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音樂千億市場的進擊

2021-01-10 環球網

11月8日,由VFine Music與中國傳媒大學聯合舉辦的「MCCT音樂版權中國行」全國路演首站北京站在中傳國際交流中心順利召開。VFine Music副總裁陳鑫出席峰會,並發表題為《數位音樂千億市場的進擊與野望》的演講。

以下為陳鑫演講全文:

大家好,我是VFine Music的陳鑫,負責公司業務經營,也是進入音樂行業七個月的新兵。

去年在加入公司前,我研究了一份報告覺得非常有趣:數位音樂、網路遊戲、視頻行業,行業用戶穩定在6-8億,網路遊戲公開年銷售額最高約2200億,數位音樂卻不足前者1/4。

用戶基礎如此龐大,卻沒有把它構建成完善的商業生態,我帶著疑問來到這個行業,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實踐和工作。如果數位音樂市場想進一步做增量,突破且穩定在千億規模,也許可以從行業各方面進行探索。我們在溝通和探討中總結出三點思路,在這裡進行分享,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第一點,市場經濟提速的核心,降本增效,即加速音樂作品的傳播與變現。「本」可以理解為價格成本、溝通成本和信用成本。

在音樂行業,客觀把音樂作品定義為商品時,95%的作品是「死」的,它們沉睡在音樂人電腦裡面、唱片公司硬碟庫裡,不能流通、傳播、變現,那麼有這個情況是為什麼呢?

第一,之前市場環境裡大家對音樂版權不尊重、肆意妄用。第二,音樂行業只有不到5%的作品價值具有賣方市場定價權,95%作品屬於買方市場定價權,但更多音樂版權定價被賣方市場慣性思維帶偏了,導致流通是很難的。

第二個是溝通成本。在中國音樂產業裡,音樂人作品要經歷作詞、作曲、製作、發表,才有可能真正與公眾見面。在製作過程,資源是孤獨的,最多來自熟人圈。提兩個例子,第一個大家都知道的《野狼Disco》,第二個是BillBoard蟬聯17周的冠軍,Lil Nas X的《Old Town Road》。這兩首歌有個共通點,它們的beat都是從Beat Stars平臺上買的,做成作品,發表,火了。行業需要更多公平的平臺和環境,能夠讓作品demo進行很好的流通和選擇,最大化激活作品潛能,而不是盲目瘋狂寫E-mail給中意的合作人,對方卻不care你。

第三個信任成本,指作品與客戶、音樂和其他行業之間的信任成本。

我有個遊戲行業的朋友想在全球範圍做音樂遊戲。他想用Alan Walker的歌,仔細詢價,最低要50萬。VFine推薦了Martin Garrix的歌,一年全球範圍使用,英國的版權方只要5萬多,非常match。幫音樂和其他行業建立更好的信任感,這是做音樂版權商業化同時要兼顧的事。

通過不斷的降本增效,提高音樂作品在大市場的流通率,有更多曝光、有商業機會,讓音樂作品兌現應有的價值,這也是VFine公司做業務的價值觀之一。

第二點,科技賦能,提高音樂版權管理效率。在音樂版權業務中,以VFine公司為例,會用AI標籤對音樂作品進行編輯和整理,通過Connect ID系統和聲紋技術檢測合作音樂版權在主要平臺的使用數據,區塊鏈技術能讓信息查詢更加公開、高效。

在傳輸方面,也可以結合技術提高效率,比如像企業客戶一次性需要很大的甄選庫,我們就會用雲+API技術提供50萬首曲庫的使用和瀏覽權限,來對音樂進行更好地選擇。

第三點,行業整體專業度需要提高,把傳播和商業化結合好,而不是只賦能作品單一功能。

之前音樂行業變現路線很簡單即「作品 to C」,做好的音樂丟進流媒體等平臺,用戶喜歡,恭喜你,火了。用戶不喜歡,你就GG了。

我們要努力在作品和市場之間升級出「B to BC」的模式,以服務音樂為核心,評估作品,管理全球範圍業務,提供包括包裝、上架、宣傳、計費、風控等在內的發行服務。

比如VFine公司如果確定發行一首作品,首先會上架Q音、Spotify、網易雲等全球範圍100多家流媒體,同時在中國的VFine Music、日本的Audiostock、美國的Pond5、澳洲的AudioJungle等平臺進行商用授權變現。作品評定等級越高,VFine公司會在YouTube、bilibili等視頻平臺,Spotify、網易雲等核心流媒體平臺進行運營和推廣,機會成熟,會推動演出、品牌合作等跨圈子、跨國度、跨文化的交流。

最後講一下我們這一年小小的成績。截至10月底,VFine公司累計進行正版授權37萬次,其中80%為付費商業授權,單次費用最多達50多萬,最少為免費品牌置換。VFine公司累計給出150+商用音樂SaaS服務,包括給騰訊廣告、統一集團、凱叔講故事和京東多條產品線等多行業企業提供的曲庫合作服務,給新片場、視覺中國、TVCBOOK等平臺提供的分銷服務。同時,VFine公司也為版權方、音樂人的音樂版權提供公平、高效的分帳、維權支持。

我認為只有專業的服務才能幫音樂作品規劃出更具成長性的路。在推廣方面,大家知道去年有一首歌《星球墜落》,當時很火,後來總體來看沒有《野狼Disco》火,為什麼?因為《野狼Disco》在粉絲圈、綜藝圈火了之後對內容進行了重構,找了陳偉霆feat,並結合短視頻平臺進行運營和推廣,成為全民話題。

在管理方面,出現音樂侵權,處理不好就會像南京市民李先生一樣在社交平臺消失。VFine則通過高效的商務談判,讓對方為侵權付出商業賠償和名譽挽回,讓一切重歸平衡。此刻,打開手機翻開熱播綜藝《慢遊全世界》的官方微博,在11月8日他們發布了給音樂人文博的致歉聲明,這就是VFine公司專業管理服務的一個體現,像這樣的案例有很多。

未來一段時間,在國家智慧財產權保護政策加持以及作品源源不斷出現的情況下,音樂行業只有湧現出更多專業的B端功能企業服務作品,積極響應政策,協同上下遊,提高行業效率,才能迎來音樂市場的千億時刻。

這個千億不僅是一個數字,而是生生不息的生態,讓行業無論遇到任何壓力,都能保持商業的活動。隔壁遊戲行業近年在重壓下依然保持增長達到2500億,靠的是專業的發行體系,音樂行業可以做的事情還有很多。

到這裡想講的也講完了,我講的可能都是錯的,但是我的初心是真的。圍繞這個目標,能不能達到一個更好的結果,靠的不是我,也不是我們VFine公司,靠的是在座的各位,期待大家為音樂行業添一份力,幫音樂行業商業化打開更好的局面。謝謝。

相關焦點

  • 開拓千億市場,VIP陪練打造全方位音樂教育平臺
    據中國音樂家協會統計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中國學琴兒童總數便已經高達3000萬,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此外,有投資機構預計, 2022年在線音樂教育市場將達到4000億元的規模, 僅在線陪練市場的需求就可能高達1000億元左右。
  • 數位音樂時代的「天皇巨星」
    l 自遊音樂數位音樂時代的「天皇巨星」遊 威都說現在是數位音樂的時代,剛剛由國內最大的在線音樂平臺騰訊音樂娛樂集團公布的「華語數位音樂年度報告(2019)」傳來頗具震撼性的消息,其結果顛覆了在傳統唱片業時代成長的從業者和樂迷的基本判斷。
  • 數位音樂商KKBOX三季度將進軍日本市場
    網易科技訊 3月4日消息,據臺灣媒體報導,在去年底獲日本電信公司KDDI入股後,臺灣在線音樂服務商KKBOX宣布,將於今年第3季正式進軍日本市場。據報導,KKBOX總經理李明哲昨日表示,KKBOX的串流音樂服務未來將進軍日本市場,而臺灣市場將於7月推出單曲下載服務。KKBOX於去年底同意日本第二大電信公司KDDI以6000萬美元入股,KDDI取得KKBOX海外控股公司76%股權,KDDI當初相中KKBOX,主要是KKBOX在臺灣首創數位音樂串流服務,另一方面也希望發展海外數位音樂市場。
  • 數位音樂讓中國市場變高端 多元化營銷模式是特色
    這是索尼音樂娛樂亞洲區數位音樂及新業務發展執行總裁加文·帕裡(Gavin Parry)在論壇上的觀點之一,他稱此前歐美歌手會繞過亞洲去澳大利亞,但目前這一現狀正在發生變化,「在流行音樂產業方面美國一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然後是英國、歐洲,亞洲排在很後面。其實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音樂之國,但這遠遠不夠,我知道有些歌手會繞過亞洲去澳大利亞,所以我們需要建立起中國市場,使其在國際上有話語權。」
  • 千億新增播放億元收入扶持原創 網易雲音樂發布雲梯計劃2020
    1月3日,網易雲音樂發布內容創作者扶持計劃「雲梯計劃2020」,宣布將進一步加大流量和收益激勵力度,在此前基礎上一年為原創音樂人再新增千億實際播放量扶持,將原創激勵金提升至全年超過1億元,並將通過「網易音樂人關懷金」為遭遇意外需要幫助的音樂人提供公益性質的關懷,以真正助推音樂人群體實現更好的長期發展
  • 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發展峰會舉行 騰訊音樂娛樂CEO獲年度領軍人物獎
    旨在以數位音樂為引領,加快音樂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本屆峰會匯聚了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及數位音樂平臺、音樂創作人等行業各領域代表,共同交流先進經驗,探討新時代音樂產業前沿熱點問題、展望數位音樂產業發展藍圖。受疫情影響,中國音樂產業面臨巨大挑戰。
  • 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發展峰會舉行,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戰略廣受認可...
    10月22日至24日,以「潮·來 數智之聲」為主題的「2020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發展峰會」盛大舉行。旨在以數位音樂為引領,加快音樂與科技創新的融合,本屆峰會匯聚了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及數位音樂平臺、音樂創作人等行業各領域代表,共同交流先進經驗,探討新時代音樂產業前沿熱點問題、展望數位音樂產業發展藍圖。
  • 千億規模的少兒動畫市場,誰來迎戰小豬佩奇和汪汪隊的進擊?
    縱觀這兩年的國產動畫市場,成人向優秀作品層出不窮,一次次刷新觀眾的認知。然而,留給低年齡觀眾的少兒向優秀作品卻寥寥無幾。來自英國的《小豬佩奇》和美國出生的《汪汪隊立大功》幾乎平分了兒童的熒幕注意力,我們的國產少兒動畫去哪兒了?
  • 發布十大成果 2020中國數位音樂產業發展峰會召開
    大會旨在以數位音樂為引領,加快音樂與科技創新的融合,進一步擦亮浙江國家音樂產業基地「國字號」音樂品牌金名片,推動千億數位音樂產業在蕭山園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為蕭山經濟轉型插上音樂的翅膀,助力杭州文創產業創新升級,為浙江音樂文化賦能。
  • 9158傅政軍:東南亞千億市場 直播出海的「奇蹟之地」
    本網7月30日訊 據谷歌與淡馬錫聯合出品的《2019年東南亞數字經濟研究報告》,泰國、菲律賓、印尼、馬來西亞四個東南亞國家的移動網際網路用戶在線時長位居全球 Top10。截至 2019 年,東南亞數字經濟整體規模已突破千億美元,預計在2025年將達到3000億美元規模,難怪令中國網際網路企業趨之如騖。
  • 數位音樂發行在全球市場的「中國式挑戰」
    10年後的今天,國內有不少原創音樂人選擇直接把作品上傳到音樂平臺發行,加上一個「讚賞」按鈕,與當年Radiohead的發行方式何其相似。數位音樂時代,發行音樂的成本大大降低,音樂人似乎自己可以「隨心所欲」發行作品,獨家發行還是全渠道發行,這取決於音樂人自己怎麼考量這個問題。
  • 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牽手果然娛樂 深挖數位音樂娛樂時代市場新潛力
    來源:金融界網站6月8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正式與愛奇藝旗下直屬經紀公司北京果然天空文化傳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果然娛樂)達成獨家戰略合作,旗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全民K歌等數字平臺將會獨家享有果然娛樂全曲庫音樂版權。
  • 周杰倫新歌上線兩小時收入破千萬,數位音樂市場爆發在即?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漢辭9月16日23時,周杰倫發布最新數字單曲《說好不哭》,售價3元,上線約兩小時,在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三個平臺銷售額突破1000萬元。新專輯帶來的超級流量直接導致騰訊音樂(TME)美股盤中拉高,轉跌為漲。
  • 不忘初心,VIP陪練優秀師資力量造就千億市場獨角獸
    根據中國音樂協會統計數據披露,中國琴童總數達3000萬,並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長。  在線音樂素質教育行業的領先品牌VIP陪練也曾表示,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適齡兒童(5-16歲)音樂學習滲透率已經高達30%,音樂教育作為美育的重要組成成分在政策紅利和科技發展的雙重加碼下,必將成為更多家庭教育支出的首選。
  • 周杰倫新歌4天賣出2691萬元背後:數位音樂付費市場崛起
    《說好不哭》的爆紅,讓輿論再度關注到近年來數位音樂的崛起。  可見的是,周杰倫本身就是華語樂壇首個創新發行數字專輯的藝人。2014年底,周杰倫與QQ音樂聯合發行數位音樂專輯《哎呦,不錯哦》,成為QQ音樂數字專輯模式第一人,也是華語樂壇首個創新發行數字專輯的藝人。
  • Q2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季度報告:偶像降溫,樂隊崛起?
    7月28日,騰訊音樂娛樂集團(簡稱TME)旗下音樂數據研究品牌由你音樂研究院發布了《2020年Q2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季度報告》,從中我們可以對於華語流行音樂的發展趨勢管中窺豹。但從《2020年Q2華語數位音樂行業季度報告》的數據上看,優勢主要集中在少數頭部藝人身上。「在全部3062首作品中,進入過由你音樂榜TOP100的歌曲只佔到8.2%,上榜歌曲中,有36.6%的由你指數超過80分。」
  • 《進擊的巨人》漫畫為什麼在第139話完結?諫山創選擇這個數字並非...
    導讀:《進擊的巨人》最終話將於今年的4月9日發布的消息一出,帶出了很多跟數字有關的信息。那麼,巨人選擇139話完結,是否有什麼含義呢? 《進擊的巨人》最終話將於4月9日發布,那麼,距離最終話結束還剩了最後4話。本月更新第136話,那麼,最終話就是139話。
  • 《進擊的巨人》為何在第139話完結?諫山創選擇這個數字並非偶然
    導讀:《進擊的巨人》最終話將於今年的4月9日發布的消息一出,帶出了很多跟數字有關的信息。那麼,巨人選擇139話完結,是否有什麼含義呢?《進擊的巨人》最終話將於4月9日發布,那麼,距離最終話結束還剩了最後4話。本月更新第136話,那麼,最終話就是139話。
  • 音樂資訊補給站|我國數位音樂市場超290億,騰訊音樂人跨國新專
    2020我國數位音樂市場規模超290億,用戶體驗成未來發展關鍵近日,艾媒諮詢發布《2020年中國未來音樂業態專題研究報告》,圍繞音樂行業發展概況、在線音樂用戶對未來音樂發展形態的期待、音樂產業技術運用經典案例,以及在線音樂行業發展趨勢等進行分析解讀。
  • 臺灣數位音樂發展趨勢
    「101年流行音樂產業調查報告」中也指出,在進行數位消費的受訪者中,收聽數位音樂的管道以智慧型手機最多,佔總數位消費樣本的71.8%;其次是使用桌上型電腦,佔總數位消費樣本的49.1%;再其次是透過筆記型電腦,佔總數位消費樣本的22.8%。除了行動裝置讓數位音樂得以隨身攜帶,雲端資料庫的興起更增加下載及跨裝置使用的便利性,也使得數位音樂市場環境愈趨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