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天昊
著有《大國諸城》 致力於國家與城市戰略
公眾號 ID:Luotianhao99 羅天昊國與城
流水落花春去,天上人間依舊?
近日,黃光裕假釋期滿,正式獲釋,徹底結束了十幾年的放逐歲月。
春節前夕,國美APP改名真快樂,根據諧音,鋒芒所指,不言而喻。
自2008年被拘,2010年因非法經營罪、內幕交易罪正式服刑,至2020年提前回歸社會,黃光裕闊別社會已達12年,在中國,正好是一個輪迴。
你不在江湖,江湖仍有你的傳說。
黃光裕出生於1969年5月,至今整整51周歲,知天命之年。
人生狂浪,起起伏伏。十二年,後浪已經洶湧澎湃。
在黃光裕缺位的十幾年裡,阿里巴巴、京東等藉助網際網路已經成長為全球性巨頭,更後的黃錚資產已3200億。
論商道,已經51歲,經歷漫長牢獄之災與社會脫節的黃光裕,還能再展雄風嗎?十幾年來,他所賴以成名的價格戰,早已被後浪們超越,資本戰,技術戰,產業鏈整合等,均是陌生領域,連昔日強勁對手張近東都不得不向時代低頭。向後浪學習。桀驁的黃光裕,會完成妥協與抗爭,謙遜與不服交織的時代嬗變嗎?
論人道,十幾年的漫長放逐,歲月在黃光裕的內心深處,留下了怎樣的印記?艱辛的煉獄與悠遠的等待孤獨,是否升華和完善了他的人格?在放逐的歲月中,是否練就了洪荒之力?
(1) 摘下過早戴上的王冠,還給歲月
少年早成,是榮耀,也是危機。
十六年前,黃光裕以35歲的年齡,加冕中國首富,步入人生的巔峰。
在整個網際網路和資本造福的時代,35歲的富豪雖然少,但是也不鮮見。但是,在2004年時,中國還是傳統產業主導下的經濟體系,35歲的首富,絕對是一個奇蹟。
黃光裕與中國頂級家電企業領袖的成長曆程:1998年,長虹突破100億,此時倪潤峰54歲;2001年,美的突破100億,此時何享健59歲;2003年,格力突破100億,此時朱洪江58歲;2003年,格蘭仕突破100億,此時梁慶德66歲……而在2004年成為胡潤首富的時候,黃光裕才35歲。
關於黃光裕的經營才華,如何從兄弟流浪北京創業,到崛起為家電連鎖巨頭,無數商界傳記都有記載,毋庸贅述。概言之,,命運很早就對他的聰明、堅韌、才華等等優點,進行了饋贈。而且還超出了預期。
但是,在達到巔峰之前,命運並對他的人性的缺陷,沒有太多的考驗。
他成功得太快,疾風暴雨,狂飆天降。
十幾年前,在北京的一次會議上,我問巔峰的黃光裕:幾時準備退位?黃勃然色變。幾年後他因非法經營入獄,被迫出世。一言成讖。
命運無意中開了個玩笑,他被迫讓位。
雖未有私交,不過對他還是很痛惜,黃入獄之後,我曾多次呼籲,大赦部分有經營才華的企業家。
多年前,在上海灘時,我與明基李焜耀有過一次面談。當時的李如日中天,問到他最感激的人時,他說是施振榮。雄才大略又頗不聽話的的李焜耀,在宏碁時期,施振榮屢次給與機會,並且放手讓其成長,最終成為泛宏碁系中最耀眼的明星,明基鼎盛時期的業績甚至一度超越宏碁。不僅是李焜耀,在宏碁系,大將如雨,枝繁葉茂。善於容人和用人的施振榮,成就了無數人的功業。
去年廣東發生了震驚全國的綁架案,美的創始人何享健全家被挾持。但是,美的卻波瀾不驚。因為何享健早在二十多年前,就逐步退出了經營,將權杖交給了方洪波。
2010年,美的成為千億企業帝國的時候,何享健已經交權13年,而方洪波,剛剛43歲。如今的美的,已經是2000億量級的企業巨頭。多年入圍世界500強。
黃光裕出事初期,曾委託陳曉成為國美董事局主席,掌管經營大權。後來,陳曉萌生奪權意圖,在國美內部發動驅黃運動,聯合外部資本,內部高管欲稀釋黃光裕的股份。這個時候,局勢非常微妙,曾長期跟隨黃光裕的多數高管,保持了沉默。
所謂沉默,其實就是以默許陳曉,表達了對黃光裕時代的某種否定。
這是一個尷尬的信號。凸顯了黃光裕在巔峰時期,未察覺到的人性危機,企業治理危機。
在黃光裕的極盛時期,據傳國美內部是典型的一言堂,部將少有成長為大帥之才的機會,國美上市後,黃光裕個人掌控著香港上市公司鵬潤97.2%股份。黃光裕曾將個人全資持有的國美電器65%股權轉讓給中國鵬潤,公司的管理層幾乎全部被排除在外。
本次劫難之後,黃光裕需要摘下過早戴上的王冠。
在國美,黃光裕的個人權威太過於強大,使其難以修正自身的弱點。
同樣的故事,曾經在另一個家電巨頭創維預演。當初的黃宏生,固為一世梟雄,亦大有「天不生此人,萬古如長夜」的自我期許。然而,這個昔日容不下陸強華與其分享人生光榮的企業領袖,在被捕之後,創維並沒有因為「失去了舵手」而崩潰,相反,一度消沉的創維在後黃宏生時代,卻在「看守內閣」的經營下,獲得了新的飛躍。
重回社會的黃光裕,不過51歲,仍在人生的盛年。整個商界都期待他意氣風發,再戰江湖。
但是,是否還有別的可能?
(黃光裕,昔日王霸之姿)
(2)她已披上鎧甲,是否要脫掉?
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站著一個偉大的女人。
國美能夠堅持到今天,而屹立不倒,意外崛起的杜鵑,當推首功。
黃光裕與杜鵑相識於微時。杜鵑出生於教師家庭,畢業於北京科技大學,在中國銀行工作,人也漂亮,家境、氣質、學識與長相俱佳。在銀行工作的杜鵑,經常見到去貸款的黃光裕,當時的黃光裕已經是成長中的黑馬,但是出身貧寒,土氣未脫,世人若以今日的勢利眼光,認為一個富豪足以娶到任何優秀美女,是不符合當初的客觀。在90年代的時候,改革不久,天子腳下的北京,商人的地位並不高。已經初露頭角的劉強東,竟然被女方家長嫌棄,最終勞燕分飛。
杜鵑從黃光裕的堅韌和才華中,看到了閃光點。相識三年後,黃光裕和杜鵑結婚。
婚後,杜鵑也加入了國美,和黃光裕一起並肩奮鬥。但是,假如沒有2008年黃光裕突然生變,杜鵑的一生是將歲月安好。國美成為行業龍頭,丈夫是首富和家電零售教父,她是首富夫人,可愛的一雙兒女,她安全可以安心相夫教子,順手的時候幫幫手。
但是,猝然的變故,將隱藏在丈夫背後的杜鵑,推上了人生舞臺。
2008年,黃光裕被收押,並在一年多後被正式判刑14年,放到今天,我們見到了太多富豪夫妻的分道揚鑣。杜娟當年也可以和黃光裕劃清界限,並拿走一筆巨款,過上獨立的生活。但是,她沒有選擇那條路。而是選擇了代夫出徵,成為當代樊梨花。
傳統的英雄救美,被杜鵑演繹為美人救英雄。而後者,需要更多的艱辛與孤獨。
丈夫的牢獄之困,迫使杜鵑走向了前臺。也使世人認識到,以前低調賢惠的她,還有另外一個面目,一個未知的神秘世界。
杜鵑出任國美戰略決策委員會主席,以及國美控股集團CEO。
在任上,她做了三件大事。
第一件事,平息國美內部危機。
2010年,時任國美電器總裁的陳曉,將黃光裕復出無望,滋長了主導國美的野望。他在國美外部引進貝恩等資本,意圖稀釋黃光裕的股份,並最終邊緣化黃氏家族。在國內部,他則主導了一場「去黃化」運動。要命的是,資本蠢蠢欲動,意圖趁火打劫。而在黃光裕麾下久久難以施展才華的高管,則在陳曉的鼓勵下,默許了陳曉的奪權運動。
在化解國美內部危機的過程中,杜鵑展現了自己的冷靜、理性和剛柔並濟。她一邊親自約談外部投資機構,許諾加強合作,分享利益,瓦解了陳曉與投資人的利益聯盟;一邊在國美內部,以情動人,爭取舊部的同情。延緩陳曉的行動步伐。
最終,杜鵑成功化解危機,事件以陳曉辭職出走國美告終。
杜鵑在拼命奪回控制權,逼走陳曉之後,對追隨陳曉的高管卻沒有追究。把高管站錯隊定性為在大是大非面前迷茫」,她沒有對這些人動殺機,而是基本保留了原班人員,也保持了國美的穩定與底蘊。
第二件事,改善國美與製造商的關係
黃光裕以凌厲狠辣揚名商界。為此與上遊家電廠商關係緊張,甚至一度鬧出格美之爭,同樣是狠人的董明珠,揚言要與國美鬥到底,誓不進入國美。
而在黃光裕不在的日子,杜鵑主導下的國美,逐步修復與廠商的關係。
甚至與國美殊死相鬥多年的格力,在2017年的時候,也終於接納了國美,與國美時隔多年之後首次合作。
而促成這種改變的,是杜鵑。董明珠更是直言,與國美合作,看的就是杜鵑的面子,她對杜鵑很認可。董明珠是出了名的走過的路都不長草的人,能夠讓她放下成見,與宿敵合作,可見杜鵑的個人魅力。
第三件事,穩定了國美的基本盤,並推動了國美的變革。
黃光裕不在位之後,雖然贏得了內部爭奪戰,但是國美元氣大傷,至2011年,老對手蘇寧已經反超國美。而且時勢已變,電商崛起,蠶食了國美傳統的地盤。
危急時刻,杜鵑減掉了長發,經常到國美的門店去轉悠,躬身學習,考察,甚至一度還親自當起了導購,幾經磨練,終於成為內行。國美穩住了基本盤,也終於在2016年的時候,實現了贏利。
電商的挑戰,逼迫國美也做出改變。國美控股集團旗下共有5家上市企業:國美零售、美訊、中關村科技、國美金融科技、拉近網娛。在多個行業進行了嘗試和轉型。
杜鵑的存在,不僅是維持了國美,並且讓黃光裕仍在中國財富榜上,不至於消失。
但是,杜鵑更大的價值,是改變了國美的基因。尤其是能夠化解與廠商的矛盾,感化董明珠,這種事情,放在黃光裕身上,是難以想像的。杜鵑將柔性的基因,注入了曾經剛性的國美。而這,在一個求變的時代,更為重要。
黃光裕的入獄,客觀上,成就了杜鵑,也成就了國美的新基因。
同時,杜鵑也在國美的身上打上了自己的烙印,不是以黃光裕夫人的身份,而是以國美獨立操盤人的身份。她的堅韌,理性,冷靜,智慧,柔和,大度和善於學習,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完善了黃光裕的人格。
也許,她的本意是期待黃光裕回來之後,重新回歸家庭。
但是,披上的鎧甲,難以輕易脫掉。
已經習慣杜鵑的國美眾多將士,或者有他們自己的期待。而這種期待,綁架著巨大的力量。
杜鵑實現了給他一個更好國美的承諾。
看看李國慶,看看俞渝。不得不說,黃光裕很有眼光。也足夠幸運。
但是,是否還有另外的可能?
穎悟如黃光裕者,應該會明白,杜鵑的一身修為,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他的生命延續與補充。
(3)王不見王,何處立身?
天下三分,王不見王。
雖然電商在中國的崛起,勢不可擋。但是,因為黃光裕的存在,在他的鼎盛時期,電商一直被壓住一頭。尚未成氣候。第一代電商巨頭阿里巴巴,在黃光裕的鼎盛時期,還只能宣稱「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主打小企業服務,不敢直接與巨頭叫板。
甚至黃光裕的餘威,一直持續到他失去自由三年之後,電商才最終衝破傳統零售巨頭的壓制,呈現爆發之勢。
我們今天已經無法判斷,假如當年黃光裕沒有出事,有他在的國美蘇寧,與電商的決戰,到底鹿死誰手,或者,他的存在,能夠將電商與傳統零售商的決戰,延緩到幾年之後,或者,他直接自己主導完成了轉型?
世事沒有如果。
如今的國美,已經是一盤殘局。
自2017年以來,國美開始連年虧損,三年累計虧損79.27億元,佔到目前國美零售總市值的一半。2015年至2019年,國美零售的資產負債率逐年升高,至2019年末,國美零售總資產718.72億元,總負債637.11億元,淨資產僅剩81.61億元,資產負債率高達88.65%。經營風險日益增大。
十幾年來零售市場的變化翻天覆地。
其實國美早在2002年就成立了電子商務部,謀求轉型,蘇寧易購一直到2010年次上線。國美還收購了巴庫和自由購物平臺,謀求成為家電網購領域的第一。
但是,船大難掉頭。至2012年,國美蘇寧帶為代表的前浪,與阿里京東為代表的後浪,進行了戰略總決戰。京東宣布任何大家電比國美蘇寧便宜10%,蘇寧國美則表示所有產品必低於京東。
最終,後浪贏了。
2012年,國美上市公司出現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營收同比下滑20%,淨利潤虧損5.97億,電商收入44億,不到總營收的10%,虧損率卻高達15%-20%,導致上市公司虧損5億。同期的蘇寧,也遭遇了虧損。
至2013年,兩股前浪分道揚鑣。國美在電商領域退縮到傳統領域。而蘇寧卻義無反顧走向電子商務,再造一個網上蘇寧。
在國美三年虧損時,轉型成功的蘇寧,收入達2700億量級,利潤達到110億量級。
而今日的阿里巴巴與京東,不僅是中國的巨頭,更是全球性巨頭,阿里的市值,高峰期超過萬億。比阿里京東再晚半個時代的拼多多,市值也達數千億。
但是,作為存身已經三十年的老牌零售巨頭,國美樹大根深,元氣尚存。
黃光裕不在的日子裡,他的母親,妻子和妹妹,均苦力支撐,並且做出了很多變革,保住了國內零售業的一方疆土。
2019年國美以5.8%的份額,位列中國家電市場全渠道銷售規模第四名,僅次於蘇寧、京東、天貓。
其中,國美的線下渠道,更是仍佔據8.5%的份額,雄踞第二名。在物流領域,國美的配送能力,足以媲美京東。
國美強大的根基,使後浪不可輕視,也促成了互相合作的可能。
2020年4月,拼多多宣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2億美元可轉債,國美零售全量商品將上架拼多多,品牌大家電將接入拼多多「百億補貼」計劃。國美旗下的安迅物流、國美管家兩大服務平臺,將成為拼多多物流和家電售後服務供應商。
2020年5月京東集團宣布戰略投資國美零售,以1億美元認購國美零售發行的境外可轉債。國美和京東所有商品互通,國美通過京東彌補標品短板,京東自營非家電產品引入國美,雙方在物流方面也會進行合作。
前浪要流量,後浪要物流,要渠道。線上線下,前浪後浪,混作一片滔滔。
等待中的國美,也並非靜止不動。
十幾年來,杜娟掌舵的國美發生了無數的變化。涉足零售、地產、金融、網際網路和投資等行業,控股25家企業。國美控股集團旗下共有5家上市企業:國美零售、美訊、中關村科技、國美金融科技、拉近網娛。
3億美金的真金白銀,以及與線上兩大巨頭合作的光明前景,是送給黃光裕的一份見面禮。
當下中國零售市場,可謂三分天下。
阿里和京東作為兩大巨頭,雄霸天下。
後起之秀拼多多直接威脅阿里的地位。
國美和蘇寧,以及其它連鎖賣場,則佔據傳統賣場渠道。
王不見王,難以獨大。
京東和拼多多選擇與國美合作,凸顯了電商的物流和線下渠道短板,國美揚長避短的機會來臨。
電商的更新迭代與互相爭霸,也給了國美自身轉型喘息的機會。
國美APP改名真快樂,決心與夢想。
對于敏銳果決的黃光裕來說,亂局之中,必有機會。
(4)以敵為師
復出之後,在杜鵑等家人之外,黃光裕還需要感謝兩個人。
第一個人,或者大家意想不到,這個人是陳曉。
曾經自信滿滿的黃光裕,對於自己的掌控能力非常自信。但是,陳曉在國美的那段時間,卻能夠興風作浪,差點掀翻了國美,足以證明,黃光裕的從前並非深入人心。國美內部也並非鐵板一塊。
陳曉架空黃光裕的時候,大批黃光裕的舊將何以默許?
利益的滿足,人性的尊重。
金庸的《笑傲江湖》以大明江山為背景,而其實,在虛幻的小說與歷史的真實之間,正好有兩大迥異的選擇。
在虛幻的《笑傲江湖》中,日月神教的前教主任我行在奪回教主之位後,將追隨東方不敗的反叛者全部殘酷清洗。陷入輪迴。
而在現實的歷史中,曾經因為荒唐昏庸而失位的明英宗,在復位之後,能夠痛定思痛,反思自己,並實行仁政。實現了反思中的超越與涅槃。
何去何從?
對於人性的考驗,是一種命運的饋贈。黃光裕天資過人,必有所悟。
第二個人,馬雲和劉強東代表的電商。
他們既是國美的競爭對手,也是國美的一面鏡子。
但是,還不僅如此。
2012年,黃光裕已經在大牢之中時,以蘇寧和國美為代表的傳統零售商,與以阿里和京東為代表的新興電商,進行了一場大決戰,結果是電商獲勝,並由此開始了中國零售行業的改朝換代。
這一幕黃光裕和張近東,相信不陌生。
當年的國美和蘇寧,也面臨著傳統的國營五交化和百貨公司的圍剿,經過大決戰之後,民營連鎖巨頭,完成了對於傳統商場的決勝,才有國美蘇寧的崛起。
從前的後浪,現在的前浪,時代變化,如影隨形,激越,也殘酷。
從電商的身上,黃光裕應該可以看到自己曾經的影子。
阿里巴巴和京東在國美之外,成就了網上零售的巨頭。可以說是在國美之外,開闢了意料之外的一條商道,黃光裕應該感謝他們,是他們,讓自己看到了另外一種可能,可以領略另外一個世界。而在這個世界,王者不是他。
森林的老虎,必然有欣賞草原雄獅的眼光與格局。
你已歸來,但江湖已不是那個江湖。
最大的挑戰是,失去的十幾年,重新學習,重新曆練。
(5)期待黃光裕的第一封感謝信
——遼闊的人生,仇恨少,感恩多
序幕與終局。
2010年9月3日,在法庭終審判決下達之後,黃光裕曾發出了一封道歉和感謝信。抬頭為「所有關心我的朋友」。
黃光裕的感謝對象有6個,分別是國家和政府、股東、投資者、媒體、公眾、國美電器員工。並表示自己很想念父母、妻子、孩子、妹妹,還有其他親人,以及同事和朋友們。對他們承受的巨大煎熬和痛苦表示抱歉。告誡以他為榜樣的青年人遵紀守法。
經過接近2年關押歲月,鐵窗中的孤獨與反思,黃光裕表現出了與過去的不同。
尤其是,他對於管理團隊和員工的感謝,在公開場合是生涯首次。他終於認識到,沒有員工的持久貢獻,國美就不會發展成為行業巨頭,而不是僅僅靠他黃光裕的雄才大略。也許這正是黃氏家族後來贏得與陳曉之爭的原因之一。
黃光裕的重點感謝名單中,還有一個就是消費者與供應商。也許國美與格力的爭端,也促使黃光裕進行了反思。為日後杜鵑時代國美與格力重新牽手,奠定了基調。
縱使是被稱為鐵娘子的董明珠,對於黃光裕的強勢,仍心有餘悸,她曾感嘆:黃光裕用賤價衝擊商場,要把咱們途徑裡的小經銷商全部消滅。那時咱們的人不能開罪他,大連鎖、好厲害!」
重出江湖的黃光裕,是否還會讓心驚?
十年之後,連董明珠都可以握手言和。
命運造化,可以毀人,也可以成就人。
金庸曾經在武俠小說《笑傲江湖》中,借劍道而悟人生:
無名利劍,凌厲剛猛,無堅不摧,弱冠前與河朔群雄爭鋒;
紫薇軟劍,三十歲前所用,誤傷義士,不祥,乃棄之深谷;
玄鐵重劍,重劍無鋒,大巧不工,四十歲前持之橫行天下;
木劍,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
50歲,人生下半場,或許應該走向遼闊。不滯於物。
(尾聲)
流光容易把人拋。
幾乎與黃光裕同齡,出道還要晚十年的馬雲,已經退休,而他的接班人,也已經積累了從張勇到剛因桃色事件被處罰的蔣凡,積累了兩代。
黃光裕在盛年,卻經歷了至暗時刻。
從凌厲盛氣,到知感恩,謙卑,敬畏。
從因果和機緣,追溯和反思人生。
沉浮,守望。蟄伏,涅槃,升華。
——往期經典回顧——
內陸七雄決定中國未來
中國城市產業戰略的五大迷局
中國最重要的十大戰略城市(組)
中國十大城市創新能力排名
廣東VS江蘇:誰能勝在未來 ?
羅天昊:用高鐵統一中國的時間疆域
中國的天時、天命與天道
歡迎關注羅天昊的知識星球
最有洞察力的城市戰略分析