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鹽鹼地上建起智慧化田間工廠

2021-01-09 壹點經濟

記者 李明

通訊員 王玲玉 報導

本報利津訊 1月4日,利津縣鳳凰城街道智聯農創現代示範園區,16號棚裡的種植戶張會東夫婦正忙著採摘西紅柿。「今年西紅柿市場行情不錯,剛剛濟南客商又打電話催促說一會兒就來拉貨,得趕緊備好貨。」張會東說,他所在的柏茂張村以前因為農田鹽鹼化嚴重,大部分年輕人進城務工,年紀大的靠種植棉花、玉米等抗鹽鹼農作物維持生計,如今,經過土地流轉,村裡在鹽鹼地上建起智慧化蔬菜大棚,村民變身「合伙人」,收入翻了翻,日子也更有奔頭。

鹽鹼地上建大棚,首先要克服土地鹽鹼化的問題,讓果蔬種得下。為此,利津縣專門從壽光引進嫁接技術,將黃瓜嫁種在抗病性強、耐鹽鹼的南瓜根莖上,借根生長的黃瓜,一季產量就比之前增加兩千斤左右。「移花接木」讓蔬菜產量倍增的同時,施藥的次數也變少了,種植過程更加綠色健康。目前,智聯農創現代示範園區已被列為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試驗示範基地。

「過去老百姓是靠天吃飯,現在致富種植全靠科技。」張會東介紹,如今大棚內的土壤成分、溫度、溼度等各種植數據可直接通過手機上的智能APP遠程監測,澆水、施肥的劑量,通風的時間等各項操作也變得更加精準化。園區內的果蔬嚴格按照81道標準工序生產,同時採用一棚一碼的區塊鏈技術,實現全流程可追溯,產品品質安全可靠,獲得國家綠色食品A級認證。雖然是智能化種植,但園區引入鳳岐茶社大數據服務平臺,藉助「雲上農場」「雲上農校」把農戶和農業專家聯繫起來,即使是種地「小白」,也能快速上手。

鹽鹼地上建起果蔬工廠,淘出了「金子」,背後是利津縣數十年如一日的不懈探索。在利津縣流傳著一個順口溜,「利津三件寶,荊柴、葦子、草。」由於平均海拔還不到十米,該縣絕大多數土地都有不同程度的鹽鹼化,導致廣闊的鹽鹼地上「年年種樹不見樹,年年種花不見花。」自1992年以來,為克服土地鹽鹼及旱、澇等困擾農業發展的難題,利津探索出了一條挖池抬田、以漁改鹼的「上農下漁」鹽鹼地綜合開發利用新路子。

「上農下漁」的臺田模式最先在利津縣汀羅鎮大規模推廣應用,目前汀羅鎮臺田面積已發展到3萬餘畝,特色魚蝦養殖池塘1.5萬畝。在因地制宜中不斷尋找改鹼良策,汀羅鎮積極與青島農業大學開展合作,培育出適合當地土質的耐鹽鹼花生品種宇花5號,並在全縣種植推廣,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不斷在鹽鹼地上做文章,利津成立了黃河三角洲重鹽鹼地改良及生態農業試驗工作站,規劃建設鹽鹼地經濟試驗區,深入探索鹽鹼地綜合治理和現代生態農業種養循環的高效發展新模式。

憑藉地處平原、沿黃、沿海和擁有大量鹽鹼地資源的優勢,利津縣抓住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機遇,大力發展沿黃鄉村振興發展帶,積極探索鹽鹼地綜合治理,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開發鹽鹼土地面積9萬餘畝,鹽鹼地開發和利用已經成為利津縣特色產業。

相關焦點

  • 精耕鹽鹼地 催綻幸福花—新聞—科學網
    ——青島農業大學黃河三角洲鹽鹼地科技服務側記
  • 青阜萬畝鹽鹼地變為生態綠洲
    這片沿海的鹽鹼地即將迎來豐收。        在青阜農業公社負責人孫德東辦公室的牆上,掛著一塊牌匾,上面寫著:江北水鄉,天下糧倉,青鳥圖騰,正道滄桑。        讓青阜的鹽鹼地變為良田,讓當地的老百姓變得富足,是孫德東的願望。
  • 死磕「地球禿瘡」,「鹼痴」讓鹽鹼地變「魚米之鄉」
    藏糧於地,藏糧於技,黑土地上化鹼為糧,描繪著綠水青山築牢「中國飯碗」的美麗畫卷。「百萬富翁」如果沒有這方水土的眷顧,自己今天也不會對這片水土這麼痴迷鹽鹼地,古已有之,被稱作「斥」「滷」「惡地」等。肇源縣是典型的土地鹽鹼化地區,共有耕地260多萬畝,其中可改造鹽鹼地約有20萬畝。20世紀七八十年代,由於摟草過度和放牧過度,這裡鹽鹼地面積增加。每當春秋兩季鹼質上升,地麵粉化後被風吹揚,讓人睜不開眼睛。「一出門颳得滿臉白鹼面子,地裡也種不出莊稼,鳥都不來,咱屯本來叫『五家子屯』,結果被人嘲笑硬是喊成了『窮五家子屯』!」村民何長海告訴記者。
  • 誠城聯合集團成功舉辦利津環保科技千畝產業綜合體發布會暨籤約儀式!
    利津縣委副書記、利津經濟開發區黨工委書記許明德為本次產業峰會致辭並圍繞利津的產業發展前景,特色的產業體系,特有的區位優勢,便利的交通體系等做了詳盡介紹,利津是山東發展潛力的城市之一,歡迎各位企業家選擇利津、投資利津
  • 為鄉村振興插上「數位化翅膀」金華市發布「田間一件事」智慧服務...
    12月24日,金華市發布「田間一件事」智慧服務系統,進一步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迭代升級,讓更多的農戶享受到數位化發展紅利。數字鄉村既是鄉村振興的戰略方向,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的重要內容。在深化「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民生一件事」改革中,金華市農業農村局攜手中國農業銀行金華分行,共同推出「田間一件事」智慧服務系統。「田間一件事」 智慧服務系統,圍繞田間種植全周期「種、管、收、銷」4個環節,優化整合各部門、各條線、各層級的涉農服務項目,實現清單式管理、一站式辦理、一體化服務,成為現代農業管理的「一點通」。
  • 鉑嵐POOLAN電子菸智慧工廠
    鉑嵐POOLAN電子菸智慧工廠「POOLAN鉑嵐」智慧工廠是集智能製造、智能檢驗、智能倉儲以及智能物流於一體的綜合性現代化工廠,配備了自動化生產車間、智能倉儲系統、現代化綜合辦公系統等。智慧工廠總共有五層,1-2層主要為智能倉儲區和外包車間,3層為組裝車間,負責電池和霧化器杆的組裝,4-5層主要為自動化生產車間和自動化注液車間。隨著自動化設備的深度應用,將大大提升產品品質的穩定性,同時提升生產效率降低單品成本。
  • 鹽鹼地裡走出不一樣的牛羊
    「很多人都問過我,一個學醫的怎麼就對農業感興趣,還對鹽鹼地這麼著迷?其實我是在鹽鹼地上栽過跟頭的。」寧夏千葉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千說。2013年,平羅縣開展農村土地改革,韓千看準了因畜牧業高速發展帶來的飼草市場巨大潛力,成立了寧夏千葉青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在頭閘鎮流轉了1300畝土地種植苜蓿,然而第一年就因為土地返鹼、出苗率低,鎩羽而歸。
  • 鹽鹼地「吸塵器」能成為生態治理的爆款嗎
    一個可以隨時「攜帶」的大吸力吸塵器,吸除土地上的鹽鹼——鹽鹼地「吸塵器」能成為生態治理的爆款嗎    假如能發明一個可以隨時「攜帶」的大吸力吸塵器,把土地上的鹽鹼吸除,會不會成為治理鹽鹼地的爆款?這個新奇的想法來自不久前召開的鼓勵創新和探索的香山科學會議第684次學術討論會上。
  • 東營藍海禧華大飯店入駐利津 打造舌尖上的盛宴
    10月26日,藍海禧華大飯店在東營利津隆重開業,這標誌著東營三縣一區全部都閃耀起「藍海」的名字。藍海酒店集團盤踞在中國最年輕的土地上,騰飛領航。「藍海禧華」是藍海集團新推出的精品酒店品牌,東營藍海禧華大飯店(利津)是「藍海禧華」酒店品牌第一力作,飯店位於利津縣津三路以東、大橋路以南,佔地25畝,主體4層,總建築面積1萬餘平方米,是集會議、餐飲及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現代化精品酒店。飯店擁有各類客房78間,5種房型盡顯舒適品質。餐飲中心精心設置了漁歌舫、愛琴海自助餐廳。
  • 浙江金華發布「田間一件事」智慧為農服務系統
    浙江省金華市發布了「田間一件事」智慧為農服務系統,進一步推動數字鄉村建設,讓更多農戶享受到數位化發展紅利。「田間一件事」智慧服務系統由金華市農業農村局攜手中國農業銀行金華分行共同推出。據金華農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田間一件事」 智慧服務系統圍繞田間種植全周期「種、管、收、銷」4個環節,優化整合各部門、各條線、各層級的涉農服務項目,實現清單式管理、一站式辦理、一體化服務,成為現代農業管理的「一點通」。
  • 福建惠安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高質量發展紀實:「鹽鹼地」上拓出...
    把論文「寫」在「鹽鹼地」上,把臺籍人才的經驗做法帶到企業中,壯大當地特色產業,增加群眾收入。  「從2010年開始,由福建省農科院專家組成的科技特派員服務團隊長期紮根在村裡,探索土壤改良技術,建起一個佔地200多畝的現代農業園,種植西紅柿、火龍果、檸檬等作物,請當地貧困戶來務工。」惠安縣家興家庭農場負責人鄭培忠回憶道,剛開始弄這個農業園的時候,大夥心裡也打鼓存疑,「鹽鹼地上種菜,能鼓搗出個什麼東西?」   窮則變,變則通。
  • 2020第四屆中國好羊肉頒獎典禮在利津舉行
    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趙祖東,利津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曉彬致辭。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趙安麗主持頒獎典禮。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趙祖東致辭趙祖東在致辭時對第一屆中國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的成功召開給予高度評價,對利津肉羊產業的快速發展給予充分肯定。
  • 人民日報點讚利津水文站邢西金:記錄黃河入海流
    回到辦公室,不管多累,他都要將測量的記錄謄寫到相關臺帳上,及時向上級報告利津水文站測量記錄以及初步分析。不能因為怕就不進吊箱在利津水文站站所內以及黃河對岸,有幾座大型鐵塔,鐵塔之間由粗鋼絲繩相連,橫亙於黃河之上。
  • 利津緊盯項目單子「掛圖作戰」
    初夏之際,行走在利津大地上,一幅幅以項目促發展的畫卷正徐徐鋪展開來,利華益集團利津煉化有限公司100萬噸年烯烴芳烴聯合項目動土開工,榮達新材料有限公司進入試生產調試階段……   項目建設是推進「工作落實年」的重要載體,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動力引擎
  • 讓鹽鹼地變綠洲——記草學博士付金民
    鹽鹼地上的家國情懷20世紀60年代,付金民跟隨父母從山東菏澤農村來到黑龍江省綏化地區。從小割草放羊餵豬對農業懷有特別感情的他,高中畢業便選擇報考了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專業。4年後,他又以優秀成績考入瀋陽農業大學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我從小對家鄉就有一種根的情節,這就像小草依戀培育自己生長的土地一樣。」談起過往經歷付金民執著堅毅。
  • 劉曜源:讓100萬畝鹽鹼地變為綠洲
    金墾農業法人代表劉曜源在接受《中國商人》專訪時表示,我國是鹽鹼化危害比較嚴重的國家,鹽鹼地面積達2億畝,經科學考證,治理鹽鹼地不僅有利於當地生態修復,也有助於農民增收。金墾農業未來的發展目標之一,是讓100萬畝鹽鹼地變為綠洲。
  • 開篇鉅作 落子東營 誠城聯合集團加入利津產業轉型升級大浪潮
    東營市委副書記、利津縣委書記陳必昌出席籤約儀式並致辭,企業家代表誠城聯合科技發展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劉德水發表致辭,利津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曉彬主持儀式。利津是沿黃縣、瀕海縣、油區縣、紅色縣,區位優越、資源豐富、要素充足,具有很大發展潛力。去年以來,利津縣委、縣政府大力推進「148」工作體系,把雙招雙引作為「八大攻堅行動」之一,突出抓好營商環境打造,通過領導幹部聯繫服務企業、政府解決企業難題直通車、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等工作,全力服務項目建設和企業發展,全縣營商環境持續改善。
  • 百利科技:智慧工廠賦能鋰電正極材料工藝提升
    近日,由百利科技(603959.SH)提供產線設計和設備集成的當升科技(300073.SZ)金壇鋰電正極材料智慧工廠項目開工儀式在常州舉行,該項目為2萬噸鋰電高鎳正極材料智慧工廠,合同金額達9.65億元。據悉,當升科技常州金壇鋰電新材料產業基地將著力打造全球鋰電正極材料行業第一個智慧工廠。
  • 鹽鹼地上開出了花——天堂電影院100期啦!
    從小懷揣夢想的史黛西被任命為一所學校的老師,當她帶著滿腔熱情和充分的準備來到學校所在地時,卻發現現實的慘烈——一所不能稱之為學校的收容所、一間髒亂不堪的教室、沒有教科書、沒有更多的教職員工,而她的學生是一群常常餓著肚子的流浪孩子,收容所裡充斥著暴力、貧窮、無家可歸的人,甚至還有酗酒、吸毒等惡劣事情,面對一片教育的「鹽鹼地」,史黛西該怎麼辦呢?
  • 韋爾斯工業4.0智慧工廠啟動儀式召開!
    2018年10月8日,韋爾斯潤滑油工業4.0智慧工廠投產運營啟動儀式在天津總部舉行。各位領導及嘉賓發表賀詞並為韋爾斯4.0智慧工廠投產運營剪彩。韓忠民總裁介紹道,韋爾斯智慧工廠利用物聯網技術和設備監控技術加強信息管理和服務,掌握流程、提高生產過程的可控性、減少生產線上人工的幹預、即時正確地採集生產線數據,合理安排生產計劃及進度,滿足高效、節能、智能可控且網絡化的工廠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