帶著家人一起去江西直升機科技館。去之前我還擔心現場無法使用,特意打電話詢問,工作人員很熱情地回復了我。」談起使用體驗,景德鎮市民黃女士笑說,「現場核驗很仔細,館內有很多3D體驗項目,我和家人都玩得很開心。希望政府多開展一些類似這樣的文旅電子消費券活動,如果能推出家庭套餐、雙人套餐等組合優惠券,那就更棒了!」
03
文旅消費券:
頗受重視,作用受疫情防控形勢制約
此次疫情中,文化、旅遊業損失慘重,文旅消費更是幾乎處於停滯狀態,至今也未完全復工復產。鑑於此,各地在發放消費券的過程中,都充分考慮了這一點,餐飲、商超、文旅是使用消費券最多的3個領域,顯示了地方政府對於拉動和提振文旅消費的重視程度。
註:各省區中,發放的消費券可用於文旅消費或發放專項文旅消費券的地級行政區佔比,不包括4個直轄市和黑龍江、湖南、貴州、廣西4個省區。
交叉比對來看,把日前文化和旅遊部發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接待國內遊客最多的前10名省區,和上表發放文旅消費券前10名的省區進行比對, 重合度高達60%,說明發放文旅消費券的熱情與當地旅遊業發展的水平相關。
分區域來看,與一般消費券的發放水平相近明顯不同的是, 東部發放文旅消費券的水平明顯高於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
按照簡單加權平均計算的不同地區發放文旅消費券的水平,不包括4個直轄市及黑龍江、湖南、貴州、廣西4個省區。
除可用於文旅項目的消費券外,還有不少省區發放了專項的文旅消費券,更加有針對性,拉動作用也更為明顯。在專項文旅消費券方面,發放水平較高的省份是 山東、江西、江蘇和浙江。其中山東由於連續舉辦了多屆文化和旅遊惠民消費季,已經成為拉動和提振消費的成熟平臺,因此其專項文旅消費券發放的水平最高。同時, 廣西、貴州、黑龍江3個發放省級消費券的省區,也都專門發放了專項的文旅消費券,顯示了其對文旅消費的重視程度。
資料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秦宇雯 攝
此外,文旅消費不同於日常生活消費,其需求層次更高,平均價格也要高於日常消費,這就要求文旅消費券在額度、時長、發放渠道等的設計上要和餐飲、商超消費券有所不同。比如,在記者統計的消費券發放中,文旅消費券的額度普遍要高於餐飲、商超消費券,使用時效也要更長一些。
消費者直感:
搶了券不用,感覺就是浪費
今年5月,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居民王之碩從微信朋友圈看到「周末免費遊濰坊」活動啟動的消息,立刻準備搶文旅消費券。
「周末免費遊濰坊」是濰坊市文旅惠民消費季活動的一部分。活動從5月18日啟動,持續到6月底。其間,每周一10點開始發放旅遊定向券75萬元,累計發放總額為450萬元。旅遊定向券的有效期為7天,可以憑券到濰坊市的20多家景區、40多家旅行社消費,面額從10元到120元不等。
6月初,王之碩搶到了一張面額為30元的消費券。根據用券規則,他帶著孩子去了濰坊金寶樂園遊玩。以前,這裡的門票是30元,用券後等於是免費遊園。在他看來,旅遊定向券的發放,一方面確實給老百姓省了錢,另一方面也引導和刺激了消費。
「現在誰也不少那幾十塊錢的門票錢,但是搶了券不用感覺就是浪費。雖然省了門票錢,但是遊玩時總得吃點、喝點、玩點,無形之間拉動了消費。」王之碩表示,以後,文旅消費佔家庭開支的比重會越來越大,希望政府能多扶持相關行業發展,多推出刺激和激勵的舉措,讓濰坊的文旅市場真正火起來。
消費者直感:
我們一路都在使用
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之後,為了吸引遊客出行,廣西藉機上線旅遊消費卡,助力文旅復甦,5月16日,首屆廣西文博旅遊藝術活動周在柳州開幕,柳州市同時向市民遊客發放1.2萬張柳州文旅電子消費劵「紫荊花暢遊卡」。機緣巧合下,南寧遊客黃欣通過官方微信平臺「惠遊龍城」小程序領取到了「紫荊花暢遊卡」。
據悉,每套「紫荊花暢遊卡」包含6張不同門類和用途的代金券,共價值100元,可用於抵扣購買景點門票、旅遊商品、酒店住宿和柳州市旅遊線路產品等現金消費。「我們一路都在使用『紫荊花暢遊卡』,領取很方便,在『惠遊龍城』平臺上下單,支付時直接使用消費券抵扣,萬一改變主意了還可以隨時退款。」黃欣表示,消費券的推出讓「惠遊」「暢遊」實至名歸。
04
未來走向:
看效果,更要看後續政策
對於消費券撬動消費的槓桿效應,由於目前並沒有關於消費券發放的國家層面的統一政策和統計標準,而且發放地區、平臺、數額、時間等情況都各不相同,因此對於消費券帶動消費的槓桿作用,事實上並沒有全面、權威的數據測算,只有某些發放平臺、發放地區進行了局部測算。根據這些測算已經公布的結果來看, 消費券撬動消費的槓桿效應至少在3倍以上,高者達到十幾倍,顯示消費券作為一個短期政策工具具有較好的效果。
資料圖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記者 蔣寧潞攝
儘管「見效較快」,但隨著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和全面復工復產的不斷推進,發放消費券作為一個短期政策工具,存在著一個突出問題: 如何與中長期提振消費政策進行銜接。這裡面又包括多個問題:是否有必要在更高的層級進行消費券發放的統籌;消費券的發放是否應該更多元和更精準;除了餐飲、商超等基本生活消費外,消費券在更高需求層次的消費拉動中能發揮什麼作用;最後,消費是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內生動力,消費券發放與我國既有的中長期提振消費政策如何進行更好的銜接。
此外,從目前消費券的發放和使用情況來看,還存在一個過於集中在城市區域的問題,下沉程度不夠。更要注意的是,文旅消費在城市以外的區域本來就是短板,其受到疫情衝擊也更大,如果政策上不能有所傾斜,將給未來文旅消費的恢復和提振造成更大影響。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轉載自中經文化產業,所發內容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全國文化產業信息平臺聯繫郵箱:yaoyanan@rmrbgg.cn,地址:北京市朝陽區金臺西路2號人民日報社新媒體大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