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記者 呂錦明
美國制裁中興通訊事件有望解決,加上上周美股連續大漲以及A股「入摩」股份名單即將公布,利好港股14日高開後,恆指升幅在盤中一度曾擴大至470點逼近31600點,值得留意的是,港股總成交金額出現顯著回升,重新站至1000億港元以上。
從盤面看,指標股方面,股價在14日盤中繼續創出年內新高的包括煤氣(00003.HK)、中石化(00386.HK)、友邦保險(01299.HK)、九龍倉置業(01997.HK)、以及申洲國際(02313.HK);而新加入到創新高行列的有恒生銀行(00011.HK)和中國燃氣(00384.HK)。值得一提的是,內銀股也有補漲的跡象,截至14日收盤,建行(00939.HK)漲了1.82%,農行(01288.HK)漲了2.47%,工行(01398.HK)漲了2.04%,中行(03988.HK)漲了1.41%。其中,建行和農行率先升穿了4月份的高位。分析認為,MSCI即將正式納入A股,大型內銀股是必然之選,因此資金有搶步流入的跡象。
川普日前在社交平臺發文稱,將會與中方談判協助中興通訊(00763.HK)快速恢復業務,港股市場投資者預期美國對華為的調查也將出現緩和的曙光,消息刺激相關的通信設備股、科技軟體股以及手機零部件股出現集體反彈,其中,作為中興通訊供貨商之一的摩比發展(00947.HK)報復性反彈超過30%,中軟國際(00354.HK)大漲了7.46%,比亞迪電子(00285.HK)漲幅近6.3%。然而,剛剛公布一季度財報的瑞聲科技(02018.HK)下跌了4.84%,而在上周發出盈利預警的丘鈦科技(01478.HK)則連挫第二個交易日,再跌5.83%。
恆指在14日收盤報31541點,上升419點或1.34%;恒生國企指數收盤報12545點,上升199點或1.61%。港股總成交金額進一步增加至1066億多港元,逼近4月份的均值1078億港元;而沽空金額有122.9億港元,沽空比例11.53%;至於升跌股數比例是1037:616,日內漲幅超過10%的股票有20隻,而日內跌幅超過10%的股票有7隻。
香港第一上海首席策略員葉尚志表示,目前恆指走出了一波六連漲,累積上漲了有1614點,短期累漲幅度已比較多,並且在上漲的行情裡港股大市出現了三個跳升缺口,顯示這波漲勢來得有點太急,不排除短期有整固的壓力。然而,中美貿易談判出現轉機,MSCI將正式納入A股,都是正面利好內地與香港市場的基本面因素,估計港股將進入階段性平穩期,恆指目前的主要波動區間範圍可以上移到31000至32000點之間。
香港獨立股評人黃志陽表示,從港股的基本面來看,中美貿易糾紛有望進一步改善,港股藍籌已公布的季度業績也中規中矩,因此帶動港股投資氣氛轉好,在多頭推動恒生指數有機會挑戰31800點的位置。
MSCI明晟研究部董事總經理謝徵儐在接受香港媒體採訪時表示,MSCI最新可以納入的A股數目為232隻,將會按照原定計劃分兩個階段納入,他強調,這主要是考慮到滬深股通是首次處理龐大的資金流入,不希望對香港離岸人民幣匯率造成過度幹擾。
有業內人士指出,目前被動追蹤MSCI新興市場指數的基金資產規模達到1.9萬億美元(約12萬億元人民幣)。假如以長期公布納入的A股佔0.73%的權重去計算,相當於被動基金要調撥逾870億元人民幣買入A股。
值得留意的是,境外投資者近期率先通過互聯互通加大對A股的投資力度。據統計,在上星期通過滬股通淨買入金額就高達77億元人民幣,為連續第七個星期錄得淨流入;而通過深股通流入A股的外資也超過47億元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